分享

我要讲透《孙子兵法》

 汉青的马甲 2016-04-24

3月23日,2015中国作家富豪榜企业作家榜发布,除了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王健林、马化腾、周鸿祎、王石等商界名流外,贵州人华杉也榜上有名,排名第9。


与其他企业家的上榜作品不同,华杉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完全超越了具体的商业领域,而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解读。该书援引传世的十一家注家注解,并以古今中外155个经典战例的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尤其针对人们对《孙子兵法》的普遍误读、误解,做了鞭辟入里的详解分析。




▲华杉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 深受传统文化熏陶


出生于遵义道真县的华杉是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战略营销创意专家,曾与弟弟华楠合著传播类书籍《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一书而声名鹊起。


华杉说,自己的父亲贵州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为了与母亲分配到一起,于是申请分配到遵义道真县上坝中学工作。1971年,他出生在那里,之后在一个民办小学——新田坝大队小学上学。“学校很破,只有门框没有门板,只有窗框没有窗户,冬天太冷,就用塑料纸把窗户蒙起来。学校也没有桌子板凳,每个同学都得从家里带去。”华杉回忆当时的经历。


1978年恢复高考,华杉母亲一看,整个县里都没英语老师,心急的母亲为了他与弟弟,就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英语,还去上夜校学习,后来又到贵州大学进修,通过自学和进修成了一名英语老师。“我和弟弟的英语都是妈妈教的,她也成了我们当地的王牌英语老师。”回忆旧事,华杉对母亲充满感激之情。


1984年,华杉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中学遵义四中。之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考入吉林工业大学,学习汽车发动机专业。但华杉对学汽车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学四年,华杉主要做了三件事:读书、踢足球、谈恋爱。那几年,他沉迷于《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六韬》、《史记》等古文经典,甚至连难啃的《资治通鉴》也完完整整地读了三遍。“我完完整整地读了四年传统经典,其它功课则勉勉强强毕业。”他如此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


1992年,大学毕业的华杉分配到贵阳柴油机厂。在改革开放热潮下,他没有去单位报到,决定自己闯荡珠海。一开始,他尝试了很多工作,但始终没找到自己的方向。1996年,华杉结识以策划闻名的贵州人王志纲,并在王志纲工作室工作了两年,并成功进入咨询行业。之后几年,他弟弟华楠大学毕业,并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以拍电视广告为主的广告公司。2002年,兄弟俩商议后,创立了自己的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


 “开业第一个月就赚钱,因为我们实在太适合做这一行了。”华杉说。2003年年底,他们兄弟俩把公司搬到上海。在咨询行业风生水起之时,兄弟俩又于2006年创办了“读客读书”公司,并参与投资了《致我们即将失去的青春》及《老男孩》两部电影。与此同时,华杉华楠兄弟也出版了自己的传播学著作《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一路走来,我们都比较顺利,因为一直心无旁骛,只专注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他说。



▌ 《孙子兵法》的“计”非“计谋”


观察中国作家榜企业家榜,上榜的王健林、马化腾、李开复、周鸿祎、王石等,其作品要么关乎“商业方法”,要么“人生励志”。相较而言,贵州人华杉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则透着一种“复古”风格,显得颇为另类。深谙现代传播的华杉,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写作路径呢?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天写一点,153天就写成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该书在着力讲透《孙子兵法》原意的同时,更针对常见的普遍误读和误解做了独到的分析。


在当下传统文化和国学阅读持续升温的出版环境下,《孙子兵法》的众多普及版、白话版、注译版,青少年版纷纷出炉,抢占市场,不过,市面上许多《孙子兵法》读物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有些书名直接就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不说两者前后相差一千多年,“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在价值观上是背道而驰的。


华杉认为,《孙子兵法》第一个字就是“计”,但这个“计”不是谋,不是出主意,而是计算的意思,是全面准确地计算敌我双方实力的差异,从实力计算中判断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实际上,华杉将《孙子兵法》真正还原成了一部既有具体战术解读,但更主要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学经典。而非奇谋诡计式的速成成功学。


出版后,该书受到读者热捧,最终他以290万元的版税荣登第十届中国作家榜。华杉透露,《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版权已经卖给韩国与泰国了,也即将登陆日本市场。


如今,华杉的“四书”系列已经写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其中《华杉讲透论语》预计今年6月出版。除了“四书”系列,华杉还准备写作王阳明和朱熹。“我想把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兵家战略思想重新介绍给今天的读者,也介绍给全世界的读者。”他说。







▌ 学习得有“日日不断之功”


商业已够繁忙,华杉如何创造写作的成功呢? 采访中,他向记者揭开了谜底。


“我的家庭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历来相信唯有读书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华杉进一步解释,读书不仅是学习知识,更像曾国藩所说的:唯有读书能改变人的性格,修身养性。人人都知道读书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华杉认为:最重要的是读完。他说,很多人老是找人开书单,其实翻一翻就放下了,根本没读完。正因如此,曾国藩才一再告诫:读书不二——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正是坚持这一原则,华杉但凡拿到一本书,即便感觉价值不大,只要开卷,一定读完,至少通读一遍。


采访中,华杉坦言自己深受曾国藩影响,并坚持执行其教育弟弟曾国荃的那几条行为准则:少举事,集中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晚上不出门,不应酬。华杉每天九点半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八点半之前的时间用来写作;坚持“日日不断之功”,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半箱子要用的参考书,准时完成写作,并通过网络发布。


正是通过这样的坚持,华杉在工作之余,完成了数量庞大的写作计划。今年,除了《华杉讲透论语》将出版,他与弟弟华楠合著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修订本也将出版面世,另外弟弟华楠的一本“超级符号”方面的学术性著作也将出版。


▌ 对话华杉——对《孙子兵法》现代人有误读


漫阅读: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孙子兵法》感兴趣的?


华杉:我从小就对历史有兴趣,小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林汉达教授写的《上下五千年》,那本书写得非常美!大学我读工科,不过喜欢历史,对《孙子兵法》、《吴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本书更是喜爱有加。不过光读兵法,对兵法也很难理解,必须对整个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都熟悉。我历史读得比较多,光《资治通鉴》就仔仔细细读了三遍。四十岁之后,聚焦到儒家了。知道儒家、道家、法家分别是怎么想的,再对照孙子这个人,你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漫阅读:目前市面上讲解孙子兵法的书很多,您的这个版本与它们相比,有什么特色?


华杉:《孙子兵法》成书两千五百年了,历代都有讲解孙子兵法的书,既然是为往圣继绝学,我当然不会把自己放到“目前市面上”去找位置,而是在过去两千五百年的所有书中去找位置,这也是写这本书的出发点和写作方式。


漫阅读:您认为现代人对孙子兵法存在普遍误解,为什么有这种情况? 能否举例为我们说明一下?


华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正合,以奇胜”,这是由于多音字导致的最大误会。这句话应该是“以正和、以奇(jī)胜”,不是“以正和、以奇(qí)胜”。奇(jī),兵法原意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永远要埋伏一支多出来的兵力,就是奇(jī)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战斗中突然打乱敌人的部署,是致胜的关键。所以这句话的“奇”不是奇(qí)谋诡计,而是“分战法”的基本法则。



这回彻底读懂《孙子兵法》!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请看2000多年来,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