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胃癌患者除少数比较休闲以外,大多数属比较好控制的,但是胃癌往往生在那些特别较真、谨慎的人身上,所以一旦确诊,患者常常发生情绪的变化。今天控制胃癌的方法不少,5年生存率也并不低,每个患者都应该具有“我还能活下去”的信念。 由于本病与情绪关系密切,因此医师应该在适当的氛围中以肯定且巧妙的口吻,明确点出他(她)的个性及性格特点,要在充分肯定这种性格有好的有利于工作与社会生存的一面(如认真一丝不苟,很少喜怒无常,常与同事关系相处良好)的同时,以同样肯定的口吻指出,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胃的不堪重负,以致癌变,且常常可以笑嘻嘻的说:“您是个好同志,责任心强,工作方面领导与同事都放心,就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你现在必须要改了。”这样的方式胃癌患者乐于接受且容易做出调整,此话还应在妻儿亲属面前说,以便他们可以不时地提醒患者改正。
有一个案例很有意思,老头快80岁了,胃痛的厉害,去浙江省第一医院一查,胃癌晚期,只能做姑息性手术,不做手术过不了国庆,老头有条件:一:如果自己患的是癌症,那就不治疗了;二:开刀不干。家属举棋不定,子女只能匆匆赶到上海求医,以期缓解症状让老爸舒服些、疼痛缓解些,我以内服汤方、成药再加上外敷方理气止痛改善胃肠蠕动缓解疼痛,那年国庆前他儿子来说,老爸能吃点东西了,此后他儿子大概三五个月找我一下调调方。现在老头还活着,体重长了七八斤,面色红润,除吃的不当偶尔会胃痛外,一切无恙。2011年国庆又在义乌见了面,到现在为止,老头还不相信他生了癌。你看老年人生了癌症不折腾,优哉游哉,未尝不是一种更聪明的对策。 胃癌患者常个性比较鲜明,这些特征在发病与康复过程中都有可能起着作用,因此必须让患者知晓他之所以会患胃癌一定程度与他自身的德性密切相关,只有这样他才会意识到问题所在,自我积极努力的做出调整,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他更好地自我康复。 患者要笑口常开,笑在与人的轻松交往之中其实宣泄与表达情感十分重要,压抑自我只会导致胃的伤势加重,凡事糊涂点,别太认真,是让胃癌患者康复的金玉良言,因为胃癌很大程度都是较真惹的祸,因此,不妨在家中挂一幅郑板桥“难得糊涂”的解读,以便经常自我提醒,做到“该马虎时需马虎”“难得糊涂”!久之,许多人的性格的却会有所改变。一旦身体条件许可,患者便要多多与人交往,实在不行找些朋友侃侃大山亦可。或者主动回归社会,可积极参与癌症俱乐部、民生健康家园之类的组织活动,融入到大家庭之中,互相激励交流抗癌经验,促使压抑的心情及时释放,同时这样做又能优化患者自身德行,令患者知足常乐,乐在生活情趣中,这些办法都能促进癌症患者新生全面康复。临床上我们观察到亲密的家庭关系可大大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由于胃癌患者在个性上常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和谐的家庭无隙亲情的关爱是治疗胃癌的最好方药,能增加患者无穷的抗癌信心,增加生存的无限希望。

(菖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