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说遵义老城

 bbbo 2016-04-24

soso_tc_slider_img
遵义旧老城全景 

一、南宋以前的今遵义老城地的演变对于遵义老城的历史有一个误区,好像老城成为城镇起于南宋,这个结论已形成共识,但实际上比南宋要早。 

据《遵义府志》载,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第十二代土杨轸把治地从白锦堡迁至穆家川(今遵义老城),从此这里即为地方行政中枢,一直沿袭到本世纪初遵义市政府迁往九节滩,历时达800余年,可是800年前的老城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可以借助相关的历史资料、考古发现,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得出老城基本的发展轮廓。 

遵义老城及周边地区,有起伏逶迤的山峦和纵横交错的河流,在山峦与河流之间分布中一些高原坝子,仅老城附近5公里范围内就有白田坝(今新城)、汇川坝、干田坝、新舟坝、 

鱼芽坝、沙坝、平庄坝、河溪坝、走马坝、土地坝、田家湾等十余个,河流除湘江、洛江、高坪河、栗溪等主干河流外,还有竹shu溪、磨刀溪、干溪河、虾子河等——些支流(这些坝子和河流,历史上可能称谓不一样,但它们是地球变迁的客观存在而亘古不变)。加之遵义的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降雨丰富,河水终年不竭,所以极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 

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在老城北约6公里的高坪河畔一个名风帽山的山洞中(遵义啤酒厂上游约300米),发现了古人类文化的遗迹,发掘出了豹、熊猫、剑齿虎等动物的化石,还有60余件石制工具,时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界将此定名为风帽山古文化遗址,此《遵义市志》有载。老城距风帽山古文化遗址的距离不远,可猎可渔,所以今遵义老城地应是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到了农耕社会,老城的地理环境,应是一块风水宝地。这块位于湘江之滨的大坝子积土层厚,涝时水易退,旱时极易用水车提水排灌,很适合进行农业生产,还有老城周边的若干条件差不多的高原坝子,如星罗分布,这一片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可称得上是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也一定会形成农田村落。 

如果以上仅是推测,可从遵义的建置沿革中得到求证。《尚书禹贡》将天下划为九州,遵义这一带属“梁州南徼”,为西南夷之须地,称bi国春秋战国时期遵义为秦楚争夺的菹围,秦统一中国后,遵义属蜀郡下辖之bi县,再历汉唐五代等有建置,经多次变化,今遵义出现过罗蒙、带水等若干称谓,那时的县治虽然不在今老城地,但《府志》古迹中载的废县址都在今老城附近数十公里的范围内。说明在春秋战国前今老城及周边地区就有人类居住,所以才有必要在此设立行政管理中枢。而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生活来源就是靠耕种的收获,老城及周边地区既然有这么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必然被人们所利用,人们在这里劳作生活而被政府纳入编伍,政府向他们征收徭役和赋税,互相之间形成生产关系。如果这里没有人的活动,在此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便毫无意义。 

唐末黔北地区称为播州,后来南诏之乱,使今老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从遵义穆仕炳先生处复印来八部《穆氏家谱》,这八部家谱分别从分布在四川、贵州的穆氏分支中征集,成谱时间从清乾隆至上世纪末,跨度达300余年,里面有关对先祖的记载极为统一,其中也涉及到今遵义城区的一些痕迹。 

史载唐僖宗年间,南诏国从今云南大理起兵攻入蜀地,今黔北地区亦陷于南诏。各部《穆氏家谱》中均载有唐乾符(僖宗年号)元年(874年),唐朝朝廷派朝臣穆星民入播州平南诏,历时一年余,功业未成,战死于芦村(今习水县温水境内)。此载与《府志土官》杨端传基本相符(《府志》未提穆其人)。朝廷又派镇守江西播阳的穆星民之弟穆星天率兵三万,与杨端分二路进兵播州大获全胜,杨端因贪功欲占播州世袭之利,借为穆星天设庆功宴,在宴会上用毒酒杀害了穆星天,但此事被朝廷查觉,只好追认穆星天为国公,并赏以千户,子孙世袭其上,星天妻宋氏封一品夫人,星天子祯帝、怀帝、万帝乘权振业,策酬圣恩,建家庙于湘江畔之白田坝,置业常户,定居于此。 

穆星天是否杨端所害已不可考,但穆氏管千户世袭定居白田坝应属实,今丁字口一带古称白田坝,此《府志》有载。另外,今红军长征时毛泽东、张闻天旧居那一带小地名叫穆家庙,沿用至今。而湘江流径遵义段过去称穆家川,数十年前还有穆家林、穆家山之称谓。遵义南门村村民组组长周代林说大跃进的时候,曾在红花岗山脊上同时拉出过穆家界和冉家界两块界碑,说明今老城地确在穆家分封的地盘内。当时的一千户,人口也不算少,靠搞农业今老城定容纳不下,所以穆家的封地还不止今新城和老城地,恐怕还要向东面和北面延伸,红花岗之西面和南面应是冉家的地盘。 

在唐末穆家未入穆家川这一片以前,今老城地可认为是一片农田和散居农产,穆家入主穆家川以后,到南宋时今老城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人口相对集中,而且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理由如下: 

(一)穆家管穆家川附近千户,从唐乾符三年至南宋淳熙三年计300余年时间,境内未发生过大的动乱,这一千户人家在这段时间人口应有所增长。人口的增加使人与人的社会交和商品交换加强,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的并适应于当时规模的场所。 

(二)据《市志》载大悲阁(今朝阳小学内)建于唐末,说明唐末佛教已在穆家川传播,而且有一定数量的信徒来接济烟火。 

(三)查《府志》有关章节,仅发现南宋杨轸迁治穆家川后,杨及其后代只建了文庙(老文庙在府后山下)、普济桥(今存)、玄妙观(桃源山上)、万寿寺(小龙山上)、大报天正一宫(在碧云峰下)、玉皇观(今十一中内)等建筑,别无其他工程记载,说明城镇街坊现成。 

(四)史料中记述南宋杨轸将治地迁往穆家川时,并无大规模建设和大量移民的记载,民间也无此传闻。故郑子尹将杨轸迁治比之为宋南渡之拓临安,建钱塘,我将杨轸迁治比之于仁怀治地从茅台迁往中枢,只是增加一些行政、市政设施而已。 

二、杨轸迁治穆家川的原因及措施 

杨轸将治驻地从白锦堡迁穆家川的原因。《府志》上记载很简单,只是说杨轸养了一只老虎,他常驾虎车出游,“尝病旧堡隘陋,乐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之佳,徒治之。”旧堡即白锦堡,郑子尹考证为今南白镇,亦有人考证为南关镇杨家屋基或深溪镇皇坟嘴,无论旧堡于何处,“隘陋”属实。“穆家山水之佳”一语,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因为穆家川的山水风景美丽,杨轸是一位很有学养和政治头脑的世袭土官,对于迁治这样一件大事,决不因风景好就草率从事,除了风景,其中还有一些重要因素。 

(一)风水因素 

南宋时播州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已经相当深入,《府志土官》载,杨轸的父亲杨选喜欢读四书五经,而且广交文人,说明他已把儒学作为管理播州的治世之学。“周易”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当时文人的必修课,杨轸对迁治这样的大事,应以易卜于前。依据是从《府志府署》中可见蛛丝马迹。“形家谓襟带山水,巨丽称雄。”形家就是民间所谓的风水先生。《府志山川》关于锦屏山条目(锦屏山迁治后改名府后山至今),原文是“茂林修竹,巍峨耸立,气象端严。”对衙门后山峦以“气象端严”来说明,确系风水所得,观气脉风水来选首脑机关,把政权世世代代传下去,对当时的杨轸来说是完全可能并必须考虑的。 

(二)政治因素 

谭其骧在《播州杨保考》一文中,对播州有一段记述“虽版籍于职方,专制千里,自相君臣,兵役之事,不关枢密,赋税之事,不上户部,实为一独立政权。”杨轸作为世袭土酋,管理着今黔北及周边广大地区,为加强对辖区的统治,当首先控制富庶的地域。老城位于今遵义县的中部,又处于交通要道之上,周边农业经济相对发达,北迁后,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今遵义县境,同时也能进一步发挥对今绥阳、湄潭、仁怀、桐梓等地的掌控机制。 

南宋时播州土司己成为全国四大土司之一,控制着辽阔广大的一片地方,就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应的首府,杨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以极大的气魄迁治,穆家川成为播州杨氏世袭统治的行政中枢后,一定较以前更具规模,更为雄伟壮观,更有利于政权机器的运转,对所辖区域内的分治地更有权威性,对外也可展示杨氏自治政权的实力,这是一般人都能考虑到的常理。 

(三)军事因素 

沙溪是播州与水西世袭政权的分界地,位于今老城地西南面,今属毕节地区金沙县境,杨轸将治地北迁后,加长了与水西方面的距离,减少了来自水西方面的威胁。另外,今老城地三面环山,一面濒水,即西为府后山,北为小龙山,南为红花岗,东为湘江,老城恰处在一个四面都有天然屏蔽障的中心位置,这样的地形易守难攻(后来为加强防卸,遵义的城墙就是依三山傍湘江而建的)。在土官统治时期,务必把首脑机关选择在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老城地因为有这样的条件而被杨轸所相中,当然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杨轸迁治穆家川的困难,是此处已在唐末成为穆氏封地,而两姓祖先均是平南诏同时来的有功之臣,他们的后代已和平共处了300余年,那么杨轸用的什么办法来解决因迁治而产生的两姓矛盾呢? 

杨氏当时已“专制千里”,要把辖区内的穆家川定为首府,就像今天政府征地搞一项政府工程,穆家应该服从大局于以支持,同时杨轸也应对穆家作好妥善的安置。传说中说杨轸迁治为取得穆家川这块地盘,采取了对穆氏绝灭人性的野蛮屠杀,这个传闻是不可信的,这可从史籍中得到答案。 

杨轸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仁厚之人。《府志土官》载:“(杨选)生十有三子,唯轸、轼最良。”“轸字德舆,美髯长身,状貌魁伟,刚果勇决,人服共能。“轸初无子,鞠轼子为后,晚生三子,以粲贤,遂不易初议。”从这几段文字可窥杨轸的才能、品性,尤其是他选择他弟弟杨轼的儿子杨粲做接班人,可谓高瞻远瞩,洞察深远。杨粲后来也未负伯父所望,修文强兵,大展宏图,将播州推向了强盛时期。试想杨轸这样一位贤明厚德的人,他绝不会干伤天害理的事,更不会野蛮到毫无人性的地步。 

如仅是推理,这件事还可从《穆氏家谱》中找到证据。八部《穆氏家谱》中均未提到从穆家川迁走是因政治压力所致,更无野蛮屠杀的记载。只有“由遵义府白田坝后迁桐梓小水田”句,迁非逃,近似于现代的拆迁、搬迁。以后穆家亦未受到杨家迫害,互相和平相处,而且从桐梓小水田分往米山定居的一支穆姓,家谱中还记载了他们老祖先穆照(字古松)因参加了杨应龙的叛乱,在兰木洞被官军斩杀的事。 

综上所述,杨轸迁治穆家川是从全盘来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完成了迁治这项重大工程,对于辖区内穆家川的住户搬迁,也按合理的补偿方式解决,并未发生过暴力冲突事件。这次南宋杨轸迁治的顺利实施,是遵义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老城建治后的发展和演变 

老城这片地域从现宋杨轸迁治至今,地域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即在三山一水包围的一块坝子,即从碧云路口沿磨刀溪至府后山,又沿府后山向北到大龙山下,又从大龙山麓顺湘江到碧云路口,老城城墙亦基本按此走向筑成。 

老城从南宋淳熙三年起,成为古播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三个中心的情况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老城在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定位。 

(一)政治中心的变化 

播州土司统治时期地域广阔,除今遵义市境,管辖范围达今川南和今黔西南部份地区。明万历28年(1600年)平播“改土归流”后,把播州划为遵义,平越二府,老城仍是遵义府、县治地,管辖4县1州,相当于今遵义市管辖范围。府县两级的行政、军事、司法、治安、税收等机关均设在今老城,从明万历以来设治至民国年间,基本上保持着这种两级权力机构同驻老城的格局。解放后,遵义地、市(今红花岗区人)、县的治所多有变更,但遵义地区(市)的党、政、军机均设于老城。直到本世纪初,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遵义市的四大班子相继迁往开发区,老城才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功能,历时达800余年。 

(二)经济中心地位的变化 

从南宋以来,今老城地既为首府机关所在地,在城镇建设 

和对外吸引方面均处于首要地位,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虽然商品经济落后,但今老城仍不失为黔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贵州省档案馆存有一份民国初的遵义城图,上面还标有洗马滩、马草街(今十一中前),轿子街等一些地名,证明在封建社会来往于老城的富人商贾不乏。 

清乾隆年间,山东人陈玉殿任遵义知府,他从家乡引进蚕种,缫丝和织绸技术,并迅速在遵义府境内推广成功,使黔北地区的丝绸业崛起而享誉全国,各地商人纷至踏来,老城容纳不下而向新城转移,在丁字口一带形成新的贸易集市,相应的配套设施随之出现,乃新城之发端。从此,遵义城区自然划分为新城为商业区,老城为政治、文化区。 

上世纪30年代川黔公路修通后,这种格局更为显著,老城不通汽车显得悠闲宁静,而新城则是商业活跃区域,抗日战争时期,遵义人口聚增,而大商号、金号、银行、客运货栈、工厂作坊均集中于新城,而老城仅有一些小日用白货店、饮食店之类。尽管解放后老城街道扩建,可通汽车,但旧的格局依然未得到改善,仍未形成特点和规模。直到上世纪末期,政府对城区建设实施了宏观规划,根据老城的特点和发展定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改变了旧的格局,其措施主要有: 

(1)拆除旧城街坊建筑,对旧城进行彻底改造: 

(2)恢复杨柳街旧貌,建设成以红军长征时期为主题的旅游景点,使纪念地聚集为一条具有特色的街道上; 

(3)市级党政机关相继外迁九节滩,将原机关占地投入商业性开发; 

(4)打通老城北向通道,扩建高九路、洗马路,新建高桥入遵崇高速公路岔口; 

(5)建成以步行街、纪念广场等集商业和休闲于一体配套服务设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