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播州区划考略_沙滩老鳖001

 刘文祥7ao230an 2017-04-12

《唐代播州区划考略》。祝贺遵义市播州区成立!

《唐代播州区划考略》。祝贺遵义市播州区成立!

唐代播州区划考略目录
前言
一、唐代以前播州地区的建制情况
二、唐代西南蛮各部的分布区域
三、唐代贞观五年邘州四县的管辖区域
四、唐代贞观九年郎州六县的管辖区域
五、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的管辖区域
六、唐代播州周边州县的建制情况
七、唐代以后播州地区的建制情况
后语


前言。
地方历史地理知识框架,是了解一个地区历史面貌的基础性知识框架。如果有人问你从哪里来,你指着远方笼统地说是那边,别人就无法准确地系统地了解你的过往情况。如果有人问你唐代播州的情况,你打开资料发现邻州大半属于猜测、下县无一明确方位,你就不好意思继续给别人介绍唐代播州的情况。
唐代播州区划涉及众多课题,最核心的课题就是唐代播州首府到底在哪里?唐代播州旧治的位置,过去一般认为在今天绥阳县城附近。道光年间郑珍主撰、莫友芝辅撰《遵义府志》,考定唐播州治在清代绥阳县城左右,又提及旺草镇尹珍草堂必在唐朝播州州府附近。今天主张唐代播州旧治在绥阳县的观点也有两说,一说在绥阳县城,一说在旺草镇。清代段玉裁认为汉代鳖县在遵义府府城西。当代《遵义县志.治所》:“以出东汉铜器地点为据,疑鄨县故治在今遵义县乐山乡(今乐山镇)”。当代遵义县朱存福《唐贞观十三年播州六县治所和播州治所》:“乐山乡位于罗蒙水上游河畔,既有可能是古鄨县县治所在地,就有可能是古罗蒙县县治所在地”。2008年7月14日笔者《播州旧州就是火烧州》认为唐代播州旧州在当代遵义县新舟镇一带。2010年10月笔者在贵州省版权局办理了作品登记的《竹国夜郎》书稿当中认为唐代播州旧州在洛安江中上游五镇交界一带。今年3月国家批准撤遵义县设播州区,再次审视唐代播州地区的区划情况,笔者发现唐代郎州六县、邘州四县、及其他周边州县对于后来播州三县的形成均有相当重要的关联,于是又花了三个月时间对唐宋时期播州及周边地区州县建制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考定唐代播州旧治在今遵义洛安江中上游新舟镇、郑场镇、风华镇、蒲场镇、团泽镇五镇交界之处的团鱼坝一带,属当代遵义县新舟镇新乐村(上世纪中期新乐公社)管辖区域。
本文还考定若干个古城遗址。唐代播州州府、恭水县城、罗蒙县城、遵义县城,准确的方位是在今遵义洛安江马渡桥南侧往团鱼坝的乡村马路一里处,在今遵义县新舟镇新乐村团鱼坝村民组与枇杷树村民组之间缓坡顶部一带。唐代高山县城、宋代播州州府白锦堡,在今遵义团泽镇大坎村白沙井村民组。唐代带水县城,在今遵义高坪河南岸高坪镇鸣庄村、枫香塘一带。唐代珍州州府、播川镇治所,过去一般认为在今桐梓县夜郎坝一带,实际应在今习水县仙源镇金桥村一带。播州的前身巴江镇治所,道光《遵义府志》认为在绥阳县城东北一百七十里乌江岸边,实际应在今绥阳县旺草镇古楼坝一带。唐代夷州州府、绥阳县城,过去一般认为在今凤冈县绥阳镇或龙泉镇,实际在今凤冈县花坪镇集镇附近。等等。
本文关于唐代之前之后播州地区建制情况也有一些思考。汉代鳖县北界,过去一般认为包括今桐梓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一带,实际鳖县北界在娄山关、芙蓉江上游一带。汉代鳖县南界,过去一般认为不包括乌江以南地区,实际唐代乌江以北巴江镇与乌江以南巴江县同属汉晋鳖县之地。宋代播州的高遥山、白锦堡,道光《遵义府志》认为近闽(水西),实际均在今遵义团泽镇境内。等等。
本文关于唐代播州周边的珍州、溱州、义州、南州、应州、夷州、思州、牂州、蛮州、矩州等十几个州的区位也有一些思考。过去一般将应州视为黔州下辖普通一州,其实唐初应州五县包括了乌江以北黔州下辖许多个州的范围。过去一般认为唐代南州三溪县、隆阳县均在今綦江、南川一带,其实三溪县是在今天正安县一带。过去一般认为唐代牂州三县包括今天乌江上游乃至北盘江以西一带,其实是将《新唐书》、《旧唐书》记载的牂牁蛮内容混为一谈。过去一般认为唐代矩州在今天贵阳一带,事实上应该在今天毕节、大方、黔西一带。等等。
学习无止境。探索无止境。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且本文较大面积地调整地方历史地理知识体系,肯定会与地方史学领域的部分传统观点有所分歧,欢迎今天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唐代以前播州地区的建制情况
1、三代时期鬼方中枢。
商周时代鱼互鳖人以龟、鳖为图腾,鬼方即龟方。《竹书纪年》:“(殷)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诗·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荆楚”为通义,如果这个“次于荆”指“北条荆山”,需要特别说明。没有特别说明,表明武丁的部队到了“荆楚”。《公羊传》:“秋,楚人灭隗,以隗子归”。鬼方比邻楚国。大隗国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公元前634年,被楚所灭。(本段内容摘选自笔者2010年《竹国夜郎》附件《鳖人简史》第7小节《鬼方》。)
2、春秋时期属楚国黔中郡辖地。
楚人灭隗之后,鳖邑一带属楚国黔中郡辖地。严格地讲,春秋时期楚国灭隗国之后鳖地属楚,并无鳖国、鳖令国之号,只有鳖人部族势力。《遵义府志》等文献当中根据汉代鳖县建制而上推得出的鳖国、鳖令国,可以理解为楚属鳖人部族势力。濮人复号夜郎国,最早不超过战国中晚期。因此早期史册有鬼方、夜郎而无鳖国。
3、战国时期属秦国夜郎郡夜郎县。
《太平御览》:“《十道志》曰:播州,播川郡。秦夜郎县之西南隅”。
《唐书》:“遵义,汉武开西南夷,置牂牁郡,秦夜郎郡之西南境也”。
秦国灭楚国之后曾设置夜郎郡夜郎县,郡县治所应在乌江河套东北沿一带。
4、西汉时期设置犍为郡及鳖县。
(1)鳖县设置的时间。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夜郎,在夜郎地区设置犍为郡,初期治所鳖邑。犍为郡初期仅夜郎、南夷两县,鳖邑是夜郎县治所。
鳖县设置的时间,有人认为在秦代,属巴郡。有人认为是在公元前135年与犍为郡同时设置。有人认为是公元前130年与犍为郡同时设置。有人认为是在公元前111年斩头兰置牂牁郡之时。笔者《鳖水游走报告》根据洛安江中游新舟镇建平村的名称,认为是在汉哀帝建平年间,即在公元前6年至公元前3年之间设置鳖县。犍为郡初置只有两县没有鳖县,犍为郡城迁走之后逐渐修成十二三县,鳖县在西汉末年划属牂牁郡。
(2)汉代鳖水、鳖邑在哪里?
《水经注》、《汉书》、《华阳国志》均记载鳖水出不狼山。《水经注》记载“东入延”,《汉书》、《华阳国志》记载“东入沅”。三个都是早期文献,到底以哪个记载为准?鳖水发源于鳖县,鳖水主要流域在鳖县。鳖水发源地与主要流域,在晋代平夷郡地理范围。鳖县自西汉建县,到萧梁而废。汉晋时期只有一个鳖县,而且是连续建制。鳖水发源地及两支流发源地,靠近符县。其中,黚水、温水两支流均出自符县。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汉书》因简约和“延”、“沅”音近而误,《华阳国志》沿袭《汉书》而误,《水经注》此处的记载较为详实精确。《水经注》实际是各地的图经的汇总与考证,《水经注》在《汉书》之后,而没有沿袭《汉书》,有矫正之意。《水经注》成书之年,鳖县犹存,所以也是关于鳖水、鳖县地理情况的见证文献,再往后的文献则属考证文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认为废鄨县在桐梓县北,清代段玉裁《说文注》认为鄨县故城在遵义府府城西,均是以汉晋文献为基础来考证,且各说不一。《读史方舆纪要》认为废鄨县在桐梓县北(今桐梓县新站镇以北),是误以初期犍为都尉驻地为郡治。
鳖县、符县一带,即大娄山地区,到底哪一条是真正的鳖水?鳖水是乌江的支流,鳖水、黚水、温水均南流。赤水河、綦江直接流入长江,不是乌江的支流。芙蓉江、洪渡河都是往北流进乌江,而不是往南流进乌江。符合《水经注》记载的鳖水、黚水、温水,只有洛湘湄流域的三条河。
洛湘湄小流域内,到底哪一条是真正的鳖水?《水经注》记载“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晋建兴元年,置平夷郡。县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俱南入鄨水。鄨水于其县而东注于延水。”地理方面看。这三条河都往南流。洛安江、湄江先汇合,湘江是第三条汇合的河流,与文献记载对照,证明湘江就是黚水。湄江在东,洛安江在中间,那么“鳖水东与温水合”证明洛安江是鳖水,证明湄江是温水。《水经注》原文五句。第一句关于鳖县。第二句关于鳖水。第三句关于温水。第四句关于黚水。第五句关于鳖水。关于鳖水、温水、黚水记载顺序,先记述鳖水、温水,再记述黚水。鳖水先与温水合,再与黚水合。因此黚水是第三条河,即今天遵义湘江。《水经注》又记述“俱南入鳖水”,容易造成鳖水是第三条河的错觉。如果鳖水是第三条河,则原文关于三条河的叙述顺序是混乱的。如果黚水是第三条河,则原文关于三条河的叙述顺序是清晰的。“俱南入鳖水”作宏观理解:黚水也和温水一样南入鳖水。实际上按照当时地理观念,三条河汇合之后的干流也是鳖水。
另外,历史文化方面看。鳖水、黚水、温水是汉晋时期的地理名称,在先秦时期及更早时期鳖水是三足鳖。洛安江穿洞就是鳖颈。三条河汇合之后在今天遵义、湄潭、瓮安交界处流入瓮水。洛湘湄地区地形的对称性显示,鳖水干流应该是中间一条河。该地区不仅河道对称,而且所形成的山间坝子的分布也大致对称。
汉代鳖邑即在洛安江中游今遵义县新舟镇团鱼坝村民组与枇杷村民组一带。鳖即团鱼,鄨坝转枇杷,今天团鱼坝村民组与枇杷村民组的地名仍然保留了鳖邑的音义。笔者2010年在贵州省版权局办理作品登记的书稿《竹国夜郎》:“今绥阳县蒲场镇、风华镇、郑场镇、遵义县新舟镇、遵义市团泽镇五镇交界一带及周边地区,是商周鼈邑(鄨邑)所在地,是蜀王鳖令的故乡,是汉建元犍为郡、汉建元夜郎县、两汉魏晋鳖县、唐郎州、唐播州、唐遵义县沿袭治地,是宋代之前乌江河套地区最重要的政经中心,是古代大娄山地区濮人最大的一个聚居中心”,只字不提团鱼坝。笔者2012年花了几个月时间前后二十次到洛安江流域及周边实地考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找到鳖邑,而我的《鳖水游走报告》还是只字不提团鱼坝。2014年下半年我在卫星地图上面查看上述五镇交界一带的地形,猛然发现团鱼坝的地名,猛然想起自己幼年曾经路过这里并且曾经听说过团鱼坝的地名只不过几十年之后忘记了,才明白我在这一带多番想要找到的鳖邑必定和团鱼坝有关,又发现一些远比汉郡唐州更为重要的事情于此撰写了《山海考》书稿。
(3)汉代鳖县管辖范围。
清代郑珍《鳖县问答》:“今遵义府地,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又增以湄、龙、婺川,即除仁怀入符,以此当鄨一县”,此说应可继续思考。《水经注》记载温水、黚水出自符县,则今之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桐梓县均不属鳖县。笔者2008年《夜郎国志》、2010年《竹国夜郎》认为“鳖县则无芙蓉江、洪渡河一带,且无娄山关”,“汉代鳖县与且兰县以苗岭为界”,鳖县北界在娄山关、芙蓉江上游一带,南到苗岭地区。汉代鳖县相当于唐代巴江镇与巴江县,再加上晋代或划入万寿县一部分。今天一般认为乌江在唐代又称巴江、涪江,实际古代河流是各段各名,流经鳖县(唐代巴江镇、巴江县)一带称巴江或巴陵江,流经唐代思州、黔州、涪州一带称涪江。鳖,音同瘪,西南方言发音[BIA],笔者《夜郎国志》认为“巴是鳖的音转”,巴江即鳖江,巴陵江即鳖灵江。
5、东汉的建制情况与西汉末年大致相同。
6、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分鳖地半为平夷郡,半为夜郎郡。大娄山南段今遵义市县一带属平夷郡鄨县。西晋时期鳖县南部有一部分划入万寿县。
7、东晋咸安元年(371年) ,改平夷郡为平蛮郡。大娄山南段今遵义市县一带属平蛮郡鄨县。
8、南朝时期,大娄山南段今遵义市县一带属平蛮郡鄨县。平蛮郡全境均属濮人(仡佬族祖先)世居地,萧梁时期之后始为彝占。
9、梁、陈、隋时期,鳖县为彝人控制。
10、唐初,原鳖县地区分为两部分。乌江以北今遵义县一带前期属谢龙羽控制的牂州,唐朝在此设置巴江镇(巴陵江镇)。乌江以南今开阳县及相邻一带属蛮州巴江县。类似于唐代珍州的前身是播川镇,则播州前身实际是唐朝直接控制的军镇巴江镇,而非牂牁县或建安县。

二、唐代西南蛮各部的分布区域

秦汉时期播州周边有四大民系。鳖巴民系主体在苗岭以北的长江上游地区,近追鳖令、远追古夏,即唐宋山僚,后世仡佬、土家。苗瑶民系主体最初在长江中游今湖北、湖南一带,实乃楚裔,周代向西拓展到云贵高原腹地甚至越过乌蒙山。骆越民系主体在苗岭以南珠江上游及南到大海地区,有仲家(布依)、僮家(壮族)等。彝罗民系主体在乌蒙山、大小凉山一带,梁陈隋唐时期彝人向东向北拓展导致僚人不得不追寻鳖令的脚印大规模地迁徙入蜀。
唐代西南蛮的分布区域见《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东谢蛮在今乌江河套东沿彭水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往西到赤水河流域一带,包括今铜仁地区西部、重庆地区南部、遵义地区大部。夷子在今泸州以南、宜宾以南到赤水河一带,《宋史》称南广蛮,相当于汉代僰人地区,唐宋时期亦属乌蛮所占。西赵蛮在今乌蒙山北段、五莲峰、大小凉山一带。《唐书》“西赵蛮在东谢之南” ,属于东谢之南,其实整体在东谢之西。明州位置不详,唐昆明县在今四川盐源县一带,或曾一度置明州。昆明夷可以泛指云贵川一带的彝人先民,《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当中昆明蛮地区专指今云南省北部的宣威、东川、昆明、楚雄、大理、迪庆一带。牂牁蛮,包括今黔南州北部、黔东南州西部一带,牂州在今瓮安县、黄平县、福泉县、麻江县及南侧一带,充州属牂牁蛮别部。《唐书》记载牂牁蛮西到昆明九百里(相当于今天八百里),应指到昆明蛮的势力边界宣威一带。南谢蛮在今平塘县、独山县、惠水县、罗甸县、南丹县、东兰县一带。谢疆的庄州位置不详。西南番在今开阳、贵阳,南接惠水县、长顺县一带,北部在唐代有蛮州及巴江县。西谢在今乌蒙山南段,大致今黔西南州往西到云南省东南部一带。唐代芒部、闽部,即汉代靡莫诸部,在乌蒙山北段。乌蒙山南段,称毋部、毋虎之邦。乌蒙山南北合称毋芒,即乌蒙。卢鹿,即罗罗,是彝人的泛称,不限于乌蒙彝人。今贵州省西部毕节、安顺、兴义一带或属南谢,或属西谢。南诏在西谢以西今云南省东南部往西北到大理、迪庆一带。东女国在今迪庆州以北、雅安以西的四川省西部与青海省一带。骠国在今迪庆州以西、大理州以南的缅甸一带。吐蕃在南诏西北,《唐书》另卷专述。
《新唐书.南蛮列传》关于西南部族的记载比《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更为详尽,却将牂牁蛮、南谢蛮、西谢蛮混称牂牁蛮,应是史料各据其本,大致《新唐书》反映唐玄宗开元年间、天宝年间牂、琰、庄、充、应、矩六州降为羁縻州之后的光景,《唐书》反映此前的光景。《新唐书》:“昆明东九百里,即牂牁国也。兵数出,侵地数千里。元和八年,上表请尽归牂牁故地。开成元年,鬼主阿珮内属。会昌中,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其后又封别帅为滇王”。事实上东谢的谢元深、牂牁谢的谢龙羽、南谢的谢疆献地建州,远早于元和年间。六州降为羁縻州,实际就是再次没于蛮之后的建制调整。元和八年,上表献地,还是这片土地,却是另外的一批人,与元深、龙羽、谢疆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今天的主流的资料将唐朝三百年历史平面化,将《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情况放在同一个时间截面,以为西谢、南谢、牂牁谢统属谢元深,又以为牂州三县东起舞阳河、西到北盘江乃至更西,应可商榷。
《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还记载了南平僚、守宫僚。南平僚在乌江河套北沿今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及周边一带,今天中国大部分仡佬族聚居于此。守宫僚在东谢之南,乌江河套南沿今天遵义县、湄潭县、思南县、石阡县一带历史上也曾是仡佬族大规模聚居地。南朝萧梁之后乌蛮向东拓展到云贵高原东部地区的乌江流域,僚人与诸谢其实聚居在相同的地理空间,而诸谢处于地方主导地位。《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所记西南蛮基本属于羌彝系,南平僚与守宫僚是仅见的没有迁徙而略有影响的僚人身影。南平僚与守宫僚在乌江河套北南两段,基本均在今遵义地区一带。道光《遵义府志》:“《唐书》明云播州以隋牂柯县置,是建安一县,今遵义足以当之”。今天因此一般认为唐播州的前身就是唐初牂牁县(建安县),其实未必然。播州曾属隋牂牁县地,未必仍属唐牂牁县地。唐牂州及牂牁县重置于武德年间,比播州的前身郎州早不了几年。同期附近的珍州、义州、夷州等辖县均是相当于今天几镇之地,多则相当于今天十多镇之地,而今天认领唐牂牁县的地方在乌江以南已经涉及很宽,所以这个唐初的牂牁县来不及管理乌江以北的郎州六县一带。最关键是唐初的牂州在乌江以北有一个巴江镇(巴陵江镇),唐初的军事巡镇权利比较大,更何况在这个特殊的地区。当代佚名作者《唐朝五代镇将考》:唐初的镇将是直属藩镇管理,而不是属于刺史管理,到了宪宗之后才由刺史统领巡镇。谢龙羽之牂州刺史为实职,其黔南观察使为虚职,正如明代杨应龙之四川都指挥使为虚职,唐代巴江镇实际属黔州唐军直接管辖。唐代大部分时期播州为正州,而牂州为羁縻州,佐证唐初巴江镇实际属黔州唐军直接管辖。如果唐初巴江镇实际属谢龙羽管理,则播州与牂州后来应该同属羁縻州。唐代播州地区的首要政务就是征战与军管,唐代牂州巴江镇、牂州建安县、蛮州巴江县,应是乌江两岸三个平行的县级单位,类似于五代时期的县、镇关系。《太平御览》引《十道志》及《元和志》,只说于牂柯北界置郎州,未言于牂牁县或建安县置郎州,则道光《遵义府志》忽略了唐初乌江流域的重要军镇巴江镇对于地区格局与建制变迁的深刻影响。


三、唐代贞观五年邘州四县的管辖区域

道光《遵义府志》:“邘州废置,《唐志》无年。其义泉县下云:贞观五年,以废邘州之乐安、宜林、芙蓉、琊川隶智州。荚蓉县下云,贞观五年置,隶邘州。《元和志》亦云:芙蓉县,贞观五年置。知邘州州、县并置在此年,不久,州即废”。
道光《遵义府志》既定唐芙蓉县在“绥阳旺草里接正安一带”,又指唐乐安县在清代遵义乐安里,又疑唐琊川县在清代遵义通平里,却又将唐代播州恭水县(遵义县)嵌入今绥阳县城及旺草镇一带,应可继续思考。综合文献记载的线索与邻近州县区位情况,本文理解唐代贞观五年设置邘州四县的管辖区域如下。
1、宜林县。
唐代宜林县在今绥阳县洋川镇、郑场镇、小关乡一带。遵义方言宜、历同音,宜林即宜陵、历陵、历儿山、背娃山,在今绥阳县郑场镇伞水场北侧(谷歌地图转换坐标27.87535, 107.1825)。由南侧仰望,山体若陵,是古代祭祀先人的地方。山北有悬崖高耸,今天名叫大岩,是以前崖葬的地方,20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带还有两例新逝的人采用悬棺葬。由北侧仰望,山体若巨龟负子,所以有历儿山、背娃山之名。此山其实就是很早的龟山,是洛安江流域早期部族圣山。宜林县治和邘州治,在今绥阳县城南侧。今绥阳县城南侧冯家店子一带,在历史早期曾名阳纡,邘州之名与此有关。

2、芙蓉县。
唐代芙蓉县在今绥阳县大路槽乡、温泉镇、坪乐乡、辅乐乡一带,均属今芙蓉江流域。《读史方舆纪要》引古志:“芙蓉废县在县南”。清初仁怀县治曾在今桐梓县茅石乡,《读史方舆纪要》相关段落是以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作为基点。古志当中的方位里程,有的是精确的方位里程,有的是大略的方位里程。此处一句略指唐代芙蓉县治在其南,则清代并不清楚唐芙蓉县精确位置。结合《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芙蓉县在播州东北六十里(折合今五十三里),应在今绥阳县大路槽乡附近。

3、琊川县。
《唐书》:“开元二十六年,省琊川入芙蓉县”。琊川县必定紧靠芙蓉县,且不至于横向隔断义州南北几县。唐代琊川县在今湄潭县西河乡、马山镇、杨家山一带。唐代琊川应该是今天湄江河或其支流的名称,今凤冈县琊川镇在湄江的支流,琊川镇由早期琊川河名而来。(详参后文“唐代武德年间义州的管辖区域”一节)

4、乐安县。
唐代乐安县在当代遵义县永乐镇、三渡镇一带。治所不详。这一带属清代遵义县东乡乐安里,但唐代贞观五年的邘州四县基本属于相当于今天二三镇的小县建制,唐代乐安县并不包括清代乐安里全部。乐安江,又名洛安江,下游流经今三渡镇一带。附近遵义县虾子镇今有乐安村,溪水南流进洪江,乐安村名与清代乐安里有关,应不属唐乐安县管辖范围。

四、唐代贞观九年郎州六县的管辖区域

贞观九年置郎州,属黔中道。《旧唐书》:“播州下,隋牂牁郡之牂牁县。贞观九年,分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十一年,省郎州并六县。十三年,又于其地置播州及恭水等六县。十四年,改恭水等六县名”。贞观十四年,恭水更名罗蒙(两年后更名遵义),高山更名舍月,贡山更名胡江,柯盈更名带水,邪施更名罗为,释燕更名胡刀。以下按照地图逆时针顺序介绍六县区划概况。

1、贡山县(胡江县)。
唐代贡山县在今绥阳县蒲场镇、风华镇、茅垭镇、枧坝镇、旺草镇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引《仁怀县志》:“在县(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东南四十里”。唐贡山县治在今绥阳县枧坝镇以南、风华镇以北一带,具体位置不详。胡江,就是今天芙蓉江的上游。贡山,指今绥阳县蒲场镇、风华镇南部山地,即洛安江早期部族尊崇的西山地区。道光《遵义府志》将《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播州东北至牂柯北界巴陵江镇七十里改为一百七十里,却未定巴陵江镇具体位置。唐初军镇巴江镇(巴陵江镇)治所,在播州东北七十里(折今六十三里),在今绥阳县旺草镇古楼坝附近。巴江镇,是唐初牂州北界,是贞观九年之后郎州播州北界,是汉晋鳖县北界,所以不可能属邘州及芙蓉县管辖区域。既在边界,唐代芙蓉县或管辖今旺草镇东侧之一部分,但这部分当年应不属巴江镇。

2、释燕县(胡刀县)。
唐代释燕县在当代遵义县板桥镇、泗渡镇、高坪镇东部、团泽镇凤凰溪以西、新蒲镇西部、深溪镇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引《仁怀县志》:“在县(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西南五十里......以县南一里有胡刀水,东流合于乌江也”。胡刀水,即今仁江河,按《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清代也叫芙蓉水。唐代释燕县治在当代遵义县板桥镇、泗渡镇境内仁江河北岸一里。《读史方舆纪要》:“(带水)东流至废胡刀县界”。带水即当代遵义县高坪河,所以释燕县(胡刀县)管辖区域应该包括今天遵义深溪镇一带。释燕县的北界,即娄山关,即汉晋鳖县符县界,即今遵义县桐梓县界。

3、柯盈县(带水县)。
唐代带水县在当代遵义县穆家川、松林镇、高坪镇、山盆镇,往西到仁怀县中枢镇、茅台镇一带。《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带水县东到州七十里,折今六十三里,恰好在今遵义县高坪镇集镇一带,唐代带水古城在今高坪河南岸高坪镇鸣庄村、枫香塘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带水废县,府西北四十里”,此处误指海龙囤为唐带水城。《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夷牢水西自带水县来,东流经城北一里,又屈曲南流,入废胡刀县界。其带水源出旧县西大山,东流经带水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元和志》播州城北一里夷牢水指今洛安江柏杨溪段,《纪要》此处夷牢水为衍名指今白沙水,带水指高坪河。今遵义湘江上游高坪河、白沙水、洛江河三支,若“带”字头三撇,均属唐代带水县,更早期带水或指三支,但文献中专指今高坪河。带水县历经唐宋,建制沿袭数百年。

4、邪施县(罗为县)。
唐代邪施县在当代遵义县鸭溪镇、枫香镇、泮水镇,仁怀县坛厂镇、鲁班镇、九仓镇,金沙县城及东侧一带。《读史方舆纪要》:“(邪施县)在县(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西南二百里”。邪施县治在今天遵义县鸭溪镇一带。邪施即琊施的版误,唐代琊施专指今流经金沙县、遵义县交界一带的偏岩河,后来泛指乌江鸭池河段。今鸭溪镇、鸭池河地名,均与唐琊施县有关。罗为县名应与今遵义县乐山镇境内偏岩河的支流乐民河有关。唐代郎州播州属正州,在唐代大部分时间一直存在,但是郎州邪施县西侧在唐代长期未置州县,一度短期设置羁縻州能州于今古蔺县东部,所以邪施县名义管辖区域大于同期这一带的正州下县,带水县西侧与此同理。

5、高山县(舍月县)。
唐代高山县在当代遵义县团泽镇凤凰溪以东白雀山及石门坎以西、新蒲镇东部、南白镇、三合镇、龙坪镇、团溪镇、尚嵇镇,及瓮安县乌江以北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在县(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东南九十里” 。唐代高山县治在今遵义县团泽镇白沙井一带(谷歌地图转换坐标27.79763, 107.1038)。今白沙井即白纱井、白锦堡、白绵堡,唐代高山县治就是南宋时期播州治白锦堡(关于白锦堡相关情况,详见后文第五章“唐代之后播州建制情况”当中宋代播州部分)。高山,即高摇山、高遥山、高尧山、高氏之山,当代遵义县团泽镇白沙井、姚家沟南侧就是高尧山,平面地形如汉字“尧”,字头在东(谷歌地图转换坐标 27.784037,107.106657)。高遥山属于这一带早期部族所称东山首经地区,今遵义县团泽镇集镇南侧仍有东山湾的地名,是非常古老的地名。南宋时期杨贵迁崛起于上下杨之间的高遥山,《杨氏家传》记载唐末杨端定军白锦堡高摇山,是杨贵迁后裔的一种历史追忆。今遵义县喇叭镇、三岔镇一带的几个高山村,瓮安县高水乡、珠藏镇高山村民组等等,均属唐高山县遗存地名。

(附,高遥山、白锦堡考察小记。2008年7月14日笔者《播州旧州就是火烧州》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志》云:在县(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东南九十里”,认为唐高山县城在当代遵义县新蒲镇中桥村一带。2015年元月27日笔者《山海考》发现高摇山、高遥山、高尧山、高氏之山就是当代遵义县团泽镇姚家沟南侧山峰。今年撰写本文《唐代播州区划考略》又发现高尧山北侧姚家沟包含白沙井地名,且白沙井一带正好是《山海考》屡屡遇到的环形山谷地形,则唐代高山县城就是白锦堡,就是宋代大观年间所置播州州府,就是当代遵义县团泽镇白沙井。2016年6月18日,我第一次访问白沙井现场,走出团泽镇集镇东侧仰头望见两峰耸立若门,一问得知北峰东高寨、南峰墨江台,我心中一乐,单凭东高寨这个地名已经不虚此行。山门内三角坝,今之一片良田,实即当年城寨。过白沙垭口即白沙井,乡村公路在沟谷蜿蜒,我点一支烟就到了白沙水塘。再问得知水塘北侧二道岩,南侧老鸦岩,已是白沙井东侧边界。于是回头寻找前往环形山谷南侧的道路,就在刚过白沙垭口的地方,我不小心错过了。到了环形山谷南侧,地势略高一级,且比谷底宽敞许多,原来名叫叶蒿坪。想往南面钻到石垭坪附近看看,路断不通乃退回叶蒿坪。又往老鸦岩的西侧的山脚一带钻,走进一道田坎,地势又比叶蒿坪略高一级,视野较为开阔。我站在田坎上,又点一支烟,心想叶蒿坪一带必定就是当年的王寨,因为老鸦山实际就是高尧山的西端。正好有老汉挑粪到田土里来,我与他搭话,他爱理不理。我给他递烟,他也不要,没说不会抽,就说不要。我跟着他走到他家苕地,又问“老人家,这个山是不是叫老鸦岩”。老汉气愤地回答“啷个东西老鸦岩啰,哪个跟你谈的老鸦岩啰,坡脚是高子山,坡顶是老王岩”。遵义方言发音老鸦同老娃近老王,此山原来名叫高子山老王岩。我心中大乐,就说高子山、老王岩这两个名字不得了。老汉稍稍舒畅,我与他小聊一阵。再举步返回白沙井往东穿越姚家沟,在五指山、猪蹄山之间走出姚家沟东侧山门,由贾家坝往南到养马塘拜谒唐代平播将军何中立之墓。乃归,总结一日行程。唐以前东高寨肯定不是山名,而是指今白沙井、三角坝、叶蒿坪一带寨子,唐代以东高寨为高山县城。唐前东高寨,为东山首经地区老寨,依山势为寨,有三层山门,三层寨落。第一层在今姚家沟两端,西以今东高寨、墨江台为山门,东以今五指山、猪蹄山为山门。第二层在今白沙井两端,西以今白沙垭口为山门,东以今白沙水塘为山门。第三层在今白沙井与南侧叶蒿坪之间,有一个小垭口,也是当年的山门。唐前这一带部族的主寨应在今高子山老王岩西侧山脚叶蒿坪一带,比北侧白沙井沟底地势略高一级。唐代高山县城与宋代播州州府白锦堡在今叶蒿坪、白沙井、三角坝一带,均在直线几百米之内,均属今遵义团泽镇大坎村白沙井村民组。)
6、恭水县(罗蒙县、遵义县)。
唐代恭水县包括当代遵义县新舟镇、虾子镇全境,团泽镇河包场、九龙场,新蒲镇洪江以东中桥场、李家寨一带。恭水县治,即郎州州治、播州州治,在今遵义洛安江马渡桥南侧往团鱼坝的乡村马路一里,在今遵义县新舟镇新乐村团鱼坝村民组与枇杷树村民组之间缓坡顶部(谷歌地图转换坐标27.86002, 107.1699)。《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播州城北一里夷牢水,即今洛安江马渡河段。
(1)唐代播州旧治的方位。
《元和郡县图志》:“东南至牂柯州二百二十里;东北至牂柯北界巴陵江镇七十里;东北至黔州八百里;东北至费州四百里......带水县东至州七十里......芙蓉县西南至州六十里”。
遵义团鱼坝东南到牂牁州(今瓮安县草堂镇一带)二百二十里(折今二百里)。
团鱼坝东北到牂柯北界巴陵江镇(今绥阳县旺草镇古楼坝一带)七十里(折今六十三里)。牂牁州北界就是郎州北界,七十里是指治所到治所的距离。道光《遵义府志》:“《太平御览》引《十道志》及《元和志》,并云于牂柯北界置郎州。所谓北界,承汉牂柯郡大限而言,非指牂柯县......据《元和志》:播州至到,东北至牂柯北界巴陵江镇七十里。巴陵江即乌江,此镇必在乌江岸上,为牂柯北界所极。其七十里,或一百七十里之脱讹。由今绥阳治东北至乌江岸,盖百二十里而遥,故知有脱字”。隋唐都有牂牁州,唐代同期文献《元和志》提及牂牁北界,道光《遵义府志》居然认为是指汉代牂牁郡北界,有点令人费解。另外,即便汉代牂牁郡鳖县北界也在今娄山关、芙蓉江上游河道一线,因为《水经注》记载黚水(今遵义洪江)、温水(今湄潭湄江)发源于符县。
费州、黔州太远,由今天团鱼坝或绥阳县城起算差别不大。
唐带水县城(今遵义高坪镇集镇)往东到播州州府团鱼坝七十里(折今六十三里)。高坪镇与团鱼坝纬度持平,所以《元和志》说“ 带水县东至州七十里”。如果播州州府在绥阳县城,则应该记作“带水县东北至州八十里”。此种近距离的方位里程,参照价值极大。
唐芙蓉县(今绥阳县大路槽乡一带)往西南六十里到团鱼坝。一般认为唐芙蓉县城在今绥阳县旺草镇,笔者为何改到大路槽一带?一是因为《读史方舆纪要》引当时的古志记载唐芙蓉县在今桐梓县茅石乡东侧之南,一是因为芙蓉县西南到播州州府六十里的里程,一是因为唐初巴江镇治所必属贞观九年的郎州六县。
另。遵义穆家川到团鱼坝大约只有八十多里。《读史方舆纪要》:“遵义废县在府东北百里”。因为明清时期主流观点认为播州旧治在绥阳县城一带,所以《读史方舆纪要》或当时的地方志也是采用当时的主流观点。《元和郡县图志》是唐朝同期文献,是见证性文献。关于唐代州县方位里程,《元和郡县图志》的证据效力高于后世的考证性文献。
(2)、团鱼坝村民组地名的由来。
鳖山,今遵义县新舟镇新乐村团鱼坝西侧大花台、小花台一带大地形若鳖头朝西的三足鳖,历史早期称为鳖山。鳖水,汉晋时期洛安江即鳖水。鳖邑,历史早期洛安江部族的重要寨堡,汉代犍为郡治,汉晋时期鳖县治,在今团鱼坝一带。团鱼坝地名,简单讲就是历史早期鳖山脚下鳖水之畔的鳖坝。
(3)、枇杷树村民组地名的由来。
枇杷是鄨坝的音转,古代鄨坝实际泛指今新舟镇团鱼坝、枇杷树两村民组一带的缓坡小坝。
(4)、恭水县名的含义。
恭水,即鳖水,遵义洛安江一带的方言称呼鳖为团鱼或老恭(音JIONG)。
(5)、罗蒙县名的含义。
罗蒙,即罗门,即罗水与门水之间的地区。遵义方言罗、乐、洛同音。乐安江,文献中也记作罗安江、洛安江。由今绥阳县郑场镇官路场经遵义县新舟镇新乐场(十字场)流到绿塘角口的洛安江支流早期称为洛水、罗水,今名新乐河、新罗河、十字河。由今绥阳县郑场镇伞水场流到遵义县新舟镇绿塘角口的洛安江干流古称门水。门水的名称,也专指今新舟镇团鱼坝东侧长湾村民组的二里洛安江河段,这里的河道长湾对称,若汉字“门”字(谷歌地图转换坐标27.85661, 107.1782)。罗门合称,始于唐代之前,唐代设县于此,所以称为罗蒙县。罗蒙县治团鱼坝一带,上世纪中期属于遵义县新舟区新乐公社,今天属于新舟镇新乐村。门水长湾北侧有公社时代修建的石桥九孔桥,又名新乐桥。罗蒙地区,是早期西洛人(西落人)的核心聚居地,是这一带汉晋濮人的重要聚居地。仅见于播州大姓宗谱文献当中罗闽一词,不见于正史,最初或指罗门地区的濮人后裔僚人,或指南朝时期向东扩张占领罗门地区的乌蛮,明清时期基本专指退到播州以西的彝人部族。
(6)、遵义县名的含义。
遵义,尊邑,樽邑。在唐代遵义县治团鱼坝西侧的西山今侯家洞一带,地形若有一位尊者头戴三片羽毛,神态安详,又若汉字“酋”、“尊”(谷歌地图转换坐标27.87262, 107.1193) 。遵义地名,今天一般解释为“无偏无陂,遵王之义”,也是合理的解释。
(7)、郎州名称的含义。
郎州名称,与洛安江上游郎山、郎水、不狼山有关。上游今绥阳县蒲场镇、风华镇一带,在明清时期名叫郎水里、朗里,还有郎山关寺。
(8)、播州名称的含义。
明初宋濂《杨氏家传》称播州杨氏祖籍山西太原,明代播州土司不以番居,实际上宋代《杨文神道碑》已经不以番居。播州之播解释为番之有才者,大致是明末改土归流之后的说法。将提手旁解释为才,属于民间戏说,不符汉字演绎规律。播州名称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
明末张自烈《正字通》:“夷語稱老者爲八八,或巴巴,後人因加父作爸字。蜀謂老爲波,宋景文謂波當作皤。黃山谷貶涪,號涪皤”。称呼父亲为巴巴或播播,最早是中国南方民俗习惯,明清之后才成为中国全域性习惯。直到民国时期遵义许多地方仍然有大量家庭称呼父亲为伯伯,甚至直到今天如果在绥阳县、湄潭县、凤冈县、正安县、道真县一带的乡下遇到这种民俗现象也不足为奇。伯伯,正音就是播播[bobo],今天遵义一带发音[bebe]或是受明末清初大量江南移民发音影响。唐代播州城东北二里今马桩顶一带古称薄山,遵义方言音[BO]。唐代播州城东南二里今关林一带古称博父山。鳖水是鳖令的故乡,鳖水不仅是鳖令的故乡,播州两个字包含有祖地、故土的意思。

五、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的管辖区域

1、唐代郎州六县与邘州四县的下落。
(1)、恭水县(罗蒙县)。
《唐书》:贞观“(贞观)十六年,更罗蒙曰遵义”。
(2)、高山县。
高宗显庆五年高山县(舍月县)并入遵义县。
(3)、邪施县。
《新唐书》:“高宗显庆五年,省舍月、湖江、罗为”。
《读史方舆纪要》:“邪施县,十四年,改置罗为县......显庆三年,悉并入遵义县”。
按《新唐书》邪施县显庆五年省,按《读史方舆纪要》省入遵义县。
(4)、胡江县。
高宗显庆五年,高山县、邪施县省入遵义县,胡江县应是就近省入芙蓉县。胡江县省入芙蓉县则成今天绥阳县的西南部,
(5)、带水县。
带水县是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之一,到宋代还有带水县。
(6)、胡刀县。
《新唐书》:“开元二十六年,省琊川、胡刀入焉(芙蓉县 )”。
胡刀县南部在今遵义市区南侧深溪镇,不太可能省入芙蓉县。笔者理解此处应是“开元二十六年,省琊川、胡刀,琊川入芙蓉县,胡刀入带水县”。武德、贞观年间这一带的县多半都是相当于今天二三镇的小县,后来才合并为类似今天规模的县。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文献有载几县省入遵义县、芙蓉县,也应有邻县省入带水县,胡刀省入带水则成为近代遵义县的北乡一带。历史区划与后世区划相比,一方面变化很大,一方面沿袭性很强,变化基本都是成板块的变化,区域板块内部包括边界细节的历史沿袭性非常之强。
(7)、芙蓉县。
《唐书》:“十六年,废牢州......以芙蓉、琊川隶播州”。芙蓉县是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之一,并入邻县之后的芙蓉县相当于今天绥阳县管辖区域。
(8)、琊川县。
《新唐书》:“开元二十六年,省琊川、胡刀入焉(芙蓉县 )”。
(9)、宜林县。
《唐书》:“十六年,废牢州,省绥养、乐安、宜林”。
贞观十六年,乐安县应是就近并入遵义县,成为清代遵义县东乡乐安里的一部分。宜林县应是并入芙蓉县,成为清代绥阳县金竹里。
(10)、乐安县。
乐安县存续十一年,贞观十六年省入遵义县。

2、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的管辖区域。
(1)、遵义县。
唐代中晚期遵义县,包括贞观年间罗蒙县、乐安县、高山县、邪施县四县区域,包括近代遵义县东乡、南乡、西乡一带,与仁怀县南部几镇、金沙县城及以东几镇、瓮安县乌江以北珠藏镇等。
(2)、带水县。
唐代中晚期带水县,包括贞观年间带水县、胡刀县、荣德县(原属珍州)三县区域,包括近代遵义县老城、北乡全部、东乡西部,与桐梓县南部、仁怀县中部北部。
(3)、芙蓉县。
唐代中晚期芙蓉县,包括贞观年间芙蓉县、宜林县、琊川县、胡江县、乐来县(原属溱州)五县区域,包括近代绥阳县全部及湄潭县西北角西河乡、马山镇、洗马乡。唐代中晚期芙蓉县,管辖区域相当于今天绥阳县。
3、唐代播州周边户籍人口统计
《新唐书》:“播州播川郡......土贡:斑竹。户四百九十,口二千一百六十八”。唐代中晚期播州三县,包括贞观年间十一个小县,只有490户,2168人。这是本文撰写过程中所遇到最令笔者震撼的史料,且不提鳖令之源,至少这里曾是汉代犍为郡首邑。
首先对比乌江北岸黔中道所辖正州的情况。思州宁夷郡,1599户,12021人。费州涪川郡,429户,2690人。夷州义泉郡,1284户,7013人。南州南川郡,443户,2043人。溱州溱溪郡,879户,5045人。同样人烟稀少,比播州略好。往东黔州、辰州、锦州、施州、溪州、叙州、奖州,又比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南州、溱州稍好。
又对比西面长江上游与乌蛮接界各州的情况。戎州南溪郡,4359户,16375口。泸州泸川郡,16594户,65711口。嘉州犍为郡,34289户,99591口。眉州通义郡,43529户,175256口。巂州越巂郡,40721户,175280口。这一带多属汉代犍为郡属县地,唐代人口统计基本正常。
又对比东南面几州情况。桂州始安郡,17500户,71018人。柳州龙城郡,2232户,11550口。永州零陵郡,27494户,176168口。道州江华郡,22551户,139063口。邵州邵阳郡7073户,71644口。这一带多属汉代且兰部辖地或接界,而汉代多同部与且兰部光景大致相当。这一带唐代人口统计基本正常。
又查播州以南及西南各羁縻州的情况,在《新唐书.地理志》没有羁縻州的户籍人口资料,而在《新唐书.南蛮传》另载“首领亦姓谢氏,至龙羽有兵三万。武德三年,遣使者朝,以其地为牂州,拜龙羽刺史,封夜郎郡公。其北百五十里,有别部曰充州蛮,胜兵二万,亦来朝贡,以地为充州”。牂州、充州有五万兵,推测两州人口在二十万以上,亦属大致正常。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的内容反映秦汉时代及之前云贵高原不同地区有四种基本生产方式,高原西南部及东南亚部分地区为游牧区;高原东北角为耕作区;高原中间大部为畜牧区和农牧区。《史记》还记载汉朝联合夜郎攻打南越,有十余万夜郎兵下南越,此十余万之数是司马迁同期历史追记,是真实的历史数据,汉代云贵高原东段不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唐代大娄山地区的播州、费州、夷州、南州、溱州何以户籍人口如此稀少?尤其播州何以稀少到只有2168人?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战争,长期的战争,包括唐朝与南诏拉锯控制播州的战争,包括区域内的部族冲突。二是迁徙,大量的迁徙,诸谢驱逐僚人,僚人大量北迁。三是化外,州是正州,人在化外。主要是第三个原因,即大量化外人口不在册,寨民只知寨主,不知县令。南面的羁縻州牂州、充州有五万兵,均不在册,只是略知其有五万兵。纵使人口大量损失和迁徙,唐代播州地区实际人口也不至于每县只剩几百人。州府、县城所剩的几百人,就是没有迁徙到乡间或外地而留下来看守产业的人,就是全县的户籍人口。唐代大部分时期播州地区就是战争前线,县令相当于前线的随军文职人员,且经常陷于部族冲突之中。自唐初的巴江镇到郎州到播州,播州地区在唐朝三百年虽然多次沦陷多次光复,一直是属于流官管理的正州。五代到北宋时期,上下杨控制的播州地区实际属于化外州,到了北宋末年杨文贵、杨光荣才献地设置羁縻州。北宋播州上下杨时期,州属化外,人在化外,没有户籍人口资料,不等于没有实际人口。费州、夷州、南州、溱州等的情形大致与此类似。

六、唐代播州周边州县的建制情况。
1、唐代贞观年间珍州管辖区域。
《旧唐书·地理志》:“夜郎,汉夜郎郡之地。贞观十七年,置于旧播州城,以县界有隆珍山,因名珍州。丽皋、乐源并贞观十六年开山洞置。”
《通典》:“(珍州)领营德、夜郎、丽皋、乐源四县”。
《读史方舆纪要》:“废珍州州西南四十里。唐珍州治此......《寰宇记》:宋乾德四年,珍州首领田迁请改州名,诏改高州,继以岭南有高州,改西高州,皆为羁縻地。大观中,复置珍州,移于今治......乐源废县州西七十里......丽皋废县,在州西二十里”。
《元和郡县图志》:“夜郎县、丽皋县、乐源县 三县并在州侧,近或十里或二十里”。
唐代珍州一带属汉代犍为郡符县,不属夜郎郡。《旧唐书》记载珍州置于旧播州城,应指唐初播川镇。《宋史》:“渝州蛮者,古板凳七姓蛮,唐南平獠也,其地西南接乌蛮、昆明哥蛮,大小播州部族数十居之”。《宋史》当中“大小播州部族数十居之”,一般理解为播州及周边的大小数十个部族,或可将唐代播川镇即珍州一带理解为“小播州”。
《读史方舆纪要》真安州部分其中关于唐代废县的部分,名义上以清代真安州为地理中心,实际采用了宋代珍州的古志资料,以宋代珍州今桐梓县新站镇作为地理中心。但是其他关于山河地理部分,又是采用了清代真安州为地理中心的资料。唐珍州治,在今习水县仙源镇金桥村附近。唐珍州夜郎县在今习水县仙源镇南部、官店镇、双龙乡、桃林乡、永安镇、二郎乡、二里乡一带。唐乐源县在今习水县仙源镇北部、良村镇、温水镇一带。丽皋县在今桐梓县中部夜郎镇、松坎镇、大河镇、新站镇、小水乡一带。唐营德县,即荣德县,《纪要》未记,今桐梓县南部娄山关镇、九坝镇、花秋镇、官仓镇、仁怀县合马镇、二合镇一带,省后应该就近并入播州带水县。按《元和志》夜郎县治与州同治,在今习水县仙源镇金桥村附近,乐源县治在今习水县仙源镇集镇一带,丽皋县治在今桐梓县夜郎镇一带。但按《读史方舆纪要》乐源县治迁到今习水县温水镇一带,丽皋县治迁到今桐梓县新站镇一带。今习水县仙源镇金桥村这个位置正好是唐代珍州四县的地理中心与交通枢纽,今天若由桐梓县夜郎坝到金桥村修一条几公里长的好路,将302省道与320县道串联,可以大幅提高小区域的资源流动,唐代建州于此与自然地理为基础形成的交通格局有关。
宋代珍州向东迁移到唐丽皋县(今桐梓县新站镇),更名高州(西高州),境内今天仍有几个高山村地名,与宋代高州建制有关。道光《遵义府志》以今桐梓县夜郎坝为唐珍州治,其实今桐梓夜郎坝属唐丽皋县,宋代州府迁来丽皋县更名高州(丽皋本义即丽高)。
2、唐代一度设置的顺州、淅州、能州管辖区域。
《元和郡县图志》:“珍州东南至播州二百里,南【清张驹贤《考证》作“西”】接夷僚界”。唐代赤水河流域顺州、淅州、能州设置时间晚于珍州,所以《元和志》记载珍州西接夷界。民国时期谭其骧《播州杨保考》认为唐代的淅州、顺州、能州三个羁縻州所辖地域,包括民国时期的赤水全县、习水县西大部、古蔺县的东北部。今细考珍州辖地大致包括今习水县良村镇、永安镇以东,则淅州大致包括今习水县东皇镇以西地区与赤水县一带。顺州大致包括今纳溪县一带。能州大致包括今古蔺县一带。(可以参照后文“唐代之后的播州建制情况”之滋州、纯州、祥州部分)。
3、贞观年间溱州管辖区域。
《元和志》:“东北至黔州取珍、播夷路一千三百里。正南微东至珍州二百里。东北至南州二百七十里。东与宾州接界,山险不通,无里数。西接合江县”,“扶欢县,东北至州五十里。贞观十七年与州同置。以县东扶欢山为名”。《读史方舆纪要》:“乐来废县,在州东。唐贞观中置县,属溱州。咸亨初,废入荣懿县”。
贞观年间溱州管辖区域。荣懿县,包括今綦江县南部,今桐梓县羊磴镇、狮溪镇、水坝塘镇、黄连乡一带。荣懿县治在今綦江县郭扶镇附近。溱州正南微东至珍州二百四十里,道光《遵义府志》断唐代珍州治在今桐梓县夜郎坝为误,断溱州治在綦江县青羊市(今青年镇)亦误。扶欢县,今习水县寨坝镇、大坡乡,及江津县南部中山镇、四面山镇、柏林镇一带。乐来废县,今绥阳县青杠塘镇、宽阔镇、太白镇一带。《读史方舆纪要》真安州之废县部分所引古志误指乐来县为荣懿县。文献一般记载溱州二县,不记乐来县,则乐来县较早省并。《纪要》记载乐来县并入荣懿县,笔者认为乐来县省废之后直接并入了芙蓉县,因为建制具有沿袭性,而这一块地区在后来的漫长历史时期当中与芙蓉县关联度更大。
唐代在今道真县、正安县南部一带曾设宾州,与溱州接界,未与溱州通驿。珍播夷路即珍播驿路,即唐代由长江干流地区往南经今綦江、郭扶镇(溱州治)、寨坝镇(扶欢县治)、温水镇、仙源镇(乐源县治)、仙源镇金桥村(珍州治)、九坝镇、桐梓(荣德县治)、茅石乡、蒲场镇(贡山县境)、团鱼坝(播州治)的古驿道。溱州在今綦江县郭扶镇附近,到黔州需先沿着珍播驿路往东北行,然后转道涪州南部地区的驿道去黔州。道光《遵义府志》理解为绕道“桐梓而遵义、而绥阳、而龙泉、印江”,则“(溱州)东北取珍播夷路”之“东北”二字不知何解。纵使由溱州治所取道东南前往黔州,也无需绕这样大的弯。
4、唐代南州。
《读史方舆纪要》:“唐初,置南州,领隆阳、扶化、隆巫、丹溪、灵水、南川六县。贞观十一年,省扶化、龙巫、灵水三县,寻又并丹溪、南川二县人隆阳。又当山废县,亦在县东南。唐贞观五年置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属南州。八年,皆省”。“南州城,今县治。唐置州治隆阳县,后改曰南川”。“ 三溪废县,在县东。唐贞观五年置县,属南州。祝穆曰:县有僰溪、东溪、葛溪,合流于县之西北,唐因置三溪县,其所理名为石城,甚险峻”。《元和郡县图志》:“三溪县,中下。西北至州二百四十里”。
贞观八年之前南州曾置十一县,均是相当于今天二三镇的小县,各县情况未详。合并之后到天宝年间有二县:隆阳县、三溪县。隆阳县即南川县,包括今南川县城及北、綦江县城及北及东万盛一带。三溪县,包括今南川县城以南,今正安县沿渡河以北,今道真县南角平模镇、三江镇一带。很显然唐三溪县与正安县、道真县一带的三江镇地名文化联系更为紧密,因为今綦江县之三江镇不在南川县东面,而且唐初南州十一县的地盘不可能都挤在今天綦江县一带。今天一般资料均认为唐代三溪县在今綦江县三江镇一带,则《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三溪县西北到州二百四十里不知何解。
5、唐代宾州。
《读史方舆纪要》:“ 隆化废县,县(南川县)东南百三十里。本汉涪陵县地。唐贞观十一年,置隆化县,属涪州。先天初,更名宾化县”。《元和志》:“溱州:东与宾州接界,山险不通,无里数”。
唐代隆化县,即宾化县,这一带曾设置宾州,后划入涪州。此隆化县,也是并入多个小县而成的大县,可能包括了贞观年间夷州十三县之中五、六个县,相当于今天道真县大部和正安县沿渡河以南一带(除土坪镇、流渡镇、谢坝乡、市坪乡属义州洋川县)。唐代隆化县治在今道真县玉溪镇或旧城镇附近。今绥阳县太白镇、宽阔镇、青杠塘镇一带属唐代溱州乐来废县,东接宾州南境。当时不通驿,更主要是与唐代某段时期局部区域内僚人暂未完全归化有关。《唐书》记载南平僚南接渝州,这个渝州即邘州,今绥阳县一带。《元和郡县图志》:涪州管县四,涪陵,乐温,武龙,宾化。涪陵,今涪陵县。乐温,今长寿县。武龙,今武隆县。宾化,今道真县及正安县沿渡河以南一带。

6、唐代武德年间义州及贞观年间智州、牢州的管辖区域。
《新唐书》:“武德二年以信安、义泉、绥阳三县置义州,并置都牢、洋川二县,五年曰智州。贞观四年省都牢。五年,以废邘州之乐安、宜林、芙蓉、瑘川四县隶之,后又领废夷州之绥养。十一年曰牢州,徙治义泉。十六年州废,省绥养、乐安、宜林,以绥阳、义泉、洋川来属,芙容、瑘川隶播州”。
《读史方舆纪要》:“绥阳县州(真安州)东南二百五十里......都上废县县西南二十五里......义泉废县在县西南百里......信安废县在义泉县南......洋川废县县西北百里”。
《元和郡县图志》:“都上县,中下。西北至州五十里”,
《读史方舆纪要》名义上说的是清代遵义府绥阳县,实际上引用的是与唐绥阳县有关的古志资料。《读史方舆纪要》保存了规模巨大、信息精确的古代地方志信息,很多都是通史当中没有的,但是往往错误地搭配这些信息的归属关系,这正是后人对《读史方舆纪要》又爱又恨的原因。《府志》以为高富县在清绥阳县赵里等等,与《纪要》错误搭配归属关系有关。
唐代武德年间义州的管辖区域。信安县,今湄潭县黄家坝镇、高台镇、茅坪镇、新南乡一带。义泉县,今湄潭县湄江镇、兴隆镇、永兴镇、复兴镇一带,县治今湄江镇。绥阳县,今凤冈县花坪镇、绥阳镇、土溪镇、新建乡一带,县治今花坪镇。都上县,今凤冈县龙泉镇、何坝镇、永和镇一带,县治按《纪要》在龙泉镇,按《元和郡县图志》在永和镇,则曾迁治。洋川县,今正安县土坪镇、流渡镇、市坪乡、谢坝乡、及凤冈县永安镇一带,唐代洋川县府在今正安县土坪镇一带。
《读史方舆纪要》所引古志关于绥阳县信息,是以凤冈县花坪镇为基点,所以唐绥阳县治所是在今凤冈县花坪镇附近。道光《遵义府志》认为唐绥阳县本不属义州,但是夷州设置于武德四年,在义州之后,且绥阳与四县接界,本文认为义州初始应是包含绥阳县。义州在邘州东面,与邘州并排,即今湄潭县及凤冈县北部一带。

7、唐代乌江流域的两个夷州。
(1)武德年间的夷州。
《唐书》:“ 夷州下隋明阳郡之绥阳县。武德四年,置夷州于思州宁夷县,领夜郎、神泉、丰乐、绥养、鸡翁、伏远、明阳、高富、宁夷、思义、丹川、宣慈、慈岳等十三县。六年,废鸡翁县。贞观元年,废夷州,省夜郎、神泉、丰乐三县,以伏远、明阳、高富、宁夷、思义、丹川六县隶务州,宣慈、慈岳二县隶溪州,以绥养隶智州”。
武德四年的夷州,大致管辖今凤冈县北部,与正安县、道真县、沿河县、德江县的部分地区。贞观元年废此夷州之后,分属相邻几州。13县区划未详,在唐代中晚期基本都已省废。
(2)贞观年间之后的夷州。
《唐书》:“四年,复置夷州于黔州都上县。六年,又置鸡翁县。十一年,又以义州之绥阳、黔州之高富来属。其年,又自都上移于今所。天宝元年,改为义泉郡。乾元元年,复为夷州。旧领县四......天宝县五。”
《元和郡县图志》:“管县五:绥阳,都上,义泉,洋川,宁夷”,“都上县,中下。西北至州五十里”,“宁夷县,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九里”。
天宝五县,相当于武德年间的义州加上宁夷县。宁夷县,今凤冈县蜂岩镇、进化镇一带。鸡翁县,今凤冈县南部王寨乡、天桥乡、思南县瓮溪镇一带,天宝年间大致已废入充州。今天一般说的唐代夷州指这个夷州,主要包括今湄潭县、凤冈县一带。

8、唐代黔州
《新唐书》:“黔州黔中郡,下都督府。本黔安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犀角、光明丹沙、蜡。户四千二百七十,口二万四千二百四。县六:彭水,上。武德元年析置都上、石城二县,二年又析置盈隆、洪杜、相永、万资四县。贞观四年以相永、万资置费州,都上置夷州,十年以夷州之高富来属,十一年以高富隶夷州。有盐。黔江,中下。本石城,天宝元年更名。洪杜,中下。洋水,中下。本盈隆,先天元年曰盈川,天宝元年更名。信宁,中下。本信安,武德二年更名,隶义州,贞观十一年州废,来属。都濡。中下。贞观二十年析盈隆置”。
黔州是唐代黔中道驻地。彭水县,黔州治,在今彭水县一带。黔江县,《元和志》“西至州二百里”,在今黔江县一带。洪杜县,《元和志》“北至州一百三十里”,在今务川县东北部茅天镇、蕉坝乡、沿河县北部洪渡镇一带。洋水县,《元和志》“东北至州一百六十里”,在今务川县西部泥高乡、涪洋镇一带。信宁县,《元和志》“东南至州一百三十里”,在今武隆县桐梓镇、丰都县都督乡一带。《新唐书》认为黔州信宁县就是义州信安县,其实是同名异地,《新唐书》混淆了,道光《遵义府志》沿用《新唐书》。都濡县,《元和志》“北至州二百里”,今务川县南部都濡镇、大坪镇及南一带。

9、唐代务州(思州)
武德四年置务州治务川县,贞观四年改务州为思州。天宝元年改思州为宁夷郡,领务川、思王、思邛三县。乾元元年复名思州。
唐代务州(思州),大体相当于今天沿河县。今务川县大部在武德四年属夷州,贞观元年今务川县中部北部划入务川,贞观四年之前今务川县中部北部又划入黔州。今务川县在唐代大部分时间主要属黔州。
10、唐代应州
《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贞观三年,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拜元深为刺史,领黔州都督府。”
《新唐书》:“应州贞观三年以东谢首领谢元深地置,县五:都尚,婆览,应江,惣隆,罗恭”。
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唐代东谢蛮地区包括今铜仁地区西部与遵义地区大部。都尚县,即都上,管辖区域远远大于后来夷州的都上县,大致管辖今凤冈县北部、务川县、彭水县、黔江县一带。应江县,即印江县,大致管辖今印江县、沿河县、德江县、思南县一带。惣隆,即武隆,大致管辖今武隆县、道真县(唐隆化县)、南川县(唐隆阳县)、正安县一带。罗恭县,县名与罗安江、恭水有关,大致管辖唐邘州、义州一带,大致管辖今绥阳县东部、湄潭县一带。疑心谢元深与谢龙羽拿着地图将洛安江流域分为东西两半,但温水出符县证明唐代郎州、邘州界始于汉代鳖县、符县界。婆览县,大致管辖唐播川镇(珍州)、溱州一带,大致管辖今习水县东部、桐梓县、綦江县一带。结合地区的整体历史进程来看,东谢在武德初年已经献地,唐朝因建应州及五县,后来渐修作乌江以北的黔中道各州县,类似于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夜郎地所置的犍为郡只有二县,西汉末年已经修成十二三县并析置牂牁郡等。贞观三年谢元深头戴乌熊皮冠、身罩毛绒披风前往长安觐见李世民,是一个标志性历史事件,但东谢献地建州应在此前。《新唐书》“东谢蛮居黔州西三百里”校正为“东谢蛮居黔州南三百里”,指其主寨在今印江县城一带。应州析出各州之后,在今印江县城一带仍存小应州,《新唐书》记载天宝三年降为羁縻州。黔中郡(武陵郡),战国、秦、汉治地均在东段,唐代在黔州,与谢元深有关。汉代多同献地置犍为郡于此同理。
11、唐代费州
《读史方舆纪要》:“涪川废县府东北百里......多田废县府西北四十五里......扶阳废县,在府西北八十五里......城乐废县,在府西北百五十里”。
涪川亦即乌江,涪川县治在今德江县桶井乡、沿河县夹石镇一带,县域主要在今德江县东部一带。多田在今思南县北部鹦鹉溪镇一带。扶阳县在今德江县西部煎茶镇一带。城乐县在今德江县西部楠杆乡一带。《纪要》记载高富废县在唐绥阳(今凤冈县花坪镇)东北百里,今德江县北部高山乡一带属武德年间夷州高富废县,后来省入邻县。《纪要》的证据效力自然不如《元和志》,但是经常发觉《纪要》许多信息特别精准。

12、唐代充州
《新唐书》:“充州,武德三年以牂柯蛮别部置,县七:平蛮,东停,韶明,牂柯,东陵,辰水,思王”。“其(牂州)北百五十里,有别部曰充州蛮,胜兵二万,亦来朝贡,以地为充州”。
充州治,在今余庆县北部松烟镇到凤冈县琊川镇一带。平蛮县应即充州首县,在今余庆县乌江北岸到凤冈县琊川镇一带。思王,即务州思王县,不知何时划入充州,在今思南县南部一带。今凤冈县南部王寨乡、天桥乡、思南县瓮溪镇一带原属夷州鸡翁县,省废后应也划入充州。东停,韶明,牂柯,东陵,辰水,此五县大致在今石阡县、施秉县、及镇远县西部一带。
13、唐代牂州
《新唐书》:“县三:建安,宾化,新兴。建安,本牂柯,武德二年更名。新兴与州同置”。
《读史方舆纪要》:“《志》云:牂州南有新兴废县,唐初与州同置。又有宾化废县,亦隋初置,属牂州。
牂州虽三县,面积应该比较大,类似于谢元深的应州下县的规模,远大于唐初在这一带所置正州下县的规模。东晋时期牂牁郡管辖今黔南州北部、东部、与黔东南州,唐代牂州在今黔南州北部、东部,及黔东南州西部一带。按《读史方舆纪要》所引古志记载的线索,大致牂牁县在北,新兴县、宾化县在南。大致唐代牂牁县在今瓮安县、黄平县一带,唐代宾化县在今福泉县、麻江县及南侧一带,唐代新兴县在今凯里市及南侧一带。牂州、充州之东界均不超出今黔江、沿河、印江一带的经线,否则东谢何以称东谢。实际上唐代牂州三县,相当于《元史》所载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司南境,只有晋代牂牁郡之主体部分。《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播州(今遵义团鱼坝)东南到牂州二百二十里”,相当于今天二百里,本文认同牂州治在今瓮安县草堂镇附近的观点。
14、唐代庄州
《唐书》:“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为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
《寰宇记》:“隋平陈,分牂柯郡立南寿州,贞观中改为庄州”。
《新唐志》:“ 庄州本南寿州,贞观三年以南谢蛮首领谢强地置,四年更名,十一年为都督府,景龙二年罢都督。故隋牂柯郡地。南百里有桂岭关。县七:石牛,南阳,轻水,多乐,乐安,石城,新安。贞观中又领清兰县,后省”。
庄州,南朝牂牁郡地,隋牂州地,唐时西接西谢,南谢蛮在今平塘县、独山县、惠水县、罗甸县、南丹县、东兰县一带,此即汉代且兰县地。郑珍《牂牁十六县问答》认为汉代且兰县在镇远、瓮安、龙里一带,笔者《竹国夜郎》认为汉代且兰灭国之后最少包括两县,故且兰邑在无水之源,但是汉朝所置且兰县在且兰国境南部,汉代且兰县在东兰县及黔南州南部一带,东兰、丹南均是头兰的音转,汉代无敛县在今瓮安县、石阡县及黔东南州一带,无敛即无水(今舞阳河)、剑水(今剑河)的合称。唐庄州七县区划不详,庄州治曾为黔中都督府。
15、唐代蛮州
《唐书》:“贞元十三年正月,西南蕃大酋长、正议大夫、检校蛮州长史,继袭蛮州刺史,资阳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宋鼎,左右大首领、朝散大夫、前检校邛州刺史、赐紫金鱼袋谢汕,左右大首领、继袭摄蛮州巴江县令、赐紫金鱼袋宋万传,界首子弟大首领、朝散大夫、牂州录事参军谢文经,黔中经略招讨观察使王础奏:‘前件刺史,建中三年一度朝贡,自后更不许随例进朝。今年恳诉称州接牂牁,同被声教,独此排摈,窃自惭耻,谨遣随牂牁等朝贺。伏乞特赐优谕,兼同牂牁刺史授官。其牂牁两州,户口殷盛,人力强大,邻侧诸蕃,悉皆敬惮。请比两州每年一度朝贡,仍依牂牁轮环差定,并以才干位看为众推者充’。敕旨曰:‘宋鼎等已改官讫,余依旧’”。
《读史方舆纪要》:“又蛮州亦近府境。唐贞观中置,领巴江一县,属黔州都督府。贞元十三年,有蛮州刺史宋鼎等请入朝,即此。寻没于蛮”。
大致唐代蛮州在水东地区今开阳、息烽、修文、贵阳、龙里一带,唐代西南番大酋长宋鼎即元明时期水东宋氏及八番之先。唐代蛮州巴江县,实为汉晋鳖县南境,道光《遵义府志》及郑珍《鳖县问答》以鳖县尽在乌江以北为误。今一般认为唐代乌江又称巴江、涪江,其实古代江河各段各名。巴江,即巴江镇、巴江县之间的乌江中游河段。又称巴陵江,即鳖令江,巴是鳖的音转。涪江,即费州涪川县到涪州涪陵县一带的乌江下游河段。水东宋氏的族源,或仲家、或罗苏,也有可能是杨保。过去考察水东宋氏,皆忽略了巴江县与乌江北岸巴江镇同属晋代鳖县的历史情况。宋鼎上奏希望参照牂牁两州模式朝贡,证明蛮州不属牂州别部,或属西谢别部。
16、唐代矩州
《新唐书》:“矩州,武德四年置”。
《新唐书》:“(唐高宗显庆元年)壬子,矩州人谢无零反,伏诛”。
《新唐书》:“龙朔三年,矩州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
《唐书》、《新唐书》、《元和志》关于蛮州、矩州方位记载不详。武德四年(621年)置矩州,贞观年间置蛮州,矩州设置时间在蛮州之前。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黔州都督镇压矩州谢无零,基本是参照正州管理模式。贞元十三年(797年)蛮州刺史宋鼎、巴江县令宋万传等要求参照牂州每年一度朝贡,基本是化外州参照羁縻州管理模式。贞元十三年蛮州宋鼎还在申请参照牂州模式进行朝贡,显庆元年唐朝不太可能到蛮州南侧一带镇压谢无灵。新旧唐书有限的记载显示,矩州不在蛮州之南。大致唐代矩州在水西地区今毕节、大方、黔西、织金一带,道光《贵阳府志》“五代之际罗甸王之支属有普贵者北据矩州”即元明时期水西安氏之先。唐代矩州后来记作贵州,不是音近转讹,而是同音通借,早期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汉语发音矩、贵同音,今天汉语广府方言仍然矩、贵同音,唐代矩州正确的读音就是贵州。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承宣布政司,贵州是明代十三布政司之一,是中国建省较早的地区之一。明代程番府改贵阳府,贵阳地名的本义是指贵州宣慰司辖地之南。矩州,地出汉晋平夷县,五代普贵为罗甸王支属,唐代矩州或属西谢别部。
17、唐代琰州
《新唐书》“琰州贞观四年置。县五:武侯,望江,应江,始安,东南。贞观中又领隆昆、琰川”。邘州,笔者认为读作[XU],同圩,周代今绥阳县城南侧有阳纡,但是正音读作[YU]。此处琰州,笔者认为读作[TAN],同谈,但是正音读作[YAN]。唐代琰州主体包括汉代谈指县、谈稿县一带,大致即今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贞丰县一带。

七、唐代以后播州地区的建制情况。

1、北宋时期的播州上下杨。
道光《遵义府志》认为高遥山、白锦堡近闽(水西),却并未指明唐代郎州六县、播州三县、宋代各县具体区位,此论应可继续思考。南宋李攸《宋朝事实》:“唐衰,播州为杨氏两族分据,一居播州,一居遵义,以江水为界” 。此江水应该是当代遵义县新蒲镇境内的洪江河段与虾子镇境内的湘江河段,但是白锦堡(今遵义县团泽镇白沙井)属上杨,上下杨实际是以唐代贞观年间恭水、高山二县边界为界。按《杨氏家传》,杨先、杨蚁之时下杨称下州,上杨称扬州,实际应是宋代杨氏两族分据时候通用的名称。上杨在今遵义县南部、西部,主体在湘江流域。《杨氏家传》称杨光荣籍播州二县地往献于朝,实际相当于唐代晚期播州三县之中的一个半县,湘江以南是大半个唐代遵义县,加上带水县。湘江以南的大半个唐代遵义县,包括郎州六县之琊施县和高山县,应即宋代播州琅川县。琊施,唐代琊施专指今流经金沙县、遵义县交界一带的偏岩河,后来泛指乌江鸭池河段。今鸭溪镇、鸭池河地名,均与唐琊施县有关。琅川,应即经今遵义县三岔镇流到乌江的岩底河。宋代偏岩河、岩底河一带可能泛称琅琊地区,后世遵义县西南部的南衙村、罗衙村地名应与唐代琅川、琊溪有关。上杨之杨蚁称南衙将军,实际应该是琅琊将军,《杨氏家传》记录了许多真实的口传历史记忆。上杨的大本营实际是在琅琊地区。下杨在今遵义县东北部、绥阳县南部,主体在洛安江流域。下杨也相当于唐代晚期播州三县的一个半县,唐初恭水县、乐安县相当于唐代中晚期小半个遵义县,另外还有唐芙蓉县地。下杨的大本营还在唐代播州旧治,即今遵义县新舟镇团鱼坝一带。上杨联合闽兵(水西彝族)攻打下杨,路过高遥山(今团泽镇姚家沟南侧)被杨贵迁打了埋伏溃不成军。《杨氏家传》:“谢巡检子都统谓之子贵迁曰:‘蚁召仇雠,而贼同气,罪不容于死,盍讨之’,遂大发兵,设二覆于高遥山,其归而击之,闽大溃,赴水死者数千,蚁亡人闽”。杨贵迁崛起于高遥山一带,之后杨贵迁部取代杨蚁部主导上杨地区,上杨的大本营也由今遵义县鸭溪镇一带变为今团泽镇、新蒲镇一带。北宋时期的上杨的杨州、下杨的下州,均属化外州。
2、北宋末期杨光荣、杨文贵献地建州
《宋史·诸蛮传》:“大观二年,木攀首领赵泰、播州夷族杨光荣各以地内属,诏建溱、播二州,后皆废”。《宋朝事实》:“遵义军,大观二年,蕃帅杨文贵献地,东西百二十里,南北六百一十二里,以其地置军”。播州即上杨,遵义军即下杨。上杨有州铜牌,下杨有州铜印,实际上均自称是播州首府。《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等均无唐代播州迁治之记载,《宋朝事实》所谓“后自播州徙州治”,是宋朝事实,非唐朝事实。北宋大部分时期的杨州、下州实属化外州,北宋晚期诏建播州已不在原来治所,遵义军或在唐代播州治所今团鱼坝,此时等于播州治所实际迁徙。大观年间由杨贵迁后裔献地所建播州州治在白锦堡,宋代其族大本营基本在今遵义县团泽镇南部、新蒲镇、深溪镇一带。近年在遵义洪江陆续出土宋代杨氏土司大墓,佐证这一带在宋代是杨贵迁后裔的重要寨落。宣和三年,播州降为城,隶南平军。遵义军遵义县降为寨,隶珍州。均属夔州路。
白锦堡既非杨光震主寨,也非杨光荣主寨,应是当年姚家沟姚氏主寨,唐代为高山县城,宋初已废。北宋上下杨时期,应属杨贵迁支系的势力范围。杨贵迁伏击杨蚁,是杨贵迁主导的洪江一带各姓各寨合作的结果,并与附近下杨各寨有所默契,杨贵迁不可能同时挑战上下杨。杨贵迁支系取代杨蚁主导上杨地区之后,杨光震主寨在今遵义深溪镇皇坟嘴附近,杨光荣主寨在高遥山附近,但或不在白锦堡。大观年间杨光荣献地,乃以唐高山县城白锦堡置播州。
北宋大观年间播州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北宋琅川县即唐高山县、琊施县之地,北宋带水县即唐带水县之地,此播川县为何处?北宋初年的西高州到北宋晚期已经没有踪影,此播川县实为上杨并占田景迁的西高州(唐之播川镇即珍州一带)。道光《遵义府志》既断洪江为播州、遵义军之界,又将唐代元和年间之后播州三县中除遵义县之另外二县归属播州,莫非不知唐芙蓉县在洪江以东。而若唐芙蓉县一带属播州,则遵义军与骆氏的珍州并不接界,遵义军降为寨之后如何隶珍州。由此亦可知北宋与遵义军分治的播州三县之一琅川县不在今绥阳县一带。今绥阳县在清代有郎水里,与唐代郎州有关,与洛安江上游曾名郎水有关,与宋代琅川县无关。北宋遵义军实际管辖今遵义县东北部与绥阳县全境。
3、南宋淳熙三年上杨主寨迁到穆家川。
道光《遵义府志》引《杨氏家传》及孙《志》:“孝宗淳熙三年,杨轸以旧堡隘陋,(播川县)迁堡北二十里之穆家川,即今府治地”。为何《杨氏家传》记载穆家川在白锦堡北二十里?就地理而言,白锦堡实属上下杨对抗的前哨,早前杨蚁的南衙并不在白锦堡。杨贵迁部崛起于高遥山一带,其子弟分据上杨多个地方。正史记载杨光荣献地建播州于白锦堡,白锦堡属于杨光荣势力范围寨落。《杨氏家传》记载杨光震为长,杨光荣与杨光震的儿孙皆有争斗,则杨光震的主寨应不在白锦堡,杨光震的主寨大致在今遵义县深溪镇皇坟嘴附近一带,其后裔杨轸是由长房的主寨迁往穆家川。到了明代宋濂整理《杨氏家传》之时,恭水、罗蒙、高遥山、白锦堡都已经是久远的历史,已经早就忘记了精确的方位,宋濂及杨氏后人按照正史记载的线索以为是由白锦堡迁往穆家川。杨轸之后的遵义老城,小地形坐西朝东、背靠青山、湘江为池,大地形南向开阔,东、北、西三面崇山峻岭,当年选址的首要考虑是抵御同族相争的下杨,倘若下杨在今遵义县南白镇、鸭溪镇一带,则不可能选址于此。同族相争,往往只是驱杀首领,南衙一带为早年杨蚁寨落,所以杨轸也不可能迁到距离杨贵迁的寨落太远。
4、上杨打败下杨。
《宋史》:“宁宗开禧三年(1207),复珍州、遵义军”,“嘉定十一年1218,复以遵义军为寨”。
《杨氏家传》:“焕违盟钞掠界上,粲遣兵诛之,归焕所掠土地赋于珍州。下杨平,边患遂熄”。
 《宋史》:“理宗端平三年1236,复以白绵堡为播川县”。“嘉熙三年1239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
 《宋史·地理志》“播州”下云:“咸淳末,以珍州来隶,县一:乐源”。《宋史·地理志》“珍州”下云:“宣和三年,承州废,以绥阳县来隶,县二:绥阳,乐源”。
上杨打败下杨,具体发生在何时?下杨占据珍州土地,还抄掠上下杨的边界,上扬的杨璨遣兵打败下杨的杨焕。按《杨氏家传》,杨价在位时期“复白锦堡为播州,文领郡,价统兵如故”,则上杨打败杨应在理宗端平三年之前。
宣和三年废播州之后何时复置播川县?道光《遵义府志》与孙《志》都认为宣和三年废播州,宣和六年复置播川县,但未解释为何端平三年又复置播川县。应按《宋史》记载,宣和三年废播州,宣和六年没有复置播州,端平三年复置播川县。即播州被降为城125年之后才复置播川县。
为何端平三年复置播川县于白锦堡,而非穆家川?前文已述,白锦堡前身是唐代高山县治,宋代是杨光荣献地建州的地方,宣和三年降为播州城,理论上是宋朝的军事城堡,或者是杨光荣主寨作为宋朝象征性区域行政中心。杨光荣的兄长杨光震的主寨实际是在今遵义县深溪镇皇坟嘴附近一带,杨轸迁移到穆家川。端平三年复置播川县自然是在白锦堡。
播州地区首府何时正式迁到穆家川?播州地区在唐代为正州,北宋大部分时间为化外州,北宋末年设置羁縻州又降为城寨,南宋晚期复置羁縻州县。正是在南宋晚期元蒙势力南下的背景下,下杨占珍州,上杨灭下杨,播州杨氏成为一支区域性重要力量,并参与了西南地区抗击元蒙入侵的军事行动。南宋咸淳年间,原西高州、遵义军、珍州、承州一带均已属播州管辖范围。播州地区首府何时正式迁到穆家川,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应在嘉熙三年复设播州并置安抚司之后,因为此时的播州安抚司建制已经相当于元明时期的土司建制,之后白锦堡的功能自然下降。
5、宋代的西高州、溱州、南平军、珍州、。
(1)、西高州。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田景迁以其地内附,赐名珍州,即唐代珍州之地,即今习水县西部、桐梓县中部南部一带。北宋此珍州迁治丽皋县(今桐梓新站镇),因此开宝元年(968)奏请更名高州,即西高州,今桐梓县境若干高山村地名与宋代高州建制有关。《诸蛮传》称高州蛮在涪州西南,道光《遵义府志》以为宋初乾德年间之珍州也在今正安县,事实上宋初年间的珍州与大观年间的珍州不是一个地方。西高州后来无名,而播州降为城后隶南平军,则播州与南平军接界,可推西高州即播州三县之播川县(唐代珍州前身就是播川镇),宋代前期播州三县之播川县实乃上杨并田景迁部之地。
(2)、滋州、纯州、祥州。《宋史·诸蛮传》:“南广蛮在叙州庆符县以西,为州十有四。大观三年,有夷酋罗永顺、杨光荣、李世恭等各以地内属,诏建滋、纯、祥三州,后皆废”。《宋会要辑稿》:“滋州: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承流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仁怀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堡。纯州: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九支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安溪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寨。祥州: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庆符县,大观三年建”。《宋史》:“庆符,政和三年,建为祥州,置庆符、来附二县”。滋州,相当于唐代淅州。承流县,今习水县东皇镇、土城镇、同民镇一带。仁怀县,今赤水县一带。纯州,相当于唐代顺州。安溪县,今纳溪县一带。九支县,今叙永县一带。唐宋时期同名州县现象比较普遍,此处有两祥州两庆符县,一在泸州,一在叙州(今宜宾)。《宋史·诸蛮传》“南广蛮在叙州庆符县以西,为州十有四”校正为“南广蛮在泸州庆符县以西,为州十有四”,此祥州及庆符县在今合江县,即汉代符县之北部一带。南广蛮十四州庆符县为东界,可以证明此庆符县属宋代泸州而非叙州,在今合江而非宜宾,曾析置祥州又废;可以证明宋西高州(唐珍州)与宋滋州(唐淅州)边界在今习水县东皇镇一带,宋滋州(唐淅州)均只有今习水县西小部;可以证明宋夔州路播州与宋代梓州路的边界在赤水河河道,今仁怀县一带属唐宋播州。
(3)、溱州。《宋史·诸蛮传》:“大观二年,木攀首领赵泰、播州夷族杨光荣各以地内属,诏建溱、播二州”。《宋史·地理志》:“仁宗庆历八年,以黔州羁縻南、溱二州,隶渝州”。《元丰九域志》:“溱州仍名溱溪郡,领荣懿、扶欢二县”。宋代溱州管辖区域与唐代溱州变化不大,包括今綦江县南部、江津县南角、桐梓县东北部一带,降为堡、寨之后隶南平军或南川县。
(4)、南平军。《宋史.地理志》南平军条下载:“同下州。熙宁八年,收西番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据《宋·志》。《宋朝事实》:“寻废南川为镇,隶隆化”。隆化县,今道真县一带。南川县,今南川县、綦江县北部一带。宣和年间溱州、播州降为城、堡、寨之后也隶南平军。
(5)、珍州。《宋史》:徽宗大观二年,涪州夷大骆解上下族帅骆世华、骆文贵献地。《宋朝事实》:东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以其地为珍州,亦曰乐源郡。《宋·本纪》:以涪、夷地为珍州。此珍州相当于唐朝三溪县、及隆化县南部地,即今正安县一带。
(6)、承州。《宋史·本纪》:大观二年涪夷任应举内附。《宋朝事实》:“蕨平帅任汉崇献地,东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六百六十五里。改为承州。原注:本唐夷州地。领绥阳、都上、洋川、宁夷等县”。承州管辖范围相当于唐代义州,今天凤冈县、湄潭县一带。
6、元明时期的播州建制。
元代至元十四(1277)年,置播州安抚司,隶四川行省;二十一(1284)年,改播州安抚司为遵义总管府,隶湖广行省;二十六(1289)年,改置为播南路,遵义总管府改为播南路安抚司;二十八(1291)年,于播州置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司,隶四川行省。二十九(1292)年,改隶湖广行省。元朝大部分时间播州实际是宣慰使司建制,管辖1安抚司、1府、32长官司。元代周边的长官司辖区一般相当于今天一、二镇,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司下属长官司辖区一般相当于今天一县或半县,管辖区域北起今彭水县、南川县、綦江县一带,南到今黔南州南部红水河流域一带。《元史》:“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使、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仍虎符......播州军民安抚司。黄平府。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水军等处。石粉、罗家、永安等处。六洞、柔远等处。锡乐平等处。白泥等处。南平、綦江等处。珍州、思宁等处。水烟等处。溱洞、涪洞等处。洞天观等处。葛浪洞等处。赛坝垭、黎焦溪等处。小姑、单张。倒柞等处。乌江等处。旧州、草堂等处。恭溪、杳洞。水囤等处。平伐月、石等处。下坝。寨章。横坡。平地寨。寨劳。寨勇。上塘。寨坦。〈口岑〉奔。平莫。林种、密秀。沿河、佑溪等处”。
明代太祖洪武五年,播州宣慰使杨铿、同知罗琛、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相率归附,设置为播州宣慰使司,隶四川行省。万历二十八年平播战争之后改土归流,万历二十九(1601)年四月废播州,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置平越军民府隶贵州布政司。清代雍正五年,遵义府隶贵州布政司。
唐宋时期播州及周边建制情况在正史仅有只言片语零星记载,所以后世记忆较为模糊,地方志编写考证亦颇艰难。元明时期播州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地方势力,《元史》、《明史》等文献均有较大篇幅详细记载,其中许多地名今天已经不再使用,考证难度不小,考证价值不大,本文不再细考。

后语。
本文《唐代播州区划考略》大板块地涉及古代大娄山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印证历史地理考证之困难,亦印证前人所留历史地理资料之宝贵。笔者撰写本文,时常三五日难得三五十字,仍然犹疑难决,反复推倒重来,由此笔者更加深切地明白前人编篡地方历史地理文献之艰辛。本文涉及诸项,道光《遵义府志》多有述及。清代道光年间,郑珍、莫友芝二公受命撰写《遵义府志》,三年乃成八十万字,所罗史料之周详,至今仍为我等所用,实属不易。郑、莫二公虽居边府,推敲郦道元,质疑顾祖禹,怜恤《孙志》之无稽,痛斥《陈志》之大舛,评点群经,论断古今,深思熟虑,多有雄论,亦属不易。前后遵义府尹平翰、张锳、黄乐之褒其详尽补遗,容其自裁自断,更属不易。道光《遵义府志》,梁启超誉为府志第一,张之洞推为清志翘楚。郑、莫二公之治学,远慕郭舍人、尹道真,近承程春海、莫与俦,擅长考据并注重实证,而非空谈义理或巧构辞章。由于前代文献匮乏,无有汇集之便,道光《遵义府志》大量依靠了郑、莫二公的考证和评断。后人学习郑、莫,应该学习二公独立思考、勇于验证的治学精神,而不应该不加思考、囫囵吞枣地苟同其所有观点细节。后人继承前人,不应该老是墨守成规,而应该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历史的风景,不会越久越清晰,通常越远越模糊。在中国历史的车轮由古代迈入近现代的瞬间,道光《遵义府志》是前人给古代大娄山地区历史文化所作的一个截屏。二十二卷《孙志》、三十二卷《陈志》于今已然无存,道光《遵义府志》尤显稀贵。本文《唐代播州区划考略》是对前人所留史料的再次思考,由于水平有限,内容难免疏漏。文人窥史,专事牵扯关联,不惯系统归纳,每说必定头头是道,各说不敢汇总对质,此乃千百年来之通病,前人难免,我亦难免,惟愿后人能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