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微山岛张良墓

微山岛虽然不大,但岛上人文古迹甚多。我们在看过“微子园”后,便去寻找“张良墓”。几经周折,终于有人指点张良墓在“微山湖文化园”内。
我们驱车来到一个村庄,只见一座四柱三门歇山顶式的门楼立于路边。门楼正中高悬“微山湖文化园”匾额。柱联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明月二分
山一角;荷花十里桂三秋”。写出了微山岛的迷人风光。进门正面是一座新修的“普渡寺”;东侧围有一个小园,门匾挂的是“国际书法碑林”由于时间关

系,我们没有进去欣赏;西侧小院才是张良墓园。院门上挂有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题写的“汉留侯张良墓”匾额。走进小院,登上十几级台阶是一座圆
形大墓,墓前立有一尊张良的仿青铜塑像。雕像按司马迁当年描述的“余以为其人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的形象塑造,瘦削而精干,病
弱却睿智。墓墙上镶嵌一块清代乾隆年间立的墓碑,上面刻的“汉留侯张良墓”几个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墓顶种有大片柏树,枝叶茂盛,苍翠而富有生机。
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张家五世为韩国相。秦灭韩,杀张家三百余口。于是,张良变卖家产,结交刺客,意欲刺杀秦皇。“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藏匿下邳期间,张良有次在下邳桥上徘徊,见有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把鞋掉到桥下了。然而却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顾及老人年纪大,便下去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说:“帮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替他捡了鞋,就顺手替他把鞋穿上吧。老人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并注视着老人的身影。过了一会,老人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值得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来这里见我。”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到那里。老人已先到,生气地对张良说:“跟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呢?”并说:“五天以后早点来吧!”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到,并生气地说:“怎么又晚了?”老人离开时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并高兴地说:“应当这样才好。”然后,老人拿出一部书,跟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可做帝王师。十年以后定当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天明时看老人送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就带回去经常学习。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刘邦在沛县起兵响应,张良聚百余青年投奔沛公。因张良精通兵法,善于应变,深得刘邦信赖。刘邦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大封功臣。当初刘邦许诺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但张良对刘邦说:“我跟随陛下,才得以施展抱负。陛下能用我的计策,并万幸成功,这不过是我的运气,没有陛下就没有我张良。”张良以在留邑(今微山湖)与刘邦首次相见为理由,要求封在留邑。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能谦虚平静,急流勇退,过起闭门谢客的隐居生活,这使得他没有步韩信等人的后尘。直至汉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去世。
张良死后葬封地留邑东山(今微山岛)。但世人对张良墓地的真伪众说纷纭,现全国有张良墓祠十多处。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邑相近也。”既然张良的封地在留邑,晚年退居留邑,死后葬于留邑附近,则应属情理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