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补气之一——党参,你了解有多少?!

 waterekin212 2016-04-24
党参为老少四季皆可应用的补药,其功效与人参相似。虽然 党参的补气力不如人参,而且不能代替人参治疗元气暴脱证,但是党参却具有人参不具有的养血作用,是一味气血双补的中药。
 
有问必答

1
党参有何药理作用?
党参能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活动,改善学习记忆过程;

能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具有抗贫血作用;

能增强机体免疫,有效预防疾病;降低血压;
能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可用于冠心病的辅助治疗;

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栓形成;

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对消化道溃疡有明显的预防、保护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此外,党参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抗炎等作用。 
2
 
党参有何药用价值?
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功效,是一味常用的气血双补药。主要用于脾气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肺气亏虚,气短咳喘、声音低弱;热病伤津,气短口渴;血虚萎黄、头晕心慌镶症。此外,还可用于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
 
现代临床还常用党参治疗神经官能症、贫血、慢性气管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银屑病、囊肿性痤疮等病。
 
进补养生验方
1.党参红枣茶 
【原料】党参30克,大枣15克。
【制法】水煎1小时,取汁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宁心。
【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者。每日1剂。
 
2.党参粳米饮
【原料】党参30克,炒粳米30克。
【制法】加水4饭碗,煎至2饭碗,代茶饮服。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和胃。
【应用】适用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亦可调治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每日1剂。

3.参芪大肠煲
【原料】党参15克,黄芪15克,升麻10克,猪大肠(洗净)250克,黑糯米(纳入肠内,两头扎紧)100克。
【制法】将上物置于锅中,加水适量,炖2小时,去药,加盐许,饮食之。
【功效】益气升提。
【应用】适用于气虚眩晕、胃下垂、脱肛、久泻痢不止等。 

4.参枣鹌鹑煲
【原料】党参12克,大枣12克,鹌鹑1只。
【制法】将鹌鹑去毛和内脏,把药物纳入鹌鹑肚内,加水、油、盐适量,隔水炖2小时,去药饮食。
【功效】滋补强身。
【应用】适用于小儿瘦弱、食少神疲等。
 
5.参鸡汤
【原料】党参30克,三七3克,母鸡1只。
【制法】将药物纳入鸡肚内,加水及盐适量,隔水炖2小时凄食肉饮汤。
【功效】益气养血,滋补强身。
【应用】适用于妇女产后气血亏损、困倦乏力等。
 
6.参归炖猪心
【原料】党参30克,当归15克,猪心1只。
【制法】先把猪心用竹片剖开,洗净,将党参、当归放人猪心;内,隔水蒸熟,去药食用。
【功效】益气补血,养心宁神。
【应用】适用于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动则易汗、虚烦少气等。
 
7.党参当归羊肉羹
【原料】党参50克,当归、熟地黄各25克,酸枣仁10克,鲜羊肉500克,生姜12克,葱白4段,料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先将党参、当归、熟地黄、酸枣仁末,放进沙锅呙,加 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取药汁,去药渣。再将羊肉块放进有药汁的沙锅内,同时加入生姜片、葱白段和料酒,炖熬至羊肉熟透为度。随量食用,亦可用作佐餐食用。
【功效】温阳益气补血。
【应用】  适用于气血亏虚、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形寒手足不温。
 
8.参枣糯米饭
【原料】党参10克,大枣5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制法】党参、大枣洗净后煎30分钟,去参枣,汤水备用;糯米洗净加参枣汤及水适量放人大碗中,蒸熟后扣在盘中,把红枣放在饭上面;最后将上述汤水加白糖煎成稠汁,浇在上面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养胃。
【应用】适用于体虚赢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水肿等。
 
小贴士
如果夏天天太热,使人气阴损伤,就会导致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等症状,这时候用生脉饮,可补充气阴,使身体恢复。
 
所以,在夏天天热之时,如果感到心烦口渴、四肢无力、自汗不止,可以买一盒生脉饮,按照说明书喝一点,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通常很快症状就会缓解。
 
需要提醒的是:生脉饮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参制作的,一般是红参,药性稍微大一些,效果比较好,主要是症状严重时用;另一种是党参制作的,在药盒上会标注,药力平缓一些,可用于保健。
 
除了热伤元气,除了夏天,在其他季节,如果劳神过度,损伤心气,出现心烦心慌、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动辄出汗、面色发白等症状,这也是心的气阴耗伤过大,很多是因为劳神过度造成的,这时候,也可以服用一点生脉饮来补养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