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只为你馨香一盏
2016-04-19
文先生情报
中式生活 中国味道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文先生情报 君歌扬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李白《杨叛儿》 香,颐养身心,凝神静气。 香道,以香为载体来调动灵性,追求人与自然完美统一的文化。 独坐闲无事,烧香赋小诗。燃一炉香,弹琴、吟诗,是古人文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现代喧闹的生活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焚一柱香,温润生活。 习香之人,灵性之中会多一份诗性,总想把这眼前的曼妙用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自然的吐露。 香与禅,自古总是有丝丝缕缕的关系。 习香之人,最能体会的便是这份禅心,也最能懂,如何宁静旁观这鼻根与这香氛所发生的那份化学反应。 品香全程演示 香灰入炉,用香箸将香炭夹到燃炭台上。 将香炭点燃
用银叶夹夹取云母片至炉灰上 再将切好的香放到云母片中 香屑在隔火受热的情况下逐步散发香气 三轮闻香 头香:香料的一些成分挥发性较强,因而在刚刚受热时就会散发出香味来。
本香:头香闻完之后,调整火温,传递香炉,让品香人闻本香(在温度稍高或者加热时间稍长时才能散发出来的味道)。
尾香:香料中须经长时间受热的一些成分,到最后才散发出来的香味。 品香境界 得气:品香的材料,制作手法和混合香料的比例; 品香味:甘、辛、酸、苦、咸的层次和比例; 得神:把香升华到生活艺术中,讲究人、香、火、器、境、艺等融合为一,由香味联想到不同的物质; 得道:利用不同的香料,创作想象空间和故事,在与香的互动中尚自然、崇幽趣、悟万物。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 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 佯弄红丝绳拂子, 打檀郎。 ——和凝《山花子》 闻香云,闻香韵、品香意、品余香。 香道之妙,在于她构建出一个“清、静、和、寂”的世界。 绵绵如皋端之息,蔼蔼如山穴之云,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 作者介绍 朔钰老师 国家高级香道师 国家高级茶艺师 小原流花艺师 兆祥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具有深厚的佛道功底,擅长以香道、茶道、花道为用,引领学员打开固有的惯性思维模式,透过世间表象而契入道体本然的境界之中,从而协助学员在升华精神内涵的同时亦能提高生命层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