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3月16日:批注式解读《蜀道难》

 鲤鱼山九龙门 2016-04-24

 噫吁嚱,危乎高哉!(起笔不凡,“噫吁嚱”为蜀地方言。作者不用“呜呼”“啊呀”之类的常用语气词,而是选用了带有方言色彩的笔画较多的感叹词,这一点就与众不同!“危乎高哉”,读起来非常别扭,“危”就是“高”的意思,所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话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为什么“危”和“高”要不厌其烦地使用?这句话相当于“高啊高啊”,为何不说“危乎危哉”或者“高乎高哉”?第二,这句话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为什么开篇连用两个形容词而省略掉了最关键的主语?第三,作者点出了蜀山蜀道之高后,为何不接着叙述描写“高”的特点,而是要荡开一笔,转变话题,对蜀道进行概括式描写,所谓“蜀道之难”,“难”在此处是概括性的形容词,带有某种抽象的特征,而“高”则更为具体。这些问题其实不难回答:首先,“危乎高哉”就是蜀山给作者最直观的最深刻的印象,提起蜀地之山,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高”。诗人写诗,一般也是先有具体可感的印象,然后上升到抽象,即“难”,这也符合创作规律。第二,诗人特别是像李白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是一个交织着感性与理性、才气与规则的复杂的创造过程。“危乎高哉”,既是浪漫主义的抒情,同时也带有理性布局的特征,因为“危乎危哉”或者“高乎高哉”的表述不仅读起来很拗口,而且表达略显幼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首诗一共出现了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第一次。作者此时还没有对蜀道进行具体的详尽的描写,而是劈空而来这样一句诗,给读者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从而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古代,“上青天”基本属于不可能实现之事,而度过蜀道,比世界上不可能实现的事还要不可能,这就是一种渲染与夸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几句是纵向的历史记述,不过最终的目的还是指向现实。四万八千岁以来,秦地与蜀地根本不能够互相来往,原因就在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更具体的原因在于蜀山太高了。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为了渲染阿房宫耗费之巨之奢,开头便用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句子,其中“蜀山兀,阿房出”,就是借蜀道之难,来反衬阿房宫耗费之巨。)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诗人李白简直太能“忽悠”人了,这句话似乎给了人们一点希望,横跨高耸入云的峨眉山,有一条路。有路总比没路好吧,只可惜那路是“鸟道”,是鸟儿飞行的道路。这样的鸟道,即使能够“横绝峨眉巅”,对人来说,意义何在呢?总的来说,这句话还是在渲染蜀道之难。蜀道之难,难就难在“无路可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地崩山摧,讲的是五丁开山的故事,当然也是蜀地的传说。从生活逻辑上讲,这简直荒诞不经。“天梯石栈相钩连”,是一种现实状况,是说现在的蜀山已经有了险峻的山路和栈道,但这些山路与栈道并非“五丁开山”的逻辑结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一来,是渲染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作者说:“开山劈道群众苦,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样的写实就使得诗歌没有任何诗意了。第二,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告诉人们: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劳动人们的血汗,创造出来的天梯和石栈都是不可靠的,都没办法帮助人人类度过蜀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既然山路栈道统统靠不住,蜀道难以登攀,登山山顶无异于天方夜谭。因为那高山,羲和这样的太阳神驾车到此也要回头;因为那深渊,激流回旋,一旦失足,则万劫不复。也就是说,好不容易有了一条路,却是一条极其危险的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即使是这样的险路,也无人能度过。因为连善飞的黄鹤都飞不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也畏惧攀援,更何况是人类这样的“两足无毛的动物”呢?虽然如此,但是还是有人顺着青泥岭向上攀登了,山路弯曲盘旋,处处是山峦。当登到山顶发现,他似乎已“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身在天宇,手摸星辰,屏住呼吸,前路迷茫,长久地叹息。从整体上看,这段话基本上是遵循从“无路”到“有路”再到“险路”再到“绝路”的逻辑顺序展开。)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这句话点出了诗歌的本旨,“问君西游何时还”说明这是送别友人,“何时还”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能够还”,如果不存在回来的可能性,作者也就不会问什么时候回来了。但奇怪的是,当作者问了“何时还”之后,却将笔墨花在了“能够还”的可能性上。那令人畏惧的路途,那险峻的山岩,那高不可攀的山峰,还有上一段中那些高标回川,如此奇险的山路,友人又怎能再回来呢?)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既然“畏涂巉岩不可攀”,那么这两句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这四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语。是作者对友人说的:朋友啊,你想想,当你登山山顶,扪参历井,同时还听到鸟儿在古树间悲鸣地哀号,那杜鹃在空山之夜月中,悲戚地鸣叫,所谓“杜鹃啼血猿哀鸣”。如此空无一人的山中,只听到如此凄厉的鸟叫声,内心该是何等地恓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此处,主旨句第二次出现,出现在句中。从字面意思来看,作者点出蜀道之难,不仅难在山高无路,而且难在环境恐怖。走在这样的山路中,听着这种令人惊恐的声音,一定可以使年轻红润的面孔失去血色。)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两句诗依然是在重述第一段中的“高”,不过侧重点不在前句,而在“枯松倒挂倚绝壁”,这是一种奇景,也是一种险景,从视觉上给人带来冲击,带来一种惊恐的冲击。)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如果说刚才的悲鸟、子规的鸣叫是令人恐怖的声音的话,那么飞湍瀑流撞击在山崖之上发出的声音,如同万壑之雷,这种声音应该是令人恐惧、惊吓的声音。巨大的如雷之声在山谷之中回荡,使得原本就心惊胆战的人更加分散注意力,危险自然就多了一份。)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句话更像是“蜀道”对“远行之人”说的,你看我如此险要,你们这些远道之人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呢。)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度过蜀道之后,才有机会见到剑阁。对于那些九死一生翻山越岭来到蜀地的人来说,原以为度过了崇山峻岭,前方是一马平川,没想到一座关闸摆在眼前,那是剑阁。为了渲染剑阁的高耸雄伟,作者连用了两个正面描写形容词“峥嵘”和“崔嵬”,还用了一句侧面描写的艳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此处,作者将视野从奇幻的想象转移到残酷的现实,如果剑阁的守将不是朝廷信任的人,那么就会成会祸害。后人也据此,无端衍生出许多其他主旨,例如警戒朝廷严防安禄山或西边的敌人之类的,这其实是一种可怕的“唯考据的实证癖”,抛开艺术性,死板地照应历史细节。在我看来,这句话无非是从侧面渲染剑阁的险要,至于有没有政治上规劝意味,还是不要确凿地下结论为好。)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即使能够翻越剑阁,到了锦城一带,又有一重危险,即猛虎长蛇,害人性命,它们磨牙吸人血好比斩乱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最后一句带有明显的规劝意味,四川一带虽说风景奇绝,但总不如家中舒适,而且山高路险,猛虎长蛇出没,稍不留神就会有性命之忧。老朋友啊,您还是早点回来吧。蜀道之难,之险,我回身向西望禁不住怅惘长叹!这句诗饱含着对友人的关心,甚至还有善意的规劝。至于作者送别的人究竟是谁,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就是某个人。)

 

批注完此诗,笔者觉得还有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第一,作者在诗歌中不断渲染蜀道之难,山路之高,环境之险,这些景物具有美学上的意义吗?这其实就是一种审美转化。从现实功利上讲,这些高山深林,飞湍瀑流,猛虎长蛇,都是阻碍人前进的“障碍”,是带有负面价值的;但是这些东西,经过作者的诗化已经艺术化的表现,原本带有负能量的东西已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带有审美能量的奇绝的景物,从而具有了审美上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在判断事物的审美价值时,不仅要看事物本身是否有客观审美基础,更要看是否经过了艺术化的转化。就像闻一多的《死水》,就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像波德莱尔的《恶之花》,那些普通的甚至丑陋的事物,经过艺术转化,都具有了审美价值。第二,这首古乐府旧题诗,实际上是送别诗,但作者没有拘于常规的送别套路,渲染送别的氛围,抒发依依不舍之情,而是别出心裁,独出机杼,运用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描写,大肆渲染前路之艰难,从而达到委婉地规劝友人的目的。或者说,这首诗不像是送别诗,而是描写异域风光的边塞诗,其景物不似中原景物,其环境也不似中原之环境。第三,李白以才华写诗,以才情写诗,这一点已无异议,因此他的诗歌总是带着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李白的诗歌是非理性的,没有任何逻辑的。或者说,李白的诗歌表面上是才华,内核依然是创作逻辑。且不说第一段内部的逻辑关系,就是这三段之间也有严密的逻辑关联。第一段重在写“登山”,第二段重在写“登上山顶所见所闻”,第三段重在写“度过蜀道”之后的境况。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