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后馆藏玉器的图片要这么拍

 山桑漆园 2016-04-24



对于馆藏的玉器,没机会上手,只能看看,不能去博物馆看看的,便欣赏下前辈们拍下的图。


古玉有七美,精光内蕴之美,肌肤相亲之美,吉祥寓意之美,盘变通灵之美,材坚沁变之美、工巧型致之美,稀有奇特之美。古玉有四可四不可,可遇而不可求,可亲而不可辱,可读而不可问,可市而不可欺。概玉缘玉德之所故也。


玉在人手,玉是过客;人在玉河,人是过客。过客之玉毁于人手,乃玉之不幸;过客之人毁过客之玉,则为千古罪人。古玉不惜永恒之身与尔相遇,本是千古奇缘,非人人尽享也。若能珍惜之,欣赏之,定会得益于玉,德贵人生;若漠视之,毁灭之,虽是无心,亦将平添无可救赎之罪过矣!



知其真而后读之;知其美而后赏之;知其性而后护之;知其德而后品之。读其真,辨识得以提高;赏其美,情操得以陶冶;护其性方知责任重大;品其德,乃使人生境界得以升华。故古玉收藏当以此为要义也。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切莫以沁玉为病玉,无沁才真正地恼人。

沁生色,色生光,光生气,气生神。古玉之沁,集自然之灵气,借时光之酝酿,自然而生,光气活现,神韵非常。凡古玉真品,可无沁色之表象,但不可无光气神之灵魂要素。今人可仿型料工纹,但难仿其沁;能仿其沁,却不能与光气神达到统一。故古玉鉴定,能看型料工纹者乃是初学;能看沁色者可谓高手;能将光气神烂熟于心者方为高人也。


古玉之魅,魅在其魂,魅在其魄。其型,其工,其质,其沁,其饰,成其外表,涵其精魂。可读,可品。其五德之要义,六器之圣礼,祈福之图腾,成其气魄。潜移人之恶德而向好,默化人之邪念而向善。佩之,如有师教,如有佛佑。盖世间万物能有古玉之德者少矣!


古玉之魅,魅在其“味”。时间愈久,玩味愈浓。就古玉分期而言,明清逊于中古,中古又逊于高古。明清玉,寡淡如水,铜臭十足;中古玉,品之有味,玩之有兴,藏之则会因玉而贵;高古玉,则如皇家公主,身份贵不可言,得之靠奇缘,品之如读史书经典,伴之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古玉鉴定,须有好玉之德,薄财之心,通古之才,容人之量。不好玉则神不聚,不薄财则心不宁,不通古则无鉴玉之识,不容人则意乱情迷。故古玉乃至洁圣物,来不得半点邪念。



感谢拍下这些照片的前辈,是你们对古玉的热爱感染着后面的一代代人。


如果您有好的馆藏图片,请通过公众号发给我,留下古玉的信息和拍摄者的名,待整理后发给大家共享——胡枫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