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讲我对读书的理解

 jackywu9 2016-04-24
鲁迅先生讲,读书有三层。
一是为了吃饭的学手艺。比如你是个靠着写APP吃饭的人,你就需要看编程的书。初中毕业直接工作,一个月2000元,本科的话,一个月8000元,你为了多赚点,就去读书了。这种读书不是读书人的读书,只是拿到了讨饭的碗。你就算是个老师,甚至是被人捧上天的带毕业班的老师或者教授导师,也谈不上是读书人。因为老师对你来说,也就是个吃饭的碗。
二是有兴趣的读书。这样的读书和吃饭无关,这算是个读书人了。但这样的为了满足兴趣的读书与别人的兴趣在看电影,旅游,嫖娼一样,也并不高尚。你越兴趣的读书,越兴趣的读了许多书,你也就是一个装满书的书架子。这和吃货们吃遍各种美食一样,到嘴到肚后就到肠子了,排出体外后,明天还要接着吃。如此读书,能得到的,只是对于兴趣来说的一阵子的满足。除了浪费时间,贡献了一些GDP之外,别的是什么都没有的。
以上两种读书的负作用是,读书非要读出个三六九等的搞精英们的朋友圈,使读书人看不起不读书的人。更进一步的是,这样的读书人喜欢侮辱人民的智商,同时还会去尝试着垄断知识。比如美联储讲了一堆经济理论,让你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后,你就被抢劫了。
三是依靠读书而有所感化,然后去探寻什么。这是真读书人,也是读书的真正的意义所在。
读了书了后,若有所感化,读书实际上就是吃药了。比如你看了古惑仔就有上街砍人的冲动,你一见日本人就会怀疑他或她是某片的主配角,你看了“大兵瑞恩.”就真把美国禽兽当圣人了。因此,读书会改变人。当然,人的体质不同,同样的药下去,人的被感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于是,一本金瓶梅,有的人当圣人书看,有的人当下流书看。有的人吹三国,吹到天上去了,你细问问他,原来他看的是电视剧。
孙悟空要学长生不老之术,师傅教给他七十二变。师傅说,你本事再大,天地间也总有能收你的办法,唯有你会变,天地才难收你,你才可能长生不老。
张良,功成身退的典范,张良的身退就是变功成为无功。变了才能活下来。韩信,一身好功夫而不知要变有本事为没本事,死得就难看了。虽说人都是要死的,但张良与韩信的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的还是我常说的那句,“呐,做人呢最重要的是没用。”
读了书了后,若有所感化,吃的药起效果了,你的本事自然就大了。然后呢,你需要不断的读书。一是为了本事的越来越大,二是为了不找死的去寻变。所以,孔子行年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