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作文课正值期末考试之间,我布置的作文是写《名字的故事》。第二天,一向最早交作文的学员蒋子玥的妈妈就悄悄跟我说:“叶老师,我们家孩子这次写不出来,哭了一场。” 蒋子玥是我们群里“著名的”孩子,她的特点是虽然才一年级,但是每次都是上完课抢着交作文。周六上了课,她一定在周末晚上把作文交上来。每个周日她妈妈一定会在群里发消息:蒋子玥交作文啦! 一开始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作文交得争先恐后。随着期末考试的到来,大家都忙着去应考了,每次群里还是她妈妈发出“蒋子玥交作文啦!”的消息,显得那么突出,渐渐地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没想到,这次的命题作文让孩子犯难了。 她妈妈说她听完课后,周日坐了一晚上,没想出来,哭了一场。还问妈妈:“为什么我之前每次都能写出来,这次不行了呢?”她妈妈又是一番安慰、鼓励,但孩子还是很执着,一定要写出来。第二天她妈妈又对我悄悄的说:“孩子一回来就要写作文,写不出来又哭了一场。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真不知这孩子为什么这样要强。” 我说:“这个题目可能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有点困难,可以引导她写一下童话。可以写一个名字跟人物形象反差比较大的小动物。例如小白兔子叫压力山大,或小老鼠叫勇无敌。” 没想到,又过了一天,她妈妈就兴高采烈地发来孩子写来的文章,我一看竟然有九百多字呢。这篇文章虽然仿写的痕迹很明显,但是仿写却很成功。蒋子玥同学对绘本的语言感觉和故事的节奏,结构模仿学习很仔细,感觉很到位,因此让我们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一点都不因为重复而觉得啰嗦,也不会因为故事生搬硬套而显得粗糙,反而还看得津津有味,看她究竟是如何编的。因为她注意到了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话。所以故事显得很完整,甚至很完美。 她妈妈后来说:“经历过了,才发现,写作是件挺艰难的事情,一开始就想写,但读不懂题目,坐了一个小时,最后哭着说写不出来,后来又鼓励她,又安慰她说明天再写吧,结果她又坐了半天,还是哭……后来我问了叶老师,叶老师给了一个启发,她就开始写了,后面故事又不会编了,然后我和她又看了一遍绘本,一边看,她就一边编故事,一边编着我就帮她记录下来,编着编着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我会写了,你走吧。”
据妈妈介绍,这孩子写作已颇具作家风范,写作的时候一定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还在外面挂上杂着拼音的字条:我在写字画画的时候,不要进来,不懂的人来问我。
![]() ![]() 所以,她每次创作出来的都是天书一样文字,一大半拼音加上汉语,就这样一个晚上之后,孩子写出来了四页字的“拼音夹汉字”的作文,妈妈先“翻译”,再把文章敲到电脑里去。 ![]() ![]() ![]() ![]() ![]() 总之,这篇出自一年级小朋友之手的童话真的是来之不易。哭了两场,一句点拔,却形成了这样一篇有声有色的故事。 这个童话以及童话创作背后的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如果没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我一定要写出来的决心;如果没有妈妈的陪伴、引导以及翻译;如果没有老师及时的点拔和指导, 她的写作热情可能会在这一篇作文上触礁。 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真的是一件需要全方位思考,又有各种因素影响的事情,各位妈妈们发现了么? |
|
来自: tnj660630 > 《小学、初高中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