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揭秘 | 曹彤看上了它?王永利也在!区块链全实录,七位大牛闭门谈!(上)

 刘真合 2016-04-25

《当代金融家》杂志2016年2月刊封面文章《区块链:改变未来》特约主编及作者

特约主编

杨 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主任


特约作者

王永利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乐视金融CEO

肖 风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副主任

曹 彤 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副主任

韩 锋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博士、比特币基金会终身会员

秦 谊 德勤会计事务所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领导合伙人

蒋 海 中国科学院博士、布比网络创始人

编者提示

当金融界人士问自己: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后,你真正知道它如何攸关你所在机构,并深刻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吗?在新年伊始,《当代金融家》杂志,作为专注于“让金融家看得更远”的专业金融媒体,邀区块链浪潮的七位见证者、领军者,纪录2015年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畅想2016及更远未来,表达对于区块链的运作创新、市场生态等的真知灼见,并全面再现和解读央行手中那份特别的区块链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主任杨涛博士担任本刊本系列封面文章特约主编,王永利、曹彤等其他六位专家在这里集体发声(包括区块链技术及业务实践拥有实战操作经历的企业家以及曾为中国央行作区块链研究报告的资深国际投资者),七篇文章全景呈现,区块链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将要发生什么!!!


1. 观局|区块链到底有多强大?六大创新攸关每一金融机构 | 王永利

2. 高手玩法|区块链才是架桥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利器 | 杨涛

3. 一文解密|区块链重构传统金融业底层架构的戏法 | 肖风

4. 智者看趋势|区块链这样开启互联网金融的终极模式 | 曹彤

5. 颠覆|区块链三大创业领域这样玩 | 韩锋

6. 机要前料|为央行做的区块链报告都说了些啥? | 秦谊

7. 未了局|区块链应用七大挑战,重大内情! | 蒋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本组封面更多文章】


观局|区块链到底有多强大?六大创新攸关每一金融机构

王永利



▲ 王永利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乐视金融CEO

本文为《当代金融家》2016年2月刊封面文章《区块链:改变未来》之第1篇,原标题为《区块链技术助力实现共享金融》

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金融信息和金融价值能够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能够实现更加高效、更低成本的流动,从而实现信息和价值的共享。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将传统加密技术与互联网分布式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网络账务处理技术,重点是用于对各个设定区块(block)的成员的身份验证及其价值(资产)与交易的确认,以及对不同区块之间成员的价值交换进行连续不断的认证和记录,由此形成区块之间相互勾连的“区块链”(blockchain),通过全网加密、全网分布式记录,确保交易真实性和记录完整性,以及信息和资金的安全,严防人为干预和弄虚作假。


区块链最早是因支持比特币的形成和流通而推出并为人们所认知。但是,与备受争议的比特币不同的是,区块链技术的推出,恰恰适应了互联网发展进入移动互联、万物互联、随时互联的新时代之后,大量的网上交易亟须进行当事人身份验证和交易认证,极大地提高交易结算和资金清算效率,确保资金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因此,也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探索、创新和应用。到2015年底,已有几十家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开始积极探索在金融层面应用区块链技术。



▲ 区块链技术已经被视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的基本协议之一,对我国金融产业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我国要想在这一领域弯道超车、赶超先进、引领世界,还需要足够的重视和更多的投入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区块链技术使用全新的加密认证技术和去中心化的机制,维护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链式账本数据库,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须相互认知和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一个统一的账本系统,确保资金和信息的安全,这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来说具有尤其重大的意义。


● 第一,区块链技术能够降低信任风险。区块链技术具有开源、透明的特性,系统的参与者能够知晓系统的运行规则。在区块链技术下,由于每个数据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内容和账本构造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交易历史是可靠的、没有被篡改的,相当于提高了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了系统的信任风险。


● 第二,区块链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机构运作的成本。在区块链上,交易被确认的过程就是清算、结算和审计的过程,这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传统运作模式来说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优化金融机构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第三,区块链能够驱动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让它能够实现一些在中心化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商业模式。例如在物联网产业,已经有机构提出要使用区块链技术管理上百亿个物联网设备的身份、支付和维护任务。利用区块链技术,物联网设备生产商能够极大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降低物联网的维护成本。


● 第四,区块链技术具有灵活的架构。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区块链技术可以划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等不同类型,可根据机构的实际用途进行选择。


● 第五,区块链技术是实现共享金融的有力工具。共享金融的本质是通过减少金融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并通过严格的第三方认证和监督机制,保证交易双方权益的落实,促成交易的达成。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金融信息和金融价值能够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能够实现更加高效、更低成本的流动,从而实现信息和价值的共享。


● 第六,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鼓励协作和创新。通过源代码的开放和协作,区块链技术能够促进不同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及机构间的协作,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已有不少海外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尝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业务模式的改进。在中国,尽管这一技术尚未得到广泛的认知和应用,但已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影响力正在快速增强。


现在,区块链技术已经被视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的基本协议之一,对我国金融产业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还尚处早期阶段,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等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区块链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理论,人们的认知、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要想在这一领域弯道超车、赶超先进、引领世界,还需要足够的重视和更多的投入,需要理论研究者、网络技术者、金融从业者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积极投入和良性互动,勇于探索和创新。


高手玩法|区块链才是架桥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利器

杨涛


▲ 杨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主任

本文为《当代金融家》2016年2月刊封面文章《区块链:改变未来》之第2篇,原标题为《区块链:构建共享共赢式金融发展生态体系

区块链技术并不是凭空出来的“造反派”,它有其历史理论的逻辑过程,核心是引领和涵盖一系列新技术支撑的新规则,使其更好地融入主流,改良现有体系和规则的不足,同时构建一个有利于监管传统金融机构、新型金融组织企业和消费者的共享共赢式金融发展生态体系。


区块链是目前金融技术创新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对于其内涵,需要从如下几方面来认识。


实现区块链价值,需突破三大挑战


区块链是一套特定的规则,即分布式分类总账、智能数据库,或者一套基于网络难以改变的、公开透明的、超大容量的游戏规则。这套游戏规则为什么要改变金融市场中原有的一些规则?无非是因为,现有的金融体系中有些规则可能存在一点瑕疵,即现有规则下的某些金融活动,或者有可能使得金融中介部门拥有过强的话语权,或者使得企业和居民等个体的影响力过于弱小,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能成为全球性的难题;金融创新可能成为少数部门的获利手段;资金配置成本较高,导致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金融服务缺位等问题。而类似于区块链的这套新规则,可能有助于缓解以上矛盾,使得多数人都能够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和维护者。为此,从规则层面而言,区块链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当然,区块链价值的真正实现,需要突破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挑战一,区块链的初始规则如何确立?是依靠大多数投票的相对民主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依靠线下的公共权威与信用的参与和支持?这是很重要的问题。虽然区块链规则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不能够在初始规则确立时被少数人所利用,并由此非正当谋利。


 挑战二,区块链新规则与既有规则的冲突和衔接问题,即如何应对新旧规则的相互适应和改良的矛盾。


 挑战三,未来区块链的规则是由网络节点来维护的,但每个网络节点背后都有人的行为,因此,新规则离不开人。如何适应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将人的非理性行为考虑进去,即结合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考虑非正式的规则对一些已有的正式规则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如果突破了以上三方面挑战,未来区块链这套全新的规则对传统金融市场规则而言,就是很重要的补充,甚至发挥主体的作用。


区块链主要影响金融基础设施



▲ 当万物互联使得所有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金融产业链中重要的中心节点时,或许就实现了最理想的市场状况,使得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可能会改变


区块链将首先影响金融基础设施,随后扩及一般性金融业务。


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和附属金融基础设施。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按照国际主流概念,又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支付系统、中央证券存管、证券结算系统、中央对手方及交易数据库等。附属金融基础设施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描述,主要包括信用体系、法律、会计、反洗钱、信息系统等。


为什么区块链影响的主要是金融基础设施?可资比较的是,过去基础设施都是公共产品,因其成本相对较高、收益较低,为此更多地是由政府、国企等来建设,全球如是。但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民间资本逐渐介入基础设施领域,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的制度规则的演变,都使得多元化资本介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大大提高。金融基础设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些新机制使得更多人有可能参与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从而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保证安全性。


一个直接的案例就是美联储。2015年初,美联储发布了一个提升美国支付体系效率的报告,报告中提及大量利用新技术改善美国支付体系效率的行为。比如,报告提出了一个未来在行业内可推动的方案,即便利金融机构间基于使用通用协议和标准发送和接收支付的公共IP网络直接清算。报告认为,与通过中心辐射状的网络结构清算交易相比,金融机构间基于公共IP网络的信息分布式架构有可能降低成本。因此,美联储欲在中央总账内建立报文标准、通信安全和记录交易的通用协议,以便利相应的银行间结算。同时,还要建立系统规则,保障参与机构能够直接进行实时授权的清算交易活动。由此可见,美联储希望促进这样一套分布式机制的发展,并使其更好地在支付清算体系中发挥作用,且美联储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当然,在报告中,美联储还否定了另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是未来其所关注的,但是现在还没有充分引起重视,这就是“数字价值转移工具”,美联储将其定义为银行体系外的一些利用分布式机制进行价值转换的机制。综上可见,美联储高度重视新技术,其更关注的是,在银行和金融机构体系之间如何发挥类似于区块链的这一套分布式新清算机制的作用,同时,美联储本身希望主导这一重大变革趋势。只是现在,在金融体系之外、市场自发的价值转换的影响,还没有足以使得其必须要介入,但也已经充分关注。前者更像是类似于在传统金融支付体系内运用类似于区块链的技术模式。


区块链可解决中心化与去中心的矛盾


区块链不是简单的去中心,而是多中心或弱中心。现在市场谈论较多的“去中心”,其最终结果更可能是多中心,从而弱化少数中心话语权过强所导致的规则失控。当万物互联使得所有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金融产业链中重要的中心节点时,或许就实现了最理想的市场状况,使得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可能会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说传统金融完全被革命、被颠覆,而是从垄断型、资源优势型的中心和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服务导向式的多中心当中的差异化中心,从而使得传统中介中心和新的中介中心获得共赢,在一个共享共赢的金融时代获得一种新的发展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危机之后,早期的华盛顿共识走向了失败,出现了大量的中心化趋势。有的希望通过中心化来解决金融政策和交易效率,有的希望通过中心化机制来解决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当前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实际上就是“中心化”与“弱中心”的挑战。


区块链带来的多中心和弱中心能否解决相应的2008年危机所昭示的效率和风险的矛盾?能否改变现代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和创新失控等问题?作为研究者,目前我们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对理论内涵和逻辑线索的把握。但与此同时,这种变革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更需要在实践层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为当前的时代正是一个中心化与去中心都非常突出的矛盾冲突时代,现代共享金融则可以实现二者融合,也可以努力用区块链的技术来解决传统中心化难以解决的矛盾。


区块链核心:登记价值和交易价值


区块链目前的核心是从货币经济学到金融经济学。区块链技术最初源于比特币,是数字货币层面的规则创新,当然,类似的技术也涵盖了其他一些分布式规则的虚拟货币创新。其核心实际上是登记价值与交易价值。区块链这样一套规则有可能更好地从货币层面向金融层面转移,即未来,区块链如何更好地过渡到金融市场层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区块链技术规则,能否影响到资产定价模型?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性带来哪些冲击?如何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繁荣问题?即传统金融市场的短板、内在弊端,能否是这样一套东西可以解决的?这些都是值得理论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区块链可融合新金融与传统金融间的“代沟”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影响或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目前,有些人在关注,有些人关注还不够。究其原因,除对其内涵认识不足、理解不足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第一,重大变革对人们脑海的冲击力在弱化。当前,技术变革层出不穷,很多技术变革都是边际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很多人对此已习以为常。


● 第二,这些年来,金融本身一直在异化和扭曲,很多人对金融发展开始变得悲观。新技术能否改变金融存在的问题,带来美好社会呢?很多人对此存疑。


● 第三,金融的路径依赖性。整个金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已是“人到中年”,进入一种亚健康状态,通过一个“大手术”来解决矛盾是很困难的。这个过程中,如何不断地改善体制,利用新技术、新机遇实现共享金融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 第四,商业经济时代,好的不一定是成功的,成功的才是好的,因为于机构和企业而言,短期利润追求才是最大的利益。为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加长远的思路。发展区块链技术,不是利用新金融来颠覆传统金融,而是要融合新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代沟”。


● 第五,区块链自身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在具体应用模式方面还期待有更加具有突破性的进展。


应该说,区块链技术并不是凭空出来的“造反派”,它有其历史理论的逻辑过程,核心是引领和涵盖一系列新技术支撑的新规则,使其更好地融入主流,改良现有体系和规则的不足,同时构建一个有利于监管传统金融机构、新型金融组织企业和消费者的共享共赢式金融发展生态体系。因此,需要一方面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和规则带来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文解密|区块链重构传统金融业底层架构的戏法

肖风



▲ 肖风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副主任

本文为《当代金融家》2016年2月刊封面文章《区块链:改变未来》之第3篇,原标题为《从公有链到私有链:区块链回归现实

中国人民银行如果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只能在自己建立的联盟链上来发行。建立这个联盟链,事实上也就建立了一个目前最高效的全球化的人民币登记结算、支付清算网络。这个崭新的人民币的登记结算、支付清算网络的管理控制权将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手中。


应该承认,比特币区块链当初是一群极端无政府主义者创造出来的,他们试图在虚拟世界里过无约束的生活。但是,当比特币创业公司开始接受风险投资,董事会里的资本方代表,必然要求那些公司到现实世界里去实现股东的价值。为此,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比特币公司创始团队分裂和董事会里传统金融机构人员增加的现象时有发生。


区块链将带来金融业革命


从2009年1月开始运行的比特币区块链,至今已经有7年时间了。即使是最保守的观察者都注意到:这个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点对点数字货币交换系统,在无中心服务器、无人维护管理的情况下,没有出现过一次宕机,而任何中心机构的数据中心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个价值交换系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作,实时结算,实时到账,交易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作为冷眼旁观者的传统金融机构,在长期观察比特币这个实验之后,不再无动于衷。他们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优势,感觉到这项技术改造传统金融系统的前景和价值。


于是,从2015年开始,欧美的主流金融机构纷纷设立自己的区块链创新实验室,探讨在各种金融场景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


渐渐地,他们发现:区块链技术将会给金融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是互联网世界里的一个应用协议(价值传输协议),它和HTTP协议(文本传输协议)一起,构成了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应用协议。文本传输协议解决了互联网点对点信息传输的问题,把互联网带入信息互联网阶段;价值传输协议解决了互联网点对点价值传输的问题,把互联网带入价值互联网新阶段。


区块链技术将从基础网络开始,重构传统金融业的底层架构,让传统金融业有机会用价值互联网技术把自己改造为互联网公司,把所有的金融服务场景都互联网化。从而拥有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样的技术基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一个基本区别在于网络架构:后者是基于电路网络,通过程控交换机来进行数据交换,交换需要两端建立直接联系(像打电话那样,对方得有人接);前者是基于IP网络,通过网络路由器来进行分组交换,交换不需双方建立即时直接联系。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就是基于IP网络的金融服务,而传统金融业还是基于电路网络的金融服务。IP网络可以传输非结构化数据,如音频、视频、图片,而电路网络只能传输音频和数字。IP网络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随心随愿的服务,因为它不需要建立即时直接联系。区块链就是一门用来帮助传统金融业在IP网络上重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技术。


私有区块链应运而生



▲ 最近,美国的银行区块链联盟组织R3就宣布,它的42个会员中的11个银行,已经在微软的区块链云平台上,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实验运行11家银行的联盟链


观察到以上这一点,也就难怪欧美主流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实验区块链技术,来改造自身的业务流程了。但在实验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鉴于现实世界的法律合规要求,尤其是政府对于持牌金融机构的了解客户(KYC)及反洗钱(AML)方面的严格要求,比特币那样的透明、共享的公有区块链,不能完全满足持牌金融机构或者其他一些中心化机构的合规要求。于是,现实需求催促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私有区块链应运而生。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区块链社区对私有区块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些争论。最主要的争论在于:私有区块链可能与中心化数据库没有区别,属于画蛇添足。我非常同意万向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以太坊智能合约(Ethereum,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公有区块链之一,另一个是比特币区块链)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的观点,他认为,私有区块链的优势有五点:


● 一是交易的效率更高。比特币区块链目前每秒可完成7笔交易,而私有链目前可以最高到每秒10万笔,并且还有提高的空间。这显然更适应现实世界金融交易的需求。


● 二是交易可以回滚。这点对于中心化机构也很重要,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交易会因为错误或法律的问题而被要求修改、撤销。


● 三是交易费用更低。目前公有链的交易费用是每笔0.01美元,而私有链的交易费用将会降低一到两个数量级。


● 四是区块链仍然是基于分布式网络,保留了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优点。


● 五是私有链提供了更好的隐私保护。公有区块链因为其透明共享总账本的设计,本身不提供隐私保护功能。比特币账户的私钥好比户名,公钥好比账号,矿工挖矿就是解码公钥,因此账户是透明的。这显然不符合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金融机构的要求。于是技术再一次跟上了现实世界的需求,人们开发了多重签名技术及零知识证明技术,来在私有链上进行符合现行银行保密法规的隐私保护。零知识证明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不需共享账户信息的前提下,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系统仍然可以有效地运作。


很显然,区块链社区对私有链的分歧,并不在于技术路线层面,而是在于价值观层面。对区块链技术最初的去中心化功能的向往,使得一些人故意忽略了私有链在对接现实世界需求上的价值。其实,只要能够造福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那么绝对地支持一方,拒绝另一方呢?公有链自有公有链不可忽略的价值,自有它独特的应用场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并不是反中心化,它只是人们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一千年不变的商业原理,利用区块链这个新的技术,去掉那些已经蜕变为高成本、低效率的中心。根据对全球区块链实验项目的观察,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事实是,区块链实际上只是帮助做到了多中心、分中心,或者是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新中心,一个能够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新中心。区块链作为互联网点对点价值传输技术协议,我们还是要秉持技术中立的基本立场,客观看待公有链、私有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能发挥各自优势的地方,让它们各自挥舞各自的大旗吧!


联盟链与数字货币


在公有链、私有链之外,还有一种由几个中心化机构联合发起的,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的、兼具部分去中心化功能、同时分布式网络节点又受到控制的区块链,人们把它命名为联盟链。在联盟链中,每个区块的交易确认,都需要联盟各方的大部分成员来达成共识。最近,美国的银行区块链联盟组织R3就宣布,它的42个会员中的11个银行,已经在微软的区块链云平台上,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实验运行11家银行的联盟链。联盟链就是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心化机构,希望兼顾分布式网络的健壮、去中心化账本的优点、高效率的交易确认速度、可控制的网络节点、可靠的隐私保护等公有链和私有链的好处的一个尝试。


这个实验非常值得期待。如果实验取得预期的良好进展,那么,前几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中国要研究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的消息,其中的一个最大的技术难题:基于哪种区块链技术平台,采用哪种区块链运行模式的问题也就有了参考答案。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如果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只能在自己建立的联盟链上来发行。所有参与银行的数据中心构成这个联盟链的分布式网络,从而保证这个联盟链网络的健壮,永远不会宕机;得到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可以成为网络节点,参与共识记账;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确保各个参与者的信息不会泄露;各个银行的中心数据库作为核心节点,完整复制全账本,其他认可接入机构作为二级节点,只记录账本的索引,确保达到高效与高可靠性的结合。这将非常有助于人民币有序、可控的国际化。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认可全球金融机构接入其联盟链,利用了区块链数据库的数据透明共享、不可更改、不可撤销、可追踪、可编程的特点,对国际市场人民币的流动踪迹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而且,也可以省去纸质人民币印刷和运输的成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建立这个联盟链,根据区块链技术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二为一、每10分钟结算一次、净额交收改为实时逐笔交收、系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特点,事实上也就建立了一个目前最高效的全球化的人民币登记结算、支付清算网络。这个崭新的人民币的登记结算、支付清算网络的管理控制权将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手中。


综上所述,建基于虚拟世界,起源于数字货币,力图去中心化结构的区块链技术,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由于内外的种种原因,逐渐向现实世界回归,开始在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它更广的前景、更大的价值。由此也吸引了传统金融机构对它的兴趣,引来了数以十亿美元记的风险投资。这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块链社区由草根阶层摇身变为高大上阶层。尤其在最近几个月时间,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区块链技术几乎要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每个月都有新的技术在发展中。这迫使我们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修改了全球区块链开源软件赞助计划,从原计划的每半年一次,修改为每两个月一次,以因应全球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区块链技术迅速与现实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在传统金融机构的热切介入之下,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已经进入了它自己的“摩尔定律”发展轨道。信息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轫,到今天发展了20多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天翻地覆。我大胆地预测,价值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程,将大大加速,从今天开始就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


任正非总结华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在战略转折点上敢于“全押”(all in)!谨以此与同道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