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听诊有多重要?从一例死亡心梗病人说起···

 板桥胡同37号 2016-04-25


患者就诊时,请拿起你手中的听诊器--听听心脏发出的生命之音。


作者:陈瑞锋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故事从我的一个病人开始讲起......


值班期间,收治了一个从县医院转诊过来的78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前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溶栓,溶栓后医生告知患者家属病情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故转来我院。


初来我院的时候,患者症状已明显减轻,安排好床位,细致的体格检查后,退出病房,便对一同查房的医生说:“病人活下来的几率很小”!几个医生都流露出诧异的眼神。与家属沟通的时候,家属也表示相当的不理解。甚至有同行的医生问我:“是不是患者78岁不适合溶栓?书上说75岁以上属于相对禁忌证?你是不是恐吓患者家属啊?”。家属也说:“我们现在什么症状都没有?怎么会活不了?”--原因其实在于我在进行心脏听诊听到了杂音,而杂音最后证实来源于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


由于病人年龄较大,且室间隔穿孔太靠近瓣膜,不能行介入封堵,且因外科沟通病情时告知家属:“手术风险极大”,最终家属拒绝行外科手术治疗。坚持了半月以后,病人因心功能衰竭离开了人世。


在此,不再赘述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死亡率有多高,而是想与大家聊一聊是心脏听诊的重要性。


虽然目前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心脏听诊,永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全依赖于急诊老大夫或上级医师开具的诊断,而忘记自己应该详细查体,估计许多时候,会让你悔恨不已。


心脏听诊是所有医生轮转培训时的基本功,在大学期间《诊断学》的学习中,亦有心脏听诊的考核。听诊有时和体位有关,所以选择合适的听诊体位也很有必要,如二尖瓣杂音常在左侧卧位时听得清楚。此外,听诊时还应注意杂音的以下特点,从而结合临床来判断杂音有何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杂音分期


无论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又或者是连续性杂音,按其出现时期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均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全期杂音。


(2)杂音部位


由于杂音成因不同,可能因不同病理生理引起不同杂音;所以杂音最响的部位亦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杂音最响部位,提示病变是在该区域可能性最大。


(3)杂音性质


由于病变部位及杂音成因不同,杂音性质亦不一样。可为隆隆样、叹气样、吹风样等等。


(4)杂音传导


不同病变原因不同,所产生的杂音传导也不同,而杂音传导原因通常有其特定的传导方向,根据杂音传导方向,有时也可判断杂音的病因。


(5)杂音强度


杂音的强度不同,提示病变程度或类型可能不同,按其强度大小可分为6级,按其类型可分递减型、递增型等等。


其实如果再仔细讲下去还有很多,对于这些个基础知识就不再重复叙述,归根结底,我们要重视心脏听诊,它可以让你更好地判读病人的病情和预后。


所以,患者就诊时,请拿起你手中的听诊器--听听心脏发出的生命之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