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大利空因素危及2900点 机构后市看法不乐观

 文侠书馆 2016-04-25

 凤凰财经讯 早盘两市低开低走,创业板走弱,有分析认为,近期在一堆利空打击下,资金连续出逃,由于利空打压“绿肥红瘦”,阶段调整或将延续到月底。多空分歧加大主要受以下六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上交所一周调查135起异常交易、涉及99只股票,对5名“退市博元”投资者投资者采取监管措施。

二、7家企业获IPO批文,资金链偏紧。

三、本周限售股解禁市值为945.7亿元。五、六月份两市合计解禁市值高达4600亿元,其中六月份单月解禁市值高达2682.7亿元,仅次于今年12月份解禁量。

四、四月下旬年报披露以绩差股居多。同时,超级权重国有银行首季业绩增幅在1%以下,两桶油业绩更是大幅下滑。

五、金融创新失控遭遇监管刹,风险监控政策接续出台,对相关板块构成利空。 

六、周末降准预期落空。

对于A股策略,申银万国[-1.23%]宏源证券认为A股市场近期投资风险偏好回落,主要在于映射部分市场风险。

信用债不断爆发实质性违约,以及债券投资背后的流动性风险、高杠杆风险;

在国际大宗商品暂时企稳背景下,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出现爆炒局面(背后的高杠杆风险),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紧急调控,让人看到了2015年A股疯狂的影子。在当前A股市场总体呈现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中,管理层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清理整顿,以及近期低于私募基金高管人员的进一步规范,使得A股市场增量资金成为市场所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仍将继续挑动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心”,A股市场亦不能例外。当前中美息差处于相对低位,一旦美联储加息,势必引发“热钱”外流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进而对A股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波动已在2015年8月展现过。基于此,我们认为本周A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筑底态势,以便应对当前部分市场风险的释放,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防御为主,多看少动。

方正证券[-1.18% 资金 研报]认为,1、上周中阴报收,多头受到重创,反映出沪市3000点以上压力仍然较大,轻举妄动,财富的小船说翻就翻。

2、短期看,本周沪市2900点若企稳不破,大盘仍将震荡上行,若破了,预计首先会到3097-2638箱体的中部2867附近找支撑。

3、沪市2638点以来,周线阳多阴少,下跌后明显缩量,看跌预期并不强烈,杀跌亦无必要,可以选择周线再次收阳,同时量能背离时,逢高减仓至1至2成。

4、中线看,沙盘推演显示,沪市季度K线及半年K线收阴的话,貌似更协调,更不别扭。若真,机会便跌出来了,预计7月是个时间窗。

5、期市火爆主因是大宗短期趋势强烈,但指望这种热情传递到A股,有点类似一厢情愿地期待沪深两市发生风格转换。

6、大宗火爆,预计传统板块的热点仍集中在最受益的有色、煤炭、化工、钢铁、贵金属、农产品[-1.62% 资金 研报]等行业。资金追逐,业绩响应,对这些行业的“高抛低吸”仍然可为。

7、经济复苏需要全球携手,一如2009年。由于今年是美国大选年,为了选票丑化中国是其总统候选人的一贯风格,故2016年美国加入亚投行的概率很小。“南海仲裁”亦是闹剧,唯全球金融治理的共识或在SDR上有重要进展。

中金公司发表研报称, 综合来看,市场短期趋势仍可能较为波折,风险偏好将受到一定压制。短期建议关注:1)基建、房地产相关行业的量、价、开工及产能利用方面的情况;2)流动性及信用风险层面边际变化;3)美联储议息会议;4)MSCI是否纳入A股、深港通能否及时推出等。

招商证券[-1.79% 资金 研报]研报认为,胶着状态,不妨再等等。研报称,从对主要的市场影响因素的预期来看,分歧仍然存在。支撑上一轮市场上涨的因素有美联储加息延后,人民币汇率企稳,信贷大幅增长,经济数据改善。不管是流动性、通胀预期、汇率还是经济基本面,其预期的边际变化都会引起不同资产相对吸引力的变化,尤其是叠加了资金的高杠杆和政策方向的快速调整特性,资产轮动速度加快。

从市场仓位来看,存量资金加仓空间有限。偏股型公募基金仓位接近历史高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也较高,证券公司投资股票占净资本比例处在历史新高,GJD是否继续救市未知。上述机构在现有的资金规模下,继续入市的规模有限。

中信证券[-1.58% 资金 研报]:震荡调整期,静候转换时机。  以史为鉴:经济预期支持股市上行的条件尚不完备。经济复苏、股市上涨,是美林时钟的投资逻辑。复苏阶段看好股票,美林时钟有三个前提。两个“显”前提,一是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恢复增长;二是通胀低位、货币宽松,利率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一个“隐”前提是:经济复苏之前,股票资产已经大幅下跌,具备投资价值。以史为鉴,中国处于金融周期下半场的非典型复苏中,经济向上弹性不足,A股盈利回升幅度不大,市场对利率下行和货币宽松预期趋于理性,A股趋势上涨的条件尚不成熟。

市场对宽松货币环境的可延续性担忧加剧。从数据上看,短端货币市场隔夜和7天期分别回升到2.1%和2.6%附近,流动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微观层面上,4月开始出现的理财产品到期高峰和财政缴税,4月底流动性可能面临敏感期。银行间流动性更加依赖央行操作,稳定性下降。若债转股等试点的推动,或更恶化银行未来的资金充裕性,未来整体流动性环境在变差。同时,中信证券债券研究小组指出,银行通过配资、委外进入债市的情况下,入市资金包含二重杠杆,债券配资等的杠杆也不可忽视,固定收益市场变得脆弱。经济复苏向好之后,市场对宽松货币环境的可延续性担忧正在加剧。另外,本周聚焦议息会议,即将召开的美联储FOMC(4月26~27日)和日本央行议息会议(4月28日)的舆情都有可能加大美元指数的波动。

大市判断:区间运行中的向下调整期,需静候市场和风格转换的时机。大盘处于区间运行中的向下调整期。从基本面角度,主要基于经济和政策预期的此消彼长、房地产引擎的持续性、供给端量价齐升的可能性三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在上周周报中强调了宏观预期改善对市场支撑效果有限。进一步看,我们根据历史研究的结果,再次强调目前经济预期支持股市上行的条件尚不完备。从流动性角度看,存量资金博弈下股市中期难现单边趋势性行情。整体来看,市场中期依然是震荡为主,上周的大跌只是震荡接近上部的自我修复,也标志着指数短期进入了区间运行的向下调整阶段。从获得稳定收益的角度、以及股灾以来A股的走势来看,规避潜在的大跌要比抓住短期趋势上涨更重要。

抓大放小,伺机而动。即使在上周大跌后,我们的超短期择时指标依然处于低位(20%以下),显示未来短期大票相对小票表现依然较优。从复盘来看,我们从3月22日开始一直建议投资者进行调仓,坚持抓大放小,降低弹性较高的小盘股配置,转而配置防御性相对较强的周期和消费蓝筹,小盘股权重在3月31日收盘快速降至0后我们也及时提示了风险。当指标持续位于低位时,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1.如果有系统性冲击,则整个市场有系统性下跌风险,且小盘股的跌幅会更大,如果指数与指标走势背离,那么背离时间越长,潜在的跌幅可能越大:因此上周三的大跌只是迟到,并未缺席。2.如果没有系统性冲击,市场发生风格转换的可能性更大。上周行情显示的是第一种情况,但未来市场出现充分回调后,阶段性的调仓点或买点可能迅速出现(比如3月4日收盘后指标迅速上升),已经完成调仓的投资者可耐心等待机会,不必过于悲观,但目前依然必须静候大小盘风格的转换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