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爱徒&nbs...

 同尘医馆 2016-04-25
我的爱徒
师徒有情,学术有缘
天道有缘,人更如此,有缘人才能走到一起,这就叫天长地久。
我有个爱徒,山东人,赵某某,拜师后,在学术上,与我情投意合。我的经方会,每一次都来参加,平时不在经方会议时,也来往频繁,常常信息交流。他是国家的职业医生,曾经当过院长,改革开放后,辞去院长职务,开了个体私人诊所,在当地德高望重,在中医界上很有造诣,用经方得心应手,对六经辨证了如指掌,以六经辨证指导临床,大小病来者不拒,治小病好比那滚水泼雪,治大病挖苗断根,效如桴鼓。他将来在六经辨证路上,是大家的楷模,在不久将来,在疑难杂症上,也是学术上精英,临床上的高手。
他夫妻俩原本在当地治疗不育不孕,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他每次来到马鞍山,我都能看到他的成绩,多年不育的,经过他的治疗,生下胖娃娃。特别在15年,我记忆更深,一对夫妇经他治疗后生了一对龙凤胎,听说他来到马鞍山来看望老师,这对夫妻带着全家和亲属,大摆酒宴,迎接赵医生。这场酒宴,老师我也参加了。
16年,我让人发帖:4月12号,举行临床提高班,医案点评为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我的这位学生接到通知后,准备带着师兄弟三人,就想一步跨越千里来到马鞍山学习,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那老天爷不遂人愿,没料到头天感冒了。出发前夕,他感觉身上不适,熬了一付治感冒的发汗药,他怕耽误行程,两次药量一次喝下,大汗一身,过汗伤津,汗后在飞机上又受了风凉。
正好吃饭时,他们来到马鞍山,师徒相见,一番亲热,众弟子欢天喜地,为大师兄接风洗尘。众弟子举起酒杯,异口同声:“大家已经等待你多时了,今天到师父的家里,我们要畅饮一番,多饮几杯。”赵医生听到这番热酒话,非常高兴,哈哈大笑:“谢谢众师弟,我本该陪老师、陪大家畅饮几杯,可是我觉得今天身上不舒服,不能多喝。”第一杯酒一饮而尽,老师一旁观察到,弟子脸色苍白,精神欠佳,我说:“好吧,赶紧回到酒店休息,明天再说。”
师兄弟三人同时回到宾馆。天亮七点后,来个徒弟喊老师:“师父,你去宾馆一趟吧,赵师兄病了。”我想不就是一个感冒吗,来到医馆,弄点药吃吃不就好了吗?徒弟说“他已经不能动了,厕所都上不了,两个人架着才到厕所,在坐便器上难以支撑,便后回到床上,只能趴下,不能平卧了,手不能举,连电话也不能听接。”
我听到了大吃一惊,我赶忙到了宾馆,见
他趴在床上,一动不动,话也不能说,双手不能举动,号脉时,手也不能抬起。搭脉后,问他的症状,问他的病史,主证是:只能趴下,不能平卧,不能抬手,稍睁眼就天旋地转。我听到天旋地转,我非常紧张。我回忆起民间有句俗话,女人怕头疼,男人怕头晕,这在大病中非常忌讳。
我问同住的徒弟,以前有没有头晕,他说以前也有过,但是没有这么严重,他自己就能开方,吃了就好,药到病除。这次与往常大不相同。根据他的症状,我回忆他的这次行程,过服发汗药,后又在飞机上受风凉,我又想到他以前有过头晕的历史,这是两病同发。
《伤寒论》第106条:少阴病误汗,误汗后头晕,振振欲辟地。《伤寒论》第67条,苓桂术甘汤证,背后冷,巴掌大,起则头眩。少阴证无汗头晕,张仲景用真武汤来补救,起则头眩,仲景用苓桂术甘汤,我看这就是两病同发。按照他平时学习的功力,往日的临床效果,如果他眼能睁,口能语,手能抬,这个病对他是小菜一碟,根本不会让老师插手的,今天是无奈的无奈,只好老师出手相救,这个病不能再耽搁了,要叫他赶快好起来,不能耽搁这次的会议。于是二方合一,方后吃了一顿,就能坐起,就能说话,两胳膊就能抬起,晕还是晕,就是没有那么严重了。重新复脉,再问症状,根据脉象和症状,又开出了方二。嘱咐一付药分四顿,隔两三个小时就喝一顿,到第二天早上全部喝完。在头一天晚上,我心里在琢磨,但愿明天我的爱徒就能病好,症状一切消失,能按时到会。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他一派神清气爽的样子出现在大家面前,全场掌声雷动,大家见他举动自如、面色如常、言语铿锵有力,与昨天大病之状判若两人,据他自述,当晚服药后两个小时,一切症状消失,现在完全恢复正常了。大家一听,欢欣鼓舞,同时也非常意外和震惊,没想到药效这么精准快速。当时赵医生感激地望着老师,一时就好像有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的感觉,现场气氛令大家都非常感动,那种师徒情深的场景,让人永远难以忘怀。这次会议太有意义了。
附:
师父开出方一如下:
真武汤苓桂术甘汤
茯苓60 白芍40 白术30 附子20桂枝40 炙甘草30 半夏60 干姜30党参40 葛根60
生姜60红枣 12枚 一付四顿
师父对苓桂术甘汤的点评: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苓是茯苓,桂是桂枝,术是白术,加上炙甘草共四味药,此方在《伤寒论》67条,这是仲景的大作,根据四味药来推理,它是甘温而燥。茯苓甘而不燥,它只是燥湿利水,除脾湿,除去太阳经的水患。苓桂术甘汤,茯苓是方头,方头就是它的主证。此病是太阳经寒水,水患已久,聚集在太阳经上,大椎之下,这就是苓桂术甘汤的定位。
水多为患,压住了太阳经的阳气,阳气得不到疏散,好比那乌云遮天,自然界太阳也是如此,人身上就更是如此。人身上也有一个小太阳就是膀胱经,膀胱经走于后,太阳篇第一证,寒水停留在太阳经大椎上,这是太阳经的定位。仲景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然,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怕冷,用桂枝汤的原方。
苓桂术甘汤的出现,仲景也定位在太阳经上,他还是桂枝汤去白芍,加茯苓白术,它的定位也在大椎下,仲景的原文:背后冷,巴掌大,起则头眩,这是太阳经过经病,过经还不算,还误用麻黄,《伤寒论》第21条,桂枝汤证误用麻黄发汗,遂漏不止,那必然大汗淋漓,那就是桂枝加附子汤证。
什么叫过经病?仲景说伤寒两三日,三五日,六七日,十二日,一直没有好,过经就是这样来的。讲是太阳病,太阳经过经,不知道有多少天,甚至有三年、五年、十二年吧。过经叫不愈,不愈,太阳经常常带着寒水,水聚一处,长期不散,长期不散,那叫水漫高原,水多阳气不足,人必起则头眩。这个水不是小水,这个水非常大,长期聚集在大椎下不散,压住了阳气,阳气得不到疏散,这叫太阳过经,阳气不足桂枝证长期带着身上。
为什么仲景要用这么大的茯苓?茯苓多,则燥湿利脾,散去太阳经的水患,少则利水消肿、解除水逆。用大量茯苓燥湿健脾,水不能再生,脾阳才能重发,帮助炙甘草、白术达到最佳效果。此方再建中阳,阳足则水散,正气大发,那正好比是拨云见日、阳光再现,太阳经再生再造。茯苓,仲景太阳篇治水逆,茯苓用得少之又少,茯苓就用十八株,五苓散证出现,消除水逆,这就是老祖爷的伟大,看看他的用药用方,分毫不差。
苓桂术甘汤中,他用茯苓四两,我们就知道他用药就跟用兵点将是一样的,该用大就用大,该用小就用小,他不会错用一个方,错用一味药,所以后人追随,这就是经方的价值所在。苓桂术甘汤,用的桂枝是桂枝汤的原量,炙甘草二两也是桂枝汤原量,就是加上白术二两。他就是没用白芍,白芍属阴,阴能恋邪聚水,之所以仲景不用白芍。此方是甘温剂,只有甘温能燥湿健脾,只有甘温才能去水,除去太阳经的水患,只有甘温才能通阳,阳通了水散,水散了才能见到阳光,这叫拨云见日,拨云见日,太阳经阳气才能疏散,大地才能重见阳光,消去起则头眩的症状,这叫通阳法,阳通正气来复,哪有不愈之理。
师父关于真武汤的点评:
真武为大帝,在北方,北方为壬癸水,在人身上属于两肾,肾叫北方的壬癸水,心为南方的丙丁火。水火要相济,也叫水火既济。
错用发汗,水火不得相济,必然伤到肾水,肾水不足错用麻黄汤发汗,那就是水火不能溉济,那必然头眩。身瞤动,那就是肉跳肉战,患者感觉到肌肉跳动,头眩头晕,脚手抖动,振振欲擗地,这就是少阴证误汗出现的症状,加上苓桂术甘汤误汗,两经同误伤津液,精不能生水,阳气不能上达,太阳经、少阴经一片空白,水火不能溉济,必然出现大的头晕、头眩,晕急了,天旋地转,眼不能睁,头不能抬,两腿不能行走,好像要坠地一般,这就叫振振欲擗地。
为什么这么严重?错发汗,伤精动气。伤精之后,正气大败,过汗则伤阳,阳不足身体沉重,两腿难以支撑,全身的重量好比那千斤柱一般。
你看医生若要误治患者,这多么可怕,老祖爷多伟大,误治了,他又给了补救方。什么是补救方?太阳病误发汗,漏漫漫,仲景说桂枝汤还在,还是用桂枝汤,加上附子,回阳救逆止汗,叫阳气再生再造,桂枝加附子汤是太阳经误汗的补救方。少阴证误汗,仲景来个真武汤来补救少阴无汗证,这两种误汗最可怕。
上述这两种晕法,在临床上非常可怕,不能再用错药,不能再开错方,如果再错的话,那后果难以预料。
附:
师父开出方二如下:
柴胡120 黄芩50 半夏60 党参30 炙甘草30 桂枝40 葛根60 白芍50 石膏120 知母40 茯苓60 干姜40白术30 生姜60 红枣6枚 分四次服用,让他15号上午前喝完。
师父关于第二方的点评:
根据上述症状,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加减,
第二方中,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二方未动,我又加上桂枝加葛根,叫桂枝加葛汤,不是葛根汤。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白芍各二两,炙甘草二两,这才是葛根汤,它治疗太阳病无汗刚痉证。桂枝加葛汤,桂枝汤原方未动加葛根四两,它是治阳明表证反有汗,有汗的为柔痉,它是发汗解表,止汗。葛根汤是发汗解表,治有汗证。因为他这个病是苓桂术甘汤证早就出现了,他用葛根汤,就是错用了麻黄,伤了太阳经气。经气伤后,他晕更甚,这是错用葛根汤过度发汗的后果。
他第二证无汗,那是少阴虚,少阴缺水,又错用了麻黄,伤了肾气,伤了肾精,引起的头眩,一证头眩没有解掉,又出现了第二个头眩,所以非常严重,这两种头眩合在一起,犯起病来非常可怕。二诊时,他说胸胁苦满,非常严重,加上大柴胡。胸胁苦满是少阳证,少阳证也有头眩证,目眩耳聋,少阳证的原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他还有平常大喝大饮,常常喝酒,是白虎汤常常携带,气分有热,热不除,烦躁口渴。气分热,非用白虎汤不可。他是白虎汤常常携带不解,又出现苓桂术甘汤,又出现真武汤证,又出现小柴胡证,又出现桂枝加干姜汤证,又出现大柴胡证,他这个病是错综复杂,寒热错杂,表里兼证。
白虎汤长期不解,携带日久,热耗经气,就怕麻黄误汗。本身阳明经气不足,麻黄误汗,津液不能上达,清阳不能上升,津液不能供应太阳经,津液不能供应阳明经,津液不能供应少阳经。三阳的津液不足,经道空虚,三阴的气道不通,三阳经一片空白,犯起病来要人命,治疗不当那就是后果难料。这个病在西医的定论,叫脑部缺氧,脑供血不足,脑缺氧、脑供血不足就是这样形成的,西医见到病只知道抢救,不知道病理,若不该死,能抢救过来,若危重时,这种病死在医院更多。
我的徒弟,我非常了解他,他身体胖,内热大,常常大汗淋漓,我哪一次见面都没有见他干过汗,他就是阳明经热病证。这种经热证在它身上已经带了几十年,就怕误汗动经,误汗伤经,经气一动,后果难料。
《医宗金鉴》大纲有两句话我还记得,“阳明表证还有汗,桂枝加葛中风传,热证无汗亡津液,燥渴仍从白虎痊。”什么叫热证无汗亡津液?这是讲体壮之人,年轻时大吃大喝大饮,这是讲劳动人民出苦力人,在大热炎热下作业,大汗淋漓,淌着汗喝水,淌着汗喝水,凉水成罐喝,喝水就象不管紧一样,把人身上的汗水和津液都耗干了,就成了阳明经的热病人。这种人常常身上发烫,最后人就没有汗了,想淌也淌不出来,就感觉身上发热发烫,脾气急躁,都想打人,见谁都不顺眼,皮肤干燥,摸着皮肤好像发烧一般,其实他不是发烧,他是热病,皮肤上发烫,这是内里缺津液,就是阳明经热。我们在临床上见到这种热病人,我们一定心里要明白,不能诊断错误,错发汗亡汗,苦了病人,这是医生的罪过。
在大纲上还有两句话:“遗尿面垢参白虎,浮大汗下禁当应。”什么叫“遗尿面垢参白虎,浮大汗下禁当应“?白虎汤带久了,气不够用,该用白虎汤人参汤不用,耽误日久,津液亏损,成了经热病,好出汗,脸上淌油汗,汗淌多了,形成了面垢甚至脸上变形,就跟傻脸子一样。什么叫傻脸子?就是不是原来那样了。这个油是人的脂肪,热大一烧,人的脂肪外越,出现在人的脸上,脸上油垢层层,擦不干,洗不掉,就成为垢,垢就为厚,厚就是脸上的油。油垢油垢,好像吃饭的碗一样,头一顿洗不掉,又一顿洗不掉,时间一长,就成了陈垢。农民有一句俗语,你的脸皮到底有多厚,厚就是这个垢。这就叫“气虚面垢参白虎,浮大汗下禁当应。”这就是白虎汤加人参。
白虎人参汤的处方:石膏250 知母90 炙甘草30 粳米一把人参60~100克。慢慢喝,慢慢调,此病还能挽救,如果错发汗,错用汗吐下,此病后果难料。
浮,脉浮,脉大,这就是热病的脉象,热病出现这种脉,不能发汗,不能泻下,禁汗、禁吐、禁下,这就叫阳明病三禁,这就叫禁当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