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需更多的鸡蛋去碰石头| 诗刻

 真友书屋 2016-04-25
三角形
第20期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帮写诗的兄弟去宜昌杨家溪参加一场以诗歌之名组织起来的旅游观光活动,席间,一个自称“毛子”的当地诗人端着酒杯过来敬酒,那应该是我们的初次见面。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活动或许算得上是新世纪湖北诗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结:老中青、传统与现代、官方和民间……各路诗人都汇聚到了当年国军曾殊死抵抗日军西进的关隘(石牌),尽管活动的内容已经相当模糊,但其象征意味在日后越来越明显起来。


此后,湖北整体的诗歌格局、面貌都发生了转变,一大批年轻的、民间的和潜在的优秀诗人陆续浮出水面。毛子就是这批新锐诗人群体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我视写作为切割
我把说出的,重新放入
沉默之中”。

在一首题为《那些配得上不说的事物》的诗里,毛子以一种沉痛的口吻说出了他对眼下这个时代的隔膜和鄙夷,尽管他深感“说,是多么轻佻的事啊”,但在沉默与说出之间,他仍然选择了后者。

一个诗人,当他清醒地意识到言说的无力感后,怎么说就成了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毛子是一个本真的诗人,长期挣扎在生活底层,青春期的叛逆导致了他整个青年时代的不顺,让他被迫徘徊在社会的边缘。

我曾听他在酒后给我们讲述过那一段时期的颠沛经历,从小县城一路狂奔,最终踯躅在新疆的大漠边陲,在下等酒馆和盲流人群中盘桓穿梭多年。这些经历后来对他的写作有着至关深远的影响。

沉痛是毛子诗歌中一贯的主题,罪感,羞耻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省和批判意识在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我很少读到过毛子惬意平和的诗句,他的语言充满了与世界的对峙和紧张关系,以及在与生活的牴牾和摩擦中发出的撕裂撞击之声,即便是在他早期描述童年经验的《捕獐记》中,也能看到诗人一心向善,却不得不恶中取善的愿望。


当代诗歌写作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对所谓“现实的关注”不够,缺乏处理所谓“重大题材”的能力。姑且不论这种攻讦是否合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持这种论调的人大多数是不读当代诗歌的,起码是对当代诗歌缺乏整体了解的。事实上,毛子(以及毛子们)的写作一直就紧贴着现实,吸引他的注意力从来不是风花雪月,而是被寒风刮伤的人脸,被雪花淹埋的骨骸……他感兴趣的是所有表象之下潜在的真实:被漠视,被遗忘,被凌辱,被践踏的各种存在。所以他才会发出这样的太息:

“什么时候月亮变成诗词的月亮、乡愁的月亮
和卿卿我我的月亮
什么时候我抓骨头的前爪,变成
握豪笔的双手 
写啊写,可我的脊柱/不再与大地平行” 
(《月亮》)

这样的叹息长久回旋在毛子的内心深处,以致于让他成了一个看上去有些郁郁寡欢的人。诗歌究竟该如何表现“文学现实”?当代诗人们其实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所有的选择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它首先应该是诗歌的。

毛子的优秀之处就在于,他已经具备了化解生活现实的能力,并且还具备将之转化为诗歌现实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站在道德高处俯瞰几眼指点几下就可以完成的,它依赖于诗人对生活持久地关注,从中培育出一种人之为人的普遍情感。

在一首献给诗人朵渔的诗中,毛子写道:

“就像一根火柴,未曾划亮
它在光明的一边,也在黑暗的一边
而最大的恶,终将被
最高的善抱起”
(《致朵渔》)

在这里,“划”就是选择,燃烧,照亮,直至灰烬。


在与毛子断断续续的交往过程中,我发现,他对语言的洁癖体现在“非如此不可”上,也就是说,他的这种“以少胜多”并非出于诗艺方面的考量,而是源自于他内心深处对言说本能的不信任感,这种惶恐一边挤压着他一边催逼着他,因此,他的很多作品都使用了非常急促甚至多少有点气喘吁吁的语气,譬如《急需品》,譬如《咏叹调》等。

每次阅读毛子的这一类作品时,我都仿佛看见了一个从乡村暗夜里急匆匆跑来的报丧人,在广阔的夜色里,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跳荡。毛子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沿途拍打着沉睡的门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已经遍体鳞伤,急需我们去为她疗伤。而疗伤的手段是善,也是隐忍:

“我有一个拍纪录片的朋友
他去了一趟西藏,呆了数月,却始终没有打开镜头 他说,哪怕打开一点点,就是冒犯,是不敬
是谵妄中的不诚实
谢谢这样胆小的人,持斋戒的人。
谢谢他们在一个二流的时代
保留着一颗失败之心”
(《失败之心》)

谢谢毛子,这个穿越了黑夜的报信人;谢谢他用自己的作品回应了我在《诗说》一文里对“同道者”的判断:“被我视为同道的作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他心怀绝望却永不甘心;他把每一次写作都当作一次受孕,并调动起全部的情感来期待这一刻的来临;他是生活的受迫者,同时还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助产师。这样的写作者最终可以从宿命从出发,抵达不知命运忘其命运的境界。”

附:毛子诗选

诗选
01
捕獐记

夜里没有事情发生
大早醒来,南边的丛林有了动静
溜烟地跑过去,昨天设下的陷阱里
一只灰獐蜷起受伤的前肢
 
多么兴奋啊,我想抱起它发抖的身子
当四目相视,它眼里的乞求和无辜
让我力气全无
 
只能说,是它眸子里的善救了它
接下来的几天,它养伤
我也在慢慢恢复心里某种柔和的东西
山上的日子是默契的
我变得清心寡欲
 
一个月亮爬上来的晚上,我打开笼子
它迟疑了片刻,猛地扬起如风的蹄子
多么单纯的灰獐啊,它甚至没有回头
它善良到还不知道什么叫感激

02
那些配得上不说的事物

我说的是抽屉,不是保险柜
是河床,不是河流
 
是电报大楼,不是快递公司
是冰川,不是雪绒花
是逆时针,不是顺风车
是过期的邮戳,不是有效的公章……
 
可一旦说出,就减轻,就泄露
说,是多么轻佻的事啊
 
介于两难,我视写作为切割
我把说出的,重新放入
沉默之中 

03
急需品

急需一对马蹄铁
急需一付轭
急需一根
老扁担
 
急需警报
急需盐
急需鸡蛋,急需更多的鸡蛋
去碰石头
 
急需纱布,急需手帕
急需一块跪下来的
毯子
 
多么紧缺的清单
而我需要它们来建设
需要像一台报废的发报机
慢慢消化
来自禁闭室的声音

04
赌石人

在大理的旅馆,一个往返
云南与缅甸的采玉人 
和我聊起他在缅北猛拱一带
赌石的经历
—— 一块石头押上去,或倾家荡产
或一夜暴富 
 
当他聊起这些,云南的月亮
已升起在洱海 
它微凉、淡黄,像古代的器物
我指着它说:你能赌一赌
天上的这块石头吗?
 
这个黝黑的楚雄人,并不搭理 
在用过几道普洱之后,他起身告辞 
他拍拍我的肩说:朋友 
我们彝族人
从不和天上的事物打赌 

05
给薇依

夜读薇依,时窗外电闪雷鸣
而我心绪平静 
想想她出生1909年,应是我的祖母 
想想19岁的巴黎漂亮女生,应是我的恋人  
想想34岁死于饥饿,应是我的姐妹 
想想她一生都在贫贱中爱,应是我的母亲 
 
那一夜,骤雨不停 
一道霹雳击穿了附近的变电器 
我在黑暗里哆嗦着,而火柴
在哪里?
 
整个世界漆黑。我低如屋檐
风暴之中,滚雷响过,仿佛如她所言:
——“伟大只能是孤独的、无生息的、
无回音的……”

06
致朵渔

陨石坑并不说话
骆驼也不急于走出沙漠

足够的深渊,我们有如此的语言
和它促膝长谈吗?

就像一根火柴,未曾划亮
它在光明的一边,也在黑暗的一边

而最大的恶,终将被
最高的善抱起
难怪卡夫卡私语:恶是善的星空
难怪一个撤离广场的人,多年后

改变了心迹:我只想看到一辆坦克



本期主持人
张执浩

1965年秋生于湖北荆门,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和《宽阔》,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集多部。作品曾入选200多种文集(年鉴),曾先后获得过中国年度诗歌奖、人民文学奖、十月年度诗歌奖,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等奖项。

本期推荐诗人
毛子

湖北宜都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汉诗》、《诗探索》、《人民文学》、等杂志。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曾获2013年杨子江诗刊“年度诗人奖”、第七届闻一多诗歌奖等奖项。 现供职三峡文学杂志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