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金宝:与古琴间是心与心的交响

 苏迷 2016-04-25
古琴是即将失传的文化,但在苏州恢复起来了
裴金宝:与古琴间是心与心的交响


裴金宝亲斫古琴


 裴金宝斫琴


毛坯


 裴金宝斫仿古断纹蕉叶式古琴


 裴柏闻琴


 古琴配件



  裴金宝藏琴——明祝公望所斫蕉叶琴
  本期嘉宾

  裴金宝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古琴学会副会长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主题

  古琴的弹唱与制作

  主持人

  贾茹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到现在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古代文人的必修课“琴棋书画”之首的“琴”,就是古琴。
  2003年,联合国把古琴艺术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我国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非遗的项目。古琴艺术家们的抚琴拔弦之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观众屏息静听,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让人感受到了古琴这门古老艺术音色淳和淡雅,清亮绵远,音域宽广的旷古魅力。
  裴金宝从25岁开始接触古琴,师从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尽得其传。近年来,他注重对传统戏曲和民间各类音乐艺术的研究与吸收,在延续了近代吴门“简劲清和”的艺术风格之上,进一步融入了清婉细腻、古拙方正的个人风格,尤其在古琴斫制艺术的研究方面,认识独到,取得了明显成就,成为吴门琴韵的代表之一。
  裴金宝把每张琴都看做是自己的老师,免费为大家修琴。如今,63岁的他已经带上了350度老花镜,有时候还要靠着放大镜才能看仔细。于是,他又自觉地担负起古琴传承的责任,倾心向社会各阶层的爱琴人传授琴艺。
  近日,他携女裴琴子一起,来到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高品质的古琴鉴赏与体验课。
  裴金宝说,因为有了各类古琴活动和讲座,吴门琴派从三十年前只有四五个人参与到如今超过两万。“古琴是即将失传的文化,但在苏州恢复起来了。”裴金宝坚持,讲普通话的古琴我们需要,讲吴语的古琴更要发扬。

  壹

  从小在耳濡目染喜欢音乐
  后投师学艺造诣匪浅

  裴金宝50年代出生在苏州望亭,那时候每逢集市,常有说唱艺人来镇上卖唱,或许受此影响,镇民和镇郊农民都喜爱操弄江南丝竹,自娱自乐。
  童年的裴金宝还经常从父亲处听到管弦声和京戏。父亲是个戏迷,经营一家糕点糖果店,于是在店里聚集了很多喜欢唱戏的乡里邻居。昆曲、京戏,、越剧,乡里们各有所爱。父亲不仅喜欢唱京戏,吹拉弹唱样样都会。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丝竹在江南一带非常流行,茶余饭后,音乐活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受父亲影响,裴金宝兄妹六个都擅长乐器和唱歌。
  裴金宝曾在采访中讲述自己与古琴结缘的故事:70年代中期的一天,在友人处偶然读到一本早期的《江苏文献》,顿时被所介绍的七弦古琴知识吸引住,竟然触发了他的古琴情结,从此这两个字深入其骨髓、融入其血液、汇入其生命。或许真的有缘,那年盛夏他在一家旧货店里见到一张旧琴,犹如遇见一位朝思暮想的恋人,全然不顾需要两个多月工资的代价,他咬咬牙买了下来。
  80年代初,经多方打听,裴金宝得知苏州有一吴氏古琴世家,当代古琴高手吴兆基先生就居住在十全街一带。裴金宝如获至宝,急切地想去投师学艺。在寻访多日后,他终于站到了吴老先生面前。吴老打量后说:你学琴年纪稍大了点,试试吧。想不到,金宝骨子里的音乐天赋和古琴慧根,从此被吴老唤醒和引发,经过这位高人的精心传授和金宝的刻苦砥砺,甚至以身相投;经数十年努力,裴金宝终于成为古琴宗师吴兆基弟子中最有成就的传人之一。

  贰

  吴门琴派可追溯到唐朝的吴派
  简劲清和是其琴风特色

  今天被视为曲高和寡的古琴雅乐,在古代中国只是寻常百姓市井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景。在古画里古琴是经常出现的道具,宋人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就画了一处斫琴坊。
  “现在提到的虞山派和吴门琴派,最早都要追溯到吴派。”裴金宝说,这个“吴”包括吴、越、楚,包括江淮一代,不仅仅代表地域,也呈现出一种艺术审美,这个“吴”字有两重意义。
  到了万历年间,常熟古琴界领军人物,因其是宰相的儿子,在社会上有号召力一呼百应,他在常熟建了一个琴社——琴川社,常熟又称虞山,于是当时就形成了虞山派。
  “派是怎么来的?”裴金宝解释,就是一群人,兴趣爱好、语言风尚和生活习惯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东西,“派”不仅仅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也是如此。“派”和当地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有关系。“派”有继承关系,也会分支,还会合流,有些则会消亡。“比如,武夷派消合掉了,淮阳派的先生到了扬州和广陵派合流了。而虞山派、吴门派、广陵派等都是吴派的分支。”
  裴金宝说,吴门琴派最早提及,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专家学者提出,后来成立了吴门琴社。“吴门琴派,作为一个'派’,还比较年轻,但根源很古老,最早到唐朝的吴派,明朝的虞山派。”
  “吴门琴风的特点,最早可以概括为'轻微淡远,中正平和’,后徐青山又提出'博大和平’来完善这一琴风。到了现在,可以用'简劲清和’来概括。

  叁

  用原汁原味的苏腔唱琴歌
  地域味道就体现出来了

  “艺术是一脉相承,也是互相渗透的,不是说守着'简劲清和’不变。”裴金宝师承吴门琴派,琴艺自然是古朴严谨,琴风中正平和,清微淡远。但和他的老师吴兆基先生又有所区别。
  裴金宝说,他的太老师吴兰荪先生,他虽没见过其人,没听过其琴声,但听他的末代弟子黄耀良说,吴兰荪弹琴比较规矩老实,而他的儿子也就是裴金宝的老师吴兆基弹琴则比较潇洒,刚柔相济,再到吴光同、裴金宝他们这一代,琴声肯定会有所变化,但是主要的东西会传承下来。
  “吴兰荪是湖南人,用湖南话唱古琴琴歌,吴兆基用带着湖南音的普通话来教我,我学的时候是唱的普通话,但我要用苏州的官话来唱。”裴金宝喜欢唱戏,喜欢吟诗,喜欢用苏州的官话来唱古琴琴歌,而现在能够用苏州官话来唱的弹琴人已经凤毛麟角。
  “用了苏州的腔韵,地域味道就体现出来了。”裴金宝说,现在的古琴,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广西,弹一个曲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音乐像建筑一样,都流行一样的,而他想留住的是原汁原味的苏腔。
  正如诗人小海所说,裴金宝的演绎中融入了昆曲、江南丝竹、京剧的韵味。他的《离骚》是慢的,而他的《普庵咒》可能又是全国琴人中弹得最快的,他的《忆故人》区别于成公亮的悲怆沉郁而多了一份相忘于江湖的侠气与意味,他的《阳关》里有大漠边关和儿女情长的情景冲突,他的《客窗夜话》有一种水磨腔千回百转的戏剧效果等等,因为他所演奏的古曲已不再是“僵死的音乐”和“机械的传承”,其中传达着生命痛切的质感,闪烁着鲜活的人性光芒。

  肆
  琴器之美为制琴家重视
  近代中国古琴大师几乎都出自苏州

  古琴造型优美,历来为制琴家所重视。
  裴金宝介绍,早在明初袁均哲所编《太音大全集》中,收历代琴式38种,至明末《文会堂琴谱》《古音正宗》等,已增至44种,清初之《五知斋琴谱》则达50余种,此外还有不少历代琴谱中所没有收录的琴式。
  “在现在所见的古琴中,常见的古琴式样有伏羲、神农、仲尼、连珠、蕉叶、落霞等,其中以仲尼式为最常见。”裴金宝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当中,有一张唐代古琴“九霄环佩”。这张唐琴为伏羲式,紫漆,纯鹿角灰胎,发小蛇腹断纹。琴背龙池上刻唐篆“九霄环佩”四字。
  裴金宝也收藏了许多宝贝,其中一张明代蕉叶式古琴被称为“蕉叶之王”位列天下名琴之中。“这张明代祝公望蕉叶琴我收藏了将近二十年,它的特点是分量不太重,中等而且偏轻。一般偏轻的琴的声音容易空洞,但是这张琴不但不空洞,而且声音非常实,原因就是它里边是双层面板,在它整木的面板里面反面贴着六角形的百衲屏。这样的话琴身又轻,面板的层次又厚实,所以声音比较厚实。”
  不仅收藏,裴金宝还依古式来制作蕉叶琴。近代中国古琴大师几乎都出自苏州。裴金宝师从的吴兆基,就是一代古琴大家。裴金宝斫制的蕉叶琴,是依他自己所藏的明代祝公望蕉叶琴仿制的。浙江龙游人祝公望是明代的著名琴师,也是传说中蕉叶琴的另一个创始者。苏州斫琴家据传,自称为“龙丘道人”的祝公望,无意仕途,隐居山野,在一个仰
  头望见“芭蕉心尽展新枝”的雨日,心神一动,
  便有了这奇思妙想的新琴形制。

  伍

  琴人斫琴讲究物传心声
  需要寻找的是具有声学品质的木头

  古琴制作的历史极为悠久,有一个专用的词,叫斫。斫琴,是指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需要有专业技术的琴师完成操作,需要体现古琴散、泛、按音质的匀称等诸多专业要求。
  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的《斫琴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古代文人学士正在斫琴的场景。画中有14人,或断板、或制弦、或试琴、或旁观指挥。
  “我是一个弹琴人,也是一个制琴人,自己演奏,演奏自己的琴,自己打谱,30多年,在弹琴、制琴、作曲上,我是一个实践者。”裴金宝说,要斫制一张完整的古琴,大致要经过选材、烘干、槽腹、髹漆、退光、缀徽、上弦等几个步骤,往往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
  裴金宝认为从唐朝开始,苏州的制琴技艺就以“吴琴”之名与四川“蜀琴”同样名重一时,到了明朝的“张(敬修)琴”更是达到了上下百年无敌手的境界,因此传统,琴人斫琴尤其讲究韵制称手,物传心声。
  斫制的步骤中,选材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极为重要的。古琴音色的好坏,和选用的材料有着密切关系。在裴金宝看来,不必拘泥于上桐下梓,更需要寻找的是具有声学品质的木头。
  裴金宝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把琴弦绷在书桌及餐桌上,照样弹出宫商角徽羽,弹出散、泛、按之音。取自不同部位,得出不同音质,此实验说明任何一种木材(或金属)都可拿来制琴,木质再劣,做得再差,绷上弦也不至于弹不出声音,但这声音的品质甚是悬殊。
  裴金宝说,古人斫琴上取桐木(阳),下取梓木(阴),以桐之柔配梓之刚,以材之阴阳相合得音之刚柔相济。但他发现,制琴选材不一定拘泥于上桐下梓,好的杉木就胜过一般的桐木,好的硬杂木同样胜过梓木。如今虽然良材难觅,但时刻留意必有所发现,他的斫琴面板大都选自古旧老屋之梁枋,底板则采用陈年色木、栎木、柳木及其它适合做乐器底板的硬树材。

  陆

  古琴的修复不仅是乐器的修复
  更是文物的修复

  制作古琴难,修琴也不容易。修琴重在形、色、质,为确保原有音质,修琴人不仅要懂工艺,还要会弹琴。
  二十多年来,裴金宝遍修国内外老琴,包括恩师吴兆基的几张传琴。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替人修琴从不收费,他常说,每张琴都是自己的老师。
  “古琴的修复不仅仅是一件乐器的修复,更是一件文物的修复。”裴金宝说,作为一个乐器,经历过很多年代,比如老化了以后会有断纹,谁收藏的,留下什么印记,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如琴章、琴名、琴联,刻在哪个位置,有什么寓意,这些内容,赋予了古琴一种文化含义。
  “琴因为存在了这些含义,所以具有文化价值,我们在修的时候,不能把这种印记修掉,那是破坏,所以要当作文物来处理。”
  裴金宝记得,十几年前,有次顾师兄拿一把仲尼式的清朝琴来修,因为面板和底板脱开来,于是他把琴打开修理,竟然发现里面写了几百个字,其中有一行字是关照后来打开的人。这首打油诗翻译出来意思大概为:此琴现在到你手里,你看到这段话,说明这张琴已经是要修了,我是精心制作了这张琴,请你不要轻视它,我和你结成知音。“我用中国人的仪式,跪拜、上香,并且告诉自己一定要修好。”裴金宝说,这不是做给任何人看的,这是一种缘分。因为这段文字,我们知道昆山的一段历史。
  五六年前,两张分别了447年的“双胞胎”益王琴在裴金宝家里会合,一张琴从湖南过来,一张从河北过来,两个主人都是慕名过来拜托他修理。“这两张琴在我家里相聚了二十多天后分开,也算是一种缘分。”裴金宝说。

  柒

  找到古琴就是找到了朋友
  传承古琴文化是一种责任

  “我找到了琴,找到了朋友,,也找到了我自己,很庆幸。”三十多年来,裴金宝弹琴、斫琴、修琴,和琴交流,用琴声说话。
  “一辈子不长也不短,把喜欢的东西做做好。”已经年过花甲的裴金宝现在更大的责任,是要把古琴文化传承下去。
  “中国的文化传承,有家庭、有师生、有自学继而寻师访友,一般是这三个途径。”裴金宝认为,家庭的传承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文化也好,商业也好。“我现在拉胡琴没问题的,但是吹箫已经吹不动了,所以,文化的东西,一定要传下去。”
  裴金宝的女儿裴琴子,六岁就上台弹琴,
  现在也在通过讲座和表演进行古琴文化
  的传播。
  裴金宝说,古琴意味着传承的责任。中国文化的载体,我们看到的是一把琴,其实在琴上所附载的文化内容是很丰富的,古琴是门大学问,可以办个大学。
  裴金宝对古琴从喜欢,到自觉自愿担负起传承的责任,也是受了古琴修身养性,提高自我熏陶的影响,这也是他很乐于去做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