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 示璨上人(一)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4-27

 

26 示璨上人(一)

 

  达摩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明妙、含吐十虚、独脱根尘”一片田地。惟离念绝情、迥超常格之大根大智,以本分力量直下就自己根脚下承当,如万仞悬崖撒手放身,更无顾藉,教知见解碍到底脱去,似大死人已绝气息,到本地上大休大歇,口鼻眼耳初不相知,识见情想皆不相到,然后向死火寒灰上头头上明,枯木朽株间物物斯照,乃契合孤迥迥、峭巍巍,更不须觅心觅佛,筑着磕着元非外得。古来悟达百种千端,只这便是。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卒捞摸不着此“忘怀绝照”真谛境界也。

 

  “荒田不拣,信手拈来”,“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何况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墙壁瓦砾以“无情”说法,水鸟树林演“苦空无我”,是由依“一实际”发“无缘慈”,于寂灭大宝光显无作胜妙力。

 

  长庆云“撞着道伴交肩过,一生参学事毕”,南塔云“我拈一片木叶入城,便是移一座仰山去也”,故香严击竹、灵云见桃花、资福刹竿头、道吾神杖子、大仰插锹、地藏种田,无非发扬个金刚正体,使当人不动步参见大解脱真善知识,行不言化,得无碍辩,则森罗万象、百草颠头长时遍参,无不普摄圆融法界,坐断报化佛头,坐卧行藏超证遍行三昧,何必觉城东际、楼阁门前、熊耳曹源、升堂入室,然后为亲近传证耶?

 

  惠超咨和尚:“如何是佛?”法眼云:“汝是惠超。”超乃省悟,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唐朝古德英禅师微时事田,运槌击块,次见一大土块,戏以槌猛击之,应时粉碎,蓦地大悟,自此散诞为不测人,颇彰神异。有老宿拈云“山河大地被这僧一击百杂碎,献佛不假香多”,诚哉是言。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证,则万法一如,求其分毫住相不可得,只今现定作为,全是无住。根本既明,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岂非般若关棙乎?

 

  永嘉云“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切忌作知解求觅,才求即如捕影也。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八角磨盘空里走”,参得透,目前万法平沉,无始妄想荡尽。

 

  德山隔江招扇,便有人承当;鸟窠吹布毛,寻有人省悟;得非此段大因缘时至根苗自生耶?抑机感相投有地耶?抑当人密运无间借师门发挥耶?何峭绝如此之难而超证如此之易?古人以“辊芥投针”为况,良不虚矣。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岂有“说时便有,不说时便无;思量时便有,不思量时便无”?如此即正在妄想情解间,何曾彻证?直得心心念念照了无遗,世法佛法初不间断,则自然纯熟、左右逢源矣!有问,随问便对;无问,亦湛然常寂;岂非着实透脱生死要纲耶?“末后一句”都通穿过,“有言、无言,向上、向下,权实、照用,卷舒、予夺”不消个勘破了也。谁识赵州这巴鼻?须是吾家种草始得。

 

  (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