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本】郭功森创作经验遗稿

 猪你开心 2016-04-27

此文为郭功森老先生1979年手抄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非常珍贵难得,希望对青年一代能够有所益处。


时隔数十年,经同古堂整理发表。




形势峻拔者谓之峰,形势团转者谓之峦。


其具体雕刻手法如下:


一、峰峦


石雕山水宜于雕刻巍峨的峰峦,崇山峻岩,峭壁悬岩,峭石屹立,形状宜礁。


主山峰要从上到下雕出轮廓,然后雕层次,这样易得气势。要善于借形就势,打胚时运力要注意轻重,雕刻过程中多用推刀,如同绘画技法中的“大斧劈”、“小斧劈”,方中带圆,如斧之劈石,苍劲磅礴,浑厚雄壮。


山的起伏要有气脉相连,形势映带,高耸而磅礴,要体现山川之骨、山川之气,即画论所说的“气韵”、“神韵”。


山峦要重叠多变,互相顾盼;山峰要有宾主之分。山有高有低,上下高远,近望平望。自下而上为高远,自前向后为深远,自近望远为平远。高远要有瀑布,深远要有云层,平远要有桥梁。


山峰与山峦的结构应实中求虚,虚中求实,密中求疏,疏中求密。


在石雕山水创作中,还要善于综合利用祖国名山大山的特征:如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泰山特好主峰等。


二、石雕山水中的松木古柏


石雕山水之中的松树、古柏和远景杂树点苔是山水雕刻的重润渲染法。处理得当使作品草木葱茏,青翠欲滴。


山水必先有树,树必先立,近远衬托,山要加点(点苔与杂树)成茂,茂密而不紊乱。远取其势,近取其质。


树要阴阳向背,树枝形态要曲折适当,恰到好处。繁处增繁,简处益简,疏密相间,相成相破。要有粗有细,有断有续,互相穿插,瘦中有肉,肥中有骨。


刻老树须婆娑多情,刻古松须苍劲挺拔,刻柳树须袅袅有致,刻枫树要有层次变化,刻幼树须聚立呼应。要善于描写怪异的树木,通过形而取其态的构思,就能融汇贯通。


三、石雕山水中的云、水、石、人物、屋宇及其他


山水山水有山有水。山要有气脉,水要有源头。在石雕山水中,必须布置山涧倾泻的瀑布和苍峦峡谷之中流出的溪流。以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并要以夸张手法雕刻出溪流水浪,以显得活水有生命力。


寿山石雕的云朵,多作为装饰,或取巧石的色彩雕刻而成,往往是作为动势和气势而设计的。像黄山的大片云海,在山水雕刻中还是比较少采用的。


石及园林奇石。石分三面,即要有立体感。要刻成不方不圆,凹深凸浅,阴阳厚薄。园林石之奇石,名曰骷髅石,形态宜奇,骨气血脉宜贯通,瘦透而秀漏,但玲珑不宜过多。


山水中的人物,多作为艺术上的点缀。古时多刻文人雅士、樵子渔夫。现代山水绘画或雕刻都特别赋予新的内容,着重表现劳动人民英雄形象,如红军长征,山村新貌,移山填谷,以体现山河变了样。


屋宇及其他,不论是庙宇或是现代建筑,在石雕山水中,都应该有立体的完整感。它不同于山水画中的楼阁庙宇,可以用山树云彩依稀隐约,因为在雕刻表现方面,处理不好,会有含糊不清之感。


山路或曲径可以有隐、现、出等处方方法,使之境界深远。


郭功森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