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不跪着教书,跪着考试

 昵称30841387 2016-04-27
王开东: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老师,深度语文倡行者、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苏州市教育名家、苏州首届教育领军人才。

  教了二十年书,我从来就没有正经过,嬉笑怒骂,随心所欲,任性而为。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可能还是正经不起来的。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我当然明白,读书,乃天地之盛事,经济之伟业;但是,由于考试的异化,现在的学生很苦,教师很累,教育很危险,这几乎成了教育上的“三农”问题!在整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让学生学海无涯“苦作舟”,固然有其合理因素,但效果明显不佳。

  我常常想,我们既然改变不了应试,那么,为什么不研究考试,打倒考试,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考试问题?然后节省下时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涵养生命,润泽灵魂?

  不敢面对考试的学校,肯定不是一所好学校。不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老师,也很难说是一位好老师。道理很简单。你想不跪着教书,必须先跪着考试。唯有考试过关了,你才能做一个自由的人,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我2004年加盟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2006 年高考,我执教的学生,跟踪增长率全市第一,获得第一个苏州市文科状元李鑫;2007 年留守高三,再次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第二个苏州市文科状元吕耀晖。2010 届高考,我执教的文科班全市所有班级排名第二。2013 届我执教的文科班全市排名第一,而且班级还囊括了全市文科前六名……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没有感觉到累,都觉得学习不算枯燥。每天都有获得新知的快乐。

  正是解决了考试问题,我才能砸碎镣铐,把自己也把学生都解放出来。整个高中阶段我都很少布置作业,高三也不例外。我带着学生看书,打通了阅读和写作的隔阂,坚持读写一体化。

  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是有眼界的人,更是有思想的人,有悲悯情怀和大爱的人。这个世界太贫瘠了,需要种一些情话。

  作为老师,我们不要抱怨,当我们感觉星星又旧又生锈的时候,我们应该拎起水桶和抹布,做一个擦星星的人。

  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

  所以,哪怕是枯燥的应试,我也力求把知识随意化,游戏化,轻松化!我觉得这个也是以人为本!

  比如,对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剖析,我随意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有次老婆问我:“王开东,你猜,这碗青菜是多少棵菜炒出来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如果从现代文阅读的角度出发,我就会这样分析,老婆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她的命题意图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价值只能在于两点——一是用很少棵的青菜,炒出很多分量的菜;二是用很多棵青菜,炒出很少量的菜!

  把握住老婆的“命题意图”之后,我重点看“语境”,我发现盆里青菜的数量并不多,而且菜叶很少。所以,我断定,是一棵青菜炒出来的。老婆十分惊诧,于是竖起一个大拇指。我说:“且慢,这个大拇指我可以理解成你对我的夸奖,也可以理解成你是用一棵菜炒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还有一次,我和孩子躺在床上看电视,孩子突然问我:“爸爸,你猜我是怎样把这本书从地下捡起来的?”从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我首先猜想,答案的几种可能性,把书从地上捡起来,可以用手,可以用脚,也可以用嘴,只能有这三种形式。结合命题意图,我首先排除“用手捡起来”,因为这个实在没有任何价值。再结合“语境”,我发现那本书很脏,而我儿子一向很干净,所以,也不可能是“用嘴叼起来”。最后,我得出结论,一定是“用脚弄起来的”。儿子佩服得不得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就是分析理解。

  我最后总结,现代文阅读,首先要看命题者的意图,猜想答案的几种可能,然后,结合语境,认真排除,最终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选择!

  再比如作文,学生对多角度、分层次分析问题,总是不给予关注。我又以生活中的例子来启发学生。我说:

  有一天晚上,七岁的儿子挤到我的床上,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

  “爸爸,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我说:“是爸爸给你取的啊!”

  儿子问:“是不是你怎么取的,我就应该怎么叫。”

  我说:“是啊!”

  儿子说:“不行,这不公平,我也要给你们取名字。”我说:“好啊,爸爸赞成。”

  儿子看起来很慎重,想了一会儿,说:“你叫大宝藏。”

  “为什么叫大宝藏呢?”我问。

  儿子想了想:“因为爸爸头脑里有很多宝藏。”

  “妈妈就叫大宝贵。”儿子忽闪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我说:“给爷爷和奶奶也取一个名字吧!”

  儿子很兴奋,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说:“爷爷叫老宝贝。”

  我笑了笑,爷爷一直是儿子最喜欢的人。

  “奶奶呢?”“奶奶叫老贵重。”

  这个名字差点让我笑起来。“那你自己呢?”

  儿子早就胸有成竹,说:“我叫小宝石。”

  我终于大笑,非常开心。很多年之后,蔡明在小品中,把潘长江叫做小骆驼,小哪吒,都没有我儿子小宝石来得形象。

  儿子取名字,竟然无意识中的采取了分类法,把我们一家分成三个层次,取的名字尽管很俗,但是,基本上表达出了儿子对我们的祝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接着我举了一个全市统考作文最高分的例子,作为佐证。我说:“在这次‘幸福’的话题作文中,我市李某某同学之所以获得高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能够多角度、分层次的解析话题。她选的三个例子是: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冰糖葫芦,让我感觉到很幸福;中考失利时,爸爸理解性的包容,让我感觉到幸福;前段时间,我去献血,竟然也感到莫大的幸福。这三个例子,按照时间的角度,从物质上的幸福到精神上的幸福;从获得感受到幸福到奉献体验到全新的幸福。眼界扩大,境界升华!所以,无可争议的赢得高分。”

  老实说,那次作文训练,所有的学生力争不在一个层面上发表议论,尽管分层的标准尚有欠缺,但是多层次说理的意识算是建立起来了。

  那一年的高考,江苏作文题是《绿色生活》,很多人都写低碳生活,分数惨不忍睹。我班学生大获全胜。

  就连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写奶奶每天浇花,也写出了几个层次。奶奶在浇花,也在浇自己的一种心情,而我们全家的眼睛被擦亮,一种审美的愉悦产生了,一家人的和谐美好生活呼之欲出。

  在说到“言在此意在彼”这种手法时,我先提供“指桑骂槐、敲山震虎、围魏救赵、借石打鸟”等成语,让学生辨析哪个成语表达的是“言在此意在彼”。接着我又举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我只是临时想起,随手拈来。

  我说,过去我老家办公室的一位老师,非常自私,轮到他值日,总是不洒水扫地。其他的老师又不便说他,就把这个光荣任务交给我。当时,我还是小年轻,怎么好直接提醒他呢。我正好在他后面值日,那两天正好停水,老师都到池塘里打水洒扫。

  第二天值日的时候,我有意问他:“刘老师,昨天您在哪里弄水洒扫的?”他停了一会,非常尴尬:“对不起,我昨天忘记值日了。”后来,其他老师都说我这句话很巧妙。其实我采用的方法,就是“言在此意在彼”。语文中很多的手法,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甚至改善我们的交际能力,学好语文,多么美好的事啊。

  不拘一格教语文

  当然,老师教学中的任性而为,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理解并且喜欢的基础上。老师的个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才会获得发展。由此看来,老师的民主、宽容、幽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备法宝。

  有一天下午,我走进高三(3)班,突然看到在教室正中央的投影机下,有同学恶作剧,用细长的线吊着一个小球,挂在那里。

  一上课,学生们全都看着我,看我怎么应对。我却并没有理会他们。那节课讲黄冈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文是张家港高级中学郭婧娟的《逃离》。课堂的最后讲到一道题,要求阐释一句话:“人生就像荡秋千,总想荡到生活的最高处,但最终却回到起点。”当我讲完这道题,我在悬挂的小球上轻轻一推,小球荡了起来,荡到了最高,又最终无奈的回到原点。我快速走出教室,享受着教室里山呼海啸的掌声……

  那天,我很兴奋,我知道,将来我的学生们,可能会忘记我教给他们的很多语文知识,但一定不会忘记我在教室里所荡起的秋千!因为,在阴霾的高三生活中,我想,那应该是少有的一抹亮色!


  王开东一个农民的儿子

  一份平凡的职业,一个热烈的坚守,用心寻找春天和快乐,用爱编织秋天和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