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语分析方法论研究综述

 文化艺术界 2016-04-27

来自上海的语言学交流平台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回顾话语分析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各种方法论


话语分析的萌芽时期。Harris (1952)发表在Language杂志上的文章最早将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引入人们的视线,此后一些列学者展现出对话语分析的兴趣,如“系统功能语法”(Halliday,1961)、“言语交际”(Hymes,1964)以及Pike对语言和人类行为语位的研究对话语分析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徐赳赳,1995,P14)。这一阶段的研究仍然还没有形成体系,影响也不大。


话语分析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话语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成果也大量出现,这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徐赳赳(1995)归纳了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有影响力的论文以及专著,比如Lehister (1970) Supprasegmentalsvan Dijk(1972)Some Aspects of Text Grammarvan Dijk(1977)Text and Context等。这一时期的研究中,传统的语法分析已经收到冲击。除了传统的语法分析,话语分析这加入了语言的运用、言语行为、篇章结构、认知和语境等新概念,为话语分析之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话语分析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话语分析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大大地推动了话语分析的发扎。首先,是Text杂志的创刊,话语分析有了自己的一片领地。其次,是两本影响力较大专著的出版:Brown & Yule(1983)浅显易懂地概括了前人的研究;Longacre(1983)则讨论了超句语法和话语分析框架等内容。再来,就是van Dijk于1985年主编的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这也可以被认为是这门新的跨学科形成自我体系的标志(徐赳赳,1995)。

虽然一门新的学科如今已诞生和发展,但各方仍然对一些看法存在分歧,比如对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的理解、话语分析和句法之间的关系、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的关系等等,但是人们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陈平,1987)。第一,话语分析主要研究超句现象(研究对象是超出单句长度的语段);第二,研究自然语言并且考虑语境;第三,表现出对趋向性和选择性的考察(徐赳赳,1995;Schiffrin et al,2003)

对于研究方法,Hodges et al(2008,P571)将话语研究的方法分为三类:Formal Linguistic Discourse Analysis, Empir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第一种研究方法主要从语料的语法语言语用等角度研究语料;第二种研究方法更偏实际运用,主要研究语料是如何构建起各类的社会实践;第三种研究方法与前两种不同的是其所选择的语料,语料更多集中在语料的生产者和被生产者所构成的话语或语篇,比如以下两对关系:医生-病人以及老师-学生。这第三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能更好地解释话语是如何构建起生产者和被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即他们在想什么和想说什么。



参考文献


Brown, Gillian and George Yule.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dges, B.David et al. 2008. Discourse Analysis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37: 1-10.

Schiffrin, Deborah et al. 2003.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Van Dijk, T. A., ed. 1985.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Academic Press.

Zimmermann, Camilla. 2012. Acceptance of dying: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palliative care literatur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75: 217-224.

 

成晓光. 作为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评《话语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3): 151-153.

徐赳赳. 话语分析二十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1): 14-20.



文:林子-Paul Lin

美工:Tiya


林先生,做有观点的语言学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