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老刘tdrhg 2016-04-27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省总督陈奇瑜墓位于山西保德县黄河岸边的林家沟村西。据有关资料介绍,这里实际上也是陈氏家族墓,八十年代中期还有碑,有石像生,有石质门楼等。然而我们到了山上一看,早已是一片平地,没有任何地面建筑。若不是在地头坝阶子上发现了带有“陈奇瑜”字样的残碑块,根本就无法确定这里就是陈奇瑜墓。其实,尽管如此,这种结果也是我意料之中的,能见到“陈奇瑜”这三个字已经让我感到很满足了,何况坝阶子上还有很多石刻残件。

    考察完陈奇瑜墓,我们继续向县城走,来到了城内村,这里有一座五省总督坊和陈烈女祠。祠和坊都是清代建筑,由陈奇瑜孙陈大谟于康熙年间重建。陈烈女祠是为陈奇瑜的一个16岁未出嫁的妹妹而建的。她为拒绝嫁给一个她不愿嫁的人自缢而亡。非常巧的是在陈烈女祠门口,我们看到了一块同治年间的陈奇瑜碑。

    崇祯六年九月,西北流寇,即所谓的民军,被官军合围在河北武安。崇祯十七年剿匪历程中,有几次可以全歼的机会,这次是第一次。但就在这关键的时候,猛人曹文诏被调离,改任大同总兵,这直接导致流寇诈降成功,合围失败。崇祯皇帝这“自毁长城”的决定实际上也是出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因为这时大同告急,皇太极正带领十几万清兵寇边。流寇借机冲出合围,如决堤之水四处蔓延,局势几乎失控。在这种情势下,崇祯皇帝只好使出狠招,决定设立一个明朝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最大官职,这个职位叫做五省总督,管辖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五省。之前明朝最大的地方官是辽东总督袁崇焕,管辖五个地区,而这个新的官职管辖五个省。按当时的情况,最有资格出任这一职务的有两个人选,即第一猛人洪承畴和第二猛人曹文诏。然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崇祯指定的这个人叫陈奇瑜。

    陈奇瑜,字玉铉,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御史,给事中,后外放陕西,任右参政,当时的左参政是第一猛人洪承畴。从资历上讲,陈奇瑜和洪承畴差不太多,从战绩上讲,基本没法与曹文诏比。但陈奇瑜绝非等闲之辈,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统筹,组织和策划的能力极强。早在崇祯五年,他任延绥巡抚时,西北流寇大多被洪承畴赶到了外省,依然在陕活动的都集中在陈奇瑜的辖区,有三万多人,而他手下只有两千多人。但一年以后,居然没了,全都肃清了,于是陈奇瑜也就一时名噪关陕。五省总督这个职位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善于全面统筹,全面组织,全面策划的人,崇祯皇帝或许正是看中了陈奇瑜的这个特点。

    然而陈奇瑜毕竟只是一个近似猛人的猛人,这是《明朝那些事儿》给他下的结论。也就是说他虽然有些猛,但还算不上真正的猛人,这是因为陈奇瑜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谋划有余,决断不足。他就任之后的四个月内,打了二十几仗,都胜了,可谓良好的开端。之后在他的运筹之下,官军又把流寇主力围堵在陕西南部一个叫车厢峡的地方,据称里面就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全歼流寇的机会又一次出现了,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就在这绝望之际,流寇的各路头领又使出了他们屡试不爽的伎俩,诈降。他们赶紧凑钱,想收买陈奇瑜,但被拒绝了。陈奇瑜没有接受贿赂,也没有接受投降,但他手下的人收了钱,整天在他面前游说,陈奇瑜有些犹豫不决了,最后没有坚持住,终于同意受降,大错就此铸成!受降的具体手续是怎么办的不清楚,对处理俘虏的方式却是非常可笑,一百个降军由一个官军监督,一比一百地走出车厢峡,诈降老手张献忠非常配合,一出车厢峡,连安抚金都不拿就又反了。流寇四散而去,煮熟的鸭子飞了!陈奇瑜功亏一篑,后悔是没用的,只好下课,被谪广西戍边。这事儿要是搁在洪承畴身上,估计历史就会被改变了,因为洪承畴的突出优点就是杀降。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要是”,更不能“估计”。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这应该是一只石羊。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这像是个石狮。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陈烈女祠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这应该就是五省总督坊,上面的字已被涂抹。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烈女祠门口的陈奇瑜碑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黄河岸边的故城村有陈奇瑜赋闲在家时修建的钓鱼台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