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净心方正静中求索

 一尘buran 2016-04-27


爱新觉罗·启骧


        80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对外友协理事。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及国内外朋友广为珍藏。2007年9月出版了《爱新觉罗·启骧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年由中央教育电视台摄制并播出了《启骧讲书法》,并于2008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启骧讲书法》影像资料。


        启骧,满族,清雍正第九代孙。他身历皇室沧桑的俯仰,也经受过社会变革的洗礼,沐浴了改革开放的和风。虽然他的名字在日后的中国历史没有功成名就显赫的一页,但他之书法成就、他之书法地位、他之书法教学等,丰富并提高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美学的鉴赏力,对中国和海外的书法交流具有影响力、感染力。




        1935年农历二月二日,中国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初春的阳光仍有料峭寒意。在北京地安门内的恭俭胡同与北海后墙相邻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有着清皇室血脉的男孩诞生了。庆幸的是,祖父毓逖对他这个长子长孙的疼爱,自小就带他出入京城书画艺术名流之家,耳濡目染了齐白石、溥心畲、启功等人怎样临池挥毫的佳境,在他心灵的一张白纸上,最早画上的艺术烙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华,这是他人生的幸事。涉世之初,心如白纸,审美起点就在高峰之上,这对他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书法观,奠定了正大光明的理论基础,这是现代人不可奢望的。


        他在回忆起那些珍贵的时光时,不胜感慨地说:“亲眼看见这些书画家写字作画,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他们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感觉到他们写字的节奏和神韵,跟照着他们的书画集学习写字是完全不同的。看多了就慢慢地有了自己的鉴赏力和风格,现在能看到这些传统的东西就很难了。”




        1955年,启骧毕业于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在北京市建筑公司任技术员,年近20岁的他,代表北京工人队参加全国建筑篮球队比赛,取得比赛奖项;在此同时,还参加夜大学继续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


        1966年当兵,随基建工程部队到甘肃嘉峪关施工,每年都立功,得到嘉奖。之后,因文革的派性斗争受到了不公正的批斗,他原本矫健壮实的身体,每天被批斗八小时,头贴近大腿低头认罪,被折磨得落下了腰腿病的后遗症。他经受住了精神和身体的摧残,无怨无悔,因为他当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出风头,而是为了北京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6000名职工和20000余家属争取了正义、公平的待遇而奉献出自己的良知。之后,1973年中央落实政策,北京二建职工全部调回了北京,他随部队也回到了北京。


        启骧先生高级工程师的经历,使他的书法非常理性而规范,哲学与科学的思想武装与传统文化、皇室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他书法清畅雅丽端庄、规矩方圆精微的雅俗共赏,独树一帜。




        启骧先生之一生,热爱书法,并身体力行坚持写好、写美书法,尤为可贵的是他将书法“净心方正,静中求索”美的正义力量传播给中国和海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和交流,不遗余力。从这一维度来看,启骧在中国书法历史的星空,无疑是一颗晶莹耀眼的星斗。


        欣赏启骧先生的书法,可以链接西方美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启骧先生书法之魅力,江河不阻,国界无疆。从启骧先生近些年在国内外的艺术足迹来看,一路上鲜花盛开是墨香,书里画外总传情。


         他擅长用深蓝磁青纸为底、金粉书写的《滕王阁序》、《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多幅作品,四周以明黄色的龙凤暗花的稠绫镶裱,其庄严瑞气的皇家风范,可谓是正本溯源,翰墨流芳。他以王维的四首诗书写的四条屏,每屏60厘米宽、两米高,其古朴典雅的笔墨气韵,可谓琴心清音,文如其人,可谓上品中的精品。


        启骧习“柳”多年,又学“二王”,遍临晋唐名家之碑帖。他严于古法,力求字字有出处。他说:“如果不循法,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超出书法艺术的范畴了。”他苦苦追寻,用心灵去感悟,终于达到了字字有出处,而自成一家的境界。




        书如其人。他的一生就如同自己题赠他人的墨宝“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一样,其人格的魅力,其翰墨的芬芳,都让人景仰。正如阎崇年先生所言:“他身上有着爱新觉罗皇家的血胤,自幼受过皇家文化的熏陶,常蒙堂兄启功先生的指点,又有多年蕴涵传统文化的滋养。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诸帝以及许多皇子,字多写得不错。爱新觉罗宗室孕育出许多书画名家。启骧先生祖父毓逖擅长书画,并收藏历代名家书画颇多,幼受熏陶,学有本原。这是形成启骧先生书法艺术风格的历史文化因素。”


         现在,他说自己是“杞人忧天”,老记挂着中国书法的后继有人、传承正风的问题。他近期出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书法集,一方面让青少年受到启蒙教育,另一方面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美。这两者都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很热爱书法之美,给予我人生追求的唯美目标,不是为了名和利。”他这样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