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美女之隋代篇《独孤伽罗》

 陋室书屋2 2016-04-28


中国历代美女之隋代篇《独孤伽罗》 - 海阔山遥 - .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公元544年—公元602年8月24日)北朝关陇军事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七女,河南洛阳人。14岁嫁给仪表非凡的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自杀,夫家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为丈夫广结人缘、树立良好形象;周隋交替之际,纵横政坛、果断出击,和丈夫开创隋朝基业;在后位时,对朝政“随则匡谏,多所弘益”,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同时夫妻恩爱、情投意合,诞有五子五女。晚年主导废易太子引发史界争议评价。仁寿二年八月病逝,隋文帝始终“不能忘怀”,企盼“魂其有知,地下相会”。帝后合葬太陵,谥曰文献皇后。

 

中国历代美女之隋代篇《独孤伽罗》 - 海阔山遥 - .

   传奇一生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公元544年——公元602年)是隋文帝的皇后,夫妇携手共同开创了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动乱分裂、促进中华各民族第一次大融合的隋朝。父独孤信,北朝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核心人物之一,其祖辈为代北鲜卑贵族;母清河崔氏,出自中古时期最著名的“五姓七望”汉族文化世家门阀之一。14岁的独孤伽罗于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嫁给父亲老部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并相继育有五子五女。其中长女杨丽华为北周宣帝宇文赟之皇后。周宣帝荒淫残暴、大失人心,继位两年后去世。杨坚抓住机会把持朝政,后取代北周创建隋朝。  

独孤伽罗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性格刚强果断,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周宣帝突然病逝,近臣矫诏令杨坚入宫辅政,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向丈夫进言:“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妻子的忠告让杨坚顿下决心:代周立隋。独孤伽罗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了果敢善断的政治家气魄。

 

中国历代美女之隋代篇《独孤伽罗》 - 海阔山遥 - .

   隋朝从草创到强大的发展过程中,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样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君主执政期间对其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隋文帝对她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开皇之治”独孤皇后功不可没。   

独孤皇后虽然热心政治,但甘居幕后。她在恢复传统伦理道德以治理天下的观点上和隋文帝如出一辙,而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她生活上起居简朴、不尚华丽;同时公私分明、抑制外戚;教育子女时,要求儿子们作风简朴、注重夫妻关系,女儿们要培养妇德、孝顺舅姑。   

开皇末年,独孤皇后在废杨勇立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她无法料到的是她和文帝寄予厚望的杨广因为急功近利从而滥用民力、用兵无度导致富强的隋朝二世而亡,因此不少史家学者也把隋亡责任归咎给独孤皇后。   

仁寿二年(602年)8月,独孤皇后病逝于永安宫。她的去世标志着隋文帝大展雄图时代的结束,文帝失去爱侣和精神支柱,悲痛不已。隋朝为独孤皇后上谥号为献皇后,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献者:聪明睿智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同年闰十月,花甲之年的隋文帝亲送亡妻葬于太陵,仁寿四年去世后与皇后合葬。

 

中国历代美女之隋代篇《独孤伽罗》 - 海阔山遥 - .

   铁腕独孤皇后

   自古以来,朝廷后宫多是非——有后妃争宠明抢暗夺的,有诸王子争位骨肉相残的,有太监争斗你死我活的,等等,这种事历来难以管理。到隋朝时,皇后独孤氏,施展奇才大略,严治后宫,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出现一派稳定局面,就连当时的隋文帝都不得不敬仰七分,甚至惧她七分。

   独孤氏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管住丈夫

   由于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后不可能管住皇帝,也不应该管住皇帝。然而,独孤皇后却创造了历史奇迹——那就是用感情把丈夫“套牢”。

   她十分注意保持与皇夫的感情。她深知必须以自己的柔情和体贴笼住皇夫,才能使他不致被其他女人所迷惑。于是,每当黎明钟鸣之际,独孤皇后就会叫醒沉睡中的隋文帝,小心翼翼地侍候皇夫洗漱穿戴,然后与他同坐一辇,把他一直送到朝阁。皇帝上朝,她则在殿下静静地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辇返回内宫。这样的行动,她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坚持着,使隋文帝从不敢怠慢朝政。

   在内宫,她对皇夫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谱,每日的装束等事她都亲自过问,妥善安置,让文帝能毫不分心地专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寝的时候,她常在文帝耳旁回忆往事的情谊,细述夫妻的恩爱,用柔情蜜意来留住文帝的心。至于夫妻之间的事,只要隋文帝有所表示,她立即心领神会,积极响应,直至隋文帝心满意足,甚至筋疲力尽,才在回味中落下帷幕。这千般温柔,万般体贴,赢得了文帝的心。

   独孤氏和隋文帝的爱情有浪漫,但更多的是传统的美德。独孤皇后与隋文帝约定:“此生永远相爱,海枯石烂,贞情不移,誓不愿有异生之子。”想到妻子与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总是一心一意辅助自己,惠心可嘉,隋文帝心中一热,即答应了皇后的誓约。事后,隋文帝还颇为自豪地对大臣夸耀道:“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

   其实,独孤皇后之所以限制文帝有同父异母之子,也是出于提防异母之子夺位争权的考虑。当然,当时隋文帝正在致力于国家大事,无心在后宫脂粉堆中取乐,而贤慧干练的妻子所推行的种种措施,正与他的朝政改革可以密切配合,他自然是极力支持的。

     一代皇后和一代皇帝在爱情上如此默契,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二是管住儿子

   独孤皇后的这种性格,被他的次子晋王杨广所利用。杨广为夺嫡,先是伪装孝顺、俭朴,得到母亲独孤氏的欢心。而太子杨勇,身边的女人很多,生活也奢侈浪费。独孤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归根到底总是女人,总难免从女性心理去看待国家大事。独孤氏不许文帝另找别的女人,推而广之,也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和朝中大臣宠幸妻子之外的女人。杨广利用母亲的这一特点,装出仅仅喜欢妻子萧氏,别无所爱的样子来。于是,杨广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得到了宫中的强援。

   她对隋文帝说:“广儿大孝,每听到我们派遣的使节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谈到远离朝廷、父母,他都悲泣伤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怜得很,广儿忙于政务根本无暇顾及她。哪里像勇儿与云氏,终日设宴取乐。勇儿真是亲近了小人啊!”她在抬高杨广的同时,还贬低了杨勇。由于独孤皇后的枕边风,杨勇的太子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了。

   偏偏在这时,独孤皇后为太子杨勇娶的元妃去世,而偏妃却生下了小王子。本来元妃的死就让独孤皇后耿耿于怀,如今太子又违反了她所订下的规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杨勇的罪孽,使皇后对他大为不满。晋王杨广由他的守地扬州入京晋见母后,心怀叵测的他在独孤皇后面前火上加油,暗暗挑拨道:“太子对儿存有异心,屡次派人刺杀为儿,让儿十分惊恐。”独孤皇后本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轻信杨广的惑言,但因为她已对杨勇产生了很深的成见,所以不假思索地就听信了杨广的一面之辞。怜爱和气愤的情绪一齐涌上她的心头,于是就坦白地对杨广说明了她的心意:“勇儿已不成器,抛开正室,专宠云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负你们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后,太子竟是庶出,你们兄弟还得向偏妃云氏俯首称臣,讨得生路啊!”

   因此,在开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独孤皇后主张下,以太子“情溺宠爱,失于至理,仁孝无闻,昵近小人”的罪名而将他废为庶人。一个月后,在独孤皇后的授意下,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三是管住大臣

   管了儿子,独孤皇后还要管大臣。高相国是隋国的开国元老,而且与独孤皇后娘家有深厚的交情,本是德高望重,但是皇后的制度也要对他生效。高相国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高相国伤心欲绝,曾忧伤地对独孤皇后说:“瑟弦骤断,惟斋居诵经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后的赞叹。

   谁知不久之后,相国府中锣鼓喧天,传出相国庆祝爱妾生子的消息。隋文帝尚祝贺相国晚年得子,独孤皇后却火冒三丈,认为高相国表里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竟致小妾生子。于是独孤皇后天天在枕边向文帝絮叨高相国的不是。隋文帝终于架不住皇后软硬兼施的请求,将当政20年、功绩显赫的高相国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了丞相之职,让他回乡养老去了。

   四是管住妃子

   自古红颜多祸国。独孤皇后为了保证隋朝长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皇夫杜绝后宫内讧。她想起前朝的一首诗“小怜玉体横陈夜,忽报周师入晋阳”,这首诗真实描写了前朝亡国的故事。

   她先从皇夫那里要来大权,为她的改革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

   她改革的措施包括,整理了宫内体制,废除三妃六嫔之惯例;提倡简朴,禁止宫中女子浓妆华服,并对她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嫔妃随意亲近皇帝。整个后宫在独孤皇后的把持之下,凡事有制度规范,事事有章可循,整个后宫形成了一种静谧肃穆的风格。

   过于严厉的压抑就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虽然文帝出于国政之需的考虑,对独孤皇后严治内宫的种种制度表示认可和服从,但从他内心感受来说,对于这些清规戒律他早已厌烦了。宫中的大臣、妃子及孤独氏的儿女虽然都表面上迎合,心里却不服。当时的后宫,正有一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开皇二十一年秋天,独孤皇后卧病中宫。隋文帝带了一个小太监散步来到宫中后花园纳凉,信步走到仁寿宫时,忽然听到长廊的尽头响起了清脆的歌声。此女是北周旧将尉迟迥的孙女,尉迟迥被消灭后,该女被没入宫中。尉迟女有美色,隋文帝一下子被她的灵秀活泼吸引住了。长年埋头于枯燥繁重的国事中,身边又时时守着一位严谨的妻子,文帝多少有些乏味,这里猛一见到活泼可人的美女,他久已泯灭的春心不禁开始复苏,当天夜里就留宿在仁寿宫。第二天清晨,隋文帝猛然惊醒,发觉天已大亮,超过了平时上朝的时间,他不忘自己的责任,匆匆起身赶往朝阁。

   尝到甜头后,刚刚下朝,文帝就又去私会尉迟女,谁知尉迟女已被独孤皇后乱棒打死了。

   他顿觉伤心失意之极,心想:这皇后管得太宽了,我堂堂一朝天子竟然保护不了一个心爱的女子,真是太窝囊了!于是他拂袖而起,骑上一匹骏马,负气出走,跑到深山的一所寺庙中躲了起来。众大臣闻讯急忙寻到寺中,恳请隋文帝回宫,隋文帝感叹地说:“朕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然而,国不能一日无君,文帝在众人的央求下,无奈地随大臣返回宫中。

   隋文帝盛怒之下,本想下诏废黜独孤皇后,但念及夫妻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又想妻子之举也是为了辅助自己治国,出发点也是对的,就不了了之。而心高气盛的独孤皇后,因病中气恼又加上皇帝出走而受惊,小疾酿成了大病,数月之后,一命呜呼。

 

中国历代美女之隋代篇《独孤伽罗》 - 海阔山遥 - .

   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虽然感到失去了一条得力的臂膀,但也没了约束,开始宠幸宣华、容华二位夫人。毕竟是六十几岁的人了,怎禁得住这双斧劈柴也!时间不长,到仁寿四年秋七月,文帝便病卧仁寿宫。

躺在病榻上,他感慨万千地对左右道:“假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有感念,有懊悔,更有辛酸,到这时他才真正领悟了贤明的独孤皇后的一片苦心。

独孤皇后铁腕严治后宫之事,被后世广为传颂。独孤皇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妻管严”。虽然有人评说她的制度和手段太过于严厉,有伤他人感情;然而,处于她那种位置,她若没有得力措施,哪能治理出一个秩序谨严的后宫,从而让隋文帝专心致力于朝政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