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情商的人需要具备的5大特质|每日论语10

 天道酬勤YXJ1 2016-04-28

今天学习《论语》第十则。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钱穆先生白话试译

子禽问子贡道: “我们夫子每到一国,必预闻其国之政事,这是有心求到的呢? 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 “我们夫子是把温和、良善、恭庄、节制、 谦让五者之心得来的。我们夫子之求,总该是异乎别人家的求法吧 ! ”

子贡善言圣人,此章揭出温、良、恭、俭、让五字,而孔子之心气态度, 活跃如见。学者细玩之,可不觉其暴戾骄慢之潜消。亦知人间自有不求自得之 道。此与巧言令色之所为,相去远矣。然孔子亦固未尝真获时君之信用而大行 其道于世,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让,亦己心自修当然,而非有愿于其外。

【傅佩荣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是他自己去找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的?”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自制、谦退、靠着这样才得到机会;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获得的方法,还是大可不同的。”

子贡名列于言语科,口才果然一流,他用“温、良、恭、俭、让”来描述自己的老师,实在是精彩。一方面,孔子为人确实如此,他为人温和、个性善良、待人恭敬、遵守礼仪。礼仪的本质就是谦让、恭敬。“俭”字也有自制、收敛之意。

温、良、恭、俭、让,这五点特征是子贡的观察,也是孔子与各国君臣交往时的态度,由此可见,孔子表现出来的EQ(情绪智商)实在很高;而子贡能从这5点来描述老师,也显示他这个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已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

“温、良、恭、俭、让”,温,和厚;良,易直;恭,庄敬;俭,节训;让,谦逊也。圣人德容如是,国君一见就恭敬信服,自然会主动问政,不必像常人一样主动谋求。

高情商的人需要具备的5大特质|每日论语10

【弘丹学习心得】

子禽问子贡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读者很关心的问题。孔子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些详细资料他是如何获取的呢?

子贡并没有直接回答子禽的问题,他没有回答孔子具体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信息,而是总结了孔子的5大特质:温和、良善、恭庄、节制、 谦让。靠着这样才得到机会。孔子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特质是子贡的观察,也是孔子与各国君臣交往时的态度,由此可见,孔子表现出来的EQ(情绪智商)实在很高。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而孔子与各国国君交往,却能让国君主动告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孔子的情商确实挺高的。

这“温、良、恭、俭、让”五个字,可以说是孔子的君子修炼自内而外的成果体现。孔子以厚重的品德和深厚的学养为底,所发散出来的气质就是态度温和,人品良善,对地位高的人恭敬,个人行为非常节制,遇事谦逊有礼。有这样的品德,让人自然愿意亲近,愿意信赖。

温、良、恭、俭、让五个字也是高情商人需要具备的5大特质。高情商的人应该是温和的、善良的、恭庄的、节制的、 谦让的。

我们常常会去学习一些表面的礼仪,殊不知礼仪背后的真诚的心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礼仪的本质是谦让、恭敬。很多人学习礼仪只是流于表面的行为举止,而不是从内心的修养开始。当你是谦让、恭敬的,在外表现出来时,也会是得体的礼仪,而不会是飞扬跋扈的。

我之前在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时,有幸见到南怀瑾先生的弟子贾先生。贾先生出口成章,温和谦逊,真的是“谦谦君子”,见到他,仿佛见到了古代的贤人雅士,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贾先生也非常谦虚,注重礼仪。但他表现出来的礼仪是真诚的,不会让人觉得是装的,或者为了礼仪而礼仪的。

礼仪的本质是谦让、恭敬。而礼仪具体的形式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具备“温、良、恭、俭、让”这5大特质的高情商人,他们的行为举止也会是得体的,与他们交往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作者介绍

弘丹,POA行动力解冻师;践行每日写作,品味生活之美;每日诵读《论语》,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创建“笔耕不辍”公众号,组织了“百日写作”活动和“21天《论语》学习班”。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想要摆脱拖延症,喜欢传统文化, 欢迎跟弘丹沟通交流。

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ID:wewrit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