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二孩妈妈遭遇职场“软壁垒”

 萨拉丁123 2016-04-28

甘肃:二孩妈妈遭遇职场“软壁垒”

二孩妈妈的职场困境(资料图片)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不少家庭开始计划要自己的第二个宝宝。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某些行业在提供岗位时对女存在一定“不公”,越来越多暂别职场、生育二孩的女性想要重返职场时,遭遇重重困难。“生”还是“不生”,成了两难选择。业内人士分析,二孩妈妈再次就业面临的障碍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社会问题。

本报记者文洁

二孩妈妈遭遇职场“软壁垒”

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李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品尝过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孤单滋味,李丹和丈夫计划要二胎,给儿子找个伴。今年1月初,李丹如愿以偿,剖腹产下可爱的小女儿。然而,产假刚刚休了80多天,单位就多次打来电话,要求李丹尽快重回工作岗位,生孩子前遗留下来的大量工作需要李丹经常加班,单位和家相距较远,再加上还要照顾大儿子,李丹筋疲力尽,不得不在小女儿出生3个半月后断了母乳……

今年30岁的张潇(化名)在一家私企供职,怀孕4个多月时,老板将张潇的工作做了调整,原来搞内勤的她几乎每天都要跑工商、税务、海关和快递公司。老板美名其曰,多走走,多动动利于顺产。整天东奔西走,张潇有点吃不消,不止一次想辞职,但考虑到孩子出生后开支增加,张潇一直咬牙坚持着。春节前,老板找到张潇,表示怀孕、生产或孕后哺乳阶段,多多少少都会减少工作时间、效率,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运营,婉转表达了希望张潇主动辞职的意见,并表示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迫于压力,张潇最终选择了拿钱走人。

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企业不能在女性员工怀孕、生育和哺乳“三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不能降低工资。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两年随着生二孩的女性不断增加,一些在运行中对成本敏感的企业动用各种隐形手段,迫使怀孕和哺乳期女性员工主动离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不敢生”也是不少白领女性的普遍心态。林萍在一家外企担任销售主管,女儿今年刚满3岁。家里老人一直催促林萍再要一个孩子,然而是继续干事业,还是回家生孩子?林萍对此很纠结。她告诉记者,从一名小职员做到销售主管,自己吃了不少苦,所以很珍惜这些年打拼下来的事业。林萍坦言,2013年生大宝的时候休了半年产假,因此错过了不少参加活动、培训的机会,和她同一批的不少员工都在当年年底获得了提拔机会,休完产假上班后的她只能“原地踏步”。林萍担心自己怀上二胎后,职位会被其他同事顶替,生完小孩回来,一切都得从头再来。“公司曾有同事生完二孩回来上班后,被安排待岗,不仅底薪降了一半,岗位津贴、电话补助全都没有了……”一边是还有升职空间的事业,一边是对二孩的渴求,林萍难以选择。

重返职场之路不很顺利

据了解,原本已经生完一个孩子的女性在职场上较受用人单位欢迎。雇佣这样的员工,相当于成功“躲”开了女员工孕期各种事假、产假和哺乳假期。但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产假延长,年轻妈妈们的求职路就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是否考虑过要二胎”“你准备什么时候再要孩子?”“三年内有没有再生小孩的计划?”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不少已有一个孩子的女性在求职中的“必备功课”。她们之中,因为想要生育二孩,而在求职路上“碰壁”的不在少数。

今年27岁的周晓在就业市场上频频受挫。周晓告诉记者,去年刚刚生完第一个孩子的她,今年再次步入职场时,却发现困难重重。“面试的时候,几乎每家企业都问到我近几年内有没有要二孩的打算。我如实回答想要二孩,却遭到了公司的婉拒。现在,为了找工作,我只能说不打算要二孩……”可即使这样,周晓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兰州一家快消品公司的人事主管表示,公司在招聘人员时,不太愿意考虑像周晓这样年轻已育一孩的女性员工,这类女员工生育二孩的可能性较大。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工作时间和精力难免投入不足。

同时,工作与孩子都在争抢母亲的精力,孩子年幼时的抚养、陪伴和教育占据了母亲大量的时间,在职场上女性比男性更辛苦。一些二孩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最终选择了做全职妈妈。张嘉瑞曾是兰州一家国企的员工,随着二宝出生产假结束后回单位办理了离职手续。张嘉瑞告诉记者,辞职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如今,张嘉瑞的小女儿3岁进入幼儿园,她想重回职场。然而,这条回归路走得却并不顺畅。在年后的几场招聘会上,有几家用人单位在听过张嘉瑞简单的家庭介绍后,便婉言退回了她的个人简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张嘉瑞脱离职场近4年,担心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与市场脱节。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言,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在求职过程中非常注意“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的选择……这也为全职妈妈重回职场增加了难度。

重返职场需提前做“功课”

甘肃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王瑾告诉记者,甘肃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了《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依据《条例》,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可享受婚假30天,女方生育子女时,享受产假18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30天。职工在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其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第三项,《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均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当公司辞退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的员工时,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王瑾说。

王瑾认为,全面二孩政策作为社会性的一项政策,也应由全社会来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在就业权益方面,细化法律规定。除了应保障二孩妈妈的就业权益外,国家还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用人压力。对于许多女性在求职中频频被问及婚育的问题,王瑾表示,企业在招聘时无权询问面试者是否生育或二孩的问题,也没必要了解这类信息。如果企业询问此类问题,有理由怀疑企业将会以此类信息左右是否录用劳动者,这就涉嫌就业性别歧视。

“女性在职场中拥有独特的优势,如亲和力、情感丰富、就业观点坚定、性格坚毅等。职场妈妈对工作需求大,对工作会格外珍惜,对企业忠诚度较高,不易流动……这种坚定性能够把自己和企业带向更高的高度。企业应转化理念,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上。”甘肃明睿心理服务中心主任季春晖说。

职业规划师邱岩告诉记者,二孩妈妈脱离职场时间较长,再加上女性接触新事物、创造力等技能相对弱一些,这给二孩妈妈重回职场带来较大挑战。邱岩建议,职场妈妈们应及早确定重回职场的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循序渐进地综合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如果一时无法确定目标,可以抽空多去人才市场、招聘网站看看,留意下企业用人需求。也可以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去寻找一个新的兴趣点,将来也可以发展为自己的职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