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磨刀师的一手 祖传“绝活”

 苏迷 2016-04-28
磨刀师的一手 祖传“绝活”
老居民耿玉珍试用磨好的剪刀,剪刀非常的锋利。


一个木桶,几块磨刀石,一辆电动车,就是邹振元外出服务的工具。


  一把刀磨好,邹振元会用手指试锋。


 邹振元磨刀,动作娴熟,指压有力。


 刀磨好后要上油,以免生锈。


 居民们围拢在邹振元身边,看他磨刀是一种享受。
   
  本报记者 张健摄影报道
  磨刀石、木桶、砧铁、砂轮……一辆电动车,满载着邹振元磨剪刀的工具。今年64岁的邹师傅来到北浩弄36号刘国芳家,上门为她磨刀具。
  在山塘街,追溯邹师傅家磨剪刀家史已有百年,这还要从祖父邹顺宝说起。祖父8岁时即从无锡赶到杭州,师从时在杭州张小泉剪刀作坊干活的叔叔,所以祖父学的学艺,可谓是“科班”出身。3年后祖父出师,即来到山塘街新民桥附近摆起了磨剪刀的小摊,真应了一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像之前旧社会流行的行规一样,邹师傅家手艺同样只传男不传女,这以后,祖父又把自己磨剪刀的“独门秘笈”传给了他父亲和叔叔。
  到父亲邹泉南,他们邹家在山塘街7号开出的“邹大龙磨剪刀店”,城里城外名气已非常响。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父亲有意将手艺一门心思地传授给他,因而一句老话常常挂在嘴边:咸肉骨头啃啃。意思是学会了磨剪刀这门手艺,是不愁没有饭吃的。但是邹师傅最初并不想学这门手艺,苦脏累不说,一年之中看到父亲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而且身上总是一件脏兮兮的衣服,一双手也是365天没有干净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邹振元还宁愿在单位苏州扬声器厂工作,只有休息时间才愿意帮着父亲打打下手。那时候父亲的剪刀店,除了附近乡镇的渭塘、浒关等地的居民会带了剪刀赶到他们家磨剪刀,就是常熟等地的村民也慕名而来,平时每天少则三四十把,一到年前就特别的忙碌,要磨一百多把剪刀,加上许多顾客带来剪刀后,通常是立等要取,回家要宰鸭杀鸡、切笋干等,老父亲忙得腰都直不起,到后来苏州城里几家服装厂钝了的剪刀也几乎全部在他们家这里磨。看到父亲总是有忙不完的活,1992年,邹师傅终于下定决心辞去“铁饭碗”跟父亲学磨剪刀。
  磨剪刀的要诀在于:三分磨七分敲。这里说的“敲”就是一把榔头要运用得得心应手,一边磨一边敲。这样磨出来的剪刀就可以达到:平、直、起,磨出的剪刀刀刃锋利刀口平整。虽然磨剪刀这门手艺最终靠的是熟能生巧,但是学艺也不是一二年能学得会的。为了把父亲手上的绝活全部学到,邹师傅天气热一身臭汗,身上没有一处干的;而一到冬天,一双手整天露在外面,即便是零下几摄氏度,还要浸泡在刺骨的冷水里,这样的苦也是常人吃不起的。学手艺时,因为不得要领,手常常被锋利的刀口划破,即使是鲜血淋漓,父亲也不会同情,而是更严厉地批评,甚至责骂声不断。就是在老父亲的骂声和指点之中,边看边学边琢磨的邹师傅,磨剪刀手艺逐渐提高,一把剪刀由不听使唤、不知轻重,到挥动得得心应手轻重缓急潇洒自如,磨出的剪刀刀口也能达到父亲的水平:一把剪刀可以有七道缝。不过,学会这一手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
  邹振元磨出的剪刀,刀口像鹅毛一样平整、光滑,顾客根本不用验收常常是非常满意而回。为此他的技艺远近出了名,但对左右邻居他坚持长年免费义务磨刀,还将这样的便民服务活动放到社区和残疾人、困难居民家庭,方便更多的街坊邻居。86岁的耿玉珍也带来了一把刀和剪刀来到刘国芳家请邹师傅打磨,这两样东西都是耿好婆家的宝贝,一把刀用了50多年,而踩缝纫机做衣服用的剪刀也用了20多年。当两把锈迹斑斑的刀刃,在磨刀石上分别来回打磨十多分钟重又锃亮时,好婆抿着嘴笑道:这下斩肉省事多了!磨好了刀,邹师傅又在刀口上抹了一层油,以便刀口不生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