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匠 文:积健为雄 / 图源:堆糖 老家小县城,总面积不足1150平方公里,其中约72%陆地面积,28%水域面积。却有两种不同的方言,南部与崇明话相近,称作“沙里话”;北部话就有点绕口了,反正几十年了我也听不懂,更学不会。但有一句话过去能经常听到,特别是进入冬天临近春节的时候,就是磨刀匠的吆喝声:“磨剪铲刀——”。不管是北部口音还是南部口音都差不离。 小时候我们也习惯称磨剪铲刀匠为“磨刀师傅”,简称“磨刀匠”。磨刀匠的行头好像都是一个模样,肩扛一条长凳,一头扎两根高出凳面半公分左右的铁钉(也有的在长凳上扎个略高出凳面的小木桩),凳腿上绑着个小铁罐,插着一支翻卷的毛刷。铁钉是用来固定磨刀石,磨刀石至少有两块,一块是粗磨石,一块是细磨砖。凳子的另一头挂一个小篮子,里面装一些钢铲、锤子、小铁砧、钢锉、水刷、布头等简单的工具。讲究一点的师傅会在长凳坐的位置绑一个棉垫子。那时候在样板戏《红灯记》里也能看到磨刀匠的形象,只不过戏里喊得更加规范:“磨剪子嗄——镪菜刀——”不要说小县城南北部,就是全国南北方都能听懂。 磨刀匠一般年龄较大,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可能是年复一年风吹日晒的缘故,老磨刀匠总是挺着腰板,一脸皱纹,一脸严肃,显得既威严又十分苍老,黝黑的面庞很有立体感,大有李玉和的戏剧造型。每次磨刀师傅来到村头,一声沙哑低沉的“磨剪铲刀——”吆喝,立马搅活整个村庄,左邻右舍奔走相告,纷纷将菜刀、剪刀等不同的刀具翻找出来。 没等大家把刀送到村头,磨刀师傅已经在村口一棵大槐树下摆开他的行当。 老师傅扛着的长凳朝着太阳竖向放平。长凳比一般家里常用的长凳要窄一些、四条腿矮一些。前腿挂着的小铁罐已从河里舀了清水。老师傅扎上围裙跨坐在板凳上,从篮子里拿出蓝布包着的长条形磨刀石,先把粗的磨刀石稳稳地摆放在长凳有铁钉的那一头,用一根麻绳圈,一头套着磨刀石,一头套着自己的一只脚板踏紧,这样板凳和磨刀石就相当稳定,不会晃动。一双粗糙的手拿起一把先送来的菜刀,右手将刀翻转过来,左手大拇指试摸了一下刀口。然后弯下身,用小铁罐里的毛刷将磨刀石蘸湿,右手托着刀背,把刀口放在磨刀石上,左手按着刀面,身子顺势一前一后地开始磨刀,磨了一面再磨另一面。然后,换上细磨刀砖,再反复地磨,不时用粗糙的大拇指试试刀口,直到刀刃明亮锋利为止。磨好的刀刃是一条直线,刀口上面还有一条与刀刃平行的黑线。听人说,老师傅磨刀的水平高不高,就看刀刃和黑线直不直。 磨刀老师傅在磨刀前拿着刀翻转着端详,主要看刀口是否有缺口或卷曲。常人家里都会备用两把厨房用刀,一把刀口软,切菜用;还有一把刀口硬,切肉骨头之类的硬物。如果用刀口软的刀切硬物就容易缺口或卷口,这个时候就要用铲刀先把刀口铲平。铲刀是一根尺把长的铁杆,两头有横扶手包着布料,不会愣手。铁杆中间是一把优质的钢刀,铲平刀刃的时候,会有细白的铁屑卷曲地掉下来,铲过的厨刀雪亮雪亮。如果缺口大,就要用手摇的砂轮先把缺口磨整齐。砂轮磨的时候,会冒出一束束刺眼的火星,常吸引小朋友们好奇地围观。 有一次,家里一把老菜刀被我不小心掉在石头上,蹦了一个口。爱刀如命的父亲并没有责备我,但是缺口的刀既不雅观也不好使,就得由磨刀师傅来磨。磨刀师傅用铲刀铲完后,同样先在粗磨刀石上磨,铲过的刀磨起来更费时间。磨刀老师傅一边磨一边在磨刀石上淋点水,磨一阵,用他生满老茧的手指在刀刃上轻轻摸一下,然后眯着眼睛看看刀锋,接着继续有节奏地磨。老师傅俨然沉浸在那种悠然的环境里,任时光从刀刃流过,安静又陶醉。磨得差不多了,他将细磨刀砖换上,接着再磨,一把缺口的厨房用刀,在磨刀师傅的手里焕然一新了,只是比原来窄了一些,用起来更加轻便。 逢年过节,磨刀师傅的生意特别好。此刻正是用刀的时候,男人杀猪宰羊要用刀,女人缝缝补补需要用剪刀。如果刀钝了、锈了、缺口了,那会打乱一个家庭的整个计划,所以一般家庭都会尽早准备。一听到“磨剪铲刀”的吆喝声,就会把该磨的刀一下子全都找出来。磨刀匠也会算准了时间扛着他的长板凳定时行走在各村之间。 我记得磨剪子相对要省事一点,但磨好后必须矫正,两片剪刀拼装处就靠一个铁铆钉连接。磨刀师傅会拿出一块长方形的铁柱,把凹下去有圆孔的一面朝上,将磨好的剪刀中间的铆钉对着铁柱圆孔,用一把铁锤轻轻地锤打铆钉,直到剪刀开合自如。这样,磨好的剪子刀尖对齐,松紧适度,紧而不涩,松而不旷,取一块破布条试验刃口,轻轻一剪,布条会迎刃而断,刀刃已相当锋利。 之所以说父亲爱刀如命,是因为父亲能烧一手好菜。菜烧得好,需要做到色香味俱全,但前提条件就是刀工要好,刀工好首先厨刀要好。故此,家里的刀具很齐全,父亲也不让我们不分类型地乱用他的厨房刀具。 后来,磨刀匠越来越少了。父亲就自己买了两块磨刀石,发觉刀钝了,就自己磨,一直保持到现在。每次回家,我都要悄悄地看看父亲用的厨刀。 父亲虽然高龄了,已经满头银发,但总是习惯亲自做菜,也反对我们到饭店用餐。每当知道我们要回家,他会提前准备好各种菜肴,都是我最喜欢吃的,百吃不厌。 只是客在他乡,不能经常回家。提起旧事,自然念想在心头。 ♫. ♪~♬..♩ 作者简介 ![]() 积健为雄,又名雲石翁。赏彩练飞虹,游湛蓝大海,作诗文会友,写人生故事。出版《穿越时空的呓语》散文集。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