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的成功基石:稳中求稳

 师师书坊 2016-04-29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成绩突出,有人被困低谷,交替变换着,然而如若能够从底层逐渐攀登至顶峰,并始终保持这所得业绩,则可被奉为传奇。巴菲特被誉为传奇的原因就在于此,通过作者牛克锦的讲述,终于能够更深入的认识这位“全球第一大股神”的成长历程。书中不仅介绍了巴菲特的原生家庭、后来的妻子、个人兴趣爱好等内容,还着重介绍了他如何一步步走上经商这条路,持有怎样的投资逻辑,并成为不可打破的神话。

巴菲特给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是穿着一件宽大的外套,领口敞开着,出现在众人之中,总会让人产生许多误解。这种出席的方式虽然有些太过突出,甚至是不礼貌,但这种低调的做人方式还是值得借鉴的。在一次受邀参加聚会的场合上,组织聚会的主人向推荐者确认眼前这个人是否为巴菲特本人,还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

《巴菲特传》书评:巴菲特的成功基石——稳中求进

“你确定他就是你所说的巴菲特吗?”

“你是不是非常不确定?”

“是的。”

“那我就可以确定了。”

巴菲特家族都流淌着聪明的血统,但同时也很吝啬,说是吝啬,倒不如说是有原则。他们对金钱有着特别的需要,对金钱及物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渴望,而只是享受让数字翻倍的过程。

巴菲特的原则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家中,巴菲特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可以在生活中照顾子女,唯独涉及到经济方面,他会格外的谨慎,如果子女提出需要钱资助,他会以贷款投资的方式借钱给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们自力更生的能力,他也从不主张给子女留下过多的遗产。

在家族中,巴菲特秉承一视同仁的原则,任何亲戚开口请求资助,无论数额多么小,他都会要求客观评价这一投资的价值,并且贷款利息分毫不减。这样做一是为了保护投资本公司的股东们的利益不受损失,另一方面为了守住公司账目出入的公正,绝不开任何私人的后门,长远来看,这种将人情与根本经济严格区分开的做法是保证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内企业中因为公私划分不清,导致坏账、各种求助烦恼,经营日况愈下甚至倒闭的也不在少数。巴菲特的这一点原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在经商中,巴菲特明确自己是一名商人,但并非唯利是图的商人,这可能跟从小家庭的教育有关。巴菲特的父亲对他及兄弟姐妹的要求最多的不是出人头地,而是要担起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上帝的责任,只要承担起自己那份该承担的责任就好。在这种家庭教育下,巴菲特做事一直稳重谨慎,因为要对股东们负责,他不会拿着股东们的钱贸然去投资某个项目;因为要对自己的血汗钱负责,他放弃名誉,绕过可能所谓公益事业直接去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要对社会负责,他总是以带领大家一起赚钱为宗旨去办公司;因为要对子女负责,他要培养子女们独立生存与思考的能力。

巴菲特天生对数字就很敏感,加之从小的严格家教,形成了他多思考,谨慎的性格。在很多孩子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该做些什么来保证自己的生活。儿时巴菲特就开始了赚钱的尝试,虽然拥有过人的数学天赋,但也需要在实践问题中去挖掘,去充实经验。也因为这种不断追求和谨慎的尝试,虽然偶有损失,却不至于伤了元气。在这一过程中,巴菲特不断遇到他人生中许许多多重要的人物,本杰明.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着深渊的影响,这使得他在股票行业真正走上了如鱼得水的道路,最终加以创新超越了导师。第二位重要的人物就是他的妻子苏珊,正因为这位妻子的付出,巴菲特才得以全身心的研究经济规律,挖掘每个股票或公司背后的实际价值。同时两个人在早起还是蛮恩爱的,无论多忙,巴菲特都会抽时间去参加苏珊的演出。然而后来的生活总会有些不尽人意之处,由于承受不了巴菲特长年在外经商的生活,两人最后虽未离婚但开始分居。另外还有关于凯瑟琳.格雷厄姆、查理.芒格、“地毯夫人”等对于巴菲特一生有影响的事迹介绍,会越读越发现巴菲特身上的魅力。

巴菲特成长的历程,给人妥妥的稳重感,不是没有压力,而是时刻准备向前的那股有力的底气,胸有成竹的定力,和满满的智慧。可能是出于性别的不同,我更倾向于选择稍微不那么富有但却有时间陪伴,少些冷漠的家。但这并不影响巴菲特个人的才华及魅力,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好运,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财富,用自己的原则赢得了敬佩。(《巴菲特传》书评/婉辰文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