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色與貪色的果報

 海倫娜 2016-04-29
 图片

拒色與貪色的果報

文: 靜遠


古語云「做事須循天理」、「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指人做事要按天理而行;要使自己的福運廣大,就要修自己這顆心。古人認為,行善以積德為上,積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


《文昌帝君陰騭文》說:「貪好色慾、行為不正之人,污損了自己善良本性和名節,違逆了天理,是要受到懲罰的。上天常降禍給這樣的人,報應非常快。倘若有人不怕報應,對自己的邪行依然不加檢點改過,則此人隨時都會遭受災殃的降臨。蒼天的降福恩澤,只有潔身好德、守身如玉的人,才可能得此福報。」


自古以來,能戒色者必得福。而貪色縱慾、禍亂常道之事,足以傷陰德、削損犯者的前程,一有此心,雖未行其事,就已是罪過;實犯者,非僅己身必有災禍,且殃及子孫,由此而快速削減福祿者有之,由此而破家者有之,由此而奪命者有之,或是命中本該富貴尊榮,因而貧困潦倒終生;或是命中本是壽山福海,卻遭禍殃而夭亡。因一切逾矩敗節、悖逆天道的行為,都是天地所難容的,怎麼能不令人警惕戒備呢?古籍中記載的這類事例很多,以下舉幾個例子。


(一)拒色得福


北宋時江西信州人林茂先,才學過人,家裏十分貧窮,便自己閉門讀書。得到鄉薦後,有一鄰家富人之婦,嫌棄自己的丈夫沒有學問,私慕林茂先的才名,就於某夜私奔到他家。林茂先嚴肅說道:「男女有別,禮法不容,天地鬼神,羅列森布,你怎能玷污我的品行呢?」婦人聽後慚愧而退。


第二年是北宋天聖八年,林茂先考取了進士,因才華橫溢,功勛卓著而被朝廷重用,在京城擔任太常卿,官居二品。後來他的四個兒子均考取進士,獲得「一門五進士」的稱譽,可謂一門榮貴。


《中庸》一開端,就說君子要「慎獨」,所謂慎獨即是說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不要做非禮之事;評論小人時,則說他們「無所忌憚」。可見修身要務,實在敬畏二字。「男女有別,禮法不容」,敬也;「天地鬼神,羅列森布」,畏也,可見林茂先平素修養之深。


古人敬天敬神,君子即使身在暗室亦知有神明監察,神目如電,不敢放縱自己的慾念,能把持住自己,修善積福,上天佑護,人神共欽。小人不信因果,則是肆無忌憚,認為做壞事隱蔽沒人知道,殊不知可以瞞過人,但瞞不過天地神明,造下種種罪業,天地神明都會憤怒。

古語云「做事須循天理」、「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指人做事要按天理而行;要使自己的福運廣大,就要修自己這顆心。古人認為,行善以積陰德為上,陰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


《文昌帝君陰騭文》說:「貪好色慾、行為不正之人,污損了自己善良本性和名節,違逆了天理,是要受到懲罰的。上天常降禍給這樣的人,報應非常快。倘若有人不怕報應,對自己的邪行依然不加檢點改過,則此人隨時都會遭受災殃的降臨。蒼天的降福恩澤,只有潔身好德、守身如玉的人,才可能得此福報。」


自古以來,能戒色者必得福。而貪色縱慾、禍亂常道之事,足以傷陰德、削損犯者的前程,一有此心,雖未行其事,就已是罪過;實犯者,非僅己身必有災禍,且殃及子孫,由此而快速削減福祿者有之,由此而破家者有之,由此而奪命者有之,或是命中本該富貴尊榮,因而貧困潦倒終生;或是命中本是壽山福海,卻遭禍殃而夭亡。因一切逾矩敗節、悖逆天道的行為,都是天地所難容的,怎麼能不令人警惕戒備呢?古籍中記載的這類事例很多,以下舉幾個例子。


(二)勸善感神


明代嘉興府人李定,為人敦厚,平日抑惡揚善,但凡是聽見同學或親戚朋友談論違背操行的不正當之事,便嚴正地加以阻止和訓誡,為了使人明瞭妄論人是非、詆毀人名節、好談淫穢等事的過錯,寫了一篇《戒口孽文》規勸他人。他屢屢勸人多看善書,切莫無端造業,因此受他訓誨改過遷善的人很多。


有一年,他去參加科考,放榜前一夜,夢見他的先父告訴他說:「你前一生,少年考中進士,由於你恃才傲物,不知謙恭待人,上天罰你今生屢試不中,終生不發達。但此次有一個應試的人,註定今科該中解元,來年復可進士及第,只因好色貪淫,前月淫污了一個未出嫁的少女,功名已被削去。文昌帝君因你作《戒口孽文》,又勸勉他人看善書,認為你積累陰德很大,受你勸化戒邪淫及不敢再談淫穢事的人很多,故特奏上帝,補列你的功名,望你以後能更加勤勉修德,以報天恩。」他聽後,感到欣喜。放榜果然中了解元。


他作官後愈加謹慎,力行善事,後來以為官清正,官至御史。感應之機,如此之快!這種勸人改惡從善的慈悲之心,也足以感動天地使其福運增加,獲得善報。



(三)義士免難


清代時,有一次杭州發生火災,連燒了數十家,許多官員都出動前往救火。大家看到:火中有一位金甲神,手裏拿紅旗,左右指揮,圍繞著一座住宅,火燒到那一家,便又回頭。等到火熄滅後,在瓦礫中,看見那一棟房宅孑然獨存,這是北新關吏顧某的家。當時顧某奉命到江南出差尚未回來,屋裏只剩下婦人和幾個小孩子。大家感到非常驚訝,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原因。


顧某出差到江南後,把船停放在蘇州的河邊,看見一位少婦沿著河邊,邊走邊哭。顧某問她原因,她說:「我丈夫欠糧五十兩銀子,被關在監獄,我不忍心看見丈夫先死,所以想投河自盡。」顧某便從行囊中拿出五十兩銀子給了她,少婦拜謝後離去。顧某坐船回程時,又經過該地,上岸到飲食店,剛好所救的少婦家,就在對面,那位少婦看見顧某,立刻告訴丈夫,他們夫婦便請顧某到家裏,準備飯菜款待他,並且留他住宿。丈夫告訴少婦:「救命之恩,我們家貧無以為報,你陪他過夜來酬謝好了。」到了半夜,少婦來到顧某的寢室,顧某斷然拒絕了她,並且回到自己船中過夜。


顧某返家後,慰問他的人接踵而至,大家詢問他有甚麼福德,受到天神保護,竟然使家宅免於火難。顧某也說不出原因,大家一直追問,於是他想起前面那件事,人們屈指計算,跟起火的時間恰好吻合。


顧某救了夫妻倆人的命,功德極大,又拒絕了邪淫,守住名節,品節仁慈崇高,感天動地,因此上天也解救了他一家火災之難,並且眾人得見,彰顯善報。

古語云「做事須循天理」、「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指人做事要按天理而行;要使自己的福運廣大,就要修自己這顆心。古人認為,行善以積德為上,積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


(四)貪色自毀


明世宗嘉靖年間,陸簣齋之子陸仲錫,幼年時就能詩能文,天資穎異,凡看過的書很快就朗朗上口。陸仲錫十七歲那年,跟隨塾師邱某住在京城準備考試,常窺視寓所對面的女孩子,這位老師不但不加以制止勸告學生非禮勿視,應端正行誼,專心一志於學問,反而告訴陸仲錫說:「宣武門外的都城隍廟很靈,有求必應,為何不禱告遂願?」陸仲錫聽了老師的話因而前往。


當天晚上陸仲錫回來就做夢,並痛哭不止,眾人驚駭問原因,他說:「剛才我夢見都城隍在追趕我和老師,而且很嚴厲的斥責我,然後又叫神查我兩人祿位,我名字下注甲戌狀元,而老師名字下是一片空白,甚麼功名也沒有。都城隍說將立即向天帝稟奏,我們師生二人居心不正,不思本份,盡作非想,立即削除我的狀元祿位及功名,老師名下本來既空無所有,當絕其陽壽以懲罰為師無德、誤人子弟,以彰顯果報的昭然。」說完,仍哭泣不止。


一會兒,就見書僮急急忙忙跑來告訴說:「剛才接到邱老師死於急性霍亂的消息。」後來陸仲錫果然也應了夢境的預言,屢試不中,貧窮潦倒以終。


陸仲錫年少即有才華,理應登科及第,因心術不正而毀於一旦,可見得失全憑心地!擇師訓子,最宜詳慎,邱陸師生,其鑑不遠。敗名喪節之事,普通人也不敢膽大妄為,何況以身作則、每天以禮義教育學生的先生呢?一旦為惡,敗壞了讀書人名聲,要知道神明不佑為惡者,若犯了古訓中「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鑑猥事」的行為,則是污辱神格,罪過不淺,不但得不到神明的護佑,反將罪上加罪,自招惡報。神明只對清淨存心,積善積德的人賜福。


(五)方寸之間


從前福建有一位李生,非常善於讀書、記誦和寫文章。他赴京趕考時,經過衢州的旅館,有位店主夢到土地神告訴他說:「明天有一位李生來你的旅館住宿,你要好好對待他,因為他有考取科甲的命!」


第二天早晨,李生果然來了,店主殷勤款待,走時還送給他乾糧,並提供車馬,李生問他說:「你為甚麼這樣對待我呢?」店主便把所做的夢告訴了他。他聽了非常高興,晚上一直在想:「我快要考取功名了!如果我做了大官,我那貧窮時娶的妻子相貌太醜不配做官夫人,我應該換一個才對。」


李生走後,那位店主又夢見土地神告訴他:「李生這個人存心不良,功名還沒成就,就想拋棄妻子,現在他已失去考中的希望了。」李生再度回到這家旅館時,店主對他非常冷淡,甚至不留他住宿。李生問是甚麼原因,店主原原本本地把神明說的話講給他聽。李生大吃一驚,羞愧地離去了。後來,他果然一輩子都未得功名。


李生一念之差,使命中本可得到的功名被奪,福報被削。古語云「一切禍福,不離方寸」、「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天地無私,人招吉或招禍全看自己起心動念之時,與其事後後悔,為甚麼不在開頭就謹慎防備呢?只有時時心存善念,約束自己一切不善的行為,絲毫不得罪天地神明,才有受福的根基。


(六)誨淫惡報


從前渤海郡有位叫全如玉的儒生,雖然貧窮,可是對行善很勤勉努力,他盡力抄寫善書,化導世人。見他人行善,必鼓舞讚許,從不倦怠。


有一天他渡海時,船被颶風吹到一座山邊,見有一位道人從樹林中走出,對他說:「世間人多崇尚虛假,而上帝卻喜歡人心真誠,你生平勸人行善,傳播善書,都是真心卻不求人知,功德很大。」全如玉謙虛地說:「不敢當。」道人又說:「讀書的儒生具有聰明才智,如果不用來闡揚聖賢義理,反而編造淫書邪說,使天下人長受其害,此等人將墮入地獄中受無量痛苦,永無出頭之日。我帶你去看,就知道他的罪過和你的功德。」


道人拉著全如玉的手行於雲霧中,不久遙見一城,名曰豐都。須臾來到殿前,上書「森羅殿」,殿前侍衛見到道人都伏地叩頭,閻王出來迎接,對道人以禮相待,極為尊敬。道人說:「編造淫書邪說,害世毒民,褻瀆天地,侮慢神明,罪大惡極。造罪者陰間受懲罰,陽間人卻不知道,依舊繼續造業,讓人帶他去看個明白,回去曉諭世人,世人若能回心向道,也是大慈悲。」


就有兩個差役把全如玉帶到一個地方,見有一些人,或受刀砍之苦,或受犁耕,或受碓舂,或受油煎等,每次受罪完畢,很快又恢復原形。全如玉問:「這些是甚麼人?」差役說:「這些是著作淫穢書籍的人。」全如玉又問:「罪業有盡期嗎?」差役說:「萬劫沉淪,想入蛆蟲道也不可能,哪裏有盡期。」


全如玉非常震驚,差役把他帶回森羅殿,道人和全如玉向閻王告辭。道人仍然拉著全如玉的手回到原來的山頭,當時正遇順風,全如玉告別道人,掛帆乘船歸來,逢人便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更加殷勤的勸勉世人行善去惡。


夫婦緣乃天定之人倫,乃為道義、人倫而結合,古人重倫理和名節,對非夫妻關係的性看的非常之重,對色和慾望看的非常之重,防止人做出越禮之事,其實這是神給人制定的規範。警示人們切不可在色慾方面犯錯,不僅不能做壞事,還不能有惡念,舉念神知,上天察看人心,有如電光分明。古語云「萬惡淫為首」,因為淫欲心一動,其它許多惡念也隨之而起,廉恥喪盡,倫理全虧,種種惡業,從此而生。傳播邪淫言論、導人邪念,挑動人的私慾貪心,使人心陷於愚暗之中,罪過嚴重,傳播者入地獄如箭射。一旦業報到來,後悔已來不及了!怎麼能不認真的猛省覺悟呢?


(資料來源《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例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