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才是“刀尖上的舞者”?

 smartguigui 2016-04-29
摘要:
语言文字是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不同的语言文字在交流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互通有无。但是,新词语的出现不一定都是语言相互借用的结果。或许就像道家所说的那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新词的出现也可能是语言独立发展的结果。

词语的产生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词语的来源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刀尖上的舞者”、“刀尖上的舞蹈”等说法?这些表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最初又源于何处?

2004年,时事出版社出版了韩保江的小说《刀尖上的舞者——关于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案例研究》(简称《刀尖上的舞者》),该书的英文名称为Dance on the Point of Sword。在这本书中,“刀尖上的舞者”指代的是“职业经理人”。

2008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邓醒群的《刀尖上的舞者》。既是警察又是诗人的作者将警察描述为“敢于在刀尖上跳舞”的勇士,是TA们让“生命每天都在刀尖上流光溢彩”。

2011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杰人天相(本名马勇杰,生物医学博士)的《刀尖上的舞者》。该书讲述了作者本人的抗癌经历,展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这里,“刀尖上的舞者”指的是像作者一样虽身患重病却乐天豁达的抗癌斗士。

201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俄文翻译名家苏杭先生翻译的《刀尖上的舞蹈》。该书作者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刀尖上的舞蹈》是茨维塔耶娃散文的精选集。

除上述正式出版物以外,国产电视连续剧《刀尖上行走》和《刀尖上的搏杀》也讲述了“刀尖上的故事”。前者改编自著名作家麦家的小说《刀尖》,于2011年播出,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高级特工与日寇展开生死较量的故事。后者也是抗日谍战片,于2015年播出。

此外,在网络上也可以搜索到很多以“刀尖上的舞者”为标题的文章。如:“刀尖上的舞者——浅谈张爱玲的创作及女性文学”;“刀尖上的舞者——一线禁毒民警王爱国的禁毒故事”;“试飞员陈志远:刀尖上的舞者”;“刀尖上的舞者——美海军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揭秘”;“刀尖上的舞者——漫谈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刀尖上的舞者”,各行各业都有人用“刀尖上的舞者”做文章。人们习惯将“刀尖上的舞者(或舞蹈、行走、搏杀等)”和危险的职业、巨大的痛苦或压力、精湛的技艺、高超的专业技术、高难度动作、大无畏精神、优秀品质等关键词联系起来,所以,凡是能够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使命的“超人”都会被比作“刀尖上的舞者”。

那么,“刀尖上的舞者”这一说法出自何处?最早源自哪里?对于这一问题,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一部分人认为,“刀尖上的舞者”是“国产词语”,是汉语特有的比喻形式,与英语无关;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刀尖上的舞者”是“进口词语”,最初源自欧洲。

在中国,苗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历来就不乏身怀“上刀山”绝技的高人。“上刀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称之为“上刀梯”、“爬刀梯”、“踩刀山”……最初,“上刀山”是少数民族祈福、驱邪的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表演项目。

少数民族“上刀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比较笼统的说法是“由来已久”或“古已有之”。后来,少数民族的“上刀山”绝技传到了一些汉族聚居地,于是在广东湛江地区有了“爬刀山”的民间绝技,“上刀山”绝技传到河北邯郸涉县后还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这两个地区的“上刀山”多指元宵节的表演活动。除此之外,“上刀山”还是闻名全球的河北吴桥杂技中的一个表演项目。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到节日表演,再到日常的杂技表演,“上刀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古老民俗活动的基础上提炼、演绎出了“刀尖上的舞者”这一时髦说法。这是一部分人的观点。
 

土家族绝技:上刀山
(来源:网络图片)

另一部分人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刀尖上的舞者”源自国外。不过,虽然这部分人都认为“刀尖上的舞者”是“进口词语”,但他们在词语的起源和传播渠道上存在分歧。

一些熟悉安徒生童话的人认为,“刀尖上的舞者”源于童话故事《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1836)。
 
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
(来源:网络图片)

在《美人鱼》故事中,小美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喝下巫药以后,尾巴变成了双腿。她每走一步,都“仿佛是在锋利的刀刃上行走”,对应的英文说法是:She constantly feels as if she is walking on sharp knives;或者“仿佛是踩在锋利的刀刃上”,对应的英文说法为:She constantly feels as if she is treading upon sharp knives。据此,有人认为,第一个使用“刀尖上的舞者”的中国人,其造词灵感来自《美人鱼》的故事。

熟悉英国民俗文化的人则认为,“刀尖上的舞者”这一说法源自英国民间舞蹈。英国有一种民间舞蹈叫“莫里斯舞”(Morris dance),起源于15世纪。如今,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香港地区,“莫里斯舞”依然在流行。“莫里斯舞”有很多种类,“剑舞”(sword dance)是其中的一种。与“项庄舞剑”不同,这种“剑舞”并非手执宝剑起舞。在苏格兰,传统“剑舞”是将两把剑放在地上交叉成“十”字形,舞者在“十”字剑形成的四个小范围内随音乐起舞。
 

苏格兰剑舞
(来源:网络图片)

还有人认为,“刀尖上的舞者”这一说法源自西班牙艺术家佩雷斯(Javier Pérez)的网络视频作品“刀尖上的芭蕾”。这部作品的西班牙语名称是En Puntas,即英文的On Points,直译为中文是“在(刀)尖之上”。这个网络视频出现的时间是2013年8月29日。在片中,芭蕾舞演员穿着带刀芭蕾舞蹈鞋(knife ballet shoes),她在钢琴盖上做出的惊险动作和发出的压抑或绝望的呼喊令人不寒而栗,她脚踩的那两把锋利的欧洲切菜刀(kitchen knife)更令人心惊肉跳。
 

刀尖上的芭蕾
(来源:网络图片)

总之,持“进口论”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上刀山”是一种民俗文化,与之对应的语言应该相对直白、粗犷。在民间,人们不会用“刀尖上的舞者”这种文绉绉的词语来形容上刀山的人,就像人们不会用“赴汤蹈火”来描述“下火海”一样。也就是说,“刀尖上的舞者”最早可能出自安徒生童话《美人鱼》,或出自苏格兰剑舞,或出自西班牙视频作品En Puntas,而非出自中国民俗文化“上刀山”。

“刀尖上的舞者”究竟出自哪里?给人们带来语言创新灵感的或许是《美人鱼》,或许是苏格兰剑舞,或许是“刀尖上的芭蕾”;但也很可能是中国民俗绝技“上刀山”,因为“刀尖上的舞者”属于地道的现代汉语表达,而在英语中并没有与“刀尖上的舞者”完全对应的地道表达;又或许,这篇微文的读者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怎样,我们当下都无法就“刀尖上的舞者”的出处得出一致的结论。

本文的关键词是“刀”,而不是“剑”。“刀”(knife)和“剑”(sword,读作/s?:d/)是有区别的。在现代英语中,“刀”是knife,字母k不发音。单词knife的古英语形式是cnif,音似“克腻夫”,那时不读作“奈夫”。英语中没有dance on the point of sword的说法,当然也没有dance on the edge of a knife的表达。这两句都属于中式英语(Chinglish)。

虽然英语中并没有与“刀尖上的舞者”完全对应的表达形式,但是有knife-edge和knife’s edge(意为“刀刃”),以及on a knife-edge 和on knife’s edge等地道的英语表达形式。根据《新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on a knife-edge指某人对某事的结果十分焦虑,特指某人在“吉凶未卜”或“胜败难料”关键时刻的紧张心态和情绪。如:He is on a knife-edge about the job interview,意思是“他对求职面试(结果)十分担心”。再比如:I am on knife’s edge about the start of the gaokao season,这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我对高考充满期待(有成功的可能),但同时又没有信心;高考对我太重要了,成败在此一举,我十分紧张,十分担心。

在不同语言之间,意思相近的说法不一定都是互相借用的关系。再举一个例子:“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亦作“上帝要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这条警句的出处也难以考证。

我们先来看《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第三十六章的内容:“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以看出,《道德经》里已经提到了事物间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明朝时,也出现过类似的说法:“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出自洪应明《菜根谭》)。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古训在告诫人们——狂妄或疯狂终将导致失败。

在英语国家,这样的名言警句会被追溯至古希腊时代,人们可以从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希罗多德(Herodotu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es)那里找到源头。这三位都是在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之前诞生的古希腊哲人。

古希腊哲人曾说过类似的话语:鬼神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先让他忘乎所以。后来,这句话逐渐被人们演绎为: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然先让他疯狂(狂妄);常见的英文表达为: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The devil when he purports any evil against man, first perverts his mind。在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人们也隐约可以看到类似的“发狂”痕迹:These deeds must not be thought. After these ways; so, it will make us mad。在这里,麦克白夫人表达的正是人们所信奉的来自神灵或上帝的警告。

跟“刀尖上的舞者”一样,“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的说法不一定就是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各自独立发展的产物。再比如,在强调母教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时,汉语有“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英语有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 is the hand that rules the world(汉译:晃悠摇篮的手即是统治世界的手),两种说法之间可能并不存在借用关系,而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结果。

诚然,新词语的出现跟语言文化的交流有关。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某国际知名洗发香波的中文版广告中有句广告语是“忘记头屑烦恼”,其中的“忘记”实际已经不再是规范汉语“经历过的事情未能留在记忆中”的意思了,而是对应英文短语forget about的含义之一——“不必再受某事的烦扰”或“不必再为某事操心或揪心”。再比如:汉语中本无“嗲”字,在受到英语感叹词dear(意为“哎哟”)的影响之后,就有了“发嗲”的说法。

新词语的创造并非某些知名人物或权威人士的特权,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网民中高手云集,你一言我一语,交流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很多。在这种高频率的交流中,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新词的产生速率便会得到大幅提升。不过,判断某朵火花究竟出自熊熊大火中的哪根柴火却又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 

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系辞上》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语言的变化和新词的出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