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坦福商学院教授:做专还是做全,企业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春天春天夏天 2016-04-29


所以小公司必须聚焦,因为你的规模很小,没有办法把所有的资源用来满足那么多客户随着你变得越来越成功,就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标准化产品。战略说到底,就是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    


(本文根据威廉·巴内特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


演讲者|威廉·巴内特 William Barnett 
斯坦福大学战略学教授,“红桃皇后”竞争理论提出者)

  

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应该如何探索?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探索产品和市场的匹配,第二,优化你找到的这个匹配。

 

一个产品称得上成功,就是它的用户为了得到这个产品,愿意做很多事情。这就是所谓的产品和市场的匹配。这里包含了很多的试错和学习。



把销售对象从小公司转向大公司,Netapps找到了新的市场,从而免于破产的命运。


成功来自于组织、战略和商业环境的统一

Netapps起步时,数据传输不是普遍需求

销售对象从小公司转向大公司,最后成功


成功来自于统一性,就是企业的组织、战略和商业环境的统一。有这种统一,企业才能成功。

 

比如,Netapps是做网络管理和数据存储服务的,很多年前,当这家公司刚起步时,战略是生产小的服务器卖给企业用户,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网络计算刚刚起步。

 

但他们并不成功,因为当时,很多公司还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数据上传到网络。Netapps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产品市场匹配,所以被所有的风投拒绝。

 

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减少产品的功能开发,做出一个产品的精减版,匆忙地卖出去。


卖给谁?他们觉得应该卖给小公司,因为大公司要求太高了。但这个想法错了,小公司根本没有传输数据的需求。


他们没筹到钱,也没卖出产品,离破产就差一步了。

 

但是后来,有一两家大公司注意到他们的产品非常好,能很快地传输数据。比如航空公司利用Netapps,做了在线订票系统。几家汽车公司也买了他们的产品,这样,公司内部的IT系统,就可以快速地传输数据了。

 

就在快破产的时候,这家公司有了新希望,于是马上调转方向,销售对象从小公司转向大公司,也进入了欧洲,北非和亚洲,整个组织形式完全不一样了。



好的管理者善于打造一个容忍犯错的体系。


没有足够的信息供我们规划

你只能不断调整和试错

惩罚小失误,会造成大错误


所以,探索产品与市场的匹配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你需要失败,但是失败的速度要快,而且要少付代价。

 

我们可以怎么优化产品与市场的匹配?规划,通过规划去预测今后可能出现的场景,但是这要求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当这个行业经历颠覆时,你是没有这么全面的信息的。


这种情况下,你只能不断调整,尝试一个战略,看一下结果,然后调整和更新。这种不断的迭代尝试中,一定会有失败的存在,但是这个失败是在项目层面,而不是公司层面。

 

好的领导人和管理者,非常擅长于打造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人们可以快速犯错,少付代价,并且从错误中学习。


如果我们惩罚这些小规模的失败,会为更大的失败播下种子。如果我们能够鼓励小的失败,最终你可能变成一个更好的公司,因为在这个探索中,你可能就会找到最好的产品市场匹配。



小公司必须要聚焦,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


做专家还是杂家

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阶段

战略说到底是找到利基市场


前面讲到探索产品与市场的匹配,一旦探索到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必须要对企业进行优化。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我的业务、经营范围到底有多广泛?哪些事要做,哪些不做?

 

你可以是一个专家,关注少数的东西;你也可以做一个杂家,满足大部分的市场。

 

我们看一下风河系统公司的案例,风河是嵌入式和移动软件提供商。全球的电子设备,无论是汽车上,还是我们每天的手机,家电,只要用到的微处理器,都需要风河的软件来让它运作。


当然,风河也面临过所有公司都会面临的长尾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潜在客户都列出来,最大的客户放前面,最小的客户放后面,你会发现,大客户很少,大部分是很多很多的小规模客户。

 

如何去取悦客户?一个战略是,关注和聚焦,把所有精力放在完全满足那些真正的大客户身上,从而实现盈利。

 

另一种战略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适用于整个市场,卖给各种各样的客户,满足市场大部分的需求。

 

也就是两种不同的战略,一个是高边际成本战略,仅仅满足少部分用户,一个是低边际成本战略,提供广泛的产品。两种战略,风河系统公司都用了。


在满足了大客户的需求之后,他们又开发了很多标准化的产品。为什么你们汇使用那么遥远的一个公司的产品?我必须告诉大家的是,这个公司非常专注于要满足自己用户的需求。

 

其实他们是非常非常上游的公司,但是他们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最终客户身上,研究最终客户到底关注哪些东西,哪些性能是最重要的,这条战略非常高效。


因此有一些大公司,比如GE,把所有开发的程序进行了调整,就是为了和风河一致。


风河也不会在意有没有竞争对手进入到市场中,比如说摩托罗拉就进入到了风河的市场,但是对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风河比其他产品好很多。摩托罗拉自己都宁愿用风河的产品

 

这就是风河找到的市场产品匹配,之所以能找到这样的匹配,是由于他们一开始把专业的服务做好了,再慢慢扩展到标准化的服务,去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


所以小公司必须聚焦,要有关注点,因为你的规模很小,没有办法把所有的资源用来满足那么多的客户,因此你找到的是比较小范围的产品市场匹配


随着你变得越来越成功,你就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标准化产品。

 

因此战略说到底,就是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在这个利基市场,你可以蓬勃发展,一个公司从专家变成杂家是自然的变革和演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