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卵巢早衰,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必要性

 磨心雅涵 2016-04-29

     
    对于年轻的卵巢早衰患者来说,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实际上,在女人的一生中,卵巢功能并非一劳永逸,它总是要在女性生命周期的某一段时间内开始降低直至完全丧失。这个时间段,就是女性的围绝经期。在围绝经期内,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大约2/3的女性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低雌激素血症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即所谓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而只有大约1/3的女性无明显不适,可以平稳过渡。不过,对健康女性而言,围绝经期的出现,应当是在完成了女性特有的经、孕、产、乳等生理历程之后,大致在45~55岁之间。

    同样是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的结果,对于卵巢早衰患者则不同,因为这一结果并不是自然生理过程递进,而缘于卵巢功能发生了病理改变。这样,女性应该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才应该出现的一系列类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如潮热、汗出、易怒、性欲低下、阴道干涩等种种症,便在不当之时,出现在患有卵巢早衰疾病女性的生活中。

    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出现什么结果?近期便是类似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出现、女性生殖器官的改变、乳房萎缩、皮肤变化,远期则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风险。

    问题出现在内源性雌激素缺乏上,则理论上,通过外源性雌激素补充,应当是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患有卵巢早衰的女性而言,这一疗法就是雌孕激素替代疗法。

    然而,长期服用雌激素后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增加了人们对这一疗法的恐惧。其实,服用雌激素后身体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部分原因并不一定在于外源性雌激素本身:⑴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是否与生理剂量接近,且至少应持续至平均绝经年龄;⑵不同个体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或病理改变,激素替代治疗是否适应不同疾病时期的身体需要;⑶不同个体对不同外源性激素的适用性不同;⑷医生对激素替代疗法的认识水平;⑸患者遵医嘱治疗的依从性;等等。

    卵巢早衰发生后,特别是年轻女性,生活的道路还长,从改善当下生活质量、延迟远期疾病风险的角度出发,必须在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与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间,做出权衡。雌激素的正确服用、间断服用,对卵巢早衰患者而言,可能利大于弊。

    总之,激素替代疗法在现在及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内分泌功能减退类疾病比如卵巢早衰的主要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必须个体化,以适应不同需要。在治疗中,医生应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中激素水平,以随时调整药物剂量;而患者则应严格遵医嘱服从治疗,切不可擅自补充雌激素类药物;为保护子宫内膜,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必须同时服用孕激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