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在线】——异位性湿疹的诊治

 茂林之家 2016-04-30


异位性湿疹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其特征是皮肤瘙痒,皮疹多形性并有渗出倾向,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临床表现。患者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血清IgE增高等。婴儿期患者头皮、额部、颈、腕、四肢屈侧出现糜烂、渗出性损害和结痂等,病情时重时轻,一般在2岁以内逐渐好转。儿童期多在4岁左右开始加重。皮损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常限于肘窝、腘窝等处,皮疹肥厚、苔藓样变,瘙痒仍很剧烈。青年成人期好发于肘窝、胭窝、四肢、躯干。皮疹常为泛发性干燥丘疹,或局限性苔藓化斑块。对于异位性湿疹患者,除内用抗过敏药与外用药外,同时应注意观察食物反应,避免过敏性食物。注意发现加剧病情的环境因素并尽力回避,避免过度洗烫,过多肥皂刺激及过度搔抓等。


病因


异位性湿疹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确切病因不明。可能有遗传性,同时与过敏和哮喘相关。其突然发病通常由周围某些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某些织物、化学品、香水、宠物、灰尘、烟雾、食物及应激。


症状


湿疹症状通常为皮疹,极度瘙痒,导致皮肤变红,肿胀,脱屑,灼热,或形成小水疱。如果继续发展,小水疱会渗出并结痂。湿疹通常起病和痊愈都较迅速。可由一个皮疹的严重瘙痒而突然起病,进而加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皮肤会变厚并且持续瘙痒。


治疗


湿疹无法治愈且没有特效药物,但是可以控制其症状。孩子湿疹发作时的不适和皮疹可能会导致家庭紧张。治疗目标是预防发作,一旦发作,则要防止感染。治疗包括尽可能避免环境诱发,皮肤护理和药物治疗。


1. 保湿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在发作间期,具体措施如下:

(1)给皮肤涂上厚厚的乳液或乳霜(如凡士林);

(2)不要使用肥皂,使用其他代用品;

(3)使用温水泡澡或沐浴;

(4)避免穿着粗糙、刺激的衣料比如羊毛;

(5)避免寒冷干燥的空气。


2. 可使用含皮质激素的皮肤乳膏或软膏。湿疹严重爆发时也可以口服或注射此类药物,但停药后通常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反弹。皮质激素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3. 局部的免疫调节剂可用于 2 岁以上的儿童,帮助控制皮肤的炎症和降低免疫反应,其副作用少于皮质激素。但长期用药的风险并不明确,如皮肤癌等。我们期待更加广泛的专家共识。


4. 抗组胺药可减轻免疫反应尤其是夜间瘙痒。


5. 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那些非常严重的病例,并且由于严重的副作用,只能短期使用。


6.UV 光疗可单独或配合补骨酯素类用于 12 岁以上的儿童。


7. 如有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