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天性气管狭窄5个要点,您掌握了吗?

 板桥胡同37号 2016-04-30


先天性气管狭窄是一种少见的的结构性阻塞性气道病变,其病因和临床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诊治和预后?


作者:重医儿童医院  柴可萍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先天性气管狭窄(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CTS)是一种少见的的结构性阻塞性气道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完全性气管软骨环的存在及膜性气管的缺失,导致管腔收缩,而气管黏膜增厚,黏膜下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进一步加重腔内梗阻。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受影响气管的长度、伴随的呼吸病症、管腔变窄的程度以及其他支气管受累的情况有关。本文分从先天性气管狭窄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及预后等多方面,以期为该病的管理提供策略。


一、 病理


先天性气管狭窄特征是气管管腔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完全性气管软骨环的存在及膜性气管的缺失,导致管腔收缩,而不规则的环状软骨板/环或者错构的软骨所致气管梗阻少见。



1964年Cantrell和Guild最早根据解剖学特点将先天性气管狭窄分为3类:


I型:弥漫性发育不全即整个气道由正常气道及狭窄段组成,


II型:漏斗形狭窄,


III型:节段性狭窄:约2—5 cm长的短段狭窄,通常有2—3个完全性气管软骨环参与。


2003年Anton—Pacheco等根据临床表现将先天性气管狭窄分为3类:①轻度狭窄:内镜下见狭窄段由狭窄的膜性气管或有足够内径的完整气管软骨环(小婴儿4—6cm)组成,偶有或无临床表现;② 中度狭窄:狭窄段膜性气管缺如或有完整的气管软骨环,有临床表现,但没有呼吸窘迫;③重度狭窄:狭窄段见完整的气管软骨环且伴有呼吸窘迫,又将其是否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分为A、B组。目前趋向将解剖特点及临床表现相结合,其分类应包括以下要素:狭窄的程度及长度、是否累及细支气管、有无完整的气管软骨环、临床症状、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先天性气管狭窄单独存在仅占10%-30%,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肺内畸形包括气管性支气管、支气管桥、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等,肺外畸形以心血管畸形为主,其中包括肺动脉吊带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双主动脉弓、部分肺静脉异位连接、法络四联症 、大动脉转位和三尖瓣闭锁等。相关胸外先天性畸形包括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等胃肠道畸形,肛门闭锁,骨骼畸形—椎体缺损,肾发育不良综合征等。


二、 临床表现


先天性气道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及狭窄的程度、长度、合并其他畸形等。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合并感染还会发热,狭窄较轻的患儿可无明显症状,可在体检中发现,随着活动量增加,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表现,严重者可在婴幼儿期有呼吸窘迫,导致死亡。由于多数患儿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这些畸形可能加重或掩盖相关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患儿延误诊断,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三、 诊断


气道狭窄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有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先天性气道狭窄的金标准,镜下见完整的软骨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支气管镜检不但能准确测量狭窄的长度及最小内径,并能直接观察感染区域,但由于在全麻下进行,且可能导致轻微的黏膜损伤,出现黏膜出血水肿,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


现代高分辨率CT及三维重建广泛应用于显示气管支气管的解剖结构。MRI不仅能够显示气管各层面解剖关系,而且可以显示血管异常。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许多重度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气道不稳定,需要机械通气,故应谨慎行CT与MRI检查。此外,超声心动图是除外是否合并心血管畸形的重要辅助检查。


四、 治疗




治疗原则选择依据:(1)临床症状;(2)狭窄的程度及长度;(3)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治疗方法初步分成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没有临床症状或者较轻临床症状的患儿可以保守治疗,密切随访气管进一步生长发育。


外科手术治疗指征主要取决于患儿呼吸功能,如果有呼吸窘迫、持续喘息、呼吸困难、反复感染药物难以控制,需要呼吸通气等临床症状,则需要手术干预。手术方法分为:


(1)狭窄段切除后端-端吻合法:适用于气管短段狭窄及临床症状较轻者;


(2) 使用补片气管成形术:使用补片的气管成形术是纵向切开气管狭窄段,以补片代替管壁以扩大气管腔,最常用的补片为肋软骨及心包,术后出现肉芽组织增生的情况;


(3)滑动气管成形术;气管斜行切除成形术,气管从狭窄部分中点处切断,将两断端沿纵轴切开,上段在后方切开,下段在前方切开,两端呈铲样,将切开的气管交错缝合到一起,这会使气管变短,但狭窄气管的周长得以倍增。滑动性气管成形术在短期及中长期的随访中提供了比较好的效果;


(4)气管移植术,气管多为尸体来源。


五、 结论




先天性气管狭窄是一种少见的结构性阻塞性气道病变,严重者会威胁患儿生命。但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及时有效治疗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先天性气管狭窄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临床表现与解剖学特点,不管气管狭窄长度及程度,滑动性气管成形术都具有优势,短段狭窄使用狭窄段切除后端-端吻合法也是可行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术后再狭窄有不可代替的治疗作用,而基于组织干细胞工程的气管移植则显示出巨大潜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