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自己,是你初入职场要学会的第一件事

 lemonice125 2016-04-30


不是用来阻挡你看这世界变化的理由


文/ 闫晓雨

本文授权转载,转载需联系原作者

前几天我委托朋友帮忙招实习生,消息散布出去之后,很快便有同学陆续加了我的微信。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来自河南的大三学生,她上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自己学历不高、能力不够、又不太懂人际交往,所以您想要的肯定不是我这样的实习生吧?”


这种试探性与敏感度极强的打招呼方式,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出于好奇,我竟然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姑娘产生了极大兴趣,一来这般诚实过头不加掩饰的就对陌生人袒露出自我认知,很有勇气。二来,我不知道身处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竟能让她如此极端的判断自己。我试着点开她的头像,齐刘海,瓷娃娃般的光滑皮肤,眉清目秀,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萌妹子,长相可真讨人喜欢。


出于对美好事物的钟爱与敬仰,我脱口而出:“你长得可真好看呀”

“您可别逗我了!就我这颜值,压根就上不了当今社会的颜值线……”


我晕,那我这张脸可能要打负数了吧,内心小小了崩溃一下,很快调整到正事上来。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我从不同方面了解了这位同学:自小生在省会城市里,父母均为政府工作人员,家庭和睦物质优越,除了高考落榜这件事以外,她的青春堪称完美。可自打灰心上了所三流大学以后她的人生观几乎颠覆,从前的优越感被成绩单压迫到无处遁形,从前的业余爱好也被慢慢逐一荒废,就连旧日里最亲密无间的朋友,她都不愿再联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叫,不配联系。


人家都那么优秀,我何必自讨没趣?


人群中曾经最明艳的少女,如今只习惯于素衣简行,独来独往。眼看着马上就要毕业了,其他同学都纷纷通过不同的渠道预先找好了实习地方,更有甚者已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出了全面而缜密的部署工作。而她,仍然掩耳盗铃于电视剧中,依靠着虚拟人物的爱恨情仇来填补内心所缺乏的真实情绪,宿舍里的姐妹,有的独身凛冽闯到北上广,有的按部就班回家找工作,每每站在阳台上望着那些拉着箱子走出校园的同伴,她都充满了羡慕。


“其实我也很想出去实习,可是像我这么糟糕的人,哪家公司会要我呢。”

“要不你给我先发份简历看看?”

“算了吧……我觉得通过的概率不大。”


这句话后面,还加了一个很“衰”的表情,看起来无辜又可恨。其实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除却客观条件,这个女孩自身领悟力其实具备超出她年龄的极高水平。看似自暴自弃的背后,其实更多是年轻人固有的无能为力的空虚感。而这种空虚感恰恰源自对现实的不甘,因为仍对腐化无法接纳,因为仍对未来充满向往,因为仍对事物的可变性结果怀有高度信任,所以才会在日复一日的纠结与焦虑中,形成这样一种典型的隔膜式心理状态。

她们其实不害怕这个世界,她们只是怀疑自己。


她们怀疑自己那些明目张胆的过错,她们怀疑自己不够与所谓的优秀抗衡,她们怀疑自己说不清拿不准的性格特征无法被轻易理解。殊不知,她们眼中的自己并非实相,而只是一个小小的观点、缩影,或者说阶段性情绪投射。因为一些成长过程中无法防备惊慌失措的陷阱经历,过多纠缠在偏执的自我定位里,就永远无法再与纯正的灵魂相遇。


要么承担,要么突破,在稍有浮动的警觉意识下,这是大概是能够帮助年轻人走出困境的最好方法了。不到尘埃落定,怎能说停就停?

这个女孩的故事让我想到另一个人。


我的大学舍友,出身贫困年少波折,在大家经常还熟睡的星期天早晨六点,她便已经踏上了去做兼职的公交车。几年下来,她不仅把助学贷款还清了,买了不少家电,甚至还资助了我们另外一位同学的整年学费。当然,说到这里你脑子里所浮想联翩的可能是“希望工程式”场景吧,粗糙而泛着高原红的女孩,独自一人,埋头苦干,末了披星带月的走在繁华都市留下抹凄凉身影?


NO,我的这位舍友才不是这么心灵鸡汤的模样呢。她“奇葩”的很,虽然出身小地方却蓬勃大气,虽然没有谈过恋爱却敢主动出击,一说话,就是一股铃铛笑声,不知道的人以为她天天都中刮刮乐呢。看似不懂过多的人情交际,却偏偏在生意场上风生水起,要知道,凭着发传单做促销能赚下那么多的钱可不容易。


最让人惊讶的是,同样在家具城里给品牌商家发传单,别人一天60,她竟然是一天200?

当时的规则是这样的。大家的底薪同样都是60元,但若能拉一位顾客进店里便可多得5元的奖励,而她最高的成绩,竟可以找到40多位愿意和她入店咨询的顾客。


“你是怎么做到的啊?”有一次,我实在好奇道。


她倒不好意思了,摸摸头:“其实也没有什么啊,我就是很真心实意的去和顾客阐述想法,我很喜欢自己的想法,所以也相信她们会喜欢的。”事实上,在生活中,她就是一个很喜欢自己的人,这种喜欢并非夸张的自恋,而是坚定不移的相信有关愉悦感的性格特征,能张弛有度的适放在同他人交往之中,既能够展现个人魅力,又拉近了与他人间的距离。这种并不算什么技巧的生活习惯,对于初入职场的小白用户来讲,实在受用。


自尊心,不是用来阻挡你看这个世界变化的理由。


作为实习生,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如何配得上别人的喜欢?作为职业人,如果你连自己的未来都不看好,如何能让公司对你另眼相待?无论多远的路,总得你先迈步,吾日三省吾身的思维模式再有安全感,也不如尝试着跌跌撞撞去入世修行来得靠谱。


我相信,当我把这个故事再次讲给那位求职者听,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逃避绝不是通往优秀的唯一办法。

学会喜欢自己,才是你永远不能放弃的好习惯。


作者:不称职媒体人,如果你愿意,请把故事讲给我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