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鉴赏】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扩春 2016-04-30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远行 江岚 - 姹紫嫣红


五一小长假到来了,更多的人选择出门远游,去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美丽景观。

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希望你没有太多的知难而退,没有身边琐碎的牵绊,没有犹犹豫豫的思索,准备好行囊,上路吧!

此时的你,心里一定是雀跃的,一定会觉得痛快,像个毫无心机城府的孩子一般吧!如果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请珍惜。因为我们需要行走,让自己成长。



始平晚息

-王勃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注:游客远征跋涉,走了一天又一天,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却没有一个地方是自己的家乡,表达了诗人怀乡思归的迫切心情。羁旅的忧愁,跃然纸上。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也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


旅怀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落花和流水的无情,诗人前往楚地时候的所见,在外乡寄回家乡的书信没有回音,旅人的两鬓长出白发,诗人自己不想回家又想家的心情。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这首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自黔中东归旅次淮上

-李频


行旅本同愁,黔吴复阻修。

半年方中路,穷节到孤舟。

夕霭垂阴野,晨光动积流。

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注: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夜晚行舟,江月伴随着人影;白昼登山,花儿追逐着马蹄。旅途所见之景很多,诗人却只摄取了两个典型镜头:舟行月移,马驰花随。诗句貌似写绿水、皓月、山花,实则暗寓友人行程中的孤寂。这种婉曲的笔法十分高妙。


行次

-罗邺


终日长程复短程,一山行尽一山春。

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


注:在旅途中整日一程复一程地不停走着,翻过一座青山,另一座青山迎面又在前头。诗人用通俗的语言,记叙了长途旅行的艰辛。“一山行尽一山青”,于记叙中富涵哲理。后来杨万里的“一山放出一山拦”即本于此。


春晚旅次有怀

-刘沧


晚出关河绿野平,依依云树动乡情。

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野水乱流临古驿,断烟凝处近孤城。

东西未遂归田计,海上青山久废耕。


注: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吴江旅次

-张乔


行人愁落日,去鸟倦遥林。

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

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

寂寞逢村酒,渔家一醉吟。


注: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菩萨蛮·湘东驿

-范成大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

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

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注:词题标明的湘东驿,在南宋时属萍乡县,即现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乡市西。当时是比较闭塞的山乡。考作者范成大一生行履,这首小令大约作于1172年(乾道八年)冬作者调任静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市),为广西经略安抚使,越岁之后途径此地之时。此前几年,作者曾奉使出行金朝,归迁中书舍人并任朝廷史官,接着因对朝廷用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辞官引退归苏州。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抑郁,这时接到调令,首途广西,来到了荒僻的湘东驿。旅中的孤独凄凉,难以排遣,不禁回想旧日京中故里的友人,忧从中来,写下了这首小令。


过许州

清-沈德潜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注:沈德潜在朝期间,他的诗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这一特殊地位使他的诗论和诗作,曾风靡一时,影响颇大。诗人路过许州(北周于颖川郡置许州,即今河南许昌),诗人身处绵延百里的柳荫道中,碧青的池水,翠绿的垂杨,周围一片绿色,他甚至觉得连自己的胡须、眉毛也被这美好的景色染绿了,这使他感到十分赏心悦目。而一路知了的欢快叫声,更增添了他的愉悦之情,使他非常轻松地在不知不觉中过了许州。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