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过吗?如果把每天闲聊的时间用来读书,你得牛逼成什么样?

 汕头能率 2016-04-30

 

我们一有空就拿出手机刷啊刷,像沙里淘金一样希望能淘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日复一日,脑子里装满了各种片面的、浮躁的碎片信息。

 

这些碎片信息,都是带有偏见的观点,对于你的提高一点好处都没有。

 

只要是牛人建的QQ群,总是有人挤破脑袋往里加,跟牛人在一个群里,似乎是一种荣耀。在群里,跟牛人的距离如此的近,仿佛自己也因此变得牛逼了。

 

其实,跟牛逼的人在一个群里,并不会使你变得牛逼。你想在群里跟牛人交流,可是你们能交流什么呢?哪有牛人是整天泡在群里瞎聊的?

 

除了混迹于各种群,刷朋友圈也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看完朋友圈再看各种各样的新闻客户端,然后,朋友圈又有人更新了。。。

 

为什么很多人每天的阅读量很大,但是却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

 

因为都是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对个人知识的积累,几乎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不够系统,零零散散,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其实又什么都不懂。

 

碎片化阅读是容易上瘾的,因为移动网络的普及,各种手机应用追求的就是让用户舒舒服服的浪费时间,所以现在大家只要一闲下来,都会马上掏出手机。

 

可是到了晚上,心慌了,今天的工作已经拖到实在不能再拖了,于是手忙脚乱的把工作应付完,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带着深深的愧疚感对自己说,明天可不能再这样了。

 

第二天,一切照旧。

 

碎片化的阅读,为什么对我们没有好处呢?因为这些碎片信息的提供者,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知识,而是为了获取大众关注,赚取利益。


他们文章中的观点往往都是偏激的、浮躁的、夸大的。长期看这种文章,让人养成了看热闹的心态,缺乏深层的思考,这些信息只是从我们这里路过,并没有增长任何知识。

 

中国网民普遍素质较低,还记得大佬们常说的那句话吗?“得屌丝者得天下”,网上大量的文章,都是为了满足低教育群体的猎奇心态,这样的文章看得越多,人就会变得越无知。

 

曾经有一阵子,我每天一大半的时间都是拿着手机在各种应用中切换,搞得头昏脑涨,但还是一有空就拿出手机,生怕错过一条动态。


后来我把这些时间改成了看实体书。我发现,原来我每天可以有这么多时间看书学习。


碎片化阅读没有好处,但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工作和学习是可取的。

 

我现在自己发明了一种分级阅读的方法,就是把每天需要读的东西分成等级,最重要的A级,一般的B级,可读可不读的C级。

 

用每天最佳的阅读时间,比如早晨和晚上睡前比较安静,阅读效率最高,用来读A级经典书籍;出去吃饭时,边聊天边看一些C级的头条新闻和刷朋友圈。一天中如果有大段的时间,就读一读公众号上喜欢的作者的文章,也就是我的B级阅读。

 

另外,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给自己定任何强制性的要求,比如必须坚持读1小时,或者必须把一本别人说是好书,但自己并不喜欢的书读完,这些都是错误的阅读方法。


阅读,一定都是在舒服无压力的心情下进行,看得爽,就多看一点,累了就少看点或者不看。

 

国外一所学校做过一项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让第一组的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另一组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结果,第一组在阅读理解力、写作与语法上,都远优于另一组的学生。因此,实验得出一个结论,要鼓励学生因为乐趣而阅读。


自由舒适的阅读,才会有收获。


我们浪费的时间,其实也都是浪费在让自己最舒服的事情上,抢回这些时间的办法,就是用阅读有价值且自己又喜欢的书,占据本来被浪费的舒服时间。


如果把阅读当成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那就坏了。因为任何爱好变成工作后,都会变得很苦逼。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碎片时间,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事。毕竟,碎片化阅读,可以让你更傻逼,也可以让你更牛逼。


作者|厚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