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的角色

 xyf4345 2016-05-01

本文文字,部分取材自王廷臣老师在《龙氏治脊疗法研修班》上的讲课内容以及网络。图片取材自广州中健骨科各位同仁。致谢!

国医大师裘沛然:“吾行医七十余年,始知世间身病少,心病多。乃以九高龄著《人学散墨》呼吁儒家教化,医人之心......”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当我第一次邂逅这句话时,我为之深深感动了。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我以为,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大医先贤,还是特鲁多医生的名言,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既来自每个生命现象个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说明医生是人而不是神的特性,还揭示了医学作为科学的发展性、延伸性和非万能性。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的现实。我们只能要求治好越来越多的病人。

同时向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生的神圣职责就是帮助病人、温暖病人。除此以外的一切行为,都有悖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帮助,是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家人的负担,不论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应该帮助患者及家人,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去帮助他们,不论是专业上或是物质上。

总是去安慰,为医生在病人面前的那个界面上展现出关爱、友善、良好的感知。如果医生在疾病面前都无能为力了,那安慰应该是起码的作为。

医学是面向人而生的,是为了呵护人的健康、解除人的种种不适而产生的一种专门的学问。就本质言之,医学是为了人、为着人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而患者也不要盲目相信医学的“本事”,对医学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算治愈了,医生也应该客观地评估其成效。药物只是缓解症状,减少病痛,手术是侵入性破坏。在西方现代医学发展史里,医生起源于牧师,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能治病就治病,不能治病就安慰你的灵魂

如果说治愈是技术层面的,那么,帮助和安慰则是人文关怀了,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无论远古还是当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人们无不敬畏生命,珍惜健康,渴望关怀;人文关怀是一切为医的首要前提,人文精神是良医行事的天然良知和道德支柱。

医生从事医学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巨大的压力,医学的风险性、复杂性和未知因素众多,是其他职业难以相比的,医生的尊严和人格必须有社会的保障。在现代就医环境中,患者及其家属审视诊疗过程时往往抱有防备心理、信任程度不足,再加上受到媒体对医疗高收费现象及极个别医护人员医德医风的负面炒作,导致患者就医时心有余悸,甚至不加理性分析就鲁莽下结论。

医护人员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患者的认同和鼓舞。患者应当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理解医护人员,支持医护人员,信任医护人员,尊重医学规律,同时也应尊重医护人员的人格。当医患双方关系激化到极点时,人文关怀也就不复存在。

今天的中国,医务人员为何总是不落好?伤医辱医暴力事件总是接连不断?其实,在每一次天灾人祸中,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的总是医务人员及军人,冒着生命危险,从不退缩的是医务人员和军人.如非典,南方雪灾救护、5·12汶川大地震医疗支援、舟曲泥石流等等,当时,医务人员被称赞为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然而这样的称赞没保持多久,在人们眼中,医务人员又成了"白狼",道德败坏,人人得而诛之的坏人。众所周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政府的医改,医保的不合理,无良媒体别有用心的错误渲染,转型期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法制不健全,患者健康知识的匮乏,医务人员服务的不到位等等,归根结底是体制问题.

在外人看来,医务人员都冷漠,麻木,一切为了钱,都把患者当赚钱的机器.可是,对医务人员来说,辛辛苦苦学医五到八年,再经历五到十年的临床实践,才能独立工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干得比牛还累,起的比鸡还早,地位比小姐还低,收入比农民工还少.随叫随到,面带微笑.病看好了是应该的,因为我花了钱,病看不好你等着瞧,轻者索赔重者要命.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自然规律。然而,很多患者家属对生命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医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发生死亡或意外,往往迁怒于医生,无理取闹。眼下,医患关系紧张成为“社会之痛”,患者有患者的委屈,医生有医生的苦衷。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加剧了医患矛盾。

今天的医生越来越离不开技术和器械。这些新技术对诊断与治疗固然作用巨大,但换个角度看,也让医生远离了病人,加剧了医学的非人文倾向。所以,眼下医生不再耐心询问病人与查看病史,结果,就是只见疾病,不见病人,忽视病人的心理感受与情感诉求。这样,要医生将病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一样需要被尊重这个原本应是医生的基本哲学,自然不易得到确立。

医学技术是有限的,而患者的期望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只强调医学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医学的局限性。如果患者对医学的期望值太高,一旦出现意外,很容易导致医患冲突。现在,不少患者认为医生无所不能,希望医生彻底解决病痛,其实医生没有这个能力。医生能做的通常有三件事:减轻痛苦、适当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教育先驱奥斯勒曾经强调:“一个医师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医生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不仅要关心“病情”,还要关注“心情”,能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

“大夫,您只是在观察,而我是在体验。”这是美国女哲学家图姆斯在以自身罹病经历写就《病患的意义》一书中的名言。对于疾病,病人与医生的视角往往是不同的,在医生看来很平常的病症,有时病人却感觉很严重。所以,良好的沟通,是获得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有个唐朝的故事,讲的是药王孙思邈有一次,孙思邈在太行山中采药行医的途中,遇到一只猛虎挡道。他知道无法躲避,就索性站着不动等死,过了一会儿,并不见猛虎吃他。孙思邈看见猛虎张大嘴巴、摇着头坐在他前面,表情痛苦,有乞求的眼神。出于职业的敏感,孙思邈慢慢接近猛虎,看到猛虎的喉咙里卡着一根野兽的骨刺,吐咽不下。于是,孙思邈一边抚摸猛虎的头安慰它,一边小心地把手伸进猛虎的嘴里取出骨刺,消除了猛虎的痛苦。传说猛虎知恩感激孙思邈,常与他结伴而行,也不伤害他,还成了他的坐骑。

这个故事起码说明了两个道理:第一,即使是吃人的猛虎患病,医生也应本着仁义之心为它治疗,何况生了病的人呢;第二,即使是吃人的猛虎对于为它解除病痛的医生也怀有感恩之心,有礼貌地回应。从某种意义上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正是医患关系的最基本特点。中国人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一样,很大程度上把对社会的不满,生活的不如意,疾病的痛苦,失去亲人的悲伤,还有命运无常的愤怒全部转嫁到医生身上了。我们对生老病死都没看明白,自己都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还怎么能指望医生呢?

如果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那么谁来保护患者呢?这个问题值得全社会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