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杨牧祥教授对胃脘痛的认识及诊治经验

 思考的蚂蚁qq 2016-05-01
杨牧祥教授对胃脘痛的认识及诊治经验(转载)
 
     笔者随师学习3年,亲聆教诲,深感其辨证及遣方用药经验独到。现将其对胃脘痛的理论认识及诊治经验简介如
  杨师根据古典医籍及西医学对脾胃病胃脘痛的认识,结合多年临床诊治经验,不断探索,提出了“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为基础;气机郁滞(尤其是肝气郁滞),中焦胃腑经络不通为结果”的观点,丰富了中医学对脾胃病胃脘痛的病理认识。
  1.1 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为基础 杨师认为,胃脘痛的发病机制不离本虚。如《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又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人体正气充沛,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正常,气血调和,阴阳平衡,邪气难于入侵。若正气不足,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低下,气血失和,邪气侵入人体引发疾病。正气为本,正气的强弱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邪气为标,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古代医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如金元李东垣创立“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发病理论,认为胃脘痛“皆因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客”(《东垣试效方》)导致,进一步肯定了胃脘痛乃正虚为本,邪客为标。朱震亨也认为“劳役太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脉因症治·心腹痛》)是发生胃脘痛的根本原因。
*  为什么脾胃多虚呢?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诸痛门·心痛胃脘痛》中分析:“盖胃之真湿土也,位居中焦,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是水谷之海,为三阳之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受气于此。是以足之六经,自下而上,凡壮则气行而已,胃脘弱则着而成病。其冲和之气,变为偏寒偏热,因之水谷不消,停留水饮食积,真气相搏为痛。”指出了胃脘痛脾胃虚弱的本质所在。
   1.2 气机郁滞(尤其是肝气郁滞),中焦胃腑经络不通为结果 脾胃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主要功能为受纳水谷,化生精微,充养一身的气血,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既是脾胃的基本生理特性,也是脾胃之气的功能表现。因此,脾升胃降是中焦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脾胃健旺是维持中焦气机条畅的根本保证。正如《冯氏锦囊秘录》所云:“夫中者,上下四旁之枢机。若中脘之气健旺有余,则驱下脘之气于大小肠,从前后二阴而出。惟其不足,则无力运之下行,反受下脘之浊气,以致胃中清浊混乱,为痛为胀之所由也。”脾胃一虚,升降即因此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为之郁滞不畅。复因六淫、饮食、情志、劳逸过度重伤脾胃,升降更为不利,气滞、痰湿、食积、瘀血阻滞中焦,导致胃脘痛的发生;虚损日久,胃腑失于荣养,不荣亦痛。
   2 辨证特点
.由于胃脘痛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故在辨证时需从病位、病因、虚实、寒热、气血及痰饮食积等多方面分析,以指导立法处方治疗。
  2.1 辨病位 杨师认为辨病位是辨证用药的必需环节。杨师认为胃脘痛的发病部位在胃,并与脾、肝、胆等有关。由于胃与肝、胆、脾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联系密切,需要辨明胃脘痛与相关脏腑的关系。如胃脘痛随着情志变化而减轻或加重,多为肝气犯胃或肝郁胃热;如兼有大便稀溏,腹胀食少,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多为脾胃虚寒。
  2.2 辨病因 杨师认为辨证求因是病性辨证的基本内容,通过辨病因既可以帮助确定病性、分析病机变化,又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杨师认为,大体上可分为内伤、外感两类。外感寒邪,多胃脘痛急暴发作,得温减轻,遇寒加重,脉弦或紧;内伤饮食,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不思饮食,苔白厚腻,脉滑;肝郁犯胃,胃脘痛多随情志变化而减轻或加重,脉弦或弦数;瘀血停滞胃腑,则痛有定处,按压加重,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
   2.3 辨虚实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辨别虚实对于指导临证确定治法具有重要意义。杨师认为胃脘痛而胀者多属实证,胃脘痛而不胀者多属虚证;拒按者多属实证,可按者多为虚证;疼痛而喜寒者多属实证,疼痛而喜热者多属虚证;饮食则甚者多属实证,饥饿则甚者多属虚证;脉实气粗者多属实证,脉虚气少者多属虚证;新病年壮者多属实证,久痛年衰者多属虚证;补而不效者多属实证,攻而愈剧者多属虚证;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痛稍减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为虚,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为实。并且告诫我们这是一般规律,也有例外。如患者喜按与拒按还不是区分实证、虚证的惟一标准,还须结合病因、病位综合分析,正如《医学入门》中曰:“旧以虚痛喜按,实痛怕按,但寒热邪有浅深,不可太泥。寒谓寒气入经,客于卫分,则血涩急痛,按之热则止。寒气客于荣分,则气郁满痛甚怕按。寒气客于肠胃募原血络,急引皮痛,按之则气血散而痛止。”总之,必以望、闻、问、切合参详辨,则虚实彰然。
  2.4 辨寒热 杨师认为辨清胃脘痛的寒热属性,也是正确处方用药的必要前提。辨清寒热,才能避免用药时出现以寒治寒、以热治热的错误。寒性凝滞收引,故寒邪客犯,多胃脘痛突然发作,疼痛剧烈而拒按,喜暖恶凉;脾胃阳虚的虚寒胃脘痛,多慢性起病,隐隐作痛而喜按,得温减轻,遇冷加剧;热证胃脘痛,多为胃脘灼痛,痛势较急,多伴有渴喜冷饮,便秘溲赤等表现。杨师告诫我们,由于本病病机复杂多变,新病久病均有寒热之分,寒证可郁而化热,热证也可因过用寒凉等转为寒证。
  2.5 辨气血 胃脘痛辨气血始于金元,朱震亨明确提出平素喜食热物可致胃脘痛瘀血证,首辨胃脘痛在气在血。杨师认为,初病疼痛,多在气分,久病疼痛,多在血分。无形者痛在气分,必或胀或痛无定处,部位游走不定,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有形者痛在血分,必痛有定所而胀无休息,不往不来,不离其处,部位固定不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说“厥气乃散漫无形,瘀伤则定而有象”。
    2.6 辨痰饮食积 杨师认为,痰饮和食积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既可以作为病因存在,也可作为病理产物存在,胃脘痛辨痰饮食积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其不同特性指导选方用药。认为水饮停积胃脘疼痛,多干呕吐涎,或咳或噎,甚则振摇作水声,苔白滑,脉弦滑;食痛者,伤于饮食积滞胃脘疼痛,多心胸胀闷,手不可按,或吞酸嗳腐,苔腻或腐,脉滑。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说“停饮必吞酸,食滞当嗳腐,痰湿壅塞,……必善吐而脉滑”。
    杨师认为,胃脘痛总的来讲,属于“不通则痛”的范畴,所以治则是“通则不痛”,总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可以分别采用散寒、益气、理气、活血、化 湿、攻下等方法,这也基本体现了《内经》“寒者温之”、“虚者补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因此,“通法”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可狭义理解。正如《医学三字经·心腹痛胸痹》中引高士宗的话说:“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3.1 散寒止痛 杨师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的经验方是高良姜、干姜、紫苏梗、桂枝、乌药、香附、延胡索、陈皮。该方以良附丸为基本方,加干姜、紫苏梗、桂枝、乌药、延胡索、陈皮而成。杨师认为,外感寒邪,脘腹受凉,寒邪内客于胃腑;或过服寒凉伤中,气机凝滞,胃气不和,不通故收引作痛。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气滞宜行,寒凝宜温,故治宜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方中高良姜味辛大热,温中暖胃,散寒止痛,用酒炙可以增强散寒之力。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用醋炙可加强入肝行气止痛之功。两药相伍,一散寒凝,一行气滞,共奏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之效。方中加干姜、乌药、桂枝,助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止痛;加紫苏梗、陈皮、延胡索,助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且桂枝、紫苏梗既温且通,两者作用兼具。延胡索为导师所喜用之品,可以行气;寒凝之下,必有血脉不畅,延胡索又可活血;延胡索又具有极佳的止痛效果,可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说:“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研究发现,延胡索含有右旋紫堇碱(延胡索甲素)、原阿片碱(延胡索丙素)、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右旋海罂粟碱、黄连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丑素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去氢紫堇碱能保护大鼠实验性溃疡病,减少胃液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量[1]。脘痛较重者,加檀香;食欲不振,纳呆食少者,酌加焦三仙、鸡内金。
  例1 王某,男,37岁。2005-07-12初诊。脘腹畏寒怕冷疼痛6个月余,甚则脐周冷痛,纳差,大便时溏。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弦。处方:高良姜6g,干姜10g,紫苏梗10g,桂枝10g,乌药10g,香附10g,延胡索10g,陈皮10g,檀香6g,焦神曲10g,炒麦芽10g。7剂,文火煎2次,共取汁500mL,分早晚2次饭后2h温服。2005-07-19二诊:患者药后,脘痛怕冷明显减轻,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弦。处方:前方加炒白术10g、鸡内金10g。7剂,煎服法同前,尽剂诸症消失。
   3.2 疏肝和胃 杨师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经验方是柴胡、香附、川楝子、枳壳、陈皮、炙甘草、清半夏、木香、砂仁、紫苏梗、炒白术、茯苓、。该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去人参,加柴胡、香附、川楝子、枳壳、紫苏梗而成。杨师认为胃脘病证多与肝气有关,肝喜条达,胃宜和降,故基础方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肝郁气结,气有余便是火,故而肝郁易化火。因此导师用川楝子,一则疏肝理气,二可清郁滞之火热。肝胃不和证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肝郁而横逆犯胃,即肝气较强,另一方面是由于脾胃之气较弱,因此,杨师用炒白术以健脾益气。方中柴胡、香附、川楝子、枳壳疏肝理气,以去克伐之因,炒白术、茯苓、陈皮、清半夏、炙甘草健脾燥湿,木香、砂仁、紫苏梗、陈皮和胃理气。去人参,是鉴于临床所见患者病证以虚实夹杂为主,而人参有壅滞胃气,或留恋邪气之弊。杨师临床常以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每获良效。胃脘痛,兼胁胀,善太息者,酌加佛手、香橼、郁金、姜黄;脘痛较重者,加延胡索、檀香;失眠梦多者,酌加合欢皮、合欢花、夜交藤;胸脘痞闷者,加瓜蒌、薤白;苔白厚腻者,酌加白豆蔻仁、生薏苡仁、杏仁;食欲不振,纳呆食少者,酌加焦三仙、鸡内金;泛酸者,加瓦楞子、海螵蛸;嗳气,或呃逆,酌加丁香、柿蒂、炙枇杷叶、旋覆花;口臭,加荷叶、佩兰、藿香;便溏者,酌加白扁豆、莲子肉、怀山药、薏苡仁;胃脘灼热,舌红苔少者,酌加石斛、玉竹、麦门冬、川黄连;清气下陷,肛门下坠者,酌加葛根、升麻、炙黄芪;头晕、恶心欲呕,脉弦者,酌加天麻、刺蒺藜、夏枯草、竹茹。
  例2 李某,男,39岁。2005-06-16初诊。胃脘痛3年,脘腹胀甚,泛酸,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黄稍厚乏津,脉弦数。患者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历经中西药治疗,疗效欠佳。患者肝郁日久化火,中焦气机郁滞,则脘腹疼痛且胀甚;肝郁化火上炎,故泛酸,口苦,口干;肝郁腑气不通,而致便秘;舌苔黄厚,乃湿热内郁之征。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清肝泻火,降逆止酸。处方:基础方加白豆蔻仁10g,荷梗10g,佩兰梗10g,藿香梗10g,龙胆草6g,番泻叶6g,瓦楞子10g,海螵蛸10g。7剂,文火煎煮2次,共取汁500mL,分早晚2次饭后2h温服。尽剂,疼痛止,泛酸消,大便畅通,脘腹胀消。
  3.3 温养脾胃 杨师常用的治疗经验方是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清半夏、木香、砂仁、丁香、吴茱萸。该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以党参易人参,加丁香、吴茱萸而成。杨师认为,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久病损耗,或过用寒凉,或命火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而见胃脘痛。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以荣养五脏六腑、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则受纳健运机能障碍,饮食减少;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停滞于胃脘则痛,下趋则大便稀溏,上泛则泛吐清水;脾主肌肉,四肢禀气于胃,脾胃虚寒,四肢肌肉失于荣养,故四肢无力,手足不温。气血不足,故脉来虚软无力。因此,治疗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中重用党参补益脾胃之气;脾喜燥恶湿,脾虚不运,每易生湿,故辅以甘苦温的白术燥湿实脾;茯苓甘淡渗湿,和胃益肺;炙甘草甘温益气,补脾调胃。陈皮、半夏、砂仁、木香以助白术、茯苓燥湿健脾,和胃理气;丁香、吴茱萸辛热温胃散寒。诸药相合,共奏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脘腹冷痛,黎明泄泻者,酌加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乌药;食欲不振,纳呆食少者,酌加焦三仙、鸡内金;便溏者,酌加炒白扁豆、莲子肉、炒山药、薏苡仁。
  例3 王某,女,50岁。2005-06-20初诊。主诉胃脘疼痛4年,加重月余。患者于4年前出现胃脘疼痛,经治疗后反复发作,1个月前加重。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现证:胃脘隐隐疼痛,畏冷喜暖,食冷后即泄泻。近1月来饮食稍不慎,即胃脘疼痛,或即泄泻,食欲不振,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虚弱。脾胃虚寒,正气不足,故脘痛隐隐而不剧;寒得温则散,所以畏冷喜暖;脾胃虚寒,则受纳运化失常,故食欲不振;脾主肌肉而健运四旁,中阳不足,则健运失权,肌肉筋脉失却温养,所以手足不温;脾主运化水湿,脾胃虚寒,故食冷则脾虚生湿下渗肠间而大便溏薄。治宜健脾温中止痛。处方:党参3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5g,陈皮10g,清半夏10g,木香6g,砂仁10g,丁香6g,吴茱萸6g,焦三仙各10g,莲子肉10g。7剂,文火煎煮2次,共取汁500mL,分早晚2次饭后2h温服。2005-06-27二诊:胃脘痛明显减轻,食欲好转,舌淡,苔薄白,脉力渐复。效不更方,前方继服。7剂,煎服法同前。
  3.4 滋阴益胃 杨师常用的治疗经验方是沙参、麦门冬、生地黄、玉竹、石斛、竹茹、枇杷叶、乌梅、木瓜、山楂、白芍药、炙甘草。该方以益胃汤为基本方,加石斛、乌梅、木瓜、白芍药、竹茹、枇杷叶、山楂、炙甘草而成。杨师认为,多因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品,伤耗胃阴,或脾胃虚弱,阴生不足,胃失濡养而发作胃脘痛,并见饥不欲食,口燥咽干等症。治宜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中生地黄、麦门冬味甘性寒,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为甘凉益胃上品;伍以沙参、玉竹养阴生津;复配合石斛、乌梅、木瓜、白芍药、山楂、炙甘草酸甘化阴;竹茹、枇杷叶和胃降逆,共奏滋阴益胃之功效。舌红、苔黄,郁热较重者,酌加川黄连、黄芩;便秘,酌加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甚者,加番泻叶或大黄;失眠梦多者,酌加合欢皮、合欢花、夜交藤。
  例4 李某,男,45岁。2005-09-15初诊。主诉胃脘烧灼疼痛2个月。患者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经常胃脘疼痛,一直是乡医以香燥理气类药物治疗,能够缓解,但经常复发。2个月前患者出现胃脘烧灼疼痛,泛酸,饥不欲食,口干,手足心热,乏力消瘦,大便秘结,二三日1次,再经乡医治疗无效,因之就诊。刻诊如前,舌红,少苔欠润,脉细数。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故胃脘烧灼疼痛;阴虚津少,无以上承,故口干;阴虚液耗,无以濡润肠道,则大便秘结;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乃是阴虚内热的表现。治宜养阴益胃,滋阴清热。处方:沙参15g,麦门冬15g,生地黄15g,玉竹10g,石斛10g,竹茹15g,枇杷叶10g,乌梅10g,木瓜10g,山楂15g,白芍药15g,炙甘草15g,知母10g,川黄连10g,火麻仁10。7剂,文火煎煮2次,共取汁500mL,分早晚2次饭后2h温服。2005-09-22二诊:药后胃脘灼痛、饥饿感明显减轻,手足心热减轻,大便秘结好转,舌仍红,津液已复,脉细稍数。效不更方,处方:前方加地骨皮15g、郁李仁10g。7剂,煎服法同前,尽剂而愈。
  4 结语
  杨师衷中参西,结合多年临床诊治经验,不断探索,提出了“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为基础;气机郁滞(尤其是肝气郁滞),中焦胃腑经络不通为结果”的观点,丰富了中医学对胃脘痛的病理认识。
  杨师认为脾胃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是中焦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脾胃健旺是维持中焦气机条畅的根本保证。胃脘痛的发病机制不离本虚,脾胃一虚,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为之郁滞不畅。复因六淫、饮食、情志、劳逸过度重伤脾胃,升降更为不利,气滞、痰湿、食积、瘀血阻滞中焦,导致胃脘痛的发生;虚损日久,胃腑失于荣养,不荣亦痛。
  因此,临床辨证则需从病位、病因、虚实、寒热、气血及痰饮食积等多方面分析。针对胃脘痛总属“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依据“通则不痛”的总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分别采用散寒止痛、疏肝和胃、温养脾胃、滋阴益胃等方法,基本体现了《内经》“寒者温之”、“虚者补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等的治疗原则,提高了临床疗效。此外,临床善于使用组药和对药,丰富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