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报告|2015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茂林之家 2016-05-02


我国物流持续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伴随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物流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不同形式物流企业开始出现,包括由传统运输仓储货代转型的企业,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专门从事运输、仓储企业。近年来,物流企业开始走向信息化,以物料需求为核心的 EPR 系统在钢铁、煤炭、家电和汽车等行业得到推广。
1
中国智能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物流浪费严重,原因主要是运输分散和智能化水平低。2013 年我国社会物流费用占 GDP 比率为 18%左右,超过美国 8.5%的两倍。物流费用高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第三产业属轻资产性质,单位 GDP 所承担物流费用较低。二是因为我国物流运输分散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导致物流浪费严重。截止到 2013 年,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主体超过 720 万家,90%的经营主体为中小型企业,承担了 90%以上公路货物运输业务,排名前 20 的公司加起来只占市场份额 2%。经营模式多为传统的单车货物运输,管理手段简单,货源组织能力差。

2014年各国经济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WIND

第三方物流仍有万亿市场空间。我国物流大部分是由企业承担,企业规模小且各自为政,空载率高。我国空载率高达 4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15 年 8 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同时,《通知》中提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为 8%,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约 60%提高到 70%,按照2014 年物流业增加值 3.5 万亿计算,到 2020 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仍有万亿发展空间。

2009-2014年中国物流成本
(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WIND

2014年第三方物流收入规模占物流成本比重

数据来源:WIND

1991-2020中国物流增加值规模统计及预测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

物流智能化改造能节约超 2.5 万亿成本。我国物流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发展不均,新兴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多问题,物流总体水平不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实施或者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仅占 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占 10%。在物流供应链中,企业与上下游信息流没有打通,形成“信息孤岛” ,导致信息化建设层次低。同时,由于缺乏订单管理、货物跟踪、货物分拣和运输管理等物流服务系统,信息阻滞。物流企业现有业务着眼点在运送,缺乏整体统筹规划管理,空载率高,浪费严重。根据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陈丽华测算,在不改变产业结构情况下,如果我国库存和管理达到美国水平,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可由 18%降至13.5%-14%,按照 2014 年我国 64.01 万亿的 GDP 总量计算,对现有物流进行智能化改造可节约超过 2.5 万亿成本。

2009-2014年中国社会物流费用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2014中美社会物流费用
占 GDP比率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智能物流发展处于基础期后期。物联网对物流行业的渗透可分为四个阶段:基础期,导入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基础期以 RFID技术,GPS 技术,GIS技术和 GPRS技术推广为基础,建立基于 RFID 的货物可追溯系统。第二阶段是物体互联时代。该阶段传感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等得到发展,物流业务全球化管理信息平台开放互通。第三阶段是半智能化的成长期,执行标签、智能标签、低耗能与可再生新材料逐渐推广,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技术得到应用,物流作业系统与环境实现全自动和智能化。最后是智能化时代,行业标准统一,环境高度智能,实现所有物品的覆盖,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完全智慧的物流运作体系。我国 RFID 快速发展,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由于 RFID 现有部署复杂性,我国还未实现普及, 比如少于 5%医院实现 RFID实时位臵系统。 智能物流发展仍处基础期,充满想象空间。

2010-2014年中国 RFID规模变动

成本重压倒逼流程改革,智能物流推行已是箭在弦上。伴随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业利润被严重挤压,利润率低于 5%,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甚至徘徊在盈亏平衡点边缘。因此,推行智能物流降低成本是必然趋势。

2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推进
驱动物流行业发展

我国人均 GDP 偏低,人群集中度高,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区域以 2.8%的国土面积聚集 18%的人口,贡献 36%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增长提振消费,拉动物流需求。同时,伴随区域结构改革推进和城镇化持续渗透,新城市群应运而生,带来物流新需求。

2001-2014年居民收入和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WIND

物联网奠定智能物流基础,促进物流发展。物联网引入物流行业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物流业长期向好。政策大力支持智能物流,提倡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物流行业发展。我国政府对物流行业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以创新发展物流,从顶层设计层面支持物流行业。

3
智能物流推动产业升级
释放千亿市场

《2015-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研究及市场展望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物流行业获得长足的发展。2014年,我国的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同比上升8%。从物流需求系数来看,由2000年的1.7增长到了2013年的4.0,增幅达到了97%。 

物流系统包括物体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对于降低流通成本、带动产业升级、提供经济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流系统正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从技术装备的角度来讲,一个物流建设工程项目主要由仓库、输送、拣选、搬送、软件及项目规划组成。

2015年我国物流行业总额及增速走势图
(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5年我国物流业单位GDP物流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物流系统分类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根据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估算,2013年中国物流系统市场总规模已经超过360亿元,到2016年将达到778亿元。考虑到当前物流需求弹性系数达到1:3.8左右,物流系统需求将以显著高于GDP增长率的速度提升。参考日本物流系统设备的统计分析的比例结构,并根据目前中国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的市场规模,可以测算出中国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的分类市场需求结构

2015年我国物流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速
测算走势图(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通过各类仓储方式的投资成本与存取时间的简单分析可以发现,自动化立体库的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同时存取时间的优势明显。根据调研数据,自动化立体库的成本最低为每座1,000万元,其中货架费用占30%,系统集成商的设备(堆垛机、输送带、提升机、RGV等)成本占30%~35%,核心的控制系统、软件、系统集成商的利润占30%。根据国际仓库自动化会议资料,如果将人工成本、吞吐成本等因素考虑在内,以库存11,000托盘、月吞吐10,000托盘的冷库为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用地面积为普通仓库的13%、需要配备的工作人员为普通仓库的21.9%、吞吐成本为普通仓库的55.7%、总投资为普通仓库的63.3%。

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与普通仓库
成本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以2014年为例,当年自动化仓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仅为2,438万元,同比减少76.3%;其原因在于订单获取和业务拓展方面出现短期断档的现象。2015年以来,公司自动化仓储业务经营态势好转显著,上半年该项业务已实现营业收入7,603万元,而我们预计全年订单有望突破2亿元以上。公司近期加大了在自动化仓储领域的投入,引入新的团队,掌握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与布局。

从自动化仓储业务的应用领域来看,电商、冷链、医药等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2.8万亿,同比增速达到47.4%,网络购物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给国内电商物流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增量需求,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市场需求也会随之打开。

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从2013年各类食品的网购增长比率中就可以窥见,生鲜食品以近110%的增速超于其他所有食品品类,位居第一。根据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预测,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在现有1,925亿元的基础上将达到2017年的4,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巨大的冷链物流市场将为各智能物流企业提供新的业务开拓方向。

2015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
及其增速走势图
(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
市场规模走势图
(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4
智能化改革是物流行业必经之路

近年来,冷链物流、医药物流、汽车物流和服装物流为代表的精细物流智能化诉求强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0 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涵盖冷链物流、钢铁物流、汽车及零部件物流、应急物流、货架、仓储技术等领域。 我国冷链运输损耗高,智能化能够实现监督和预警。相比于国际水平我国冷链物流处于发展初期,生鲜运输损耗严重。我国综合冷链应用率仅为 19%,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 5%,15%和 23%。美、日等发达国家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超过95%,肉禽冷链流通率接近 100%。落后冷链物流造成严重浪费,据统计,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腐损率分别为 20%-30%、12%、15%,发达国家是 5%左右水平。若通过冷链物流使腐损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准,果蔬、肉类和水产品供给将分别增长19%-36%、8%、12%。智能化是我国冷链物流一大短板,冷链物流处于领先地位的加拿大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建有农产品信息系统,包括仓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运输管理系统、全球定位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损耗。最新智能化冷链物流成果是GPRS+GPS 双模块智能一体化冷链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分布的冷链系统进行集群化管理,实现提前预警。

    智能化是提高医药物流效率必备要素。我国医药出厂价格占零售价格比例不高,中成药出厂价格一般为零售价格的 20%-25%,化学药品一般为 10%-20%。零售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物流成本较高,2012 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费用率为 11.6%,高于同期日本 1.7%水平。医药是特殊商品,品种复杂、形态各异,同时运输也有差异化要求,比如稳定性要求,时间性要求和冷藏要求等。传统医药物流主要由医药厂商自营,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组织低效高耗,切断横向连接难以形成整体效应。引入智能化对原有物流进行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药企未来发展必经之路。

    集约化和智能化改革打开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发展空间。国内较常见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是供应商自营物流,整车厂商根据生产计划将需求传送至零部件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物流组织。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众多,单个供应商运输量较小,无法合并集货,物流浪费严重。引入智能化第三方物流后,物流企业在整车厂附近建立物流中心,同时在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商之间搭建包含各种零部件品类、数量信息的平台。根据整车厂生产计划适时将各供应商零部件运送至中间仓库储存,集中调配提供给整车厂。

    服装短周期强周转特性催生智能物流诉求。服装销售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周转速度快,容易产生大量库存积压,因此有效物流管理能降低库存成本。我国服装库存成本较高,部分服装厂商库存额几乎与销售额持平,浪费严重。西班牙 inditex 旗下品牌 Zara对服装进行供应链管理,两周内完成从设计到进店全流程,借此实现弯道超车,inditex成为全球排名第一服装零售集团。产品高速运转衍生较高物流要求,传统物流难以满足,智能物流受益发展。

5
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中国经济正在转变为依靠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来保持国内经济中高速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中,物流行业也由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升级,企业在生产与物流环节正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同时,新技术与新业态层出不穷,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与物流中快速普及应用,所有核心环节都将变得更加“智能”。工业4.0、中国智造、互联网+等一个个新名词都在为传统生产与物流产业注入“智能”的基因,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2008-2014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1、“互联网+”升级传统物流实现智能物流

“互联网+”升级传统物流服务产业,建设新的物流行业规则和物流行业标准,使其成为智慧型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新常态经济发展下,依托信息技术整合O2O线上线下资源,物流产业继续成为国内经济的热点领域。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以达成物流智能化服务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智能物流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

    在新常态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中,“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其发展能带来超过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而其中物流产业的贡献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必须是“互联网+”和传统物流相结合后的智能物流产业所能达到的经济规模。

2、生鲜物流需求促进智能物流的大发展

农业在“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被互联网升级改造的潜力特别巨大,已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生鲜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农业生鲜物流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量大,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生鲜物流损耗大、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等,导致顾客购买频度低忠诚度不高等,严重限制了农业生鲜物流的继续向前发展。现实中,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鲜产品在火热发展的电商中依然占比相当之小,生鲜电商交易平台呈现规模小、竞争弱的格局,生鲜产品的非标准化,产品庞杂,包装不便,从储藏到配送必须全程冷藏,生鲜供应链较难完善,损耗也大,“最后一公里”的按时入户配送尤难解决,这些都成为该领域没有获得很大突破的难点所在。

    解决上述生鲜物流发展困境的途径之一即是将生鲜电商的竞争从资本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大数据技术(DT)的智能分析策略将在此大派用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记录了每个客户详尽的历史订单,依托这些历史数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分析可以总结出每个客户的饮食习惯,并预测出客户下一个订单的基本内容和金额,智能高效的物流带来全新的客户体验及客户粘性,提高生鲜物流的订单量。

3、“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智能物流产业

经济新常态中的“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将推动中国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正努力架构丝绸之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工程基建项目,以服务于中国“走出去”的全球贸易和构建中国国际化的营销网络。中国企业将在“一带一路”的大平台中收获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装备制造、交通等方面的大笔业务订单,这些都需要有跨国的智能化的高效物流的支撑。

    更广阔区域内的大交通和信息技术升级武装下的智能物流产业的高效发展,需要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加强区域内物流仓储网点的战略布局,从而适应和保障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形成跨区域的多式联动,实现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目标,抓住国内经济“齐发展“、“走出去”的战略机遇。

4、跨境电商提升物流产业的智能升级

随着跨境电商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各大企业也都加快了向外走的脚步,特别是物流网络战略布局率先向家门外延伸以服务于跨境电商,使得国际物流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适应国内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其他产业跨境发展的需要,将开始启动海外物流自动化仓储中心的战略性布局,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智能物流的高效服务网络,提高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打造中国物流产业智能化、区域化、国际化竞争的新优势。


本文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研究咨询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