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淼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本文节选自李淼近期在博雅小学堂给孩子们开的微课,《宝宝量子物理学家》系列书中的一小部分。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收听完整讲座音频。
这本书非常简单,一页纸只有一张图和一句话,但同时它又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从这个《宝宝的量子物理学》第一册第一页开始。 这张图是一个球,这个球实际上代表了我们世界里面的任何一个物体,它可能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是一朵鲜花,就是说这个球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一个东西。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物体都有能量,而这个能量跟它的质量有关,也就是能量跟质量成正比。 第二张图说这个物体有能量。我们看到这个球是发光的,发光是给孩子们看的一个示范,不是说这个球真的在发光,而是说这个物体是有能量的。这个能量可能是它的质量里面含的一些化学能,也可能是它这个质量里面含着核能。煤气炉燃烧的时候,它是在释放化学能,就是分子原子在相互作用。 我给大家看一张煤气燃烧的图,我们看到火,这个火实际上是煤气跟氧气在发生相互作用,发出来的是一个化学能。这个火如果是红色,就说明它发出的能量比较低,如果蓝的话,那么它发出的能量就比较多。我们再看一下太阳,太阳发出来的是一个核能,这个能量更大。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第四张图,这又是一个球,这个球是蓝色的。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因为作者不太好表示一个球里面什么也没有。第四张图就是说这个能量等于零,没有能量。实际上就等于什么也没有。那么当一个物体里面什么也没有,就是我们说的真空。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真空没有能量。 物理学实际上有百分之五十就两句话。第一句话我们刚才解释了,就是爱因斯坦老爷爷告诉我们的,任何物体都有能量,这个能量跟质量成正比。那么第二句话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把一块石头打碎,或者说我们用电子显微镜看一块石头,把它放大到一亿倍,我们会看到什么? 如何放大一亿倍的话,那我们看到的原子实际上已经有一公分大小了。也就是像指甲盖一样大小的东西,这个东西实际上也是很空空荡荡的,在中间你看到就是有一个原子核。其实如果我们把原子放大到一亿倍的时候,我们都看不到原子核。为什么呢,原子核还是太小,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个原子的空间。 这个空间几乎是一个真空,中间是一个原子核,外面有很多很多电子在转,这些电子几乎看不见。 如果我们把原子再放大到一千亿倍,原子核就变得有头发那么粗细。那我们现在看看第六张图,这第六张图说原子里面有中子。 然后我们再看第七张图,就是原子核里面有两种粒子,一种是中子,还有一种是质子。那么这个是要把一个原子核要放大到一千亿倍,我们才能勉强看到里面有东西,这些东西就是质子和中子。 质子和中子是什么?这本书没有告诉我们,但其实质子和中子实际上也没有那么简单,物理学告诉我们质子和中子其实里面还有三个夸克,夸克我们今天就不细讲,我们就讲的是整个原子核里面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在这个世界里,最最简单的原子就是氢原子,氢原子里面中间只有一个质子,然后外面跑着一个电子。所以我们就看到第八页。第八页说这个原子核里面除了中子和质子以外,外面还有跑着电子,这些电子实际上也是很小的,即便把它放大到一亿倍再放大到一千倍我们肉眼也是看不到的,可是每个电子都有能量。 然后我们就看到第九页,外面有很多电子,电子发光,实际这个发光的也是给小朋友一个示范,不是说这个电子真在发光,只是说电子像太阳一样也有它的能量。那么我们看看这些电子到底有多少能量? 翻到第十页,第十页告诉我们的是跑在最外面一层的电子能量最多。 第十一页告诉我们,跑在最里面的电能量最少。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这个道理就相当于我给大家看一张图。 一个人跳伞,他可以从一个很高的楼跳下来,身上背着一个降落伞。那么一个人跳伞的时候,他总是从最高的地方跳到最低的地方是吧,他不可能说是跳伞了,然后越跳越高,对吧,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一个人跳伞的时候会从高的地方落到低的地方呢?原因很简单,是一个能量的原理。就是说低的地方能量比较低,我们通常是倾向于向能量低的地方走。电子也一样,电子在原子核里面就是在外面那个电子能量最高,在里面那个电子能量最低,发现这个规律的是一个叫波尔德物理学家,是他告诉我们这个电子在原子里面不光有能量,还有速度。 这个速度有多快呢?比光速要慢一些。光速是每秒三十万公里,一秒钟光能绕着地球跑七圈到八圈。电子大约是光速的一百分之一到一千分之一,这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是光速的一百分之一,那么它每秒就要跑三千公里,就相当于从广州到了北京了。 在外面那一层的这个电子跑的要慢一些,这个也是有道理的。就相当于我们在地球上放卫星,放的越高这个卫星绕着地球跑的速度就越慢,电子在原子里面也一样,它飞的高,速度可能是光速的一千分之一,飞的低一点,就是光速的一百分之一,几乎在一秒钟之间就从广州跑到北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