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冠心病,中医恰恰能解决冠心病的根本问题,就把脂质代谢紊乱给你纠正了,内皮细胞凋亡给你再生了,根本上解决了冠心病的病因,这是中医治疗的一个优势。 冠心病要从痰论治,但我反复讲不是所有的冠心病你走这条路,必须苔腻,哪怕薄腻的病人用这个有效,治冠心病明显的疗效,这是一个新的思路。
怎么办呢?就温胆六味,上午讲的。竹茹、枳壳、云苓、陈皮、菖蒲、郁金,这六个主要的药,再加上一个丹参痰瘀同治。当然还要必须加几个配伍几个增加疗效的措施:第一个要遵循古训。什么叫古训?张仲景是治疗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祖师爷,不是我发明的,我仅仅是学习和继承了张仲景医生的经验,他有瓜蒌薤白白酒汤七个方治疗胸痹,里面主要就是瓜蒌和薤白,很高明呀!瓜蒌薤白白酒再加个药引子白酒,所以遵循古训必须加30g的全瓜蒌、10g的薤白,而且必须加白酒来泡。90年代我在基础理论研究所,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张仲景绝对是高明中医,临床家,发现薤白治疗心血管的有效成分只溶解在酒里面,不溶解在水里面,你不把酒放在里面泡,它有效成分出不来,由此想到张仲景非常高明,就是遵循古训用全瓜蒌和薤白加酒泡浸泡。第二还要配伍四个办法:第一要补气。气虚肯定有痰,中医理论气虚就生痰,所以要配伍补气药,主要就是仙鹤草、白扁豆和生黄芪。原来我们家用的扁豆衣,现在药房没有扁豆衣,用10g的白扁豆,或者15g的白扁豆就行,但是必须用生的,白扁豆炒了,效果也不行。仙鹤草更是特殊的药,内科大夫光知道补血,不知道仙鹤草补气。补气加这三个药。第二个温通。因为寒凝也会积痰,寒凝要结痰,所以温,要伍温通药。也是三个药:鹿角霜、桂枝和川椒。川椒只能用1g,除非在贵州、广西、广东可以用3-5g,都没问题,北方地区只能用1g,用多了病人麻得厉害,受不了。最后一个化瘀就反复讲了痰瘀互结,一定要伍化瘀的药。化瘀的药也是几个特殊的药,就是苏木、泽兰和水蛭。刚才有个同仁问:“水蛭敢不敢磨粉生吃?”完全没问题。它量控制,小量的水蛭止血,水蛭用小量,用1-3g。水蛭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奇臭无比,磨粉也臭,你就给它装在胶囊里面吞。南方地区没有胶囊,怕你吸毒呀,胶囊装白粉呀,你就拿馒头皮,新鲜的馒头皮,掰下来,把水蛭放在馒头皮里面,搓成黄豆那么大小一个一个吞。这四个办法配伍来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这完全是新思路,反而比你活血化瘀,补气活血、温通要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必须得苔腻,因为目前冠心病苔腻的多,下午我也讲了,有一部分中老年的冠心病,舌苔不腻,舌质淡的,苔薄白甚至胖的,这完全是肾亏,那就也不能用祛痰了,就治疗肾调阴阳,改成杞菊地黄汤,阳中求阴。这完全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呀!这第二个病。
再讲个病也是高血压。这西医也没办法,西医治疗高血压终生服药,离不开了,一停药反跳。好多西医得了高血压,它知道这个药离不开,而且很有副作用,降压药的副作用最主要的就伤肾,血压降了病人肾亏了,男的女的都肾亏。肾亏不单单是功能不行,而且要提早衰老,尤其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全靠西药,血压能稳定,离不开西药,越来越肾亏,提早衰老,越来越筋疲力尽。中医治疗高血压完全是个优势病种,但是解放以后也半个世纪了,中医治疗高血压墨守陈规。守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第二个办法就是滋水涵木,杞菊地黄汤,知柏地黄丸。50年走这个老路,有一定的疗效,不能否定。但现在在新的世纪,高血压病人的证候分类也叫证类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高血压病人苔腻的很多,所以我在90年代提出来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就叫“毒损心络”,走新路子。只要苔腻的病人要从毒损心络来治,当然苔腻的病人不是舌质紫就是苔腻,这个毒实际上就是痰和瘀。所以强调高血压新的思路要祛痰化瘀,不去平肝熄风,也不去滋水涵木。
用什么药?上次我讲呀,没有把药给你讲全,这回我把药也给你说了。
祛痰轮换用这么几个药:最主要的就莱菔子。生的莱菔子,不能炒,生莱菔子可以用到30g。第二个海藻,15g的海藻。这个海藻有个问题,咸呀,因为海藻干了以后有好多盐的结晶,高血压病人怕吃盐呀,越吃盐血管越硬呀!你必须用海藻来降压,祛痰好药。怎么办?先把海藻洗,把这个盐分洗干净了,再熬药,就防止了盐硬化血管。第三个就泽泻,泽泻药理明显的降压。第四个茵陈。茵陈降血压内科大夫很少用,但茵陈里面茵陈素是挥发油,所以茵陈必须后下,或者煎15分钟就跑掉了,用15g就够了。还有一个就夏枯草。夏枯草注意呀,北京写夏枯草就用夏枯草的头,有些地方夏枯草连梗在一起用,梗没有作用,你不放心就写夏枯头。最后一个就天竺黄。这六个药来祛痰降压。都新的药,新的思路。你们搞那么长的临,跟过我的学生知道,其他人说高血压用这六个药少见,你少见别多怪就行,能提高疗效。
化瘀用什么药呢?最好的药还是水蛭。为什么我在公家门诊你们跟我抄方不用水蛭呢?因为水蛭磨粉特别费劲,我用特殊的工艺给它磨粉,特殊的仪器。公家医院不愿给你磨,水蛭假如熬药,那病人喝起来药味奇臭无比,喝不进去,所以我现在拿地龙来代替水蛭。化瘀呀,我自己门诊还用水蛭粉,公家门诊都用地龙了。第二个药山楂;第三个是川芎;第四个是泽兰;第五个是苏木;第六个土鳖虫。化瘀也这六个药,这是祛瘀化痰。六个药不要全用呀!这次挑这几个,下次挑另外几个,容易提高疗效。作为组成基本方毒损心络,痰瘀同治,然后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状,再进行加味,这个治疗高血压是个优势病种。
这个昨天讲了辩证怎么准,论治怎么活,又讲了三个病,气管炎、冠心病和高血压,今天讲脑中风。脑中风呢,原来主张补气活血,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实际上脑中风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急性期当然你们在基层看得比较少,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他都是苔腻的比较多,十之七八都是苔腻,苔腻的病人假如你给他补气活血,这就法不对证,疗效会影响,所以我提出治疗脑中风的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要豁痰,因为苔腻多见呀,要豁痰醒神,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另外原来我在急诊科,当然在急性期的时候,只要苔腻也是这个原则,但是要分闭证和脱证,苔腻的一定先要化苔,这在临床一个提高疗效的很大的一个关键。苔腻不去,所有的疾病疗效都受影响,当然脑中风更是这样。因为原来我刚毕业的时候,60年代初,在北京的顺义县,在当时的医疗队,跟这我老师去医疗队,农村的脑中风相当多,因为刚毕业,脑子里想着就是补阳还五汤,认为治疗脑中风这是一个好方,用了不尽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后来我就琢磨,是不是和苔腻有关系?所以从60年代初就觉得脑中风只要苔腻的必须豁痰,祛痰不够用,必须豁痰,程度不一样。这样几十年下来,这个路子闯出来了,这是个提高疗效的关键。舌苔退了,假如肢体口眼歪斜没有恢复,再用补阳还五汤,它的疗效就不一样了。所以它首先要豁痰醒神,而且还要化瘀通腑。因为你甭管脑出血也好,出血止住了以后,他的淤血没有排除体外,也是有瘀,脑栓塞那更是有瘀,所以离不开一个瘀,所以一定要配合化瘀,这也符合中医的理论,痰瘀互结。另外治疗脑中风,甭管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通腑相当重要,急性期抢救成功率直接关系到通腑,甚至于病人大便并不秘结,给他通腑,这个就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通腑就更重要,所以治疗脑中风要豁痰醒神配合化瘀而通腑。这是治疗脑中风的一个新的思路,确实能提高疗效。舌苔退了,我主张也不用补阳还五汤。退了以后,这个病人因为脑出血和肾是相通的,所以等舌苔腻退了以后改为滋水涵木,但是也得配合透络和健脾。透络因为你出血也好,血栓也好,肯定有瘀,所以这个恢复的时候透络比化瘀力量更大了。透络就要用虫类药了,透络或者中医叫剔络。另外因为舌苔退了,要防止它痰浊再生,所以第二个辅助要健脾。脾是生痰之源,健脾就切断了痰浊的来源,防止它再生,所以苔腻的时候,治疗脑中风用化痰通腑配合透络和健脾。那么它方子是什么呢?苔腻的方子主要是温胆汤。这个温胆汤来龙去脉讲过多次,它是治疗心烦不眠的。温胆实际上是清胆,是个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后来陈言给它改动了,增加了云苓和竹茹的量,就改成祛痰的主方。这个现在我就把中医的术语呀尽量给它标准化,别来回的说又是化痰又是祛痰、又是涤痰、又是豁痰,讲晕了,有规则。所以痰现在我定位,所有的痰都叫祛痰,进一步的就是豁痰;所有的瘀都叫化瘀,进一步的化瘀用了虫类药就叫透络。所以温胆汤是主药。当然温胆汤里面主要的是竹茹、枳壳、云苓和陈皮,反复讲了。这个经方呀很愿意用姜、枣、草,而且分量都很重,当然经方有很大的特点,少而精,用药很少分量比较大,2000多年前,这完全是个经验。经方呀,2000多年,当今时代经方不行,疗效直接受影响。为什么呢?现在人们的想法和仲景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想法复杂多了。到世界上一看,那心里想的更多了,原来花花世界那么厉害,经不起诱惑。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竞争力相当高。这个当医生好一点,别的行业,弄不好就下岗呀!压力很大,竞争力相当强,夜生活多了,这些因素就造成人们的环境、心态、饮食全不一样,你再守着2000年前的经方,那肯定影响疗效。但是经方很重要,你不能丢。经验呀,是老前辈的一份经验。经方要但经方必须改制,首先改制就把它的姜枣草扔掉,没有必要占位置。尤其甘草,我反复讲,甘草并不是一个好药。比如《伤寒论》里面“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后世呢就把心律失常都用炙甘草汤治疗。不知道你们体会了没有?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炙甘草必须用到30-60g,小了它不起作用,作用起了,甘草的副作用也就来了,因为心血管病很容易浮肿啊!甘草里面的成分就留钠潴水,30-60g引起肿了,心律纠正了,浮肿了,对心脏很大不利呀!另外甘草太甜,没有好处。我们古人对盐比较讲究,现在更进步了,认为盐有害,减量了,一天就吃5g,最多不超过10g。对糖,现在没普及,大的城市都知道,糖不是好东西,小的城市糖还是好东西。我上个月去贵州,这个苗族的同仁,贵州去了就到你们苗寨,认为教授来了,贵客呀,给我沏了一杯茶,里面放糖,贵客来了,糖呀,甜甜蜜蜜,实际上害了我,糖高了全变成脂肪了,血脂就要高呀,不是好东西呀,所以为什么,这个环境不一样了。甘草甜的就不利了;另外甘草里面还有激素,总而言之甘草不是国老,不是调和诸药,不要占这个位置,所以我很少用甘草。用干草就两个地方用:一个就用生甘草,不用炙甘草,甜加蜜炙那更甜了,生甘草,解毒的时候,解毒就用一部分生甘草,尤其解半夏的毒和草乌、川乌、附片的毒,用小量的甘草,不要过10g,能起到解毒的作用,防止这些毒性的药太烈,控制它;第二个就用甘草梢,甘草梢就甘草的尖,尖这部分止下部的疼痛,这是非常有效,尿频、尿急、尿痛,阴茎痛,性病的阴茎痛,就用甘草梢,但是也别用多了,也是10g之内,其它都不用了。姜枣更不行,尤其生姜。因为痰浊热化的多,十之八九都热化,寒化的很少,热化了用了生姜,那肯定有害呀!助热。尤其大枣,滋腻。你化痰再加上枣,这影响祛痰,所以温胆汤里面把这三个药去掉了。另外还有一个药就是半夏,半夏我很少用,有的时候就痰浊很明显,苔腻很厉害,用一部分法半夏,半夏是温燥呀,能祛痰,对痰化热也不利。所以温胆汤就用这四个药就够了。竹茹、枳壳、云苓、陈皮。当然温胆汤里面呢,我一共有12个加减,先苔腻的病温胆定的是四位药,然后根据不同的病种,对辨证不影响进行加味,治这12个病种效果是很好,看看这次有没有机会,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以前讲过。那么定下来,中风豁痰、醒神,用温胆汤,这四个药作为主药,还要加味。第一个加味,痰蒙清窍,中风的病机就是痰蒙清窍,要豁要行,痰不豁,痰就出不来,尤其到脑窍,光祛痰不行你还要豁,还得行给它个动力,给它推出来。豁和行主要两个药:豁药就石菖蒲,行药就郁金。郁金是气和血都走啊,既能行气郁金又能活血,这第一个要豁要行,用石菖蒲和郁金。第二个痰浊多化热,化热多,痰浊化热要清,要化,清和化,用胆星胆南星,不是生南星,生南星有毒,制了以后就没有毒了,胆南星和僵蚕,虫类药僵蚕,清热祛痰这是个好药。第三个痰蒙窍必定会蒙神,需要醒要宁,醒神呀要宁神,这里面加两个药,一个就制远志,一个生龙骨来醒神宁心,醒神宁心这就形成了豁痰醒神的一个基本方。那么还要化瘀,痰和瘀是互结的,是治中风必须得化瘀,要痰瘀同治。化瘀的药用丹参、川芎、赤芍、地龙、水蛭、苏木、泽兰。这八个药不是一次都用,在这个上面讲的豁痰醒神的基本方里面,这次加一两个,下次加那一两个,就容易提高疗效,就中医传统中守法易药,法则不变,但药要来回的便,这样容易提高疗效。第二个辅助要通腑,大便干的更要通腑,大便不干的也要给他通腑,但不能俊下通腑。通腑的药主要用当归、白菊花、草决明、桃仁、全瓜蒌、制军、火麻仁。这是脑中风苔腻的就按照豁痰醒神佐以化瘀通腑,这完全是个新思路呀!不用补阳还五汤。那么痰祛了以后,苔腻薄了,这个时候就改用滋水涵木。滋水涵木的主要方就是杞菊地黄汤。它也四个主药:枸杞子、白菊花、生地和黄精。两个辅助:第一个透络,透络主要靠地龙、水蛭、土鳖虫、炮山甲,也是加一两个药,还可以加上苏木、生山楂、鸡血藤、泽兰。第二个辅助必须健脾,切断生痰之源,主要用白扁豆、云苓、莱菔子、生薏仁。这个薏仁一定要用生的。好多的地方炒,炒薏仁的效果仅仅止泻,别的效果都影响,必须用生薏仁。苔不腻的中风用滋水涵木,佐以透络健脾,这是治疗中风病一个主要的方子。 tNam?"w?S???-15g,尤其女士的痛经,就是西医讲的肌腺症呀,打止痛针都止不住,辩证基础上再加15g,蚕砂包煎,止痛效果比较明显。泽兰、苏木。苏木内科大夫也很少用,骨伤科跌打损伤的时候用,其实苏木止痛效果好。还有就丹参、制军。所以制大黄呀,止痛也很特殊,制大黄止痛,就是泻血泻热,血热呀!泻热以后活血达到止痛的目的。还有就三七,三七粉3g,冲服就行。这第二法通过和血通了止痛。
第三法通过散寒止痛。通过散寒,里面主要的药是小茴香、沉香、高良姜和乌药。还有一个就是鹿角霜,10-15g的鹿角霜,温通止痛散寒。
第四个就温通。温通止痛用桂枝、薤白和苏梗。薤白治心绞痛我讲过,必须拿酒煎,泡了以后再煎,否则它有效成分出来。
第五个补中止痛,通过补中补气来止痛。用仙鹤草、扁豆衣(当然现在扁豆衣没有就用白扁豆)、生芪和白术。
第六个消食止痛。用大腹皮、生山楂、莱菔子。
第七个用泄热止痛。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丹皮。
第八个驱虫止痛。用南瓜子、使君子和乌梅。
底下介绍治痢七法:
第一法痢疾必须清热。清热用三个药:一个黄连;一个葛根;第三个马齿苋。马齿苋可以用30g。
第二法用化湿。用白蔻仁、厚朴和生薏苡仁。
第三法用导滞。用木香、生山楂和莱菔子。
第四法镇痛,用川楝子、元胡和白芍。这个古人呀讲究止痛分虚实。实痛用金铃子散,就川楝子和元胡;虚痛用芍药甘草汤,就是白芍和甘草。我在临床用不必分虚实,甭管虚痛、实痛川楝子、元胡和白芍都可以用,用不着辨虚实。
第五个就要凉血止痢。凉血用我们家传的三个炭:一个银华炭、一个连翘炭,另外赤芍炭。这三个炭药房肯定没有,怎么办呢?用三倍的量也就用30g给它炒,自己给它炒,炒糊了就成炭了。
第六个痢疾必须要熄风。熄风也用一个特殊的药叫防风炭,也是我们家传的,防风炭;还用一个蝉衣,蝉衣5g。
这个痢疾呀,一般的痢疾都好办,就是痛苦,碰到中毒型痢疾那就危险了。可能是在五六年前,有个孩子,才4岁,夏天,中毒性菌痢,住在北京的儿童医院,抗菌素用遍了,都不行,最后小孩都抽了,就是用这个办法,里面加上了防风炭和银华炭,急诊呀,来的快走得快,三付药就解决问题。
止痢呀七法,最后一个就要开窍。开窍最好的药就用犀牛角,但是这个药很紧张,可以用水牛角粉,用3g;第二就石菖蒲。真昏迷了,抽风了,就用中药的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选择的用。这是增加疗效的对策,一共19条。
底下一个就讲几个病,几个病的特殊治疗。
第一个就气管炎。气管炎的特殊治疗就四个字“祛痰为先”。因为气管炎五个主症:咳-咳嗽、喘、痰、有炎症、发热,咳、喘、痰、热,气管炎离不开这五个主症。中间关键就是痰,痰祛了,其它几个主症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必须以祛痰为先。当然中医讲祛痰一定要分寒热,这个上午我讲的,分痰的寒热不在痰的颜色,而在它的质量,不在色而在质。稀薄的属寒,稠粘的属热。祛痰的主方就是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假如寒痰的这三个药都用;假如热痰,就把葶苈子换掉白芥子,同时大便干的就用生葶苈子,大便溏的就用炒葶苈子,我不讲量都是10g,要分清寒热。第二要顾脾运,要滋脾。假如寒痰要配健脾;热痰要配醒脾。第三个要利二便,就是用利尿和润肠,使痰排出体外。第四个要化瘀血,因为痰瘀互结,纵然没有痰,你也要加上化瘀的药,痰瘀同治,能提高疗效。化瘀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清肝;第二个办法用活血。分寒热、顾脾运、利二便、化瘀血,这就是治疗气管炎的巧治方法,提高疗效的巧治法。具体用什么药呢?温肺就是寒痰,温肺用苏子、白芥子、杏仁、桔梗、紫苑(紫苑用量要大,用到15-20g),用这五个药来温肺;热痰要清肺,清肺用什么药呢?葶苈子、牛蒡子、白菊花、桑白皮和浙贝。健脾用白扁豆、炒白术、白蔻仁;醒脾用砂仁、生薏苡仁、陈皮和竹茹。利尿用车前草、白花蛇舌草、芦根和冬瓜皮(子)。润肠用草决明、桃仁、全瓜蒌、白菊花和当归。清肺用夏枯草、薄荷、黛蛤散(就青黛和海蛤粉,用黛蛤散30g,要包)。活血用苏木、泽兰、花蕊石30g。这个气管炎用这么一个巧治提高疗效,关键是化痰为先。当然气管炎有没有痰的,干咳的有,那就用后面几个里面加上清肺润肺的药,那就沙参和麦冬。但气管炎痰多的多数,没有痰的少数,这是常见多发病气管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