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印象中的沃伦

 儒雅谦和 2016-05-02

 股神真的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吗?客观讲,巴菲特本人对中国的兴趣一般。每年股东大会,总会有来自中国的投资人提出关于中国股市的问题。每每这种时候,巴菲特都会狡黠一笑:“我不懂中国,但我在美国是这样做的。”

我印象中的沃伦-巴菲特我印象中的沃伦-巴菲特

  这是个无比清净的五一。

  往年这个时候,我已累到四肢瘫软,只想寻一张舒服的软床,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但今年却不太一样,我竟然可以悠闲地在家睡懒觉,看书,等外卖。

  虽然离开媒体近一年,但我的记忆里,五一劳动节跟放假旅游都没什么关系,倒是跟一位远在美国中部小镇的八旬老人有密切关系。

  这位老人就是沃伦巴菲特。

  还记得第一次报道巴菲特股东大会(官方名字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我凌晨4点起床赶往奥马哈世纪互联中心,在激动忐忑中等待股神的到来。

  当天早上7点,巴菲特在保镖的簇拥下,来到世纪互联中心一楼展区巡场——从DQ到可口可乐,从Geico到富国银行,巴菲特所到之处,必定接踵摩肩人头攒动。

  为了抢到股神的第一手消息,我不得不紧跟在巴菲特周围一路游走。其间被各路媒体和粉丝踩踏推搡,同时还要忍受巴菲特保镖的白眼: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没有野蛮的意志、强悍的体魄、风骚的走位,完成这项报道任务很难,很难。

  但想想看,其实还挺怀念的。

  最近几年,从国内来奥马哈朝圣的中国投资人如雨后春笋般激增。据说,仅去年从中国赶来参会的投资人就超过了2000名。时隔一年,这个数字后面恐怕得再乘上个系数。

  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也破天荒开通了网上视频直播。要知道,之前在股东大会现场连录像和拍照都是不允许的。也许是股神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空前高涨的热情,不得不通过网络来分流(大会期间当地酒店一房难求)。

  但股神真的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吗?客观讲,巴菲特本人对中国的兴趣一般。每年股东大会,总会有来自中国的投资人提出关于中国股市的问题。每每这种时候,巴菲特都会狡黠一笑:“我不懂中国,但我在美国是这样做的。。。”

  过去50年,巴菲特绝大部分投资都聚焦在美国本土,他也因此收获了巨大成功。坚守自己的能力域,股神显然是明智的:一方面,巴菲特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投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面对神鬼莫测的A股市场,股神恐怕也会力有不逮。

  但巴菲特对中国市场的意兴阑珊,丝毫不妨碍中国投资人对他的顶礼膜拜。事实上,除了骄人的投资业绩,股神值得膜拜的地方还有很多。

  去年这个时候,我有幸在奥马哈专访了巴菲特。当时84岁高龄的股神,面对提问对答如流,好几次我话音未落他就开始作答,思维之敏捷、语速之快,我自叹弗如。

  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采访过的另一位大牛,美联储前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时年88岁高龄的格林斯潘,不仅思维敏捷,知识之渊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莫非人越老越聪明?

  记得我在华尔街做记者的某一年,曾和某位大投行高管聊起巴菲特。他告诉我,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他们想尽快出手一笔不良资产。当时市场上有充足资金,看起来又比较好骗的投资人却没几个。于是,他们联系到巴菲特进行谈判。未曾想,巴菲特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还要精明。寥寥数语,股神便道破天机,令这帮华尔街精英自愧图样图森破。

  谈判到最后,巴菲特告诉他们,让我当接盘侠可以,但价格必须由我来定。而这个由巴菲特定的价格,令这帮投行家都感叹“其实我们也不算太贪婪”。

  作为商人,巴菲特这样做无可非议。低价买入优质资产长期持有,本来也是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之一。他的那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显然不只是说着玩玩。


  的确,活了这么大岁数,该经历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该征服的事业巅峰,巴菲特也都悉数征服。如同李宗盛的那首《山丘》里唱的,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但巴菲特的“贪婪”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贪婪——只限于投资领域,不涉及声色犬马。事实上,贵为全球第二富豪,巴菲特的饮食起居都异常朴素。之前曾有记者问他,赚更多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巴菲特回答,就是好玩。

  但不同于李宗盛歌里的沧桑惆怅,巴菲特在征服了一座座山丘之后,却选择在山顶开着派对唱歌跳舞,边跳还会边扮鬼脸讲笑话逗你。

  我不禁又想到格林斯潘——曾经有记者问格老,你怎么看待“退休”这件事,格老反问:退休?什么意思?是停止思考吗?

  永远有趣,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才是人生应有的修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