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为什么能赢得“众人爱”?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这是我的第209篇原创文章

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相聚在弘德MBA同学会,我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冠亚,是2021年7月加入弘德的,我非常欣赏弘德“同频共振、聚势共赢”的组织文化,这也是我入会的初衷。

目前我从事职业投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两本书《巴菲特的嘉年华》《比尔·米勒投资之道》。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巴菲特为什么能赢得“众人爱”,这个话题跟《巴菲特的嘉年华》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巴菲特的嘉年华》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故事。我是2019年前往美国奥马哈参加了当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2021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改在线上召开,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是非常幸运的。

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群体是非常非常庞大的,2019年参会人数超过4万人,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我是凌晨两点就在会场外排队,才抢到了内场比较好的位置。现在看来,当初熬夜排队也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场股东大会,会吸引全球如此众多的投资者,不远万里前去“朝圣”呢?市面上有很多巴菲特的投资书籍,重点讲的都是巴菲特如何“赚得多”,而《巴菲特的嘉年华》这本书,则主要探讨巴菲特为什么能赢得“众人爱”。

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多比较年轻,可能不是所有的人都对“爱”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但是巴菲特就讲,等你到了70岁,你就会发现,获得别人的爱,是比获得财富更珍贵的。巴菲特在跟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生座谈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钱可以买来性、可以买来庆功宴会、可以买来宣传自己活得精彩的小册子,但是关爱是买不来的。你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爱才会越多。”

今天我就通过《巴菲特的嘉年华》这本书里讲到的小故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巴菲特之所以能赢得“众人爱”的秘密。

1

贾森·茨威格
(《聪明的投资者》当代版编辑)

“巴菲特给予他的投资者最好的礼物,不是巨额财富,也不是卓越洞见,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慰藉——知道自己属于这个圈子,知道自己和其他人在一起,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这段话让我非常感动。自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创价值投资的流派以后,数百年间从未成为市场的主流。包括现在的市场,追涨杀跌、炒作热点的情况也仍然屡见不鲜。价值投资者在整个投资市场人群的占比,大概不会超过5%,所以这个群体相对是比较“孤独”的。

出现这种局面,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人性天然就有贪婪、恐惧、从众等心理倾向,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刻在基因里的深层符号。比如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遇到危险的野兽,第一反应肯定是赶紧逃跑,没有这个反应的人类早就被野兽吃掉了,那留下来的人类,遗传给子嗣的基因,就是遇到危险就要赶紧逃命。

所以,反映在市场大跌的时候,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非常不理性,拼命也要卖掉手里的股票,从最深层次的原因讲,就是天性或者人性。价值投资在很多时候,恰恰是逆人性的,也就是所谓的“逆向投资”,用巴菲特的话讲,“众人贪婪我恐惧,众人恐惧我贪婪”,用你的理性去对抗人性的弱点,所以价值投资者永远都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派”。

巴菲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给了全球众多投资者一个圈子、一个乐园、一个天堂,让大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聚在一起,共同维系着对“价值投资”的信仰。我近些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但凡我遇到一个人,他(她)也恰好是巴菲特的“粉丝”,我们就有很大概率能聊到一起,能成为朋友。

2

史蒂夫·乔丹
(《奥马哈先知》作者)

“出席股东大会的人数正如伯克希尔的股价一样持续增长:1989年1 000人,1990年1 400人,1995年4 100人,1997年7 700人,2000年13 000人,2001年17 000人,2004年19 500人,2009年35 000人,2015年达到顶峰时的约40 000人。与之相匹配的是越来越大的场馆安排:乔斯林艺术博物馆、奥芬剧院、假日酒店会议中心、阿克萨本体育馆、市政礼堂以及2004年新开放的奎斯特中心(现已更名为世纪链接中心)。”

提及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惊人成就,媒体通常会以伯克希尔的每股市值增长作为例证:1965-2019年,伯克希尔的市值以20.3%的年化复合回报率高速增长着,累计回报率高达2.74万倍。但我们看刚才的参会股东人数,就不难发现,伯克希尔的市值与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参会人数,几乎保持着同步的增长轨迹。这似乎表明,伯克希尔的巨幅成长,不唯是财富意义上的,更是惊人的声望和影响力。

为什么全球有这么多投资者(包括我)不远万里,前往奥马哈“朝圣”?这与巴菲特多年以来的坦诚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每年写一封致合伙人/股东的信,60年如一日,非常坦诚地向他的股东讲述自己的投资思想。当然,时至今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影响力早就已经超出了股东群体的层面,它已经影响了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投资者。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里体现的坦诚,我在《巴菲特的嘉年华》译者序里也总结过,主要集中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将投资心法倾囊相授。无论是在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的提问,还是每年撰写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从不吝于传授自己的投资秘诀,毫无保留、和盘托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对投资失误毫不掩饰。尽管被外界奉为“股神”,巴菲特却从不讳言自己在投资上所犯过的错误:德克斯特鞋业、美国航空、康菲石油、爱尔兰银行、特易购……巴菲特并不是从不犯错,而是直面、总结、反思所犯的错误,确保“不贰过”。

3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巴菲特之道》作者)

“现在年会已经开通了网络直播,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每年还要去奥马哈。试问,在电视上观看一场早已结束的音乐会,和感受镁光灯打在世界著名摇滚明星身上时的现场,难道一样么?世上总有一些事情,必须要亲临现场才能有所体悟。”

大家看过明星演唱会的都知道,从视觉效果上说,其实你在电视上看到的,绝对是效果最好的。因为电视台的专业摄像师,会找最好的角度,全方位地去拍摄现场。你如果亲临现场,除非是VIP贵宾席,否则可能连舞台都看不清楚。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去现场呢,毫无疑问,亲身体验的感受是无法替代的。

我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就有这种很深刻的体会。以前在书上、在电视上、在网络上看到的巴菲特,当他真正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内心是很震撼的。我去参加股东购物节的时候,看到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盖可保险的展台,这些我在书上看过的案例,活生生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刻,我内心有一种孩童般的喜悦感——哦,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4

兰迪·切普克
(《与巴菲特共度周末暨股东大会探秘》作者

“股东大会旨在赋予伯克希尔一种精神内核。我们不认为它比别人的好。一个企业有一种文化,我们试图做所有与之相一致的事情,而不做任何与之相矛盾的事情。”

股东大会非常集中地体现了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伯克希尔的股东文化,是伯克希尔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菲特向来崇尚“股东利益至上”,这与国内某著名企业家倡导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强调“股东利益至上”,逻辑很朴素很简单。试想,如果没有股东提供资本,企业拿什么去招聘员工,去提供产品或服务,又怎么会有客户?巴菲特对待股东,可以说是身体力行,他写致股东的信,实际上就是把股东当成他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客户或者投资人。

我们知道,巴菲特并不是私募基金经理,他开展投资的平台是伯克希尔,这是一家名列“世界500强”前10名的上市公司。其实巴菲特没有义务去写信给他的股东,因为他的股东不需要像基金客户那样申购赎回,而只需要在股市上买入卖出伯克希尔的股票就行。

尽管如此,巴菲特还是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当然,这些工作看起来,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巴菲特也因此赢得了股东乃至全球众多投资者的信赖。很多投资者的主要身家,就是伯克希尔的股票。伯克希尔股票的换手率,在美国大型公司里是最低的,这说明伯克希尔的股东非常稳定。

5

托马斯·盖纳
(马克尔公司联席CEO)

“事实证明,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是一个无价的场合,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支持马克尔的投资者,也可以勾勒出我们打造世界上最伟大公司之一的美好愿景。”

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向这个行业、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人学习。马克尔公司就是积极向伯克希尔学习,现在也是美国一家非常成功的投资公司。包括我现在,也是非常认真地在向巴菲特学习。我面临的很多问题,可能巴菲特很早就面临过了,并且他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那我为什么不向他学习呢?

读一流的书,和读二流的书,时间成本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直接向一流学习呢?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学习一流比学习二流更容易。因为往往一流的人才,他的三观是端正的,表达是清晰的,逻辑是严谨的,反而是最容易学习的。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找到自己行业里的优秀者,然后努力向他学习。我是做投资的,我的偶像就是巴菲特。但如果你是跳水的职业运动员呢,你可以把郭晶晶、全红婵树立成自己的榜样,进步也会非常快。

关于学习偶像,我认为要原原本本地学,不要去讲究所谓的“变通”。我非常不喜欢所谓的“巴菲特+索罗斯”组合拳之类的说法,你说你连巴菲特百分之一的皮毛都没学会,你还能把巴菲特和索罗斯都融会贯通了?在没有赚到10亿财富以前,我觉得没有必要轻易否定巴菲特提出的观点。想有创新,留到自己真正靠实力赚到钱之后吧!投资最需要的不是标新领异,而是尊重常识。

6

杰夫·马修斯
(《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作者)

“巴菲特坚信,正是他在性格形成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塑造了他的投资框架,并为未来50 年前所未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芒格也同意这一观点,称巴菲特为“一台学习机器”)。”

这里说到的是读书的重要性。关于读书,我有一个观点,读书的本质,是跨时空社交。这里面有两层含义:跨越时间和空间。比如我们要了解巴菲特1970年代的投资思想,我们不必回到1970年代的美国,我们坐在家里读1970年代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就可以了。所以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比较便捷地得到知识。

当然,读书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里说的成本,主要是读书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通常我们看书,书价并不是真正的成本,而是阅读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如果你买了一本书,看了不但无益而且有害,那成本就特别高。反过来讲,但凡书中有一个观点对你有所启发,我认为就已经值回了书价。

有一部很棒的纪录片叫《成为沃伦·巴菲特》,巴菲特八九十岁高龄了,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大约有6个小时。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也说,“我所见过的聪明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阅读的,一个都没有”。所以如果要获得真知,那就“尽你所能,阅读一切”吧!

7

劳拉·里滕豪斯
(《读懂上市公司:掘金股市公开信息》作者)

“巴菲特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因为他关心他的投资者,看重家庭的价值,不炫耀自己的财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

巴菲特的人格魅力,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财富的化身。如果一个富豪喜欢“炫富”,可能很多人也会觉得很讨厌的吧!但巴菲特不是这样的,他是“富而不凌人之贫”,是“富而济众人之困”。巴菲特通过自己的投资,积累了千亿级别的财富,但是他从来没有欺凌别人,反而捐出了自己99%的财富去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8

卡伦·林德
(特龙3D公司CEO)

“当大型活动来到奥马哈小城时,我很少听到当地人的抱怨。人们为奥马哈和伯克希尔感到骄傲。来访的股东醉心于体察当地风物人情,当地人也为他们的到来感到高兴。”

奥马哈人民对前来参会的股东是非常友好的,他们也一直以巴菲特和伯克希尔为荣。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奥马哈只是美国中部地区内布拉斯加州的一所小城,如果没有巴菲特,可能大家都不会关注到地图上有这么一个地方。

9

罗伯特·迈尔斯
(《沃伦·巴菲特的CEO》作者)

“在回答问题的6 个小时里,巴菲特和芒格不会使用任何参考资料,这显示出了他们卓越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数据无与伦比的掌控能力。简而言之,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是企业年度股东大会的黄金标准。”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关于巴菲特的采访,真的是睿智又风趣,聪明又幽默。巴菲特的语速极快,这反映了他有很敏锐的思维能力,这与他常年坚持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芒格评价说,很多人到了70岁就停滞不前了,但是巴菲特不一样,巴菲特一直在进步。

10

约翰·温根德
(克瑞顿大学海德商学院经济和金融系主任)

“尽管《美国新闻》的排名是最具影响力的,但许多人还是感到惊讶——克瑞顿的金融课程排名如此之高:本科排名全美第12位,研究生排名全美第14位。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受到沃伦·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奥马哈神话’的启发,也是年会的一大红利。谁说伯克希尔从未派过红利?”

是否派发红利,并不是衡量公司优劣的标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几乎从来不分红,唯一的一次分红发生在1967年,分红额是10.17万美元。关于是否应当分红的标准,巴菲特提出了“一美元原则”——每一美元的留存收益,是否能创造高于一美元的市值。如果可以,则应当留存;如果不行,则应当分红,让股东自行选择更有效率的资金配置方式。

我们引申一下,对巴菲特最大的投资和下注方式是什么?是不是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去买伯克希尔的股票?我认为不是的。我认为,全心全意学习巴菲特,这是对巴菲特最大的投资和下注。因为如果你是把自己的钱交给巴菲特,那你“赌”上的只是自己的财富;但如果你决定按照巴菲特的方式行事,你其实“赌”上了自己的余生,这是对一个人最大诚意的认可和尊重。

11

帕特里克·布伦南
(布伦南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

“多年来,我父亲一直在哀叹,他最大的投资错误,是没有早些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他一直强调,在一生的投资中,一个人只需要几个聪明的想法就能成功。”

杨天南老师曾总结过通往投资成功的两条道路:一条路是成为巴菲特,另一条路是追随巴菲特。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为巴菲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没能成为巴菲特,并不影响很多人获得投资成功。在奥马哈当地,就有很多居民靠着早期投资伯克希尔,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另外就是,投资在精不在多。就像芒格说的,如果把巴菲特最优秀的15笔投资拿掉,那么伯克希尔的投资表现将显得平淡无奇。也就是说,巴菲特投资了60多年,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投资是非常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去想,为什么频繁交易不靠谱,大家一年能有多少真正的好主意呢?一年能做出一笔优秀的投资,都是非常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12

普雷姆·贾因
(《巴菲特超越价值》作者)

“当巴菲特投资一家涂料公司、一家家具店或一家墙砖制造商的时候,或者当我在年会期间参观不同公司摊位的时候,我总会问,这些公司有什么共同之处?最重要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拥有优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非常看重“人”的因素,世人关注巴菲特的重点,是他作为“投资家”的身份。平心而论,巴菲特也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深谙管理之道。巴菲特对旗下的职业经理人,从来都是不吝赞美之词。每年年会的开场VCR,都会有明星管理人出镜。

巴菲特管人的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收购的很多家公司,他自己从来没去过实地调研,甚至有些子公司的CEO,20年都没有去过伯克希尔总部汇报工作,这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伯克希尔就是真实的存在。

巴菲特旗下很多职业经理人,没有把巴菲特视为老板,而是视为导师和朋友。巴菲特和他们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可以说,巴菲特的管理体系,其支柱并不是浮于表面的规章制度,而是深入彼此内心的信任关系。

13

托马斯·约翰森
(堪萨斯州海斯堡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

“1999年年会期间,巴菲特先生和一位股东进行了一场最令人难忘的交流。这位股东对巴菲特先生'错过了科技股热潮’感到不快。他对巴菲特先生的提问,显得既愤怒又固执。巴菲特先生反应镇定,回答平静,表示他只是不了解科技公司。2000年3月,科技股开始崩盘,当时处于低位的伯克希尔股票开始再次上涨。我怀疑这位股东第二年是否会来,为躲过了科技股崩盘而道歉并感谢巴菲特。”

股市有着惊人的误判能力,所以作为投资者,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股价每时每刻都在波动,如果你的判断依据是短期内股价的涨跌,那是没办法做好投资的。巴菲特就是因为没有买科技股而错过了互联网泡沫的膨胀期,但也因此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的崩盘。作为投资者,除了自己内心坚定,也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14

乔尔·格林布拉特
(美国哥谭资本创始人)

“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进行聪明的投资时,实际上背后是'聪明的人’,只不过,它被一大堆无用的噪声淹没了。”

有关资料显示,从人类文明出现到2003年,人类所留下所有信息的总和可以装满100万个1000G的硬盘。但是,这个庞大的数据量仅仅相当于如今人类两天创造出来的数据量。

所以,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跟以前最大的区别就是,从“信息稀缺”过渡到了“信息泛滥”。在“信息稀缺”的时代,掌握信息的能力很重要;到了“信息泛滥”的时代,解析信息的能力才是关键。如果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最后有可能就是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里。

15

基思· 阿什沃思- 洛德
(《巴菲特投资哲学》作者)

“无论在科技股还是加密货币领域,膨胀的资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利率和狂热情绪往往会结合在一起并催生泡沫,这一切都难以避免。”

投资界有一句真理:太阳底下无新事。资产价格的泡沫,总是会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轮番上演。比如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2015年中国创业板泡沫,不管是郁金香还是比特币,本质上它们都只是市场“炒作”的道具而已。

所有的泡沫,无一例外的结局就是破灭。比如2020年爆炒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港股恒大汽车的市值最高达到7000亿港币,然而这家公司却连一家汽车都没有生产过。到今天收盘,恒大汽车的市值不到700亿港币,也就是大半年时间跌了90%,资本市场永远都不缺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荒诞剧”。

16

田测产
(GuruFocus.com网站创始人)

“有许多中国投资者和游客撰写文章和博客,讲述通过奥马哈之行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成为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一分子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其中许多文章在微博和微信等中国媒体上获得了广泛分享,有数百万人阅读。”

田测产先生是一位美籍华人,他从北大本科读到博士,是光纤领域的资深专家。田测产博士毕业以后,去美国工作,刚好碰上了1999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结果他买的光纤概念股跌了90%,损失惨重。

后来,田测产先生奋发图强,开始研究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成功投资者,自己创建的网站GuruFocus.com在全球投资界非常知名。我在奥马哈的时候,参加中美投资人峰会,见过田测产先生一面,可能因为他是华人的身份,对中国人学习巴菲特关注也多一些。

17

麦克雷·赛克斯
(加贝里公司高级研究分析师)

“永远要寻找三种品质:正直、聪明、精力充沛。如果你没有第一种品质,那么另外两项就会毁了你。”

我们在考察一个人时,永远要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如果为人不正直,越是聪明,越是能干,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所以,巴菲特一直非常看重“信誉”。我也一直认为,信誉是一个人最核心的资产,是一个人最宽广的“护城河”。

18

惠特尼·蒂尔森
(《穷查理宝典》撰稿人之一)

“我逐渐意识到,价值投资就像一个宗教:它有一个受人尊敬的创始人(本·格雷厄姆)、教皇(巴菲特)、资深红衣主教(芒格)、旧约(《证券分析》)、新约(《聪明的投资者》),一套包含善良和正直等品格的准则和价值观,还有成千上万像我这样的充满激情的门徒。”

我们提到“宗教”,通常就会提到另外一个高频词“信仰”,合在一起就是“宗教信仰”。如果把价值投资比喻成宗教,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信仰巴菲特主义,信仰价值投资。

我个人理解,对价值投资的信仰,它不仅仅局限于投资本身。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主题,不是讲如何投资赚钱,而是讲如何赢得众人爱戴,如何获得美满人生。价值投资要求我们专注、诚实、永远保持好奇心,这本身也是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

19

托马斯·曼尼蒂
(伯克希尔旗下迈铁公司CEO)

“巴菲特总是给予他的经理人100%的支持;然而,你要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会轻易逾越,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对迈铁的管理运营负有极大的责任。简单说,你就是不想让巴菲特失望。这是伯克希尔成功秘密的一部分。”

《战国策·赵策》记载了豫让说的一段话:“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说,每个人内心都不想让欣赏自己的人失望。

试想,如果巴菲特是你的老板,他给予了你最大限度的自由裁定权,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扬你、赞美你,你会想着去坑他骗他么?我相信人性都有向善的一面,巴菲特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因势利导去顺应人性,而不是考验人性。

20

菲尔·特里
(《与客户共舞》作者之一)

“在将公司出售给巴菲特后,萨姆含着喜悦的泪水告诉他的员工,来到伯克希尔的大家庭,意味着他们可以保住自己的工作。”

收购分为两种,一种是善意收购,另一种是恶意收购。大家都非常熟悉一个词汇——门口的野蛮人,说的就是恶意收购。简而言之,就是我出钱把你的公司买下来,取得控制权,然后换掉你的管理层,辞掉你的员工,自己另行派人或者直接溢价卖出。这个时候,资本往往是冷血的。

但是,资本并不是只有冷血的一面,有时候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的,比如巴菲特就一直秉承着善意收购的风格。巴菲特买下一家公司,通常还会留下大约20%的股份,给原有的管理层和有潜力的新人,而且他通常是不会对人事“大换血”的。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当萨姆把公司卖给巴菲特之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知道以巴菲特的作风,不会轻易去辞退员工。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巴菲特为什么能赢得'众人爱’”,大家看,答案是不是就在这些故事里?

21

西蒙·洛恩
(美国另类投资管理协会主席)

“如果伯克希尔没有取得如此巨大的财务成功,其他讨人喜欢的品质很快就会消失殆尽。当一位奥运金牌得主被问及她最喜欢的奥运经历是什么时,她的回答是:获胜。”

巴菲特依靠投资赚取了巨额财富,有一个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价值投资是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必须承认,世界到最后,还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这本身并没有错,学习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这就是天道所在。

给我的启示是,作为一名职业投资人,投资是一切的核心。我会去讲课,去出书,去写作,但是必须始终围绕着“投资”这条主线。当且仅当我展现出了投资能力的时候,讲课、出书、写作对我才是有意义的,对大家才是有意义的。

22

约翰·博格
(美国先锋集团创始人)

“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这让他能够支持许多有价值的慈善事业。但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很可能是他能够以投资者容易理解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简单的投资原则。”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如果聪明的人喜欢秀“优越感”,那简直就是一种灾难。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多次看破并说破曹操的心思,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巴菲特的人格魅力在于,他是“贤而诲众人之愚”,他自己通过投资赚钱了,还通过各种方式去教会世人如何投资和生活,真正达到了“立言、立德、立功”的完美境界。

冠亚说

9月2日晚,我应弘德MBA同学会邀请,做了一期题为《巴菲特为什么能赢得“众人爱”》的线下交流活动,以上为文字实录,这里分享给大家。

弘德MBA同学会,以华中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MBA/EMBA为主体,旨在打造一个“同频共振、聚势共赢”的生活分享平台和事业协作平台。

我选取的22个小片段,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在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投资大咖,也有在美国顶级大学从事金融教学的资深教授。既有伯克希尔的外部合作伙伴,也有伯克希尔旗下企业的高管团队。

虽然作者的身份不同,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巴菲特的忠实拥趸。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也会渐渐明白,如何才能赢得“人心”。人心聚了,事业就容易成了,祝大家投资顺利,事业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