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十钟山房》稿本:一段没有写完的传奇

 d大羊 2016-05-02



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大象还有着令很多朋友都羡慕的特权,能够亲自上手零距离接触那些博物馆级的珍品,在中国嘉德上海巡展的现场,大象就仔细翻阅了如今已知存世只有四套的印谱之王——《十钟山房》的稿本!为了做好这篇文章的,大象还特地去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老师的家中翻阅了不少第一手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珍贵的印谱典籍!

 

**《十钟山房印举》名词解释

 

首先我们还是做一些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印谱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古籍门类,起源于宋代,顾名思义便是将历代的印章汇集编印成册以供鉴赏、研究和学习保存。如今存世年代最老的印谱大概是在明代的隆庆年间的印谱了。


如今我们在拍卖会上所见的明清印谱,基本上都是钤印本,也就是说,里面的每一方印都是用原印章手工打上去的!(别小看打印章这个简单的动作,钤印者水平高低对钤印本的价值也有印象,要打出原印的精气神来,需要专业精神的,呵呵)

 

在中学书本中我们就能够读到一些经典的故事,比如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先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了六国的相印,共同对付秦国。又比如《三国演义》里关羽不被曹操所给的高官厚禄打动,“挂印封金”,挂起了汉寿亭侯的印,去寻找兄长刘备。那些故事里的古印究竟长什么样子呢?这里我们继续基础知识的普及,印谱按照门类划分大约可以分为两类,秦汉古印谱和明清流派印谱,我们今天的主角《十钟山房》便是古印谱了。

 

《十钟山房印举》是晚清顶尖金石学者、收藏家陈介祺终其一生所精心编制的印谱,陈介祺一生收藏了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后更是集合李璋煜、吴云、吴式芬、吴大澂、李佐贤、鲍康等诸家藏印,可以说是一部集晚清所存最精最全的古玺印于一谱的奇书,辑录古玺印之多之精,前所未有,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尤为难得的是,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专家学者仔细的考证《十钟山房印举》收录的上万方印,居然没有发现一枚伪印!可见当年陈介祺在编制如此前所未有的鸿篇巨制时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称得上是中国印学史上一部空前的巨著!

 

**陈介祺其人


陈介祺(18131884

陈介祺(18131884),晚清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少年便随父在京城求学,19岁“以诗文名都下”,他22岁中举人,32岁中进士,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陈介祺幸得东周名器曾伯簠,便以“簠斋”为号,陈介祺在京城为官时,对于做官似乎兴趣不大,而是沉溺于典籍经史之中,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尤其对于金石文字的考证极精。《清史稿》对于陈介祺的收藏成就有着高度的评价:“所藏钟彝金石为近代之冠。”

 

学富五车的陈介祺为官半世在官场上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在那个年代,事实上也不太可能有啥作为)咸丰四年,42岁的陈介祺告病辞官,那正是晚清的多事之秋。咸丰三年二三月间,太平军攻陷南京,清政府国库空虚,咸丰皇帝下旨令十八家老臣解囊助捐,陈家也在名单之中。被点名的老臣一般都捐银几千两,最多的捐银二万两,唯独陈介祺被人别有用心地设计,被点名代父捐银四万两!四万两银子大概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中学历史课本都写过,晚清时期各种大小官职都是可以花钱买到的,大概一万多两银子就可以买到道台或者知府的职位(相当于今天地级政府一把手了),那基本上四万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个巡抚(省长)当了,而这位陈介祺,捐掉了四万两银子后却托病辞官,离开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腐败晚清官场,回到家乡,开始认认真真的做起了收藏家的工作。

 

同治十年(1871年)隐居近二十年的陈介祺突然遭遇了巨大的人生变故,正月里原配夫人李氏去世,五月间年仅38岁的长子陈厚钟病亡。年近花甲的陈介祺遭此重创痛苦不堪,失去两位至亲的陈介祺从此之后,便将人生所有的寄托都投入到了金石研究工作上了1872年,陈介祺开始启动了浩繁庞大的《十钟山房印举》辑拓工作,他在光绪九年(1883年)的自序中记录道:

“辛未春,李淑人卒,夏热无以自遣,复检金文读之,又念一生所聚,不可使古人不传,遂试拓墨。”

 

陈介祺将其生命的最后十年全部投入到了《十钟山房印举》中,但是可惜的是,直到1884年去世,陈介祺都没有最终完成这部巨制。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陈介祺在给表弟谭雨帆的信中说 

:“《印举》已编有大概,惟考与过细及标目未备。次儿考中书未所稽,迟尚未归,月内盼其到家。……前已印得二十部,与彼三七分。彼七者,以纸、印泥一切俱属彼。”

同年,陈介祺致鲍康信中说 :

“《印举》久未理稿,今次儿北上,再理恐在夏秋间。前七八册稿已定,拟再做数部......加以目录、凡例、序文,今年未知能毕否。”

直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年(1884年)四月十五日,陈介祺致王懿荣信中说:

“《印举》买纸既已经年,试拓竟不能安妥,已误多金。必须手编,无友可助。法越日亟一日,忧心未能专一。春寒多病,今尚未能理绪,伏案至愧至愧……”


三个月之后,簠斋因病去世,印举终未竣事。

 


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老师


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老师在对大象谈及这项浩大工程时说,陈介祺编纂身边的主要帮手就是他的二儿子陈厚滋,但是陈介祺理想中的《十钟山房印举》远非两个人的人力可以为之的,而恰恰陈介祺的设想又太过于宏大了,他太过于追求完美了,这最终导致了《十钟山房印举》最终无法完成。


试想在没有电脑索引技术的一百多年前,要将一万多方秦汉古印分门别类并且每一方都加以严谨的考证,又要追求到完美,岂是两个人的人力花费花费十年能够完成?

童老师说,陈介祺需要完成的工作,如果放在今天,如果西泠印社组织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加上利用电脑等现代化手段,可能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但是,陈介祺的理念足足领先了一百多年,这或许是他的宿命,也是《十钟山房印举》之所以伟大的地方吧!

 


嘉德春拍的《十钟山房印举》为壬申版的稿本


如今存世的《十钟山房印举》大致存在着两大版本,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壬申本”的钤拓是一页数印,这造成在编目归类时的不便,于是在陈介祺去世前一年(光绪九年的1883年)钤印本改为了一印一页,当年为农历癸未年,故此本又称“癸未本”

《十钟山房印举》形制浩大,成谱过程数易其稿,“世无完本, 亦无定本”,而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是,中国嘉德春拍上拍的这部,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壬申钤印本,而是其中饱含着一代金石大家陈介祺编纂《十钟山房印举》思路的稿本!



陈介祺第七世嫡长孙陈进先生特地赶到嘉德巡展现场,陈进先生目前主要从事簠斋印学研究,他对于嘉德的研究工作表示“值得肯定”

 

**稿本的珍贵价值所在


2015年东京中央秋拍  191册《十钟山房印举》癸未本

落槌价:6200万日元


《十钟山房印举》的钤印本近几年在市场上出现过几次,最近一次出现是在去年的东京中央秋拍上,一套191册的光绪九年癸未本以6200万日元落槌,加上佣金约合385万人民币。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嘉德春拍的这一部则是更加难得的稿本!也就是说,在这套《十钟山房印举》中,有着陈介祺在印谱中多处的亲笔考证印章出处,注释印文字义,并在每册首页以签条批注的形式记录其编辑过程,体现其以韵为姓之次第的印谱分类体例,极为科学而有条理。这显然比一般的钤印本珍贵得多了!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


大象在这里打一个可能不专业不恰当的比方,但是或许能够证明一下稿本的珍贵所在。我们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其实只有前八十回存世,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则是由后人狗尾续貂的,并在乾隆末年由高鹗与程伟元刊印出版,但这一定不是曹雪芹创作的本意。如今存世最能够体现原汁原味曹雪芹本意的版本便是带有批注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位脂砚斋是谁,至今仍然众所纷纭(最主流的观点认为脂砚斋是最终陪伴曹雪芹到最后的女子,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的生活原型,但大象个人对此持保留意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脂砚斋和曹雪芹长期共同生活并且直接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阅读脂砚斋的批注,对于我们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并且探佚《红楼梦》后四十回真正的大结局的最重要第一手材料,可以说,如果没有脂批的存在,后两百多年搞得风生水起的红学根本就不成立!

 

那么“世无完本, 亦无定本”的《十钟山房》,对于这样一部巨制,我们也只能通过陈介祺本人的手稿和批注来研究他所为最终完成的定稿了,您说,这是否太珍贵了呢!大象为朋友们翻阅了这部壬申版稿本的部分内容,请朋友们一起欣赏!


凡是认为已经整理完成的篇幅,陈介祺都会在签条上写上“顺过”。



需要在进行查找的地方,陈介祺也会认真做好记录


对于一些古印的产地、材质和释文,陈介祺会在签条上仔细的记录


《十钟山房印举》中的藏印目前绝大多数都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当年陈介祺先生的考据可以和故宫博物院的出版物相印证。



此玺【王兵戎器】称得上为陈介祺旧藏古玺之翘楚,后为周叔弢购藏,并于1981年捐献给国家。如今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这方铜印的形状十分特别,陈介祺先生在当时认真拓了五面,可以和故宫的资料相印证。



吉语印“万岁”


目前已知《十钟山房印举》的稿本、批注本只发现了四部,另外三部都在公立机构,只有嘉德春拍这一部可以流通。

 

1、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套毛装,无年代、无板框的50册稿本,收印 5059 方。

2、上海图书馆藏有稿本批注本各一部,分别为壬申40册本的稿本和光绪九年 136册的批注本。上图的壬申40册稿本和嘉德春拍的这套稿本从批校内文的标注方式, 到签批的纸条都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很有渊源关系。上图光绪九年136册的批注本有目录,第一册和最后一册有陈介祺批注。

3、上海博物馆藏有毛装本的稿本三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一套40册毛装的稿本和常盘瓮丁旧藏的191册癸未本的批注本。东京博物馆藏40册稿本为园田湖城旧藏,后归日本印谱收藏家横田実所有,印文钤于纸条,每页黏贴若干纸条不等。各印下附有簠斋考释手迹。据上博孙慰祖先生考据,东博的这套40册稿本和上博的三册稿本,应该是同一套拆分失散的稿本。

4、嘉德春拍呈现的此套《十钟山房印举》稿本是十函一百零四册,为日本学者金山铸斋旧藏。总计收印7958方。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内页

大象查阅了四个不同版本稿本的内页,发现批注各有不同,如这方著名的“緁伃妾娋”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著名的“汉宫飞燕”赵飞燕的印,印文篆法采用了装饰性较强的鸟虫篆,让人联想到赵飞燕小妹绰约的身姿。该印有着极为传奇的传承经历,最早被北宋画家王诜所得,到了道光时期,著名诗人龚自珍以五百两白银和宋拓碑帖,从文鼎手中易得此玉印,竟欲在江苏昆山玉山建造三层楼阁,题为“宝燕楼”。但如今的研究结果证明,这完全是一种误读,“緁伃妾娋”应该是一低级别的女官。这方印在嘉德春拍版的稿本上能够找到,但没有批注;而在东京国立版《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中,陈介祺先生对于该印的释文则和如今的解读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版本的稿本的比对研究,也是印谱收藏的无穷乐趣所在吧!


最后我们说说印谱的市场价值,我们来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大象在童衍方老师处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涵芬楼(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十钟山房印本,这样的书在文革前要卖到20元一本,大家知道当时一张齐白石的画只要多少钱吗?一本限量版的十钟山房印刷本在当时就可以换几张一般的齐白石画作!那么,如今市场流通的唯一一部《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应该换几张齐白石呢?呵呵。


今天,我们的结尾就是这样一句话——“世无完本亦无定本”,《十钟山房》稿本:一段没有写完的传奇!

2016年中国嘉德春拍

《十钟山房印举》稿本 

估价:RMB6,000,000-12,000,000


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5月11日-5月13日

拍卖时间:5月14日-5月18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大象视界】零距离接触博物馆级的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