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钟山房印举》重磅面世

 虎晟 2020-03-20
“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
“万印之楼”
曾是簠斋陈介祺先生的梦
美梦成真
有了《十钟山房印举》这部书
编集古印逾万数成就一部印谱
可称奇迹!



陈介祺,号簠斋,清末最负盛名的金石学家之一。《清史稿》称其“所藏钟鼎彝器为近代之冠”。《中国大百科全书 · 考古学》赞誉他为:“清代金石学家中收藏最富的一位”。清末以来的金石学者,对其鉴藏成就无不叹服。

2016年嘉德春拍
一部日本学者金山铸斋旧藏
10函104册
《十钟山房印举》稿本
以690万成交
创造了印谱拍卖的最高纪录

( 清 ) 陈介祺 辑
金山铸斋旧藏《十钟山房印举》稿本
清同治十一年(1872)陈氏十钟山房钤印本
10函 104册 

时隔三年后
2019年嘉德春拍
一部10函60册
张伯英题跋本《十钟山房印举》
以230万元成交

两次的高价成交
都证明了《十钟山房印举》
在中国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清)陈介祺 辑 张伯英 跋

十钟山房印举

6函60册 纸本

成交价: RMB 2,300,000

(2019年嘉德春拍)


陈介祺晚年醉心于秦汉古玺
让“万印楼”名至实归
是陈介祺的暮年壮志
而映照了这份壮志的
就是《十钟山房印举》
这部旷世巨作



陈介祺仿照吾衍《三十五举》的体例,将所藏古玺印分类编次,定书名为《十钟山房印举》。


印谱的编纂采用了
举类分列的编排方式
故名“印举”
此谱开集各家收藏古玺印于一谱的先例
辑录古玺印之多之精
前所未有
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是中国印学史上一部空前绝后的巨著


一般认为

《十钟山房印举》

有“壬申”“癸未”两个版本

首有陈介祺自题

“同治壬申海滨病史六十岁作”的

习称“壬申本”

“壬申本”钤定之后

陈介祺又厘定规模、举类、序次

并继续增订

形成了191册“癸未本”

《十钟山房印举》

▲《十钟山房印举》“癸未本”资料图


“癸未本”全秩

收录古玺印10284方

陈介祺秉持印学界

“宗法秦汉”的印学观念

收录印章皆为三代古玺

和秦、汉、晋官私印章

而六朝以后印章则一概不收
正因如此
《十钟山房印举》
也牢牢占据了印学传统组系当中
最为正统的那一条主脉

▲“癸未本”《十钟山房印举》


陈介祺在

编订《十钟山房印举》的同时

一直在着手准备

书中所录印章的考释工作

他在《十钟山房印举事记》中明言

“考释包括:考人、考姓、

考篆、考官、考地、考奇字”

而以上一切工作的基础

就是这一万余方印章

释文的考订与撰写

可惜直至簠斋故去

印举的考释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陈 介 祺  · 《 十 钟 山 房 印 举 》 ·  癸 未 本

1 9 1 册 本  ·  1 0 3 9 3 方 古 印  ·  最 全 本

北 京 雅 昌 二 玄

山 东 人 民 出 版 社


北京雅昌二玄
山东人民出版社
历时两年,携手出版
191册“癸未本”《十钟山房印举》
以陈介祺“癸未本”为底本
在此基础上增加101方
专家依据资料又增补8方
共计10393方
所有断代、举类工作皆已完成
实现了陈介祺
“汇聚万印,为古人传”的梦想

时隔百年

最善本191册“癸未本”

《十钟山房印举》出版

8折 限时预售

点击图片即可预定


此次出版的《十钟山房印举》

从原始数据采集到最终印刷

都严格遵守原色、原大、

原韵的制书守则

用最先进的图像采集系统

逐页采集了191册“癸未本”

《十钟山房印举》的

所有超高清原始数据

1亿像素的图片

用“纤毫毕现”来形容都略显苍白

一起感受1亿像素下的

高清大图




▲《十钟山房印举》

▲《十钟山房印举》内文

▲《十钟山房印举》附册(印章释文)

▲《十钟山房印举》内文

孙慰祖(序)


▲《十钟山房印举》内文

林章松(序)

▲《十钟山房印举》架构总览


191册“癸未”本《十钟山房印举》

编集古印逾万数成就一部印谱

超高清原始数据
8折预售!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交易担保 书法报生活馆 《十钟山房印举》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