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宣丨时隔百年,最善本《十钟山房印举》出版预售

 新用户14238977 2020-11-10

陈介祺,号簠斋,清末最负盛名的金石学家之一。《清史稿》称其“所藏钟鼎彝器为近代之冠”。 《中国大百科全书 ? 考古学》赞誉他为:“清代金石学家中收藏最富的一位”。清末以来的金石学者,对其鉴藏成就无不叹服。

陈介祺仿照吾衍《三十五举》的体例,将所藏古玺印分类编次,定书名为《十钟山房印举》。

《十钟山房印举》所录,皆为三代古玺和秦、汉、晋官私印章,而六朝以后印章则一概不收,这是陈介祺“宗法秦汉”的印学观念所致。而此种观念在印学界实则由来已久。

在“印宗秦汉”观念的影响下,“集古印谱”应运而生。

罗福颐先生在《古玺印概论》中写道:“集各家藏印为一谱,实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陈介祺(簠斋)将潘毅堂看篆楼,何昆玉吉金斋、叶志诜平安馆、李璋煜爱吾鼎斋等数家藏印,合以簠斋旧有,拓为《十钟山房印举》,故此谱收集之富为一时之冠。”

此次出版,为继承簠斋的遗志,将其未竟之功推进寸许,我们决定为《十钟山房印举》编注释文。

在簠斋先生六世孙陈继揆先生遗稿的基础上,《十钟山房印举》的释文工作历时一年半, 由万印楼印社的五位同仁负责,坚持了严谨细致、学术至上的原则,在依据传统资料的同时,广泛参考了近年来的学术成果, 首次将191册“癸未本”《十钟山房印举》全部释出,并以附册的形式编辑发行。

从欣赏学习的角度而言,本次出版的《十钟山房印举》首次全景高清展示了先秦及秦、汉、魏、晋的官私印章。网站维护www.dcyz2016.com

但《十钟山房印举》却不似如此,陈介祺四方搜罗,凡所收,皆列于谱中,所以出现了诸如54方“部曲将印”、39方“别部司马”并列编排的“奇观”。在这样的阵列之中,细察相同印文字法变化之能事,玩味细微之处的差别所导致的风格走向之变化,叹服汉印朴美之精深,学印之乐,不正在此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