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这20个问题,你的故事会更上一层楼

 我在存在 2016-05-02


以下建议旨在找出故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戏剧开始时,电影和观众之间就建立了“契约”(contract)。为观众埋下的线索暗示了整部剧将处理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有效的契约(也称为钩子[hook])将会引导观众深入剧情,让他们暂时停止怀疑。

 

1、尽快让主角登场 

不要浪费时间营造氛围,比如慢吞吞地为观众介绍一处地貌崎岖的风景等。这种刻意放缓的节奏对于19世纪的读者而言没有问题,他们手上有大把空闲时间可以挥霍,因此会对牧区住宅的描写兴致盎然。这种慢节奏对剧院、音乐厅和电影院里痴迷的观众亦是如此。但是当艺术以一种独立消费品形式出现的时候,若不能大胆地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他们就会转向别处。所以要把人物置于充满压力的环境里,这样他们的动作才能抓住我们的眼球。这是你和观众博弈的契约。如果能以某种极富冲击力的场面作为开端就再好不过了,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总是以一系列激烈的动作开场,逼迫你拼命追赶。

 

2、让观众快速了解你的作品是关于什么的 

如果几分钟过去后,观众仍然抓不住故事的焦点,那么这就是你剧本的致命缺陷,就像在一家差劲的饭馆干等,却没有服务员想到给你一份菜单。简单研究一下别人的故事是如何开始的:观看几部剧情片的开头几分钟,总结它们以多短时间、通过何种方式成功地抓住你的注意力。以同样的方法阅读几部小说。托尔斯泰(Tolstoy)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的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小说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幸福的家庭单调乏味,不幸的家庭却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而凸显活力。即使你不同意他的论断,也还是一定会继续读下去。

 

3、隐藏故事的阐释性信息 

我们意识到作者用语言讲述故事的必要信息时,会觉得自己是被别人操控的木偶,这让我们沮丧。所以,阐释时代、地点、背景、人物、人物关系和人物的经历时,要确保把它们隐藏好,把它们以视觉化的手段呈现出来或把它们包含在人物的动作中。

 

4、复核关键的阐释性信息 

作家对自己故事的基本情况太熟悉了,因此很容易遗漏一些重要信息。训练自己像毫不知情的读者初次阅读那样检验作品是否存在问题,这本身就是一条铁律。


5、最小化阐释性信息,留出空间 

当观众吸收新情境或面对新人物时,你应该把所有跟当下情境不相干的信息延后展现,不然观众会对过剩的信息感到烦躁。要把每一条信息留到我们真正需要的那一刻再展示出来。

 


6、这是谁的故事 

检查你用哪个人物的视点进行叙述,思考哪种视点应该占主导。如果这依旧是一个问题,就意味着你还没有决定这个故事是关于谁或是讲什么的。每个人时不时都会经历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境。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实验性地采用其他可能的视点。在任何新情况下,都要重新制定工作假说。对于尚未完成的剧本,这样做是很有趣的。

 

7、“让他们笑,让他们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等。” 

讲故事就像脱衣舞表演,一定要让观众持续猜测。脱得太快,你的这一场戏也就告吹了。确保观众在观看时始终有问题要解答,有困境去判断,有矛盾去权衡。要让你的观众不断思考,这样他们的思绪和情感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始终保持对故事有预期。

 

8、故事的连贯性不应被新角色的出现打断 

引入新角色时不要打断戏剧动作。动作是一部影片的韵律,在爵士乐中,当你引入新的独奏手时,肯定不会把节拍停下来。

 


9、不要为了解决情节问题而创造新角色      

如果一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就要先让他成为故事结构有机的一部分,然后再让他发挥重要的情节功能。

 

10、确保各个人物之间有足够的对立和冲突 

冲突是所有戏剧的核心,所以确保人物的性格、社会背景、习惯、好恶和行为动机存在偏差,这会让他们的关系拥有戏剧需要的摩擦。所有有趣的人物都存在内在和外在的冲突,这表明他们还有待完成的目标。很多人都把追上自己的对手作为人生追求的一部分。

 

11、了解人物的需求和目标 

确定一个人物的主要动机后,缺乏经验的作者常常不能把人物发展下去。改写的过程中你要不停问自己一个重要问题:“这个人物现在到底想要获得什么,做什么事情?”不断去寻找这个简单小问题的答案,你会创造出既有追求又有活力的人物,而不是无所事事、单调乏味的人物。

 

12、加剧人物面临的困境,但要保持可信 

不管阻挠人物达成既定目标的是什么,它通常都会加剧故事的紧张感,使每个人物不得不付出更多努力、忍受更多痛苦、冒更大风险。讲述品行优良的中产阶级过着物质充裕、平静舒适生活的戏只会平淡无奇,因为只有通过引入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提高人物的风险。让现实生活成为你的老师: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什么才能真正让矛盾变得紧张?不要满足于一种固有的模式,而要为每一个人物写传记,这样他们才是独特的。参考一些关于普通人的纪录片,看看如何能获得关于普通人生活的信息。

 


13、进入每个角色

进入每个角色(inhabit each character)。每次阅读故事的时候,分别选定一个角色,全程进入选定的角色中。体验此角色的主观需求、感觉和认知,不管角色是否出场,都试图去揣摩角色的心理状态。这样做能够帮助你找到故事缺失的内容。它能帮助你把毫无生气的扁平人物改造成立体人物,因为这些人物会从他们复杂的动机和需求开始行动起来,即使出场很少,也能栩栩如生。

 

14、改变影响观众的方式,但要保持他们对戏剧强烈的需求 

新手作者的小说常常显得单调,因为类型、节奏或内容太过相似,而多样化和反差才能让我们保持新鲜感。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给观众制造了不连贯的、时高时低的需求。有时,刻意压缩或截断复杂情境会让观众过于疲劳;有时,啰唆的晚间闲谈或用讨巧的蒙太奇片段预示春天来临的镜头会让观众觉得无聊。带着“强度表”浏览剧本,评估观众对每一场戏的反应。给它们在 0—10 之间打分,然后画一个图表,把所有情节点按顺序在纸上标绘出来,连成一条起伏的情节线。你绘出的曲线应该沿着横轴延伸,起伏有致、“呼吸”均匀,在合乎逻辑的位置渐次加强,直至把情节推向高潮。如果它不符合上述要求,你就需要重新编排场景并改写剧本了。

 

15、检查戏剧高潮点是否合理设置 

第 8 章讨论过,故事的戏剧性弧线图会显示每一场戏的高潮点在哪里,以及它们是否足够有张力。这些高潮点中应该会有一个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这些高潮点如何分布?它们是否过于集中?是否在故事里出现得太早,留给观众太多难以提起兴趣的情节?试着调换场景卡片,重新分布这些高潮点。这也揭示了你可能用错了主要的视点人物,故事开始得过早或过晚,或者花了太长时间建构人物要面临的问题。

 


16、删掉你的“心头肉” 

任何一场戏,不论对于作者来说多么珍贵,只要对于整体剧作而言可有可无,那么它就是多余的包袱。这条准则对于构建人物同样适用。少即是多。请果断删除:


·? 任何可以用动作呈现含义的对话;

·? 任何不必要的人物;

·? 任何不必要的场景;

·? 缺乏戏剧功能的所有人物和事件。

 

17、检查多重结局 

故事结束时与观众告别的结束段落最能为观众所铭记。克里斯·艾尔(Chris Eyre)在《烟火讯号》(Smoke Signals1998)这部滑稽而讨喜的电影中讲述了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本片有三个结局,也因此而饱受争议。这让故事失去了最强有力的武器——结束镜头。多重结局似乎是创作者试图传达过多信息而采用的手法。严格检查你的作品,辨认核心主题,然后保留唯一、最有效的那个结局,丢弃其他的。

 

18、反复思量工作假说 

每写出新的草稿,工作假说就会随之改变,所以要不停地更新工作假说。虽然你的意图常常改变,但工作假说会让你重新回顾写作本意。你需要彻底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请响亮地说出来)——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重新制定工作假说,这会帮你

设计出对故事而言最合适的结局。

 

19、把作品搁到一边,过几天再重读 

作家可能会面临一种职业风险,那就是对熟悉的作品近距离凝视而失去部分判断能力。拉开一些距离,至少应该发现任何新读者能够轻易看出来的问题。

 

20、收集观众的反应和回馈 

观众是传播的媒介,所以早早学着从你的老师和观众那里收集意见吧。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不要争论或解释。倾听,然后你就会有所领悟。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86《开发故事创意》(第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