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运气与悲情人生 戴理宏 西汉时期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李广,他一生征战七十多场极少打败仗,是匈奴人严重的劲敌。然而,尽管李广战功赫赫,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和他一起出来名声远在他之下的堂弟李蔡早已被拜为丞相,李广却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李广为自己一直未能封侯深感不解,于是就请教一些朋友,希望得到一些答案。有人说:李将军勇武有余、智谋不足,缺少独当一面的战略才能;也有人说:李将军性格暴戾,滥杀无辜造孽太重。 说到运气就很奇妙,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就有不同的结果。一次,汉武帝命令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各率一万大军,兵分成四路攻打匈奴,四人都有机会凭战功而获得主帅的位置。但是,运气和个人的素质让他们四个人遇到了不同的境况和结果。卫青的运气和战略眼光都很好,经长途奔袭断掉了基本不设防的匈奴圣地龙城。公孙贺在塞外没有遇到敌人,等于去观光旅游了一圈,无功而返。公孙敖遇到匈奴一部主力,损兵七千。李广运气最差,他遇上了最强劲的匈奴单于主力,不仅全军覆没,而且自己也被俘,最后靠自己装死,趁人家不注意时,抢得一匹战马才侥幸逃脱。以这次的军功而论,卫青功劳最大理所当然的被封赏,公孙贺不赏不罚,公孙敖与李广吃了败仗被贬为平民。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对匈奴发起大规模战争,此时,卫青已经是主帅了,年迈的李广主动请战,担任前将军。然而,李广的坏运气再次缠身,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迷路了,等他到达指定的会合地点时,迟到了好几天,人家仗早已经打完。六十多岁的李广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征战了,这次出征不仅无法立功授奖,而且还将面临军法的严厉处置,在绝望之余他大声叹息:“此乃天意”,拔刀自刎,一代悲情将军就此告别了人生。 |
|